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3(含答案)
展开一、 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 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 )不能离开被测量的水,15℃读作( )。
【答案】 ①. 下端 ②. 15摄氏度
【解析】
【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待温度计的液面稳定后,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读数时注意要不能把温度计从被测的水中拿出。15℃读作15摄氏度。
2. 太阳是一颗自身能( )( )的气体星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 )。
【答案】 ①. 发光 ②. 发热 ③. 恒星
【解析】
【详解】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太阳是一个会发光、发热的的气体星球,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 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蓝色部分是( ),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是以( )形式存在的。
【答案】 ①. 海洋 ②. 海洋
【解析】
【详解】从地球卫星照片上看蓝色部分是海洋,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洋。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海洋的面积大。
4.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大部分是由宇宙中( )撞击形成的,月球不发光,但能反射( )。
【答案】 ①. 陨石 ②. 太阳光
【解析】
【详解】环形山通常指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洗刷与激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至今,这是目前公认的环形山的成因。月亮不是光源,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
5. 对比实验中,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之外,其它因素要( )
【答案】相同
【解析】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二、判断题(5分)(每题1分)
6. 正确的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是仰视温度计液柱液面。( )
【答案】×
【解析】
【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7. 水只有在100℃时能沸腾。( )
【答案】×
【解析】
【详解】在不同的气压下,水的沸点可能不是100℃,沸点与气压有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水的沸点,要求学生掌握沸点与气压有关。
8. 太阳和月球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是一样大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月球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
9. 还没有孵化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蚕卵呈椭圆形,颜色是淡灰色,像芝麻那么大,蚕卵是有生命的,可以孵化出蚕宝宝,快要孵化的蚕卵的颜色是灰绿色或紫色的。
10.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 )
【答案】√
【解析】
【详解】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三 、选择题(10分)( 每题2分)
11. 使用酒精灯时,要用( )加热。
A. 外焰B. 内焰C. 内外焰
【答案】A
【解析】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2. 晴朗的白天,物体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 短——长——短B. 长——短——长C. 长——长——短
【答案】B
【解析】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太阳高度为低→高→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3. 下面( )组都是昆虫。
A. 蜜蜂 蜘蛛 蚊子B. 甲虫 螳螂 毛毛虫C. 蟋蟀 蜈蚣 蝴蝶
【答案】B
【解析】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蚂蚁、甲虫、蜻蜓、蟑螂、蜜蜂、毛毛虫、蚊子都是昆虫,蜘蛛是蛛形纲、蜈蚣是多足纲不是昆虫。B符合题意。
14. 农历的上半月时月亮的亮面在( )侧,七夕节是( )月相。
A. 右 下弦月B. 左 下弦月C. 右 上弦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中的月相是不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亮面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侧。农历的上半月时月亮的亮面在右侧,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所以C符合题意。
15. 下面( )现象不是热胀冷缩现象。
A. 瘪乒乓球放在热水里复原
B. 夏天拉电线不能太紧
C. 冬天塑料瓶中的水凝固成冰时鼓胀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复原,夏天拉电线不能太紧都是热胀冷缩现象;冬天塑料瓶中的水凝固成冰时鼓胀,属于热缩冷胀现象。
16. 连线题。
蒸发 冰变成水的过程
融化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 放热
凝结 水变成冰的过程 吸热
凝固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答案】
【解析】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蒸发──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凝固──水变成冰的过程;凝结──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水的蒸发、融化需要吸热,水的凝结、凝固需要放热。
五、问答题(5分 )
17. 如何点燃酒精灯?如何熄灭酒精灯?
【答案】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且盖灭两次。
【解析】
【详解】使用酒精灯时,(1)拿开灯帽,放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取下,再盖灭一次。
六 、实验探究题(12分)
18. 在四年级有些同学饲养了“蚕宝宝"并做了观察记录,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完成以下问题吧。
1、刚孵化的蚕宝宝像黑色的蚂蚁,我们叫它( )。
2、蚕宝宝渐渐长大了,颜色变得越来越( )(A深 B 浅)。
3、有一天蚕宝宝不吃也不动,它要( )了,一共蜕了( )次皮。
4、蚕宝宝变得有些透明了,吐了( )根丝,给自己盖了一个白房子。
5、当蚕宝宝从房子里出来变成了( ),身体分成( ) ( ) ( )三部分,头上长了一对( ),胸部有三对( )和两对( )。
【答案】 ①. 蚁蚕 ②. B ③. 蜕皮 ④. 4 ⑤. 一 ⑥. 蚕蛾 ⑦. 头 ⑧. 胸 ⑨. 腹 ⑩. 触角 ⑪. 足 ⑫. 翅
【解析】
【分析】
刚产出的蚕卵成为蚁蚕,是黄色的,颜色会逐渐变深,逐渐成紫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虫。蚕的一生要蜕5次皮,有4次是在幼虫期完成的。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详解】(1)刚孵化的蚕宝宝像黑色的蚂蚁,我们称之为蚕蚁,是黄色的;
(2)蚕宝宝渐渐长大了,颜色变得越来越浅。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四次皮。
(4)蚕宝宝拼命吃了七八天桑叶后,身体发亮、不断的摇头,不吃桑叶时,说明开始准备吐丝结茧了。蚕吐了一根丝,给自己盖了一个白房子。
(5)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即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蛾: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足,长出两对翅,不会飞,能振动双翅,不吃食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3(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3(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9(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9(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5(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5(含答案),文件包含期中试卷12解析版doc、期中试卷12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