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二讲+信息类阅读选择题-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
非连续性文本专题
第二讲 解答信息类阅读选择题
【知识精讲】
一、认识选项的转述(表述)方式
1.转述方式
论述类文本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不可能照搬抄录原文语句,大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明确转述的常用方式,对判断选项正确与否意义重大。
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
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要看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表述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是否符合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性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或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具有对原文相关观点的阐释性质。
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一是要判断选项本身的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二是要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选项中的具体材料是否能证明原文中的观点和结论。
(3)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进行重新表述。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语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
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
综上所述,选项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转述,主要有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和同义变式转述,而其中同义变式转述因其所占比例较大,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2.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每一个选项,命题人都在“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表述中设置陷阱,所以,考生在答题时,极有可能会把“无误项”判为“设误项”,把“设误项”判为“无误项”。下面对“常见设误手法”的探究,仅仅是针对“设误项”进行的讲解。
(1)常见设误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多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 “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手 法 | 阐 释 |
删(删减) | 删除句子中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或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
添(添加) | 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
调(调换) |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混乱等现象。 |
改(改变) | 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 |
漏(遗漏) | 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
凑(拼凑) | 将意义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
(2)常见命题陷阱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①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②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
③夸大其词
夸大其词,是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意将用语夸大,或加深程度,或夸大作用,等等。
④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⑤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⑥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就是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
⑦混淆关系
混淆关系是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
a.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倒。
b.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c.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项不符合原文表意的特定关系,就是错误的。
⑧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
二、运用比对,化繁为简
第一重比对 比对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方法来设置错误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和原文中的这些词语的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错误选项。
词语类型 | 比对关注点 | 思考趋向 |
范围词 程度词 | 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所有、全部、都、全、一些、极少、部分、相关、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 以偏概全 |
时间词 结果词 | 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了、已经、将要、完成、结果等。 | 混淆时态 |
指代词 关联词 | 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那等;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连词,如:或、和、及、除等。 |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
是非词 | 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关键词,如:没有、无、无非、拒绝等。 | 混淆是非 |
第二重比对 比对关系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相对应的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关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看选项中的句间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关系类型 | 比对关注点 | 思考趋向 |
因果关系 | 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的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 | 因果颠倒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
假设关系 |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 不合逻辑 无中生有 |
条件关系 |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等。 | |
递进关系 |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等等。 | |
并列关系 转折关系 |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不是……而是……,虽然……但是……,等等。 |
第三重比对 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选项内容是否符合原文表达的内容、看选项中的推断是否成立。论述类文本是议论文,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命题者会在分析文意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
比对关注点 | 思考趋向 |
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陈述对象 | 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关系混乱 |
比对选项中的结果或结论是否有依据 |
三、运用三重推断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文章结构严整、措辞严谨、推理严密,阅读的难度较大。在命题上,选择题所涉及的考点覆盖全面,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但仔细研究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的第3题和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第2题、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的第2题、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的第3题,其实还考查了考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断的能力。通过分析全国新课标卷的第3题的题干要求(2014年、2015年的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以及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和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卷Ⅲ的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和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第2题的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以及2020年新高考Ⅱ卷(海南)第3题的题干要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可以看到,判断选项是否正确的前提始终是“根据原文(材料)内容”,而无论是“理解和分析”还是“说法”,其中往往既有对原文相关语句的“变形”转述,也有在原文语句、原文意思基础上合乎逻辑的推断。这一题干表述表明这道选择题仍然带有鲜明的推断色彩。因而,探讨推断题命制的奥秘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很有必要。
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其“前提”在原文之中,结论则在原文之外。一般来说,“推断”有归纳概括性推断和理解性推断两种,考卷中针对“推断”类的命题,主要考查以下阅读分析能力:
(1)对文章显性信息进行推断,使隐性信息显性化的推理能力;
(2)对文章若干个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得出新信息的归纳能力;
(3)对无序信息进行加工重组,推衍出新信息、新发现的分析能力。
常见的试题错误选项设置特点:
(1)将原文中论述的对象(或角度)变换成另一对象(或角度);
(2)对部分信息片面理解,或对整个材料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进行夸大,从而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3)对原文中有关材料进行错误的引申与分析,然后推断出一个错误的发展趋势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考生信息筛选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题目选项的设置主要有以下特征:
常见考法 | 典型考题 | 关键词(关联词) |
通过复句关系考查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A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 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那么,以便,为的是,以免等。 |
通过结论性表述考查对文意的推断 | (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题D项)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 由此可见、说明、总之等。 |
通过发展趋势表述考查对未来的预测 | (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D项)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 启示是、将、应该会等。 |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推断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文章整体内容要全面理解,对基本信息要准确提炼。把握全文的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看法。
第二,仔细分析研究选项中的推断关系是否成立。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而是一种推理。有时选项中虽然也引用文本中的某些词句进行表述,但命题点不是侧重于表述是否符合文意,而是侧重于由原文能否推断出某一方面的新的认知或结论。因此,仅仅采用把选项与文章中某一语言单位(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比照的方式,无法保证推断的正确。还要考虑推断的合理性,以及推断的倾向性与作者的思想倾向、表达意图等是否一致。
第三,重点挖掘文本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运用三重推断,深究细节,化隐为显,明辨“是”“非”。在文本中,作者对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结论,虽然没有直接、显性地表述出来,但总会有一定的暗示,解题中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暗示。要细致体会作者在某一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细致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借用了哪方面的材料来论证观点;要注意观点间的异同及作者的看法,当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表述角度时,要注意因角度的变换,结论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第一重推断 要素推断
论述类文本都具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涉及三要素推断的命题主要有两类:
1.单一判断题
这主要是针对论点和论据的正误判断。首先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如果没有,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看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和作用,且要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
2.综合判断题
这主要是针对论证过程的正误判断。在论证过程中,分析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论证关系是否正确:一要看原因与条件的表述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二要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三要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乎情理。
第二重推断 关系推断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推断题各选项常常会是复句,因而解此类题时,推断选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思路。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假设、条件、目的、因果、转折、并列等,要注意假设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目的关系倒置、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转折关系倒置、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错误。此处重点讲解前三种关系:
1.假设关系
选项用假设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阐明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会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原文,一要分析与选项对应的文本的具体内容,二要分析选项的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2.条件关系
选项用条件关系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不排除具有其他条件也能出现同样的结果的情况;“无论……都……”,表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3.目的关系
选项用目的关系复句(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述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等)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一要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二要分析复句关系是否成立。
第三重推断 思维推断
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通过其他媒介认识客观事物,以及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知的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的过程。思维特性在选项的设置中主要表现为方向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创新性。方向性主要体现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上,深刻性主要体现在补充省略和揭示隐含信息上,逻辑性主要体现在迁移、类比、归纳、演绎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拓展、延伸、预测上。弄清这些命题特性,有助于我们运用思维推断精准作答。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推断题选项中常用“启示是”“将会”“应该会”等表示对未知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这类选项要注意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关注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果。
此外,注意一些关键的语言信息。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常见的关键语言形式有:“已经成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是”“往往是”“也许是”“今后将(也许)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因此人们产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结果”“必须……否则将不能实现”“……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作者(一些人)对这一点是持否定(肯定)态度的”“可以进行某项测试”“已经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结论、线索)”“与某种现象(做法、问题)一样,此问题也将成为……”等。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有可能找到打开思路的钥匙。
【对点精练】
1.[2019·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原文] 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错误原因]
2.[2018·天津卷第7题]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原文]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错误原因]
3.[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D 项]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原文]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错误原因]
4.[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第1题B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原文]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错误原因]
5.[2017·天津卷第7题A项]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原文]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错误原因]
6.[2019·天津卷第5题D项]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原文] 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错误原因]
7.[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第2题C项]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原文]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错误原因]
8.[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B项]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原文]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错误原因]
9.2013·全国大纲卷第5题B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原文]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
[错误原因]
10.[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D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错误原因]
1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第2题D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原文] 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错误原因]
12.[2014·安徽卷第3题D项]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原文]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错误原因]
13.[2019·全国新课标卷Ⅲ第1题C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原文]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错误原因]
14.[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C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原文]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错误原因]
15.[2019·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题D项]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原文]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错误原因]
16.[2015·湖北卷第8题B项]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错误原因]
17.[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题B项]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原文]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错误原因]
18.[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A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原文]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错误原因]
19.[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第3题C项]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原文] ①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错误原因]
20.[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第3题C项]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原文] ①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②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错误原因]
21.[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题D项]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原文]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错误原因]
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九讲+信息类阅读探究题-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九讲+信息类阅读探究题-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九讲信息类阅读探究题原卷版docx、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九讲信息类阅读探究题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一讲+文本知识概述-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一讲+文本知识概述-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一讲文本知识概述解析版docx、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一讲文本知识概述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2022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原卷版docx、第一板块信息类阅读第六讲比较材料的侧重点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