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吹牛》课件+教案 小学课后服务口才练习
展开对口相声甲:相声啊是一门语言艺术,乙:讲究的是说/学/逗/唱。甲:一个人说,那叫单口相声,乙:俩儿人说,那叫对口相声。甲:三个人说,那叫群口相声,乙:好几百人呢?甲:那叫听~相声的!乙:好(二声)嘛!甲:不瞒您说,在座听相声的,有好多我的粉丝!(面向观众)是不是?乙:得了吧,都是来看我的!(面向观众)对不对?甲:你是不知道,我有特长,家族特长!乙:你也不知道,我也特长,专业特长!甲:说出来吓死你!我们家是吹牛世家!乙:说出来你得趴下!我们家还是吹牛专业户呢!甲:我们家吹牛不纳税。乙:我们家吹牛还不交钱呢!甲:不是吹,我一出生就会上厕所。乙:爬着去? 甲:谁刚生下来就会爬呀?乙:那怎么去? 甲:床就当厕所了呗!乙:这叫尿床! 甲:我三个月就会跑。乙:那准是个怪胎!甲:三个月我妈就上班了,我只好奶奶家姥姥家两头跑。乙:就这么跑呀!甲:要说吹牛,我可是没人能比。乙:我不信,你敢不敢在这儿比一比?甲:在这吹?没问题!乙:要说这饭量大,我一顿饭/能吃五碗面条!甲:我一顿饭能吃八斤水饺!乙:哎呀,我发烧了! 甲:哎呀,我也发烧了!乙:晚上睡觉我盖着一床被子,第二天一看,被子烧了个大窟窿!甲:晚上睡觉我手里攥着一把玉米,第二天一看,全成爆米花了!乙:我比树高! 甲:我比楼高!乙:我头顶天,脚踏地,伸手能抓大飞机!甲: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乙:那你的脸呢?甲:吹牛的人不要脸了!乙:哎。。 . . . . .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主要艺术手段相声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相声的形式共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对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群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单口相声按著作时代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新相声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