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地理(四)地理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南极冰川运动给其附近海域带来了生命的繁荣,如南极周围的磷虾、企鹅、海豹等,其中磷虾与其相关性最大。下图是南极冰川外围洋流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两种洋流对磷虾生长重要影响在于(   A. 甲—提供氧气乙—提供营养物质 B. 甲—提供淡水乙—提供氧气C. 甲—提供营养物质乙—提供氧气 D. 甲—提供冷水乙—提供浮游生物2. 若全球变暖,则南极磷虾将(   A. 爆发增长 B. 迅速灭绝C. 向南集中 D. 分布更广【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图中甲下降流将冰山中的氧气携带到底层,乙上升流将营养物质带到上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磷虾提供食物。故选A2题详解】据图分析,磷虾生长与冰山活动紧密相关。全球变暖,冰山活动的界线向南极退缩,因此磷虾活动范围向南退缩,分布范围缩小,也更为集中,C正确,D错误;营养物质没有大增,食物来源没有大增,不会爆发增长,A错误;短时间内不会迅速灭绝,B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有研究将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过程大致分为初始时期(T1)、发展时期(T2)和成熟时期(T3)3个阶段,在T3阶段中心枢纽港逐渐由区域性港口演变为全球供应链中心,下图是长三角地区港口体系中涉及运输、中转、仓储等相关基础功能的传统后勤要素在中心枢纽港和外围边缘港的格局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长三角港口体系中传统要素整体空间格局未来趋势将呈现(   A. 集中化 B. 分散化C. 条带化 D. 均质化4. 产生图中所示变化的原因是(   A. 边缘港强势崛起 B. 中心港逐渐衰落C. 中心港和边缘港功能分化 D. 中心港和边缘港功能趋同【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随时间发展,传统后勤要素未来趋势为在中心枢纽港降低,不集中于枢纽港,而外围边缘港将增加,这样一降一升,使得传统要素分布呈现分散化格局,A错误,B正确。图中没有体现出条带化、均质化的特征,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随时间发展,港口发展也发生变化,位置较好的中心枢纽港将发展得更好,但是对于传统的货物运输可能依赖性降低,这些行业将转移到边缘港,中心枢纽港成为发展与货物运输相关的其他高附加值产业。故产生图中所示变化的原因是中心港和边缘港功能分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港口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沿海、沿河)、港口的陆域和水域(陆地部分有码头、泊位、装卸机械、仓库、对外运输线路等部分);(2)水域有进港航道、港池、锚地等部分);经济因素:港口的经济腹地是港口的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的性质(如综合性港口还是专业港)。与城市的关系:城市与港口是互为依存的,要发展一个大中型港口,没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依托,是有一定困难的。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云层变化、天气变化、人类活动等。乌鲁木齐(43°47′N,87°39′E)位于天山北坡,海拔高度918.7m,冬季多逆温和阴雾天气。图是乌鲁木齐主城区代表月份气温日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乌鲁木齐主城区7月日最高温出现时间比其它月份都要晚,与该现象相关性最大的是(   A. 太阳高度 B. 时间差异C. 昼夜长短 D. 热岛效应6. 乌鲁木齐主城区1月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7月早的原因是(   A 日出时间较早 B. 地形导致逆温C. 下半夜常增温 D. 城市雾霾增温【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日最高温出现时间一般出现在本地时间14007月份为一年中昼长较长的月份,由于日出时间较早,日落时间较晚,气温增温时间长,最高气温出现较晚,C正确;该现象的出现与太阳高度、时间差异、热岛效应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我国大陆近地面日极值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1月日出时间晚,因此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也应该较晚,但是题干已知却最早,因此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没有关系,A错误;根据材料,该现象产生应该与“冬季多逆温和阴雾天气”有关,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坡,多地形逆温,导致夜晚整体温度低,而日出前后降温导致阴雾天气,形成保温效果,因此最低温出现时间早,B正确,C错误;城市雾霾减弱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B【点睛】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主要湖泊从西向东依次为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和盐湖。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湖水外泄进入库赛河,依次使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水位抬高,湖水外泄,最终流入盐湖,使原本各自相对封闭的四个湖泊连为一体。2019年,青海省实施可可西里盐湖“引流疏导”工程,将盐湖的水进行计划引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与卓乃湖溃决关系最紧密的是(   A. 植被破坏 B. 堤坝松软C. 暴雨洪涝 D. 气候暖湿8. 卓乃湖溃决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 卓乃湖湖区面积增加 B. 库赛湖湖水盐度增加C. 海丁诺尔湖水位暴涨 D. 盐湖外泄成为外流湖9. 青海进行盐湖“引流疏导”工程的主要生态价值在于(   ①保护动物迁徙通道    ②防止盐湖盐度增加    ③保护交通设施安全    ④防止冻土环境改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7. D    8. D    9. B【解析】7题详解】卓乃湖溃决发生在9月份,流域内的植被量较多,说明卓乃湖溃决与植被因素无关,A错误;堤坝松软属于基础性条件,与季节变化无关,不会直接导致卓乃湖在9月份发生溃决,B错误;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气温较低,降雨较少,暴雨洪涝较少,高原地区的洪涝一般是融雪导致的,C错误;9月份气温较高,冰川融水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增多,卓乃湖水位上升,导致溃决,D正确,故选择D项。8题详解】卓乃湖溃决后,湖水外泄,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减小,A错误;根据材料中使原本各自相对封闭的四个湖泊连为一体可知,库塞湖湖水也发生了外泄,一部分盐分被排走,盐度降低,B错误;海丁诺尔湖距离上游的卓乃湖距离较远,卓乃湖外泄的湖水在流到海丁诺尔湖的过程中被截留、蒸发、下渗等,最终到达海丁诺尔湖的水量较少,不会导致水位暴涨,C错误;若来水量持续增加,盐湖的水位上升也可能产生外泄,成为外流湖,D正确,故选择D项。9题详解】盐湖引流疏导主要在于人工引流,防止盐湖湖水大增最后溃决,形成无规划的新的河流,对该区域藏羚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迁徙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正确;即使没有引流疏导工程,盐湖外泄后,盐度也会下降,故引流疏导的目的并不在于防止盐湖盐度增加,错误;保护交通设施不属于生态价值,错误;盐湖引流疏导可以预防因为增温液态水无序下渗而导致的区域冻土环境改变,④正确,故选择B项。【点睛】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1)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的;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考虑人为原因;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有关。(2)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升高与降低、冰雪融化量的多少。近日,国务院发文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下图为贵州省某局部区域山地农业布局模式图,该区域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造成该峡谷南北两侧山坡水稻田分布边界距离峡谷远近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 坡度 B. 光照 C. 海拔 D. 水源11. 该区域海拔1200米以上区域植被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土壤 B. 海拔 C. 水分 D. 坡向12. 近年来,图示区域大力发展集中连片果园,对该峡谷中河流径流的影响是(   A. 径流总量增大 B. 径流变化增大 C. 含沙量将减小 D. 汛期大大延后【答案】10 B    11. D    12. B【解析】10题详解】由图片可知,两坡面坡度、海拔、距离水源远近相差不大,ACD错误;贵州为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全年从南方照射。图中峡谷南北两侧山坡水稻田分布边界距离峡谷距离远近主要在于光照原因,因为北侧山坡为南向山坡,白天太阳照射时间相对较长;而南侧山坡为北向山坡,且为阴坡,白天太阳照射时间相对较短,且越靠近山坡,太阳照射时间越短,因此水稻不易获得足够光照,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海拔1200米以上区域北侧山地为灌木,南侧山地为常绿林,直接原因主要是水分原因,因为北侧山地为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南侧山地为阴坡,蒸发少,土壤水分较多,所以导致水分多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坡向不同,C错误,D正确;土壤、海拔差异较小,AB错误。故选D12题详解】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主要与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关,图中森林被大量砍伐,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加,A错误;植被砍伐后,植被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蓄功能大大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B正确;植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C 错误;植被对地表径流有滞留作用,可以延缓洪峰,不会使汛期延后,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因素有: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地形(平原、盆地)、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蒸发量的大小、植被覆盖程度。半导体供应链包括下列产业链条:基础研究、电子设计自动化与模块设计(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逻辑设计、存储设计、分立与模拟设计、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其中逻辑、存储和模拟设计费用要占半导体研发费用的53%。中国和美国各自占有全球半导体消耗量的1/4。下图是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各链条价值的地域分布统计(图中东亚主要指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据图可知美国半导体产业优势主要基于(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开放的贸易政策C. 大量高科技人才 D. 成熟的市场环境14. 和其他地区相比,东亚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优势是(   A. 劳动力丰富廉价 B. 扎实的基础研究C 高水平设计能力 D. 承接产业转移早15. 据图可知,下列最符合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实际的是(   A.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 B. 大力购买核心技术C. 积极吸引相关外资 D. 大力发展低端产业【答案】13. C    14. D    15. A【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美国在电子设计自动化与模块设计(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逻辑设计等产业链条价值的地域分布有显著优势,即优势在于设计,这属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部分,主要得益于人才优势,C正确。半导体产业是技术指向性产业,A错误。开放的贸易政策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基础因素,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半导体产业整体属于高科技产业,其优势不在于劳动力数量,而在于劳动力素质和产业历史基础,A错误。结合上题分析,扎实的基础研究和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应该是美国半导体产业优势,BC错误。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地很早就从美国承接了部分相关产业转移,因此具有先机优势,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未来半导体产业主要应该依赖于中国自己的人才培养,依赖于自己在科技研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A正确。其他措施都会导致我们被技术先进地区卡脖子,制约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BC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把工业部门分为五种指向型。1、原料指向型工业:指的是原料经过加工后,重量大幅度减轻,及大量的原料转化为废弃物的工业部门,例如甜菜制糖、贫铁矿炼铁工业;2、市场指向型工业:指的是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大多接近消费市场的工业部门,例如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工业;3、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指的是企业在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该考虑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地方,例如制衣厂、打火机生产工业;4、技术指向型工业:指的是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部门,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5、动力指向型工业:指的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源所占比例很大的工业部门,建在水电站、坑口电站附近效益最好,它又叫做燃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炼铜、电解铝工业。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巴西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穆通铁矿是目前已探明的世界最大铁矿,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含铁量为63-66%的铁矿石有800亿吨,玻利维亚占570亿吨。该矿地处热带雨林区,位于地表,可露天开采,但目前基本没有开采。玻利维亚没有自己的钢厂,所需用钢靠进口。穆通钢厂是中玻第一个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在中国提供的技术和融资帮助下,玻利维亚人民即将实现建设穆通钢厂这一50年来的夙愿。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拉丁美洲产量最大的钢厂,能提供约45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每年可为该国节约50%用于进口钢材的外汇支出。项目需要建设一条连接巴拉圭的15公里长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一条120公里长的输水管道,另外需要建设一条长105公里的高速公路。
     1指出玻利维亚的位置特点。2分析玻利维亚穆通铁矿目前“基本没有开采”的原因。3分析穆通钢厂建设的有利条件。4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建设穆通钢厂对玻利维亚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1特点:位于南半球低纬度,热带;处于南美洲中部,大陆内部(东部与北部和巴西接壤,西北与秘鲁毗邻,西南与智利接壤,东南部与巴拉圭接壤,南部与阿根廷接壤)。    2原因:热带雨林地带,深处内陆,交通不便,开采不便(必答);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国内经济需求量少。    3条件:铁矿资源储量丰富、露天开采方便、品位高、效率高;离天然气产地近,离水源地近;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前景;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4作用:填补玻利维亚国内钢铁工业空白,完善产业结构;作为基础工业门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玻利维亚国内工业化进程;节省进口钢材的外汇支出,促进工业技术引进。【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穆通铁矿相关图文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采矿业及钢铁厂的区位因素、穆通钢厂对玻利维亚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对位置等。读图可知,20°S纬线穿过玻利维亚南部,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位于南美洲中部,地处大陆内部,东部与北部和巴西接壤,西北与秘鲁毗邻,西南与智利接壤,东南部与巴拉圭接壤,南部与阿根廷相邻。【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穆通铁矿地处热带雨林区,由图可知,该铁矿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开采困难;玻利维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铁矿开采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国内经济需求量少。【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穆通铁矿是目前已探明的世界最大铁矿,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地表,露天开采方便,含铁量为63-66%的铁矿石有800亿吨,品位高、效率高;由材料可知,需修建的天然气管道只有15公里长,离天然气产地近,输水管道长120公里,离水源地近;玻利维亚没有自己的钢厂,所需用钢靠进口,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前景;穆通钢厂是中玻第一个重点产能合作项目,在中国提供的技术和融资帮助下,玻利维亚人民即将实现建设穆通钢厂这一50年来的夙愿,具有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小问4详解】由材料可知,玻利维亚没有自己的钢厂,所需用钢靠进口,穆通钢厂的建设填补玻利维亚国内钢铁工业空白,完善产业结构;穆通钢厂建成后能提供约45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作为基础工业门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玻利维亚国内工业化进程;由材料可知,穆通钢厂建成后每年可为该国节约50%用于进口钢材的外汇支出,节省进口钢材的外汇支出,促进工业技术引进等。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滑雪运动开展较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将滑雪运动与旅游相结合,衍生出“冰雪旅游”。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滑雪场数量显著增加,外来游客数与本土滑雪者人次稳步上升,但其旅游产业链条仍需完善。截止2018年,共有大约226个具有滑雪道、经营良好的滑雪场,下图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图。1分析俄罗斯西部地区滑雪运动可以广泛开展的主要位置因素。2从地形角度分析俄罗斯形成较集中的滑雪场分布区域的原因。3根据所学,分析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冰雪产业的途径。【答案】1因素:地处高纬,温度低,降雪多,积雪厚;离大西洋近,西风带来大量降雪。    2原因:西部为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相对较多,市场需求大;乌拉尔山和阿尔泰等地地形起伏大,有自然地形坡度,滑雪条件好;且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厚度大。    3途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增加东部地区滑雪场的可达性;针对中国、日本、韩国等游客需求,开发国际滑雪旅游市场;发展冰雪旅游文化交流、产品贸易等产业。【解析】【分析】本题以俄罗斯滑雪场的发展为条件设置试题,涉及旅游业的区位因素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西部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冬季积雪保存条件好;从相对位置来说俄罗斯西部地区距离大西洋近,受大气环流中西风的影响显著,冬季降雪量大。【小问2详解】读俄罗斯滑雪场分布图可知俄罗斯形成较集中的滑雪场分布区域是俄罗斯西部地区和乌拉尔山和阿尔泰等山地地区。俄罗斯西部主要是东欧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分布较稠密,且交通便利,人们对滑雪的需求大;乌拉尔山和阿尔泰等地为山地,山地地形起伏大,有自然的地形坡度,具备天然滑雪条件;且山地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低,利于积雪的保存,积雪厚度大。【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俄罗斯东部地区冰雪产业目前发展较为滞后,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冰雪产业的途径可以从基础设施、市场等角度分析。例如途径:东部地区地形较为崎岖,交通不完善,可以通过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增加东部地区滑雪场的可达性;扩大消费市场,针对较近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游客需求,开发国际滑雪旅游市场;延长产业链,发展冰雪旅游文化交流、产品贸易等产业。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南古镇以江南水乡古镇为典型,主要指苏南和浙北一带的古镇。江南古镇是“水”文化和“古”文化的交点,是“鱼米之乡”和“乡土文化”的交融之所。生产、生活、农业、建筑、文化等水乳交融,成为江南古镇的根和魂。
     1分析江南地区古镇分布特点。2与长江中游地区相比,江南地区古镇遭受水患相对较少,请分析其原因。3为什么在长江和钱塘江沿岸古镇分布相对较少?【答案】1分布特点:江南地区河网众多,沿水体分布取水方便、航运交通便利,因此古镇常常沿河流、沿运河、沿湖泊分布。    2原因:江南古镇分布区水体丰富,大湖、河流、运河、小湖等储水空间充足;江南地区水系稠密,水网连成一体,可以对地表水进行调节;江南地区古镇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水患影响,采取系列措施减少水患影响。    3原因:古镇建设时期航运水平低,经济水平低,规模小,因此主要沿小河流分布,沿长江分布较少;长江沿岸水位季节变化大,古镇容易遭受水灾;钱塘江沿岸容易遭受潮灾影响,故古镇分布少。【解析】【分析】该题以江南古镇为背景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问,主要涉及了古镇的空间分布特点、分布原因分析以及古镇受水患影响小的原因分析等知识点。考查学生阅读地理图、并从中提取地理信息、获取解题线索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发展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古镇大多都是沿着河流、湖泊、运河布局,由于在河流附近取水方便,交通便利,便于农业灌溉、生活取水。【小问2详解】首先根据图片可知,江南古镇分布区水体丰富,水体储水空间充足,因此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汇水;江南地区当地水系稠密,水网连成一体,可以对地表水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大量的洪涝灾害;江南地区古镇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水患影响,采取了系列措施减少水患对古镇的影响。【小问3详解】首先江南古镇发展的规模较小,因此不需要沿着大的河流分布,因此主要是沿着小河流分布,沿长江分布较少;其次长江沿岸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如果分布在长江附近的话,会受到严重的洪涝灾害。且钱塘江沿岸会经历涨潮,水位上升,极易遭受潮灾影响,故古镇分布少。(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19~20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 [选修3:旅游地理]体育旅游是指游客以参与或观赏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目的组织的旅游活动。包括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交流和观赏体育比赛等。其中大型赛事旅游是体育旅游的重要内容,如承办地围绕奥运会、亚运会、锦标赛等综合或专项赛事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治理,力图让参赛运动员舒适参赛,让游客惬意游玩,从而吸引游客。请分析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在经济上的利弊。【答案】利: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答);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关场馆在赛事后可以继续提供服务;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弊:赛事后场馆空置;偶遇重大不利条件,观赛旅游人数少,成本难以回收。【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为材料,设置一道小题,涉及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在经济上的利弊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在经济上的利弊可以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化、场馆闲置、成本回收等角度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大力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势必会围绕相关比赛项目修建大量体育场馆、配套基础设施,可以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可以提升城市体育赛事知名度,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相关场馆可以在赛后做为运动员训练场地,还可以做为学生研学场所,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发展体育赛事旅游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日本举办的奥运会赛事,因疫情等原因,每个国家的代表队参赛少,观赛旅游人数也少,前期投入的成本很难回收,造成经济损失赛事结束后,比赛场馆闲置,造成资源浪费,造成经济损失。20. [选修6:环境保护]某房地产开发商在下图所示海域填海造陆8平方公里,形成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平面形态仿若三朵盛开在海中的鲜花。该工程总投资1600亿,岛上规划有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博物馆群、童话世界、水上乐园、海洋世界、国际购物中心、现代酒店群、五国温泉城、华夏影视基地等业态。但在修建开发人工岛的过程中,大面积的填海造地挤压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被永久破坏,对海洋生态形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同时该项目涉及到违法违规建设的问题。为此,当地政府下达了拆除②号岛屿39栋在建高层建筑的惩罚措施通知。但有专家提出,大面积拆除恐造成二次生态破坏。请对该项目是否应进行拆除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答案一:应该拆除。该项目生态破坏严重,应该予以拆除尽快恢复生态;该项目涉及违法违规问题,为严肃法纪,应予以拆除;该项目还没有正式入住,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答案二:不应该拆除。该项目已经造陆成形,投入巨大,已成事实;如果只是拆除建筑而没有拆除人造地块,则无法恢复海域到

    相关试卷

    2024重庆市(康德卷)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地理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康德卷)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地理PDF版含解析,共6页。

    重庆市(康德卷)2024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康德卷)2024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四)地理试卷(PDF版附解析),共6页。

    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地理试题(教科院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地理试题(教科院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