2022天津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河北区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9分)
1.B 2.C 3.D
二、(9分)
4.C 5.D 6.A
三、(15分)
7.B 8.D 9.B 10.A 11.B
四、(29分)
12.(9分)
⑴ 您这话说得果真正确吗?曾巩本来就不是这样(的人)。(4分)
⑵ 他父亲也非常爱他,曾说:“我们曾家门楣衰败,能依赖的也就是这个儿子了。”(2分)
⑶ 孔子、孟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孟子,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坚持自己观点,不被众人蛊惑。(3分)
13.(3分)
同:对于不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或人不要轻易下结论。
异:苏轼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王安石强调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善于自守,不要凭空判断,不要被世俗蛊惑,人云亦云。
【参考译文】
段缝君足下:王某在京师的时候,曾经在足下面前说到曾巩善于写文章,并没有涉及他的为人。回到江南之后,才开始和他逐渐熟悉并非常欣赏他,愿意和他交朋友,才又写文章大概地介绍了他的品行。您的来信,凭着您的所闻把曾巩说得一无是处,说他居家之时,亲戚朋友都感到惶恐畏惧,责怪我没有写信规劝曾巩,并据此说我交朋友缺乏原则。您这话说得果真正确吗? 曾巩本来就不是这样的人嘛。曾巩的文学和论议,在王某所交游的友人当中,还没有见到有哪个可以和他匹敌。他的本意是为了使文章合于大道而奋勇不顾,恐怕不是用刑罚灾难和名利爵禄所能改变的。他父亲处在困厄当中,曾巩服侍在他身边并没有不孝之举,家中的事即使再小,也要亲自去做。他父亲也非常爱他,曾说:“我们曾家门楣衰败,能依赖的也就是这个儿子了。”这些都是王某亲眼所见。足下所说的那些,王某却没有见过。
曾巩在京城的时候,避开他哥哥独自居住,对这件事,王某也要加以指责,所以足下批评他就更加不遗余力。人们的过错当中有些是情有可原的,千万不能光相信文字的传播。事情原本各有各的因果,然而情绪却未必和事情本身完全吻合。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而一味谴责,那还有哪个不可以谴责呢? 曾巩的行迹的确是那样的,故而曾巩作为一个弟弟,在这件事情上不能说一点过错都没有。只是我在京城的时候,和他没有太多的交往,回到江南后,又觉得人家以往的错处没有必要总是提起,所以没有举出此事来规劝他。曾巩做事一向果断干脆,很少苟同他人的意见,大部分行为都出于自己的内心,这个毛病在我回到江南后已经规劝过他了。曾巩听了之后,立刻露出惊悚的神色。曾巩原本有很多长处是值得我学习的。他写的《怀友》书两篇,一篇收藏在自家,另一篇交到我这里,诚恳而急切地希望与我互相切磋探讨,免得日后出现问题再后悔。曾经说朋友有过错,不能断然决裂,姑且规劝他。规劝他如果听从也就算了,如果非要人家形成文字承认错误才肯宽容,那我的确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大凡曾巩的行迹,如上所说,他以往的过错,也如上所说而已,难道不能称为贤者吗? 天下的人,愚钝的多而贤明者少。愚钝的人原本就嫉妒贤明的人,而贤明之士又自有操守,不愿与愚钝者取齐,于是愚钝的人就更加怨恨贤者。既然怀着忌恨埋怨之心,那就没有什事不可以加以诽谤。君子之流误听误信之后,又传播那些话使更多的人听到,所以贤人总是不断地遭受诽谤,那些暂时困在底层的贤者受害尤其深。任何权势也改变不了世俗,因为名节并没有加到平民头上,愚钝的人很容易出言诽谤别人,诽谤之言又特别容易流传。凡是指责曾巩这不好那不对的言论,肯定都是那些忌恨他和传播了错误消息的人而为。我兄长并没有和曾巩有过太多的接触,所以此事也属于误听误传。足下竟然要引用忌恨他的人、埋怨他的人、误听误传的人所讲的话,凭空裁断贤人的是非,这是很没有道理的。
孔子说:“众人都喜欢他,一定要认真考察一番;众人都憎恶他,也一定要认真考察一番。”孟子说:“全国的人都说可以诛杀,也不可以马上诛杀,必须要得到确实可以诛杀的罪证,然后再杀他。”匡章,全国人都认为他不孝,孟子却对他另眼相看,认为他是孝的。孔子、孟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孟子,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众人的蛊惑。如果他们也受众人的蛊惑,那也就和众人一样了,哪里还是孔子、孟子呢? 足下还是把握自己,稳重一些,不要轻易地议论曾巩。
14.(11分)
⑴ C(3分)
⑵ 杜诗:幼小,坚强,默默成长;(2分)
李诗:孤独繁茂,苍劲潇洒,高大古老。(2分)
⑶ 高大的松树下阴凉处长满了颜色深绿的青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描绘了一幅茂盛苍翠的松树与碧绿古苔上下辉映,色彩浓郁、环境清幽、和谐迷人的画面。(4分)
15.(6分)
①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先致其知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④一尊还酹江月
⑤何伤乎?
⑥亦各言其志也。
五、(19分)
16.C、D (4分)
17.(4分)
①儿时向往美的窗户
②擦干净自家的窗户
③采访过程中遇到美好的窗
④知情战友的儿子因窗而画成为漫画家
⑤乡村学校的窗被封
⑥监狱的窗让人反思
18.(3分)
不一样。第段的“肃然”是“尊敬的样子”,作者借“肃然”表达了看到穷困的农家子女们近乎“自虐”的苦读方式的无奈,对他们无怨无悔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尊敬。第段的“肃然”是“畏惧的样子”,作者认为监狱的窗令人敬畏,让人不由反思自己曾经的所做所为。
19. (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和类比的手法:将窗比作人的眼睛,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窗对于房屋(楼)也是最醒目的,突出了窗的重要性。开头写窗,和题目、结尾相呼应,使整篇文章呈现一种严谨、回环的结构美。
20.(5分)
⑴ 简单的形式:文章结构简单(写几件和“窗”相关的事情),语言简单(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
⑵ 深刻的内容:深刻的主旨——每扇“窗”的深刻内涵(象征意义)各不相同。
例如:①写儿时对美丽的俄式窗的向往表达了象征着私密的幸福和“我”对小康生活的憧憬;②写把窗户擦拭得干净明亮透露出“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③写偶遇简陋却美好的窗表现出中年夫妇对天然细腻的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④指引战友儿子成为漫画家的地下室的“窗”是青年人成才的希望;⑤写被封上的宿舍的窗表达对寒门学子无怨无悔、一往无前的志向的敬意;⑥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凝望着的“窗”象征着充足的食物和能支撑她活下去的温暖;⑦写监狱的窗表达人们对曾经做过的事情的反思和对做错事情的忏悔。
六、(9分)
21.题目一:
⑴ C (2分)
⑵ (3分)
节选情节写的是元宵节。这部分的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尤其是细节描写刻画薛宝钗、贾政的性格特点,从侧面表现了元春的形象特点,借助谜语暗示了她命运的走向。
题目二:
⑴ A(2分)
⑵(3分)
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引用潘光旦的话,形象的把“仑”作为构字要素的字(论,伦),说明其具有“条例、类别、秩序”的含义。
- (4分)
① 删掉“毫无疑问”或者“无疑”
②“不是”改成“不仅是”
④“提炼与书写”改成“书写与提炼”
⑦“创意灵机一动”改为“灵机一动的创意”
七、( 60分)
23.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二模(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二模(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4页。
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5页。
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混合默写,文学类阅读-单文本,语言表达,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