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水性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做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县城依河而建,北部为山地丘陵,中、南部地形相对平缓。下图为"2017年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M地相比,老城区选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河流B. 地形C. 风向D. 植被
2. 当洪水暴发时,流水对河流岸线冲刷最严重的地点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适宜机械化收割。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甲处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B. 土壤C. 地形D. 植被差异
4. 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甘蓝型油菜种植并有取代早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变干B. 农业种植技术进步C. 居民饮食结构调整D. 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增长极理论”由学者们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发生(极化作用)然后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扩散作用)。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地理单元可以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是( )
A. 建三江农垦区B. 粤港澳大湾区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 丹霞山地质公园
6. 从产业生命的周期看,目前处于“扩散作用”的产业部门是( )
A. 集成电路B. 飞机制造C. 电子装配D. 甜菜制糖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又称为“高山冰川”,发育于山地、并受地形的影响比较大。下图为某山岳冰川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各类冰川地貌,①②③④为观景台的候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刃脊,由冰川堆积物堆积形成B. 乙为冰碛湖,由冰水混合物富集而成
C. 丙冰斗,由冰川前缘侵蚀而成D. 丁为V形谷,冰川侵蚀底部岩石形成
8. 若想观赏乙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何处( )
A. ①B. ②C. ③D. ④
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我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有种类、功能各异的坝。下图是黄河下游某河段丁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黄河流域水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支沟沟头坝的功能是保土护塬②干流上游坝的功能是改善航运
③干流中游水坝的功能是防洪防凌④干流下游水坝的功能是蓄水灌溉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0. 图示丁坝对河流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加剧河岸侵蚀B. 增加中心河段流速C. 缩短河流结冰期D. 抬高河床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近代农牧交错带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气候暖湿时期,农牧交错带推移方向是( )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12. 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牧交错带是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B. 农牧交错带应该建设为商品粮基地
C. 农牧交错带风沙影响近海渔业生产D. 农牧交错带沙化加剧说明夏季风强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一天中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4:00左右。对农户大棚来说,棚内高湿状态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下图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a、b、c三条曲线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判断该地温室大棚内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A. 阴天B. 多云C. 晴天D. 雷雨
14. 若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 )
A. 早晨放顶风B. 中午放顶风
C. 早晨放底风D. 中午放底风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逐日记载了日落时刻校园旗杆影子的方位,发现旗杆影子两次朝向篮球场中点的间隔大约是两个月。下图是该中学校园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旗杆影子两次倒向篮球场中点的日期分别是( )
A. 芒种小暑B. 大雪小寒C. 小满大暑D. 小雪大寒
16. 旗杆影子朝向篮球场中点的日期( )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B. 沈阳日出时间早于6时
C. 亚洲高压最强盛D. 上海日出方位角一年中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黑方台为黄土台塬,四周受沟谷切割,形成典型的黄土孤岛型地貌。其下基岩为泥岩、砂岩;基岩上覆分选较好、磨圆度高的卵石层,卵石层上为静水环境下形成的黏土层,黏土层上覆风积黄土。左图为黑方台地层对比图,右图为黑方台黏土层厚度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1)推测基岩以上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2)该区域黏土层沉积厚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说明黏土层形成时下垫面的地形特征。
(3)分析左图所示区域易发滑坡的自然原因。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陆港是指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或空港有便利的运输通道,具有物流、报关、报检、增值服务等一切港口、口岸功能的物流节点,是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西安市(图1)是中国国际陆港的首倡者和实践方,2008年西安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中国首个国际陆港,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吸引了国内国际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开通中欧铁路班列“长安号”(图2),2020年开行突破3000列,国际间运送货物总重超过230.9万吨,已连续11个月蝉联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著名的国际物流通道之一。
(1)与海港相比,说出国际陆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全球跨国运输物流不畅、贸易萎缩背景下,“长安号”中欧铁路班列开行班列和运输货物总量却逆势增长,达到2019年同期的2倍水平左右,试分析其原因。
(3)说出西安国际陆港建设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南纬20°非洲某地,当地居民原料就地取材,建造出了一种形似蜂巢的独特建筑(如图)。这种建筑的框架由小树苗弯曲形成圆形的顶部,通体覆盖着紧密编织的干草。
(1)指出这种蜂巢建筑的优势。
(2)指出当地最适宜建房的时间并分析依据。
(3)分析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不宜建设蜂巢建筑的原因。
2021年沈阳二中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地理
命题人:审校人: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水性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做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县城依河而建,北部为山地丘陵,中、南部地形相对平缓。下图为"2017年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M地相比,老城区选址考虑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河流B. 地形C. 风向D. 植被
2. 当洪水暴发时,流水对河流岸线冲刷最严重的地点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1. B 2. A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分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等性状,适宜机械化收割。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甲处油菜开花日期差异的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B. 土壤C. 地形D. 植被差异
4. 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的甘蓝型油菜种植并有取代早稻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变干B. 农业种植技术进步C. 居民饮食结构调整D. 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
【答案】3. C 4. D
“增长极理论”由学者们在1950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发生(极化作用)然后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扩散作用)。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地理单元可以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是( )
A. 建三江农垦区B. 粤港澳大湾区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 丹霞山地质公园
6. 从产业生命的周期看,目前处于“扩散作用”的产业部门是( )
A. 集成电路B. 飞机制造C. 电子装配D. 甜菜制糖
【答案】5. B 6. C
【解析】
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又称为“高山冰川”,发育于山地、并受地形的影响比较大。下图为某山岳冰川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各类冰川地貌,①②③④为观景台的候选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刃脊,由冰川堆积物堆积形成B. 乙为冰碛湖,由冰水混合物富集而成
C. 丙为冰斗,由冰川前缘侵蚀而成D. 丁为V形谷,冰川侵蚀底部岩石形成
8. 若想观赏乙处的冰川地貌,观景台最适合设在图中的何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7. B 8. A
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我国黄河流域广泛分布有种类、功能各异的坝。下图是黄河下游某河段丁坝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黄河流域水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支沟沟头坝的功能是保土护塬②干流上游坝的功能是改善航运
③干流中游水坝的功能是防洪防凌④干流下游水坝的功能是蓄水灌溉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0. 图示丁坝对河流特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加剧河岸侵蚀B. 增加中心河段流速C. 缩短河流结冰期D. 抬高河床
【答案】9. D 10. B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近代农牧交错带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气候暖湿时期,农牧交错带推移方向是( )
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
12. 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农牧交错带是西北地区的生态屏障B. 农牧交错带应该建设为商品粮基地
C. 农牧交错带风沙影响近海渔业生产D. 农牧交错带沙化加剧说明夏季风强
【答案】11. C 12. C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一天中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4:00左右。对农户大棚来说,棚内高湿状态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下图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a、b、c三条曲线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判断该地温室大棚内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为( )
A. 阴天B. 多云C. 晴天D. 雷雨
14. 若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 )
A. 早晨放顶风B. 中午放顶风
C. 早晨放底风D. 中午放底风
【答案】13. A 14. B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逐日记载了日落时刻校园旗杆影子的方位,发现旗杆影子两次朝向篮球场中点的间隔大约是两个月。下图是该中学校园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旗杆影子两次倒向篮球场中点的日期分别是( )
A. 芒种小暑B. 大雪小寒C. 小满大暑D. 小雪大寒
16. 旗杆影子朝向篮球场中点的日期( )
A.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B. 沈阳日出时间早于6时
C. 亚洲高压最强盛D. 上海日出方位角一年中最大
【答案】15. C 16.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永靖县境内黑方台为黄土台塬,四周受沟谷切割,形成典型的黄土孤岛型地貌。其下基岩为泥岩、砂岩;基岩上覆分选较好、磨圆度高的卵石层,卵石层上为静水环境下形成的黏土层,黏土层上覆风积黄土。左图为黑方台地层对比图,右图为黑方台黏土层厚度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1)推测基岩以上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变。
(2)该区域黏土层沉积厚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说明黏土层形成时下垫面的地形特征。
(3)分析左图所示区域易发滑坡的自然原因。
【答案】(1)早期为宽阔的河道,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形成卵石层);后演化为静水(或湖泊)环境(沉积形成黏土层);后地壳上升,环境干燥(风力沉积形成黄土层)。
(2)东南(或东)部坡度较大;西北(或西)部平缓;地势东南(或东)高、西北(或西)低。
(3)坡陡沟深;降水变率大,地层水分条件变化大,黄土层遇水,不稳定性增加;底部受流水侵蚀严重,坡体稳定性差。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陆港是指地处内陆无水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或空港有便利的运输通道,具有物流、报关、报检、增值服务等一切港口、口岸功能的物流节点,是沿海港口或沿边口岸功能在内陆的延伸地。西安市(图1)是中国国际陆港的首倡者和实践方,2008年西安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中国首个国际陆港,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吸引了国内国际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2013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开通中欧铁路班列“长安号”(图2),2020年开行突破3000列,国际间运送货物总重超过230.9万吨,已连续11个月蝉联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全国第一,成为全国著名的国际物流通道之一。
(1)与海港相比,说出国际陆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全球跨国运输物流不畅、贸易萎缩的背景下,“长安号”中欧铁路班列开行班列和运输货物总量却逆势增长,达到2019年同期的2倍水平左右,试分析其原因。
(3)说出西安国际陆港建设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国际陆港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小;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时间较短;时效性好,连续性强;以单项(铁路、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周转次数少。
(2)我国疫情防控效果好,企业复工复产较早;“长安号”中欧铁路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对防疫物资和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大;中欧铁路班列具有运输速度较快、服务水平高的优势;全球海运和航空运输受疫情冲击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停运、减运,运输能力受限(大量外贸企业转向中欧铁路班列运输产品)。
(3)为陕西省提供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减少了企业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陕西省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提高了陕西省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了陕西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提高了外贸经济总量。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南纬20°非洲某地,当地居民原料就地取材,建造出了一种形似蜂巢的独特建筑(如图)。这种建筑的框架由小树苗弯曲形成圆形的顶部,通体覆盖着紧密编织的干草。
(1)指出这种蜂巢建筑的优势。
(2)指出当地最适宜建房的时间并分析依据。
(3)分析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不宜建设蜂巢建筑的原因。
【答案】(1)门窗小,草层厚,减少外面热量输入,防暑降温;呈蜂巢状,利于雨季排水;原料就地取材,建筑成本低。
(2)干季(或北半球的夏季)(或5-10月)依据:干季,晴天多,可施工的时间长;树苗和草都变干,材料较轻,施工方便。
(3)我国内蒙古以温带草原为主,草矮树少,建筑材料不足;经济以游牧业为主,蜂巢建筑,迁徙不便;内蒙古地区降水少,蜂巢建筑顶部不能打开,采光通风条件差;内蒙古地区冬春季风沙严重,蜂巢建筑抗风沙能力低,易损坏;内蒙古地区冬季积雪厚,蜂巢建筑抗压能力低等。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