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__方法技巧课件
展开二、错误选项常设的九种陷阱1.以偏概全
[应用体验] 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 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 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 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 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
[应用体验]原文: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 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选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 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比对分析] 混淆时态,选项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 成了“必然”。
[应用体验]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 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 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 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 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 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 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比对分析] 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选项用否定词“无”将 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这一句肯定此时青花
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4.偷换概念
[应用体验]原文: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选项:(2018课标全国Ⅱ,1,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 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比对分析] 选项偷换概念。“被遗忘权”的提出是对“数字化记忆霸 权的抵抗”,而不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且文章并没有提到“隐私权”的提 出是为了对抗大数据。
[应用体验]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 一走向多元的例证。选项:(2017课标全国Ⅱ,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比对分析] 选项因果混乱。“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中 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 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
[应用体验]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 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选项:(2017课标全国Ⅲ,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 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比对分析] 选项曲解文意。原文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 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是 “完好保存”。
[应用体验]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 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 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 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 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 半叶的事情了。选项:(2017天津,7,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 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比对分析] 选项张冠李戴。将原文“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
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说成“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 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这里属于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8.武断绝对
[应用体验]原文: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 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2018课标全国Ⅱ,3,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 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比对分析] 选项删除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限制语,改变了原文的意 思,说法绝对。
[应用体验]原文: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 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 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 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选项:(2019课标全国Ⅱ,3,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 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比对分析] 推断无据,文中并未明确指出之前的诗人的理性感性特点, 且“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无据。
三、“三比对”法解题1.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
2.比对句子关系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1微课5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1微课5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PPT课件,共26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现代文阅读专题1微课5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3现代文阅读专题1微课5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课件,共26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__知识清单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__知识清单课件,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