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中考押题道德与法治密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中考押题道德与法治密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河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押题密卷答案与解析docx、2022年河南省道德与法治中考押题密卷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题思路】实施微改造是为了保护文化遗迹,让人们记住乡愁,①正确。微改造保住老街巷肌理和烟火气,留下了历史和文脉,②正确。③认识错误。本题与外来文化无关,④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2.C
【素养落地】本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内容,考查隐私权等相关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隐私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保护个人隐私。
【解题思路】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但不能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再受到侵犯,A错误。B说法绝对。D说法与事实不符。答案选C。
3.C
【解题思路】主旋律电影“走红”反映了人民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期待,启示我们要积极利用文艺作品传播社会正能量,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绝对。答案选C。
4.B
【解题思路】响应号召,广大青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承担责任,弘扬奋斗精神,B正确。A中“质疑一切”、中“诸事以礼为先”说法绝对,排除A、C。D中“弃学投身建设”说法错误,排除D。答案选B。
5.A
【解题思路】对欠薪问题实施集中专项治理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正确。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B错误。C、D与题意无关。答案选A。
6.D
【解题思路】①说法与题意无关。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7.B
【解题思路】商家使用极限词发布广告这种行为是在透支自身的品牌信用,②正确。商家使用极限词发布广告,消费者被类似广告吸引,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发现名不副实,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利被侵犯,④正确。①③价值观错误。答案选B。
8.C
【解题思路】“重诺守信”与题意无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发达国家,②不选。④说法与事实不符。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C。
9.B
【解题思路】加强德育教育需要学校挖掘德育资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③正确。课堂教学应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①不选。④中“确保学生不受任何伤害”说法绝对,排除④。答案选B。
10.D
【解题思路】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②说法错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没有实现,③错误。①④正确,答案选D。
11.C
【解题思路】“摊有序”数字化应用的推出能够为流动摊贩提供便利,让城市文明有序,正确。A中“解决所有的经营问题”说法绝对,排除A。材料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公正司法无关,排除B、D。答案选C。
12.A
【解题思路】B中“杜绝”、C中“唯一”说法绝对,排除B、C。材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是学校保护,排除D。答案选A。
13.D
【解题思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③说法与事实不符,排除③。答案选D。
14.A
【解题思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快速成长、融合发展等信息表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谐乐章正在奏响,答案选A。
15.B
【素养落地】本题结合“天宫课堂”的相关材料,考查梦想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责任担当素养。
【解题思路】“天宫课堂”的开设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B正确。A中“全面展示”、D中“都立志投身载人航天事业”说法绝对,排除A、D。C中“代替其他梦想”说法错误,排除C。答案选B。
16.C
【解题思路】②④与题意无关。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17.D
【解题思路】材料中的举措是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D正确。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A错误。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错误。C与题意无关。答案选D。
18.【参考答案】“拍照搜题”类作业App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惰化学生思维能力,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不能让学生收获通过自己努力解出难题的成就感,不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等等。(6分)
【评分说明】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6分。
【解题思路】设问要求劝说对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有异议的家长和学生,可以结合“拍照搜题”类作业App的弊端组织答案,比如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
19.【参考答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博士“虎爸”的出发点是爱孩子,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他的做法违背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无异于揠苗助长。采用打骂、侮辱等方式教育孩子的行为是家庭暴力行为,违反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不只是“家事”,也是“国事”。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孩子母亲的做法是正确的。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尊重未成年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若监护人不能做到以上要求,我们就要像孩子母亲一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8分)
【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表述流畅,给7~8分;观点正确、层次比较分明、逻辑比较严密、表述比较流畅,给3~6分;观点模糊、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流畅,给1~2分;观点错误或只判断不做分析,给0分
【解题思路】设问要求对反方一辩的观点进行辩驳,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内容组织答案:家庭和家长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虎爸”的做法违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且涉嫌违法,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职责。
20.【参考答案】
(1)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改变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损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等等。(④分)
(2)国家要健全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细化防控措施;有关部门要在农田、森林、湿地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构建监测预警网络;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新闻媒体应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公民应不购买国外新奇物种,不携带不明植物种子入境,在看到不认识或新出现的生物时及早向相关部门报告;等等。(6分)
【评分说明】第(1)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④分。第(2)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6分。
【解题思路】第(1)问考查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可以从打破生态平衡、威胁国家生物安全等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属于建议类设问,可以从国家、相关部门、公民等角度组织答案。
21.【参考答案】
(1)我国宪法的由来、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修改程序、践行宪法的具体行动等。(2分)
(2)示例:一、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二、我国宪法的特点。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实际、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三、宪法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四、当代青年学习宪法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五、践行宪法要从现在做起。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积极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4分)
(3)给同学们宣讲模拟宪法宣誓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定好活动时间和地点;准备好宪法宣誓内容,并制成PPT;选出声音洪亮、德才兼备的同学做领誓人;设计宣誓流程并进行预演;等等。(2分)(④)示例:我校扎实开展了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使宪法意识浸润到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在全校上下营造了人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捍卫宪法权威的浓厚氛围。(4分)
【评分说明】第(1)问答出任意一个符合题意的版块即可给1分,最高给2分。第(2)问,所写发言提纲能围绕主题,态度理性科学,阐述准确完整,内在逻辑性较强,给3~④分;能围绕主题,态度理性科学,但结构层次不清晰,表达不够准确完整,内在逻辑性一般,给1~2分;不作答或偏离主题给0分。第(3)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1分,最高给2分。第(4)问所写总结报告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表述流畅,给3~4分;观点正确、逻辑比较严密、表述比较流畅,给2分;观点模糊、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流畅,给0~1分。
【解题思路】第(1)问考查制作手抄报的要求,设计的版块要符合主题。第(2)问要求写发言提纲,可以围绕宪法的重要性、宪法的特点等内容组织答案。第(3)问考查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根据平时经验组织答案即可。第(4)问要求写出活动的总结报告,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结合宪法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学习宪法的氛围等内容组织答案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杭州中考道德与法治终极押题密卷3(含解析),共31页。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终极押题密卷3(解析版),共2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北京中考道德与法治终极押题密卷1(解析版),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