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阅读材料,据此完成1~2题。
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是( )
A.下降运动B.上升运动C.向低纬运动D.东西方向运动
2.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下图示我国某港口潮高2018年4月24日(农历初九)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日,具备进港条件最大吨位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相对合理的时间安排是( )
A.2时B.6时C.10时D.16时
4.该港口可停靠的最大吨位船舶,进港日期较为合理的是( )
A.4月24日B.4月27日C.5月1日D.5月5日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米,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目前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考察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据此完成5~6题。
5.与初期陨石坑相比,岫岩陨石坑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坑壁后退B.河流泥沙沉积
C.撞击角砾岩易风化D.村民开垦耕地
6.与周围地区相比,岫岩陨石坑成为“世外桃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和,光照充足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灌溉便利D.矿产丰富,开采方便
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时刻500 hPa等压面高度(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则低层的气压越高,反之则越低。表为天气尺度系统类别。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3是大尺度系统B.N1的移动路径受N3制约
C.N2是小尺度系统D.冬半年N3的位置持续西移
8.依据图判断,此时( )
A.海南南部海域盛行偏北风B.日本南部海域狂风暴雨
C.环渤海地区可能风雨交加D.台湾岛以东海域晴空万里
下图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此完成9~10题。
9.结合上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累计排放量越大,升温幅度一定越大
B.累计排放2万亿吨时,温度可以升高2℃
C.累计排放3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大于1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D.累计排放2万亿吨的升温幅度一定小于4万亿吨的升温幅度
10.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 )
①农田开垦②征收碳税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④增加碳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关系着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据此完成11~12题。
11.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解决种子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依赖政府扶持,引进育种材料,提升育种水平
②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
③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种质资源
④加大力度保护我国种质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种子库在理想状态下可以保存种子样本安全百年以上,如果在我国设立种子库,下列地区最合适的是( )
A.青藏高原高山洞穴B.黄土高原干燥窑洞C.海南山区地下洞穴D.云贵高原地下溶洞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13~15题。
13.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
A.产业规划不合理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D.政治经济风险大
14.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
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
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
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5.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
A.政策协调机制B.投资软硬环境C.信息和资源共享D.集聚经济效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广东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调入区,近年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在海上风电场的位置选择上,广东放弃了沿海岸线的滩涂而选择了距海岸线有一定距离的近海。下图1为广东规划的首批海上风电风场位置示意图,下图2为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1)从能源的角度,说明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有利影响。(8分)
(2)简述广东海上风电开发放弃滩涂而选择近海的理由。(6分)
(3)目前建设维护成本高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推测广东发展海上风电成本高的原因。(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近年来,祁连山地区出现农业用水不当、违法开矿办厂等现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图为祁连山及周围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
(1)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6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祁连山地区农业用水不当可能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2020年2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对外宣布与卡塔尔签署了哈尔萨800.15兆瓦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合同。该光伏电站将成为卡塔尔首座非化石燃料发电站,预计将在2022年足球世界杯前全部投产发电,可满足卡塔尔用电高峰时10%的电力需求。此次卡塔尔光伏发电站项目是我国光伏产业继阿曼、阿联酋光伏项目后,在中东地区又一成功的国际产业合作,是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下图示意卡塔尔地理位置。
(1)评价卡塔尔光伏发电的开发条件。(8分)
(2)说明化石燃料丰富的卡塔尔积极开展光伏发电的理由。(6分)
(3)简述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对卡塔尔的有利影响。(8分)
参考答案
答案:1.B;2.D
解析:1.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该地区地质历史上曾经有过高温湿润的气候,后来地壳上升,才演化成高原山地气候。
2.从题干可知棕榈科植物需要高温湿润的气候条件。
答案:3.A;4.C
解析:3.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高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上表判断,2: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2~4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天文大潮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合力的最大时期(即朔和望时)之潮。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一般情况,最大吨位船舶进港靠泊作业,最好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这样海水有足够的吃水深度。由题干可知2018年4月24日为农初九,那么4月27日为农十二,5月2日为农历十七,5月5日为农历二十,故选C。
答案:5.A;6.B
解析:5.A项,由题干可知,陨石坑内有流水,受流水侵蚀的影响使得坑壁后退,A项正确; B项,河流泥沙的沉积使得陨石坑面积缩小,不会扩大,故B错误; C项,撞击角砾岩位于坑底,坑内有流水,不会受到风力侵蚀,故C错误; D项,村民开垦耕地不会在坑内开垦,故D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6.据材料可知,岫岩陨石坑内含有大量沉积物,沉积物内富含大量有机质,所以此地土壤肥沃,坑底长年经过泥沙堆积,地势较平坦,故B正确;气候与周边地区一样无差别,该地也没有丰富的矿产,故A、D错误;与河流相比,土壤有机质更适合种植,故C错误;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7.B;8.C
解析:7.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知识。根据气压相对大小判断,N1、N2为热带气旋(台风),N3为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台风)系统呈团状,覆盖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属于中尺度系统,副热带高压呈条带状,覆盖范围很大,持续时间长,属于行星尺度系统。热带气旋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边缘气流影响导致移动,B正确。
8.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的知识。海南南部海域盛行偏南风,A错误;日本南部海域属于高压脊控制海域,不是狂风暴雨,B错误;台湾岛以东海域受台风影响不可能是晴空万里,D错误;环渤海地区等压线密集,风速可能较大,C正确。
答案:9.C;10.D
解析:9.据文字材料“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据图可知,①同样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在不同排放模式下,对应的升温幅度不同;②同一升温幅度,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不同。由此可以判断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10.据上题可知,升温幅度与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及其排放模式有关。征收碳税,可以倒逼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正确;采用低碳排放策略,可以降低升温幅度,③正确;增加碳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数量,④正确;而农田开垦,则会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质分解,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①错误。故选D。
答案:11.D;12.A
解析:11.由材料分析可知,“卡脖子”技术攻关解决的标志是缩短我国种源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补短板的指导方针下,我国农业科技未来有望得到重点发展。因此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应坚持自主研究,而不是依赖“引进”,排除①,②③④都符合“卡脖子”技术攻关要求,故选D。
12.由题可知,种字的存放应在干燥且低温的环境,使得种子能够长时间保存,青藏高原高山洞穴温度较低,且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有利于种子的保存,A正确。黄土高原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土质疏松,地质条件不稳定,使得种子无法保存百年以上,B错误。海南地区温度较高,不利于种子的存放,C错误。云贵高原地形溶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较多,过于潮湿,不利于种子的存放,D错误。故选A。
答案:13.D;14.C;15.C
解析:13.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A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B错误;人才培养属于投资软环境,是海外园区的优势,C错误;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D正确。
14.海外园区建设属于中国在外投资建厂,中国出资,外国提供优惠政策、便利设施和专业服务等,不属于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①错误;文化制度差异无法消除,④错误;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②③正确。故选C。
15.
16.答案:(1)缓解能源紧张;(2分)距用电市场近,输电成本低;(2分)能源类型多样化,保障能源供应稳定;(2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2分)
(2)近海风力较滩涂更大,风能资源更加丰富;(2分)近海空间范围更广,可规模化开发;(2分)对滩涂养殖、海岸生态环境等影响小。(2分)
(3)海上风浪大;(1分)海水较深;(1分)海水腐蚀性强;(1分)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2分)
解析:(1)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而本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生产和生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于本地的能源供给量,导致本地区能源短缺。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为本地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相对于西气东输和西电工程,广东发展海上风电距本地区更近,高压输电线路短,输电成本低。广东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继本地区的水电、核电之后的又一种能源,使得能源类型多样化,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海上风电相对于火电,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减少了粉尘、酸雨等的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2)风力发电对于风源地的选择要考虑风能密度大的地区,滩涂地区有一定的植被会增大地面摩擦,减小风速;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是利用夏季风进行发电,近海距离夏季风风源更近,近海风力较滩涂更大,风能资源更加丰富。滩涂地区受到周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较大,开发也比近海要早要更充分,近海空间范围更广,可利于规模化开发。滩涂目前已被人类用做了其他的用途,例如养殖、湿地保护等,海上风电开发放弃滩涂而选择近海可以减小对滩涂养殖、海岸生态环境等影响。
(3)读右侧海上风电场景观图结合所学可以看出相对于陆地和滩涂上的风力发电,海水较深,建设时的设备成本和技术要求要高,后期设备维护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到达设备区,这个过程加大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海上相对于滩涂风浪大,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高;相对于陆地上的设备,海水腐蚀性强,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加大了建设和维护成本;我国广东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大了海上风电的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17.答案:(1)深居内陆,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3分)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祁连山多冰川。(3分)
(2)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2分)植物缺水死亡,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土地荒漠化加重;(2分)土壤盐碱化加重等。(2分)
解析:第(1)问,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可以从祁连山周围地区气候干旱和祁连山自身湿润两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周围沙漠广布;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了诸多雪山和冰川,是一个巨大的淡水库,更是西部干旱地区河水的主要来源地;祁连山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相对较多;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形成祁连山水系,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所以,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第(2)问,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会造成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在强烈的蒸发和下渗作用下,湖泊面积萎缩,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物枯死,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减少,土地荒漠化会加重;灌区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等。
18.答案:(1)有利条件: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经济发达,光伏发电市场需求大。(2分)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较小,可供光伏发电厂建设的场地有限;(2分)缺乏光伏发电技术人才。(2分)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影响大;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利用;光伏电站建设对调整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提髙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有重要作用。(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3)带动建材、太阳能电池等相关产业发展;(2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2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2分)拓宽能源供应来源;(2分)加强区域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和物资流通,促进经济发展。(2分)
解析:(1)开发条件分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位于热管沙漠气候区,太阳高度角大且晴天多多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发达,对电力需求量大。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可供光伏发电厂建设的场有限;长期使用化石能源,缺乏光伏发电技术人才、缺乏产业基础。
(2)随着经济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越来属大,现有的发电方式不能满足需求,化石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数量终究有限;化石能源燃烧产生温室气体和颗粒物,破坏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太阳能洁沽无污染,只可再生利用;光伏电站建设能调整卡塔尔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利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工程建设能够带动建材、运输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史多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建设过程中同样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卡塔尔提供多样化的能源供给方式;同时加强与中国的信息技术交流,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尺度系统类别
行星尺度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空间尺度
1000~10 000 千米
100~1000 千米
10~100千米
<10千米
时间尺度
4~7天
3~4天
1小时~天
<小时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