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年红河州第二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 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恬淡(tián) 褶皱(zhě) 悖谬(miù) 如火如荼(tú)
B.拘泥(nì) 嗔视(chēn) 婆娑(suō) 忧心忡忡(chōng)
C.虐待(nüé) 取缔(dì) 投奔(bēn) 如法炮制(pào)
D.角逐(jué) 气氛(fēn) 蛮横(hèng) 当之无愧(k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弛骋 偏僻 眼花缭乱 锋芒毕露
B.驾驭 羸弱 长吁短叹 鸠占鹊巢
C.炙烤 磐石 相辅相成 消声匿迹
D.脊梁 湍急 语无论次 诚惶诚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心存敬畏,常怀感恩。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皆为生命的______。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感恩山川大地______的一切,我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守自然规律,尊重生命法则,珍惜这世间的生命万物,与大自然______。常怀感恩之心,就不会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得失,会更加宽容豁达、忍让包容,也能够让自己的心灵与境界得以______与提升。
A.滋润 给予 和谐共处 安静
B.滋养 赐予 和谐共处 宁静
C.滋养 给予 和睦共处 宁静
D.滋润 赐予 和睦共处 安静
4.下列属于句式否定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美丽的云南,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观察和体会。
B.在毕业典礼中,大家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校长对大家的殷殷嘱托。
C.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使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造成的。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网络成瘾症”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项是( )
①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園、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
②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
③筷子因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还成为今天潮流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
④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
⑤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除了竹筷子,还有木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等。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②⑤①③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虚构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或警醒。例如我们学过的《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
B.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国别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
C.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萧红,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了成名小说《生死场》。她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叙述了鲁迅先生的诸多生活细节,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情谊。
D.古代六艺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箭技术。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青鸟”的典故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与牵挂。
(6)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
(一)口语交际(4分)
根据要求完成8~9题。
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还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
8.在“天宫课堂”中,如果你获得了一次向“太空教师”提问的机会,你会提什么问题呢?(2分)
9.近日,国家航天局聘请乘神舟十三号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王亚平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如果请你给她颁发证书,作为颁奖嘉宾,你会对她说些什么?(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令人感到不解和迷惑的是,这样一种小动物,它怎么会拥有这样的才能呢?难道说,大自然偏向它们,赐予了它们某种特别的工具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蟋蟀,它可不是什么掘凿技术方面的一流专家。实际上,人们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蟋蟀工作时的工具非常柔弱,所以才对蟋蟀有这样的工作结果,建造出这样的住宅感到十分惊奇的。
那么,是不是因为蟋蟀的皮肤过于柔嫩,经不起风雨的考验,才需要这样一个稳固的住宅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它的同类兄弟姐妹中,也有和它一样,有柔美的、感觉十分灵敏的皮肤,但是,它们并不害怕在露天底下呆着,并不怕暴露于大自然之中。
那么,它建筑它那平安舒适的住所的高超才能,是不是由于它的身体结构上的原因呢?它到底有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的特殊器官呢?答案又是否定的。
……
如果再继续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些问题,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那些问题的答案统统都是否定的。……蟋蟀本能的由来,我们尚不可得知。
10.(1)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2分)
(2)如果你要向朋友推荐这本书,请简要说明你的推荐理由。(2分)
(三)书写与鉴赏(4分)
11.请仔细观察左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12.《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秀美风格的代表。下列属于《曹全碑》的是______图。(2分)
三、阅读(13~25题,共3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1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这一名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②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①介:披上战甲。②鬣(lie):颈上的长毛。③褫(chi):解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______ (2)食马者 食:______
(3)策之不以其道 策:______ (4)其初若不甚疾 疾:______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17.甲、乙两文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3分)
18.“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试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9分)
烟花为何绚丽多彩
王佳晨
①烟花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说与一个名叫李畋的唐代道士有关。《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山魉所崇,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箸火爆之,鬼乃惊遁。至晓,寂然安贴”。从中可以看出在唐代就已经有人制作爆竹以驱鬼辟邪。
②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我们都能从当时的诗词中发现烟花的影子。宋代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作者把烟火比作花树、星雨,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不愧能成为千古名篇,永世传唱。
③烟花为何绚丽多彩?是由于燃放烟花时,产生了两类化学反应。
④节日里我们观看烟花,在烟花绽放之时,都会听到“嘣”的一声,这是因为烟花在空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爆炸。
⑤以传统烟花为例,传统烟花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硝酸钾。硝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使木炭和硫磺剧烈燃烧,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由于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了爆炸。
⑥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烟花的成分也各不相同,但一定都包含有氧化剂和可燃物质,可以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正是燃烧产生的爆炸,让膨胀的气体四周散发,使气体膨胀的形状为球形。这样的球形无论从各种角度看来,都是美轮美奂、完美无瑕的,再搭配上爆炸时产生的有节奏的声响,更多了一份协调美、音律美。
⑦要说燃放烟花的时候,为什么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颜色?烟花绽放时是靠金属灼烧时的现象来产生颜色的,这种现象叫作焰色反应。
⑧金属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又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由于金属的原子结构不同,电子跃迁时能量的变化就不相同,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所以为了产生不同颜色的烟花,生产厂家会向烟花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或金属盐,如添加钾盐产生紫色,添加钠盐产生黄色等。有些特殊的烟花还会控制火药的燃放顺序和金属盐的空间位置,从而呈现出随时间变换不同颜色或者渐变颜色的烟花。这样,在空中绽放的烟花颜色各异,还有渐变或变色的多彩,并且还伴随着耀眼的闪光,可以称得上是世上最美的景色之一了。
⑨了解了烟花的“绽放”和变色原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烟火会更加的绚丽多彩了。通过奇妙的物理化学变化,烟花绽放出无数发光的亮点从中心四散开来,不断变换着色彩,形成一根根光带,像交错相织的银河。这样的烟花,又有谁会不爱呢?
⑩烟花之下,祝福每个人都幸福快乐,也愿我们心中的烟花永不熄灭。
19.文章①②段引用古籍和古诗词有何用意?(3分)
20.请说说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一定”的表达作用。(3分)
21.第⑧段画线句为何专门写到“钾”和“钠”产生的不同颜色?(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13分)
阿公的中药铺
庄泽远
①我家后院的门一开,便得见河对岸的文光塔。从文光塔向南走一段,就到了早年阿公经营的中药铺。说早年也不对,我上中学时,药铺还在。
②阿公的中药铺是从他的阿爹那里继承而来的。自我有记忆起,阿公便喜欢同我絮叨各类草药的作用以及他多年来的行医经验。他常唤我坐在高高的小凳上,陪他问诊开药。与其他重实践不重医理的郎中不同,阿公熟读医书,常常说些我听不懂的话。“中医讲究阴阳,天地有阴阳,人体也有阴阳,中医就是要调和阴阳,使之处于中和的状态,人才不会生病。”“邪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阿公这套阴阳的理论还用在占卜、相亲、乔迁,别处灵不灵我不知道,但他开药方从未失手。我想,一阴一阳谓之道,以阴阳致中和就是阿公的道。
③相比起痴坐,还是抓药好玩许多。我常瞎抓一把来考阿公,有一次攥了把根圆柱状、光滑无毛的玩意儿去问阿公。“这是当归,传说有位男子为治妻子的产后血症跋山涉水到峨眉山下求医问药,三年后终于得到良药,而妻子在家三年望丈夫归家,故后人将此药唤作当归。”又抓过三七。“三七三七,要长三到七年药力才最强。”诸如此类。我印象最深的是蛇娘救公主所用的龙胆草。我听不进阿公玄妙古奥的道理,却无心插柳地记住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人物、狐妖虎精的故事。所以,年少的我深信,每个带着岁月刻痕的药柜子里都藏着一个神魔鬼怪。
④药铺除了卖药,还有代人煮药的营生。潮汕人擅用土瓦罐煮汤,用它来煮草药也极好。罐体六面被燃着暗火的草木包围,瓦罐利用气体的热量传递来煎煮中药,久煨不沸,不施明火,不伤药材之性,使各种药物的精华浓缩于药汤中。阿公会在瓦罐的盖子上留一个小孔,用来平衡罐体内部的气压。在药汤煮好之前,透过小孔脱逃的气味悄悄混进空气中,进而被我吸纳。不知道是不是生长环境的关系,我尤其喜爱中药的味道。纯粹的中药味不比诸如中药煲鸡等加入药引的汤汁那般鲜美,它寡淡而平几,但透着某种风骨。细细辨别,中药的味道也富有层次:当归,浓烈冲鼻,空气中能闻出苦涩;大枣,甘平而兼得清香;三七,略带腥味,苦中回甜;川贝,微带苦味,却不难闻,比之当归味道略淡……当各种药物混杂在一起时,味道就更趋丰富而独特了,每服药都有各自的味道。每当我辨识出罐子里的药材时,阿公便喜形于色,陪我细细琢磨。
⑤我真切喝进嘴里的,是阿公亲手泡的洋参茶。记忆里,家中的小库房永远堆积着如山的中草药,号称“百草之王”的洋参会被郑重地放置在小孩儿碰不到的阁子里。备战高考的每个晚上,阿公总会为我泡上满满一杯洋参茶。他先将剪碎、洗净的洋参粒铺满杯底,随后注入滚烫的热水,拧上盖子,仿佛将我的一切关于神魔鬼怪的幻想一气糅进杯子里。然后,像耐心的老妪一样候足一个小时,待其生发完全,再慢慢拧开盖子,一股幽远而馥郁、仿佛来自洪荒的草药之气裹挟着氤氲的水汽直潜入心底。那种芬芳,不似清茶的朴素,也不比浓茶的苦闷,沉郁厚重,绕梁不绝。
⑥每晚读书累了,我便合上书本,陪阿公坐坐。那年年初,阿公在家不慎滑倒,住院三个多月。出院后,在子女们的劝说下,他才无奈同意关掉药铺。与我闲谈间,阿公总是不动声色地说到过去,说到我在孩提时同他一道问诊、煎药的往事。我能从阿公的言辞中捕捉到他希望我继承中医事业的念想,只得顾左右而言他。
⑦毕业后,我没有如阿公所愿丢上中国最好的中医药大学,却义无反顾前往广州求学,那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故乡被抛却在身后,渐渐成为他乡。
⑧去年秋天,我短暂地回了趟家,整理完阿公的遗物,我绕道来到他的中药铺。铺门紧闭,灰尘落满窗棂,阿公走了,没有了主人的中药铺也终将消逝。一砖一瓦仍旧熟悉,我坐在高高的凳子上看阿公开药方、看药铺人来人往的光景仿佛近在昨日。我似乎又闻到了药材的甘香,那是萦绕在我生命中最迷人的香气,永远不会消散。
22.本文叙写了我和阿公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3.按要求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阿公便喜形于色,陪我细细琢磨。(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他先将剪碎、洗净的洋参粒铺满杯底,随后注入滚烫的热水,拧上盖子,仿佛将我的一切关于神魔鬼怪的幻想一气糅进杯子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24.选文结尾段写到“我似乎又闻到了药材的甘香,那是萦绕在我生命中最迷人的香气,永远不会消散。”试分析“最迷人的香气”指的是什么?(3分)
25.某学校的文学刊物分为“人间亲情”“山水写生”“名人讲坛”“古今故事”等栏目。如果你是编辑,你会将本文放在哪个栏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作文(50分)
26.请以“把______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及学校相关信息。
2022年红河州第二次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C
【解析】投奔(bèn) 如法炮制(páo)
2.B
【解析】A.驰骋 C.销声匿迹 D.语无伦次
3.B
【解析】“滋养”指供给养分,养料。“滋润”意为浸润,使湿润,增加水分,使不干涸。文段中指天地山川、自然万物均为生命的养分,因此用“滋养”较为合适;“给予”常表示不含感情色彩的、或双方平等状态下的使对方得到各种帮助、各种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关心、爱护等),“赐予”意思是作为-项恩惠而授予,恩赐。用“赐予”更恰当;“和睦共处”多指人与人之间彼此融洽相处,“和谐共处”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融洽相处,此处指人与自然的相处,因此最好用“和谐共处”;“宁静”和“安静”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范围不-样,“安静”指的是一种环境上的静,没有嘈杂的声音,“宁静”则指心灵上的静,不被繁杂的事情而困扰。文中指心灵上的静,因此用“宁静”较为合适。
4.D【解析】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句式杂糅
5.D
【解析】综观整个语段,是在介绍筷子,其中④②⑤句按照古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介绍筷子的历史,①③句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顺序介绍筷子的文化内涵。因此确定④②⑤句在前,①③句在后。
6.B
【解析】《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所编;《左传》为编年体史书。
7.(每空1分,共8分)
(1)长河落日圆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无案牍之劳形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综合性学习(8~12题,共12分)
(一)口语交际(4分)
8.(2分)
示例1:老师您好(“航天员您好”亦可),请问你们在太空中会想家吗?
示例2:老师您好,为什么要到太空做一些地面也能做的实验呢?
示例3:老师您好,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有什么不同呢?
(问题合乎情理,围绕“天宫课堂”的核心,有称呼问候)
9.(2分)
示例:王亚平阿姨您好!您是执行神州十三号任务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今天国家航天局聘请您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真的是实至名归,还请您收下这份聘书。感谢您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牺牲与贡献!(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名著阅读(4分)
10.(1)(2分)《昆虫记》(未写书名号的扣0.5分)法布尔
(2)(2分)示例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书中,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示例2:《昆虫记》一书有着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罗曼·罗兰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书写与鉴赏(4分)
11.(2分)略。楷书、正确、工整。
12.(2分)乙
三、阅读(13~25题,共3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4分)
13.(2分)从首联的“客路”“行舟”可知,诗人当时漂泊在外;尾联中“乡书”“归雁则表达作者想要托大雁带家书;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1分,写出诗人的情感得1分)
14.(2分)
示例1:炼字、修辞:“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新旧变化的自然规律。
示例2:哲理: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15.(2分)
(1)辱(辱没,受屈辱。)
(2)食(同“饲”,喂。)
(3)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4)疾(快)
16.(4分)
(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它宁肯饿死也不吃。
17.(3分)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1分)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1分),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1分).
【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的概括提炼。【甲】文中,强调千里马不被认识而埋没,【乙】文中岳飞能够给良马优厚的条件,并且能够发现良马的长处。二者综合起来,发现和善待人才就是两文的共同点。
18.(3分)示例: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言之有理即可)
附乙文翻译:我曾有两匹马,过去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草料豆类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它宁肯饿死也不吃。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跑到百余里后,才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神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再跑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这样的马,食量大但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题。(9分)
19.(3分)文章①②段引用古籍和古诗词,--方面介绍了烟花的发展历史,(1分)另一方面,为文章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1分)更能够吸引读者。(1分)
【解析】在说明文中,引用(引资料)是一种说明方法,要区分引用的两种内容的不同作用。一般引用古籍或权威论断时可增强说明的可信度,引用古诗词或神话则是为了增添文学色彩,吸引读者。
20.(3分)“一定”表示肯定和强调,(1分)在这里突出了不管现代烟花的成分如何不同,都包含有氧化剂和可燃物质的事实,从而说明了烟花为何会爆炸的原理。(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解析】说明文中,副词多半考查语言准确性,这里的“一定”有强调的作用。答题时先解释词语,再分析其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21.(3分)第⑧段画线句专门写到“钾”和“钠”是作为例子使用的,(1分)举出这两种金属的例子,真切可信地说明了不同的金属会产生不同颜色的事实。(2分)
【解析】此题考查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先作出判断,而后分析举例子的构成,举什么例子说明什么对象,再加入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题。(13分)
22.(3分)①阿公喜欢同我絮叨各类草药的作用以及他多年来的行医经验。②“我”抓中药来考阿公。③“我”通过瓦罐盖子小孔中脱逃的气味辨识罐子里的中药。④阿公亲手给我泡洋参茶。⑤“我”陪阿公坐坐、聊天(闲谈)。(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23.(4分)
(1)(2分)“喜形于色”意思是非常高兴,这里指阿公听到我能辨别药罐里的中药材,非常高兴;(1分)“细细琢磨”写出了阿公愿意陪着我,教我认识中药材,写出了阿公对我的期望。(1分)
(2)(2分)动作描写,“剪”“铺”“注入”“拧上”等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公为我泡西洋参的细心、专注,(1分)表达了阿公对我的关心之情。(1分)
24.(3分)“最迷人的香气”既指阿公中药铺的中药味和阿公给我泡的西洋参的香味,(1分)还指阿公陪伴我成长,对我的期望之情让我难以忘记,永不消散。(2分)
25.(3分)编在“人间亲情”栏目。(1分)因为本文是写亲情类的文章,通过回忆阿公的中药铺,表现了阿公对我的关心和期望,体现了我对阿公的怀念之情,因此我会将本文编在“人间亲情”这一栏目。(2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作文(50分)
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小学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小学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相关名著内容,完成小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课文默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