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 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 ④高纬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 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水分条件差异 B. 土壤性质不同
C. 海陆位置差异 D. 热量条件不同
- 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降水充沛 B. 土壤肥沃 C. 森林密布 D. 气候干旱
- 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
A. 储水 B. 防风 C. 给养 D. 隔热
- 有关土壤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有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B. 热带地区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大
C.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物理和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D. 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 生物 B. 地形 C. 降水 D. 成土母质
-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 甲与Ⅰ B. 甲与Ⅱ C. 乙与Ⅱ D. 丙与Ⅰ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监测,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15年后,表层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2%,农田扬尘减少35%以上,地表径流减少40%~80%,每亩可节省作业成本50元以上。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在东北黑土地实施“农作物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的季节一般在( )
A. 冬春季节 B. 春夏季节 C. 夏秋季节 D. 秋冬季节
- 通过该现代耕作技术的连续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黑土地( )
- 土壤的温度 B. 土壤的含水量
C. 土壤的矿物质含量 D. 土壤的沙土含量
- 相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技术的实施与应用对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玉米种植面积大,田地秸秆堆积量大 B. 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小
C.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慢 D. 扬尘少,风力侵蚀作用小
2020年10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中国人口分布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表1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題。
- 从1982年到2010年期间( )
- 东南半壁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西北半壁人口数总体减少
-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少于西北半壁
- 西北半壁人口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 黑河一腾冲一线两侧的人口比重,一直稳定少变,最根本原因是( )
- 自然环境差异 B. 经济水平差异
C. 社会文化差异 D. 人口政策差异
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影响新疆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
- 西藏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B. 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C.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①地形区为( )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 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 D.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下列题。
- 与材料中人口流动原因相似的是( )
A. 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 B. 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C. 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 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
- 针对“候鸟”现象,目前海口地区急需完善的是( )
A. 加快大户型房产开发 B.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C. 兴建更多的幼儿园 D.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反向过年”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亲人接来工作的城市过年,近年来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大幅增加。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对比。据此完成下列题。
- 据图推测,出现“反向过年”最多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 “反向过年”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 B. 缓解城市春节用工荒
C. 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 D. 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差异
下图为我国1982~2017年流动人口规模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题目。
- 我国流动人口增长率最大的时期是( )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90年代
C. 21世纪00年代 D. 21世纪10年代
- 影响我国2015~2017年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产业转移 B. 人口政策 C. 交通建设 D. 资源开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下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亿~9亿 |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 约15亿~16亿 B. 15.1亿或16.6亿
C. 约8亿~9亿 D. 约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地区开放程度
C. 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 国家人口政策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东北地区 | 105100 | 23000 | 229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88600 | 22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000 | 1000 | 4 |
- 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自然资源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 下列关于青海、西藏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 警戒性 B. 可测性 C. 差异性 D. 稳定性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巴西高原的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纺锤树的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下图)。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一颗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这时,纺锤树就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8分)
(1)“旱季”是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地理术语,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地理术语是________。
(2)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简述其适应的气候特征。
(3)写出纺锤树所在的陆地自然带,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3年春运从1月26日至3月6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分别指出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并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迁入地的影响。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 黑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多分布在地势平缓辽阔的漫岗。黑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耕作层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下图),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有专家建议,采用“少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护黑土。
(14分)
(1)说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气候原因。
(2)分析东北黑土肥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3)分析“少耕深松”对保持黑土肥力的作用。
地理月考答案
CDDBA DADAD ABCDA CACAA DCBBA CDBBA
31.【答案】
(1)湿季
(2)纺锤树所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蒸发旺盛;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湿季;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其储水量大,可在旱季满足生长、开花的用水需求等
(3)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突出特征:植被以草原为主,分布有稀疏的乔木;湿季,草木茂盛;旱季,草木枯黄
32.【答案】
(1)春节前:城市→农村影响因素:社会因素。春节后:农村 →城市影响因素:经济因素。
(2)利: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出现社会治安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33.【答案】
(1)雨热同期,植物生长量大;冬季冷湿(或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
(2)坡地开垦(或者频繁翻耕)造成黑土流失;连续(或长期)耕种,肥力消耗多;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或者土壤结构发生变化/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犁底层导致)土壤通透性(或透气性或透水性)变差。(3)减少土壤表层扰动(或表层紧实),减轻肥力流失(或水土流失);深层疏松(或消除犁底层),增强透气性(或透水性)。
2023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分班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分班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分班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省大庆中学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大庆中学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大庆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题doc、20202021学年大庆中学高一地理月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