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承德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页,选择题部分1至9页,综合题部分第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黑粗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黑粗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
下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4.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6.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而常住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常住人口重心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影响2000~2010年全国户籍人口分布重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8.2000~2010年,我国人口整体流动方向是向( )
A.东南 B.西南 C.南 D.东
9.2000~2010年,我国人口流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转变 B.减轻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移动压力
C.有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D.加大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压力
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41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状况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为( )
A.由内陆向沿海流动 B.由北向南流动 C.由沿海向内陆流动 D.由南向北流动
11.21世纪,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
①以务工经商为主 ②人口迁移频率低 ③人口迁移规模大 ④以自发迁移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13.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14.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读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17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
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 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16.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缓慢增长 B.人口均匀增加 C.迅猛增长 D.人口增速减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7~18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 |
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 |
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 |
17.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18.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②地区开放程度 ③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④国家人口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人口最高容量 C.人口的合理容量 D.最小的环境承载力
20.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近年来,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某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下表为2009~2013年该市土地利用(单位:km2)转换矩阵示意表(表中土地利用方式由所在行转变成所在列,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没有变化的面积)。据此完成21~22题。
| 耕地 | 建设用地 | 林地 | 水体 | 未利用土地 |
耕地 | 2 153.2 | 1 049.51 | 745.94 | 5.68 | 97.45 |
建设用地 | 536.4 | 1 021.09 | 171.98 | 20.42 | 34.33 |
林地 | 896.4 | 475.12 | 4 186.67 | 4.23 | 23.57 |
水体 | 10.84 | 31.53 | 19.65 | 122.93 | 0.72 |
未利用土地 | 36.45 | 92.91 | 21.93 | 0.64 | 15.11 |
21.由表可知,2009~2013年该市废弃的建设用地主要用于( )
A.耕地 B.林地 C.水体 D.未利用土地
22.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该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是( )
A.林地面积扩大 B.水体面积扩大 C.建设用地增多 D.未利用土地增多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其交通分布。据此完成23~24题。
23.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气候温和湿润 C.商业贸易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24.从土地利用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布局(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生态用地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居住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镇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B.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C.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26.图中可能形成商业区的有(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①②③
27.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
A.商品丰富 B.居民购买力大 C.交通发达 D.环境优美
下图是河北雄安新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雄安新区采用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按1万人/平方千米控制人口密度。未来,雄安新区将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据此完成28~30题。
28.雄安新区的空间布局( )
A.有效控制城市占地规模 B.利于各城区之间沟通联系
C.缓解主城区的过度拥挤 D.彻底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29.白洋淀广阔的水域和新区林带的合理布局将( )
A.使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 B.大幅增加区域降水总量
C.有效杜绝雾霾现象发生 D.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
30.雄安新区发展中要想始终保持良好的环境,应该( )
A.吸引高能耗、高产值企业落户 B.提高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C.预留土地,进行垃圾露天堆放 D.调入水资源以满足绿化的需求
铛铛车是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近年来,一些城市消失多年的铛铛车得以重现。右图为电动铛铛车景观照片,其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堪称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据此完成31~32题。
31.一些城市推出复古铛铛车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改善城市环境 C.传承传统文化 D.改善拥堵状况
32.下列城市发展复古铛铛车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石家庄 B.深圳 C.大庆 D.北京
下图为2005~2013年拉萨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变化图(数值越大,城镇经济水平越高)。读图,完成33~34题。
33.推动拉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
A.社会经济发展 B.就业机会增多 C.城乡差距缩小 D.城市环境美化
34.2008年以来这一指数的变化带来的意义有( )
①产业结构优化 ②乡村对外开放程度降低 ③就业机会增加 ④地价变得低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握手楼”是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南宁市“握手楼”数量逐渐增多,高度不断增高。下图示意南宁市某城中村的“握手楼”。据此完成35~37题。
35.南宁市的“握手楼”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 )
A.人口增加 B.土地紧张 C.环境恶化 D.交通拥堵
36.“握手楼”集中区域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①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 ②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
③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 ④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 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
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 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O)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市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制余量统计表。据此完成38~39题。
要素 剩余量 | 经济总量 | 水资源 | 土地资源 | 产业结构 | 森林资源 |
EBC(万人) | 826 | 326 | 283 | 1021 | 109 |
38.成都市( )
A.人口合理容量为109万人 B.环境承载力为102万人
C.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承载力 D.限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39.2019年成都实施"人才新政12条",吸引了大量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是( )
A.EBC增加 B.EBC 降低 C.ECQ不变 D.ECC 降低
大数据测算显示,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之间的通勤人数显著增加。下图为2018年5月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通勤热点城镇之间的通勤规模示意。据此完成40~42题。
40.图中通勤量大的热点城镇多数( )
A.位于上海市辖区 B.沿长江岸边分布 C.为省级行政中心 D.空间上趋于集聚
41.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之间的通勤人数近年来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 )
A.周边城镇的产业升级 B.中心城区居住成本上升
C.快速交通的大力发展 D.中心城区就业岗位增多
42.城桥镇与上海中心城区之间的通勤目前主要依靠崇明越江通道,该通道南段采用江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利于水上交通 B.保护水生生物 C.降低修建成本 D.提高通行效率
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 的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 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例统计表,完成43~44题。
年份 | 年龄段 | 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例 |
1990年 | 0—19 岁 | 2.31% |
2010年 | 20—39 岁 | 1.81% |
2015年 | 25—44 岁 | 1.96% |
43.该市 ( )
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 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
C.1990—2010年处于黄金年龄的劳动力大量迁入 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
44.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 )
A.基础设施改善 B.生态环境趋好 C.生活成本降低 D.就业机会增多
赣州古城千年不涝,主要得益于前人根据地形,随形就势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安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治水智慧。读图,完成45~46题。
45.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
①利用天然地势特点,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②在城内修建多个水塘,暴雨时可大量蓄积雨水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能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中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6.单向水窗的作用是( )
A.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冲开,排出过量雨水
B.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
C.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
D. 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冲开,防止河水倒灌
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完成47~48题。
47.影响城市“势差"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
A.基础设施 B.地理位置 C.经济发展水平 D.文化教育水平
48.受城市之间“势差”影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
A.农村到城市 B.中西部到东部 C.城市到郊区 D.城市到城市
第II卷 综合题
49.(26分)流动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主要人员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地处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形特点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汾河纵穿市区中心。太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56毫米左右。交通枢纽中心,是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塞,也是内陆地区连接山东沿海港区的枢纽。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入与流入的重要城市。下表所示的太原市人口结构变化情况。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
常住人口(万人) | 271.05 | 334.44 | 342.85 | 420.16 | |
年龄段占总 人口比重 (%) | 总人口 | 100 | 100 | 100 | 100 |
0~14 | 22.56 | 19.77 | 16.61 | 13.49 | |
15~64 | 72.78 | 73.42 | 73.39 | 75.58 | |
65岁及以上 | 4.66 | 6.81 | 10 | 7.93 |
(1)根据表格,说明太原市常住人口的变化特征。(8分)
(2)结合材料,说明太原市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入对太原市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
50.(26分)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到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比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与美国、英国相比,说明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14分)
(3)中国为应对城镇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14.
(1)(8分)
人口总量增加明显;(2分)少年儿童比重呈下降趋势;(2分)
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2分)
老年人口比重有下降趋势,(但老龄化进程依然明显。)(2分)
(2)
太原位于河谷平原,地势平坦;(2分)
属于半湿润区,气候适宜;(2分)汾河流经,水资源充足;(2分)
处于交通枢纽中心,交通便利;(2分)文化底蕴深厚,开发的历史较早;(2分)
社会经济水平较高。(2分) 【任答5点,10分】
(3)
提供了大量劳动力;(2分)促进了资源开发;(2分)
延缓了城市老龄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的老龄化程度;(2分)
加快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推动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2分)
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调整。(2分) 【任答4点,8分】
15.
(1)
城镇化水平低;(2分)在2000年前,发展速度慢;(2分)200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2分)
(2)
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地价昂贵;环境质量恶化。【任答3
点,6分】
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基础设施完善;地价便宜。【答3点,6分】
交通运输的发展; 私人小汽车的增多。【任答1点,2分】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2分)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2分)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2分)
2021宁夏海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宁夏海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省哈尔滨宾县一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省哈尔滨宾县一中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