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四年级上册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麻雀》 | |||||
教学目标 |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麻雀》一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 |||||
重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 |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自然景观、场面气氛、重要物件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学生“如睹其物”,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刻画的形象和性格,突出文章母爱的伟大。 | ||||
难点分析 |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写作都不能抓住细节来刻画人物,只是记流水账而已,文章的内容不够充实。 | |||||
教学方法 | 情感朗读法,情境教学法。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麻雀》这一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出示课文) 2.那这件事情中有哪几个关键角色呢?(对,有猎狗、老麻雀、小麻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小麻雀?(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2)齐读完之后谈体会。 (3)指导朗读。
2.这只弱小无助的小麻雀,它被谁发现了?(猎狗) (1)出示课文插图,知道这是一只凶猛的猎狗,体会猎狗和小麻雀之间力量悬殊。(板书:凶猛) (2)猎狗发现了小麻雀要把它怎么样?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找一找。
3.小麻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谁出现了?(老麻雀)就在这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要怎么样?(板书“救”)那它是怎么样救小麻雀的呢? 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找找描写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句子。 (1)师课件出示句子。 ①“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②“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a.理解“挓挲”的意思。 b.理解“绝望”的意思。 ③“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a.指导朗读。。 b.抓住“搏斗”这个词,通过提问,理解老麻雀和猎狗搏斗,其实就是在拼命。
④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母爱的力量) 4.所以最后猎狗愣住了,被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小麻雀的行为所震动。“我”也被老麻雀果敢、坚定的行动和奋不顾身、拯救幼子的精神所感动,“我”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板书:逼退)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小练笔:那么,猎狗走开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续写,注意要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用几句话续写在小卡) 提问:老麻雀和小麻雀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和猎狗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分享,教师相机点评。
| |||||
小结 |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母爱的伟大)同时我们还懂得了写清楚一件事情,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了,要想把作文写得好的话,还要注意细节描写,就像我们今天的小练笔一样。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及反思,共2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16 麻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6 麻雀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齐读课题,复习回顾,把握梗概,学习课文6—7自然段,拓展延伸,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