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 题;共 30 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产生的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
C.36伏以下的电压都是安全的
D.增大气压可以降低气体的液化温度
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在A、B处同时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3.水中潜水员看到岸上的灯亮了,下图能正确表达该光路的是( )
A. B.
C. D.
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为凸透镜的是( )
A.a B.b、d C.c D.a、c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蓓蓓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圆柱形玻璃杯后的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符合放大镜原理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8.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震动发声的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0.如图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悬浮着的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11.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B.硝酸钾在水中溶解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
D.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
12.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长管道,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保证人的安全。如图所示,当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其金属内胆与大地间电压为220 V,由于曲长管道中水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因而人体两端电压不高于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隔电电阻”大于“人体电阻”
B.曲长管道应选用导电性能好、管壁较厚的铜管
C.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防电墙”使人体内无电流通过
D.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隔电电阻”与“人体电阻”并联
13.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缓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14.如图可以说明巨磁电阻的特性。闭合开关S1、S2,并使滑片P向左移动,观察到指示灯变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右端为S极
B.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变大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变小
D.电磁铁磁性增强
15.某小区门禁系统能识别本小区车牌,自动闭合“智能”开关,使电动机通电拾起道闸:也可以手动闭合“手动”开关,使电动机通电抬起道闸。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提供照明。以下简化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 8 题;共 26 分)
16. 2018年12月8日0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甲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1)如图甲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嫦娥四号”腾空的过程中用到的“运动和力”的知识有: 。
(2)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后,进行了两器互相拍照“留影”等一系列的科学活动,然后再将信息传回地球。不能利用超声波传回信息的原因是 。
(3)“玉兔”抵月除留下深深的“足迹”,也在阳光中留下美丽的“倩影”(如图乙所示),“倩影”形成是由于 的结果。
17.表中是声音在某些介质中的速度v。
介质 | v/(m·s-1) | 介质 | v/(m·s-1) |
水(5 °C) | 1 450 | 冰 | 3230 |
水(15 °C) | 1 470 | 软橡胶(常温) | 40~ 50 |
水(20 °C ) | 1 480 | 软木 | 500 |
海水(25 °C) | 1 531 | 铁(棒) | 5200 |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 、 有关。
(2)假设海水温度为25°C,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由此可知海水深度为 m。
18.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历史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每次测量都体现了测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彰显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真与探索精神。
(1)在19世纪,人类首次用三角测量法对珠峰的高度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由于光从数千米高的峰顶到300 km外观测点,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 (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使测量结果偏大。
(2)2020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直接测得g。已知g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测量队员随身携带的重物从珠峰脚到珠峰顶,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将会怎么变? 。
19.“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 上,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的焦距。
(2)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20.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在摄像头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 。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 (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 (填字母)。
21.梅雨季节,空气潮湿,路面湿滑,为保证师生通行安全,好学的英英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警示灯的模拟电路。
(1)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湿敏电阻,当湿度变大,电流高达一定程度时警示灯才发光,因此应选择图甲中的 (填“R1”或“R2”)湿敏电阻。
(2)为了提高警示效果,要求警示灯能亮暗闪烁,湿敏电阻应连接在图乙的 (填“A” 或“B”)位置。
22.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将用电器核心部件烧毁,很多用电器都装有保险管,如图甲所示。保险丝是利用电流的 (选填“热”或“磁”)效应工作的。乙、丙两图分别是两个保险管的截面图,若两管内保险丝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则两图中 保险丝的电阻大,当乙、丙两保险管通过相同的电流时, 保险丝的热功率更大(选填“乙”或“丙”)。当电路中保险丝意外熔断,能否用铜丝替代? (选填“能”或“不能”)。
23.
(1)小江将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放在电子秤的塑料盘内,称得的质量如图甲,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玻璃棒的正上方(未接触),称得的质量如图乙,该现象可以说明异种电荷相互 。
(2)小江往热熔枪中(如图丙)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逐渐变软变稀。可见,塑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小江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丁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题;共 25 分)
2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简,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调节两个塑料简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 5 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 (填字母,多 选)。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
(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 s 分别调节到 10 cm、 15 cm、20 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 。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2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 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
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
26.如图甲是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有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及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1A”、“50Ω;2A”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使用。
(1)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记下此时的电流值为0.4A。按规范操作将定值电阻换成10Ω、20Ω并重复上述步骤,记下的电流值分别为0.2A和0.1A。在这两次重复的步骤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_____;
A.灯泡的发光情况 B.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电压表的示数 D.电流表的示数
(2)依据以上相关数据,可判断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选择的滑动变阻的规格是 。
(3)该同学还利用上述电路和器材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记录如下表。老师看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却说有一组的数据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找出错误的数据(用序号表示),并分析原因。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5 | 1.0 | 1.2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05 | 0.1 | 0.12 | 0.15 | 0.2 | 0.25 |
27.小科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A”字样,导线若干。
(1)小科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小科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 V,接下来他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3)当小科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电源电压太小 B.电压表量程太小
C.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4)小科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 3 题;共 19 分)
28.在某校举行的科技节中,小金设计了一款模拟网红产品“可调节加热桌垫”的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电阻R2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1的铭牌是“25Ω 1A”。 求:
(1)电压表的读数为1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9.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长管道,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保障人的安全。如图所示,当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其金属内胆与大地间电压为220V,由于曲长管道中水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因而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20V。若发生漏电事故:
(1)隔电电阻和人体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
(2)人体电阻为1800Ω,若此时加在人体两端电压恰好为20V,计算隔电电阻的阻值。
30.如图所示,站在泡沫塑料板上的女士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壳时,头发丝会一根根上扬,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请解释她的头发上扬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真空不能传声
(3)光的直线传播
17.【答案】(1)温度;介质
(2)1531
18.【答案】(1)折射
(2)变小
19.【答案】(1)视网膜;小于
(2)凹透镜
20.【答案】(1)光屏
(2)倒立缩小
(3)F3
21.【答案】(1)R2
(2)B
22.【答案】热;丙;丙;不能
23.【答案】(1)吸引
(2)非晶体
(3)10.0
24.【答案】(1)A;B;D
(2)声音的响度 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实验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 2:反映声音响度的大小(任选一个即可)
25.【答案】(1)倒立
(2)右
(3)左
(4)上;C
26.【答案】(1)C
(2)50Ω;2A
(3)第一组数据错误,因为其电压示数为0.5V,而定值电阻的两端最小电压为1V
27.【答案】(1)R处发生短路
(2)2.4
(3)C
(4)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8.【答案】(1)解:
(2)解:
29.【答案】(1)串联
(2)解: ,R隔=18000Ω。
30.【答案】静电起电机工作时能使电荷集中到球壳表面,这位女士因与静电起电机接触而带电,她的长发由于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扬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部部分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部部分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37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