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邯郸市二模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语文答案.docx
    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语文答案第1页
    语文答案第2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邯郸市二模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邯郸市二模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文件包含邯郸市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中国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的最明显差别便是以高水准中文诗词为歌词”,而不是“高水准的歌词”。
    2.C
    【解析】A无中生有。是我国艺术歌曲受到戏曲的影响,才产生了“戏曲风格”。B判断错误。主体部分呈“并列式”结构。D条件不充分。即使再修改,它也只能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相似,然而因“歌词”不是“古典诗词”,将永远达不到艺术歌曲的效果。
    3.B
    【解析】根据中国艺术歌曲的定义,被唱的歌词应该是中国古典诗词,而《诫子书》不是古典诗词。
    4.①材料一侧重论述中西艺术歌曲的不同,以及分析我国艺术歌曲的各种风格。②材料二侧重从歌词、伴奏、演唱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比较中国艺术歌曲与其他歌曲的不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意境上,“樯橹灰飞烟灭”突出了歌词“雄浑”的意境美。②伴奏上,“力度增强”“情绪爆发”与“声音延长的方式”形成对比变化,突出了伴奏具有与人声旋律同等的音乐表现力。③演唱表现方式上,“留白”突出了中国诗词“含蓄、内敛”的审美特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D
    【解析】“这句话表现出萨赫勒荒原上人们对于生存的绝望”理解有误,此处写出了荒原上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难,更表现出了对像老郭一样的善良者的赞美。
    7.D
    【解析】“从冷静的旁观者的角度”理解有误,小说中的“我”是事件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但并不是“冷静的旁观者”。
    8.①萨哈意识到尼可得疟疾后仍把他抛下并拒绝“我”要救治尼可的请求,显得萨哈十分冷漠、无情无义;到最后“我”才意识到他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把“我”赶快拉到驻地,救治更多的病人。②有力地突出了萨哈心怀大义、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短”主要指短篇小说篇幅短,格局“高”与“开阔”指小说的主题立意深广,用较少的文字表达深广的主题。(2分)②体现了医者大义与人性关爱。老郭和“我”放弃国内优渥的环境参加援非医疗活动,参与救助当地百姓,老郭甚至为此牺牲。③体现了生命的苦难与坚韧。文中对当地生活的描述和萨哈面对苦难生活的选择,体现了生命的艰难和人类面对艰难的勇气与坚韧。④体现了中非人民之间超越国界与文化的深厚情谊,勾勒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图景。(②③④对主题的解读,任意两点即可,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D
    【解析】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
    11.C
    【解析】“文中指前者”错,应为“后者”。
    12.C
    【解析】“皇甫晖”是在赵匡胤攻打滁州城之前进城的,时间顺序错误。
    13.(1)皇甫晖等在山下列阵,正和前锋作战时,赵匡胤带兵从山后出来,皇甫晖等大惊,逃跑进入滁州。(“陈”,“出山后”状语后置,“走”,各1分,句意1分)
    (2)世宗认为淮南之地一半已经归属于周所有,诸将的捷报每天都不断地送来,想要得到所有江北的土地,不肯答应罢兵。(“以”“日”和“尽得”各1分,句意1分)
    14.①敌众我寡,不想让敌军发现自己兵力;②想要等敌军进攻时再出战打败他们。(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庚子,世宗下诏亲征淮南。李觳攻打寿州,很久攻不下来。南唐刘彦贞带兵支援,率数百艘战舰开往正阳。李觳担心,退保正阳。世宗到达陈州,立刻派李重进带兵赶往淮上。刘彦贞向来骄贵,没有什么才能,不会打仗,在历次藩镇任上肆意贪污,积累了巨亿资财,用来贿赂权贵,因此魏岑等人争相称赞,所以周军入侵,唐主第一个就想起来用他了。刘彦贞听说李觳后退,大喜,带兵直抵正阳,旌旗辎重绵延数百里。李重进渡过淮河,在正阳东迎战刘彦贞,大破刘军,斩杀刘彦贞。世宗到达永宁镇,对侍臣说:“听说寿州解围,农民大多回村落去了,如今听说大军到了,必定再次入城。可怜他们聚到城中就会饿死,还是应该先派人存问安抚,让他们各安其业。”唐兵万余人在淮河边系船停泊,在涂山下扎营。庚申,世宗命赵匡胤攻打他们。赵匡胤派出百余骑兵靠近他们的营地然后假装逃走,引唐兵来追,事先则设下了伏兵,在涡口大败唐兵,斩杀都监何延锡等人,夺得战舰五十余艘。二月戊辰,世宗命赵匡胤兼程往袭清流关。皇甫晖等在山下列阵,正和前锋作战时,赵匡胤带兵从山后出来,皇甫晖等大惊,逃跑进入滁州。赵匡胤骑马指挥士兵渡河,直抵城下。皇甫晖说:“人各为其主,希望你可以让我排成阵列再战。”赵匡胤笑着答应了。皇甫晖整好军队率众而出,赵匡胤抓住马颈突然驰入军阵,大喊道:“我只要取皇甫晖,别人不是我的对手。”手持剑击中皇甫晖的头部,生擒了他,于是滁州平定。唐主派李德明、孙晟来见世宗,提出自己去除帝号,割让六州之地给后周,每年还送金帛百万以求罢兵。世宗认为淮南之地一半已经归属于周所有,诸将的捷报每天都不断地送来,想要得到所有江北的土地,不肯答应罢兵。唐齐王李景达率领二万兵从瓜步渡江,在离六合二十余里的地方设置栅栏防守,不再前进。后周诸将想要出战,赵匡胤说:“敌人设栅自固是害怕我们。如今我们的军队不满二千,如果出击,敌军就会发现我们真正的军力;不如等他们来进攻的时候再出战,一定能够打败他们!”过了几天,唐军出兵往六合,赵匡胤带兵奋力出击,大破唐军,杀获将近五千人,南唐军剩下的万余人逃跑渡江,为了争船又淹死了很多,这样一来,南唐的精兵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15.C
    【解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错,没有使用“夸张”手法。
    16.①“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许多诗人正是因为抱负不得施展,有了坎坷的生活际遇,才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篇。②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的出现,都是“天意”,是时代的产物。③人民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充满喜爱和期待。④经典的作品往往可以经受时间和空间的检验,经久不衰,广为流传。(每点3分,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7.(1)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2)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3)示例: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18.C
    【解析】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漂泊不定: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根据原文意思,生活艰难才很难保持衣饰整洁,故用“颠沛流离”。
    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根据原文意思,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要去偷工减料,只是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任,偷工减料的后果并非单单滤镜可以拯救。故用“粗制滥造”。
    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瞒天过海: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根据文本意思,用滤镜是为了遮掩一些不精致的地方,但过度使用滤镜适得其反,故用“欲盖弥彰”。
    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根据前一句可知滤镜使用只是次要作用,主次已经分明,故用“喧宾夺主”。
    19.B
    【解析】文段第一句说的是美颜滤镜的好处,第二句说其有负面效果,两句应为转折关系,故用“然而”;“美颜滤镜的普及”和“过度使用”之间应为递进关系,“和”为并列关系,故用“乃至”;“负面效果才显现出来”是条件复句中的结果句,但前半句并非产生这一结果的条件,搭配不当。
    20.①不能用美颜滤镜单纯追求画面的精致感;②不能依赖美颜滤镜来拯救作品的低劣质量;③不能把滤镜这个辅助工作当作主要工作。(答对1点得2分,2点得4分,3点得5分,不是否定句不得分)
    21.D
    【解析】“予以解读”是必由之路,是首先需要做的;“赋予诗歌以时代的新意”是创造性转化的方法,“获得常读常新的效果”是目的也是结果。故选D。
    22.①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②这两方面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③从而使诗词获得创造性转化
    2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两则材料为组合的材料作文。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爱迪生晚年不再有发明创造”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自我满足”“学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那么将止步不前”,从反面论证了“追求无止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材料二是冬奥会冠军苏翊鸣获得金牌后不甘止步,向生活发起了新的“冲锋”——拟报清华大学。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如何,但是他达到高峰后,再次向新的高峰攀登的精神却同样启示我们“追求无止境”“学不可以已”。
    综合两则材料的论述,可知两则材料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了我们“永不满足”“学习贵在坚持”的观点。因此,作文可围绕“追求无止境”或“学不可以已”这样的核心观点,或正面立论,或反面驳论,或边破边立,破立结合。

    相关试卷

    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PDF版),共12页。

    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

    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