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含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练习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五级,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三 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36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4-5题,20-21题,25题)
考点37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8-15题,26-27题)
考点38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1-3题,6-7题,16-19题,22-24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地理试题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4年10月9~13日北京天气及大气质量”(表1),回答1~3题。
表1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阴晴等 | 大气中PM2.5浓度 (微克/每立方米) |
10月9日 | 22 | 14 | 微风、霾 | 330 |
10月10日 | 21 | 13 | 微风转北风三四级,霾 | 299 |
10月11日 | 19 | 8 | 多云转晴,阵雨,北风四、五级,霾 | 177 |
10月12日 | 18 | 6 | 阴转晴、微风 | 8 |
10月13日 | 18 | 4 | 晴、微风 | 30 |
1. 10月12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11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 ②11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12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 ④12日阴转晴,气压降低,气流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 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 ②汽车尾气 ③沙尘暴 ④煤炭的燃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3. 10月9日,市民
①适宜户外身体锻炼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外出时戴专用口罩 ④外出时增添厚衣物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 ②③
考点: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易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二诊地理试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图3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 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900米地带
C.2500米以上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
5. 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雾霾问题和治理成为近几届两会关注的热点。图4为我国某地l月某日6时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剖面图。据此判断6--(~)7题。
6.关于我国雾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沙尘 B.北方冬季雾霾多发主要是天气过于干燥
C.大风雨雪天气利于雾霾消散 D.雾霾天气只发生在北方地区
7.图中高空气流以30千米/时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若城市A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则该城市雾霾天气开始消散的时间大约在( )
A.7时 B. 10时 C.14时 D.20时
考点37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易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15届高三元月质检地理试题
图3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据此完成8~9题。
8.该区域近年来( )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9.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易
读沿40°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10~11题。
10.①所在地形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11. 关于③④两地气候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④地年降水量比③地大B.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④地
C.④地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降雪 D.④地受日本暖流影响,气温高(低)于③地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易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三9月月考地理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 12~13题。
12.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山东 B.甘肃 C.广西 D.内蒙古
13.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 )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 600元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易
【来源】浙江省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地理试卷(一)
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14~15题。
14.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
①开矿 ②人口增加 ③气候湿润 ④过度开垦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气候干燥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土壤酸化 ⑤沙尘暴增加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月模拟
某河流的渔业资源变化是由:①污水排放量,②人口,③江水流量三个因子及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下面是该河某河段的这三个因子变化趋势图,④线是该河段渔业资源变化。请回答16-(~)17题。
16.在⑸时间段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和污水排放量在这个时间段对渔业资源基本上没有影响
B.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
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关键
D.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17.如果用渔业资源变化代表该河段生态变化,⑵时间段内,河流生态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
关现象(删除),关于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是因为生态变化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刚好凑巧是正相关
B.是因为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
C.是因为河流在一定江水流量值上具有较高的自净能力
D.是因为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较为固定的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5年9月8日,由CCF和ICF公司联合开展的《2015中国碳价调查》发布我国碳排放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 回答下列问题。
18.下列能促使碳排放峰值提前的措施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9.受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影响明显的行业是
A.服装生产 B.教育卫生 C.金融服务 D.农业生产
考点: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易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21.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实战自测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9~10题。
22.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23.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考点: 区域环境、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易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地区。
24.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佛山 B.东莞 C.珠海 D.惠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考点36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中难
25.【来源】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我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回答:(24分)
(1)归纳固镇县发展粉丝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8分)
(2)分析粉丝生产对固镇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
(3)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易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6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文综地理
26.(14分)近年来,我国农业部正在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将沼气池、猪圈、日光温室与农产品加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北平原西北部某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
材料三 该地区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
(1)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是 。
简要分析该生产模式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2)简要说明在⑤处建砖瓦厂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4分)
(3)指出图中海拔100米以下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及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4分)
考点: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与发展 中难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地理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12年9月,俄罗斯政府计划向外出租图10中三 个地区约20万公顷肥沃的撂荒地,吸引了周边大批外国移民来 这里“淘金”,同时决定不再租给一些以前曾合作过的中国承租人,而将与拥有较高生产文化水平的韩日承租人展开合作,他们对土地更为珍惜,并使用最为现代化的工艺。
材料二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对比表
(1)试分析我国东北农民曾大量涌人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土地淘金”的原因。(6分)
(2)分析俄罗斯远东地区决定不再与中国承租人合作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大气运动与天气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结合表格信息分析,10月11日出现阵雨且风力较大,有利于大气尘埃降落及污染物扩散,从而导致10月12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
2.【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大气污染物来源判断。
10月9~13日期间,北京主要以微风为主,不可能出现沙尘暴,排除③;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都可能导致霾的产生。
3.【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大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表格信息显示,10月9日大气中PM2.5浓度达330微克/每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也是污染最严重的一天,因此应建议市民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专用口罩。
4.A 5.B
4.【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小,人地关系越紧张。读图可知,从2000年-2008年,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显著下降,即土地面积百分比从高于人口百分比降低至低于人口百分比,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5.【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小,人地关系越紧张。读图可知,从2000年-2008年,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存在显著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于是便要分析其原因,其中最有可能的便是这个海拔高度地区的人口向海拔更低的地方迁移,所以人地矛盾缓解。开垦荒地可增加耕地,土地面积百分比的增大可能会使得人口弹性系数上升;但在海拔2500米以上地带大量开垦荒地,不符合实际且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土地政策。大量退耕还林和人口迁入,都会使得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6.C 7.B
6.【考点】本题以近期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雾霾天气发生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雾霾的污染物主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细小颗粒物(PM2.5)。北方冬季雾霾多发,主要由于冬季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风天气有利于降低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雨雪可起到降尘作用。只要条件具备,任何地域都可能发生雾霾。
7.【考点】本题通过等温面分布图,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及其变化的判读能力。
在大气垂直方向上,上下温差越大,空气越易对流运动,大气越不稳定,反之,大气越稳定。从图上看,城市A在160KM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温差不大,大气层较稳定,故有严重的雾霾天气。而在40KM处,大气垂直方向上温差较大,可能会发生强对流现象,强对流会驱散雾霾天气,根据高空气流自西向东速度为30 千米/时,可以计算出答案。
8.D 9.C
解析:8.【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水资源的数量和构成以及对图表的分析。
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减少,再生水量在增加,添加了跨区域调水、应急供水,说明该地降水量和径流量在减少,地下水位应下降,水资源缺乏,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D符合题意。
9.【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该地需要跨区域调水和应急供水,说明水资源比较缺乏,且地表水较少,C项符合。
10.B. 解析:①地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容易产生荒漠化。
11. D解析:④地受日本暖流影响,气温高于③地,故选D。
12.C解析:根据图中有甘蔗,可推知应该在我国南方。
13.C解析: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14.B 15.D
读图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原面积的缩小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可推断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开垦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所致。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量非常少,主要原因不是开矿,该区域西北地区出现了沙漠景观,推断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也不是因为降水增加。明清时期由于过度开垦,势必会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裸露,荒漠化加重,局部地区的气候更加干燥。
16.B 17.C
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看出,渔业资源受人口,污水排放量,和江水流量共同影响,仅依靠控制人口数量和(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不够的。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18.A 19.D
20.A 21.D
解析:①是物质资料生产,②改善环境质量,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人类与环境的统一;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遵循规律,趋利避害,会良性发展。
22.A(D) 23.C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故三地的主要生态问题依次是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第10题,乙地可采取保护草场、合理放牧等措施,维持乙地的可持续发展。
24.C解析:图中珠海的数值最小。
25.(1)当地盛产红薯,原料丰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原生态绿色食品,品质优(良);
深受人民欢迎,市场广阔;皖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
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方便等。(8分)
(2)有利:促进红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发展深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完整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6分)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以“金香丝”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固镇县发展粉丝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有以下(删除):该地盛产红薯,红薯是粉丝的原料;加工粉丝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固镇县的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第(2)题,粉丝的大量生产,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红薯的大量种植,所以能够加快红薯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粉丝大规模的加工生产,还能够促进红薯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
第(3)题,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可此续发展要从科技、市场、生态方面分析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6.(1) ④(1分) ①缓解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1分)
②增加土壤肥力;(1分)
③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环境污染;(1分)
④改善生态环境;(1分)
(2)①土地被占用、破坏,耕地减少;(2分)
②大气污染。(2分)
(3)小麦(2分) 水资源不足(或春旱)(2分)
27.(1)东北地区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毗邻远东地区,出入境比较方便;俄罗斯人口不断递减,劳动力不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经济比较落后,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6分)
(2)部分东北承租人过分(度)甚至是掠夺性地使用俄罗斯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壤受到污染;韩日承租人生产文化水平较高,多使用现代化的工艺进行生产;对土地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为珍惜土地。(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练习专题12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家的“自然条件变化”是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该时期长江经济带,“调节水库”选址的最重要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题17区域与区域发展(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利于,该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7区域与区域发展(含详解),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良种选育、科学测土施肥利于,该地落水洞的形成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