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前预习:
1.搜集唐代边塞诗歌,按照不同内容摘抄。
2.预习本课诗歌,基本做到会读诗歌。
3.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
相关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要求
1.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理解诗文大意。
2.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赏析边塞的景色。
2领悟诗人的感情。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找出边塞的景物并能赏析特点
3.理解景物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
4.熟读并背诵诗歌。
课前热身:
小组间背诵边塞诗歌比赛
一、导入新课:
这边描述战争的残酷,那边叙写思乡的无眠,这边吐露失落的情怀,那边抒发满腔的热血…祖国的边塞啊,您让多少英雄儿女留下了优秀诗篇。今天,我们就走进边塞诗歌的领军人物—岑参,看看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我们吟唱了一个怎样的境界。(板书课题)
二、确定目标
全体放声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找生读诗歌,评价不准确的字音和停顿。通过预习本课,你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围绕题目总结,教师归纳讨论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赏析边塞的景色。
2领悟诗人的感情。
附:板书:赏景
悟情
(设计意图:目标的板书既是教学重难点也是教学的思路,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赏读—读出诗中的景物
(雪景图和送别图)
听老师读诗歌:
用“我从_字、词、句___中读出了(景物)的_______的特点”的句式,描绘你看到的景物特点。
老师背读诗歌,学生专心看诗。
雪景图:
学生自由阅读诗歌。
师:那我们就先来分析《雪景图》,请同学们展示你看到的雪景是怎样的?
生纷纷发言。
例句精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象画面,带着自己的理解描述。引出为什么能把这里的景物写的这么美,引出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分析。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散”字写出雪的动态,“不暖”“薄”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想象画面,运用夸张这种修辞对表达景物的特点的好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掣”和“冻不翻”的情景。想象红旗“冻不翻”的样子。引导“红旗的低垂的还是上扬的还是平着的”想象红旗的样子,推断当时的天气情况。
(设计意图:找出找出景物的特点,通过分析景物的特点,得出天气的奇寒,并指出这是由于特殊的境地—边塞,才有这样的景物特点)
找同学读诗歌,再渡领会景物的特点。
送别图:
用“我从_字、词、句中读出了诗人的_______”的句式,描绘你读出的诗人的感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读出诗人送别的热情,理由是场面热闹,还有多种音乐相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出诗人依依不舍的送别深情,理由是客人走远了,主人还在依依不舍的眺望。
(设计意图:由景及情,由景之美到情之深)
引导语:在诗歌中还有哪一句送别诗和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那句诗歌中是说朋友已经远离,诗人看着朋友的船消失了,还在依依不舍的远眺江边同样表达的也是依依不舍的送别情。
四、品读—读透诗中的情感
过渡:我们知道的经典送别诗歌的名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说的伤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仿佛也是在强忍悲凄之泪,可这首诗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情感吗?
幻灯片出示:诗人是以“奇寒”为苦还是以“奇寒”为美?
学生展示读,找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读书,领悟景物背后的情感。
生不能理解。
教师讲解:
这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他身处盛唐,那时政治清明,疆域广大,民富国强,很多文人壮士都认为闲居盛世不是英雄所为,都渴望到边塞战场去夺取功名。杨炯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也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而岑参也坚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怀着这样特殊的心境,面对这即将实现他抱负的边塞之地,又有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诗歌,(出示幻灯片:品读—读透诗中的情感 用我从__________中,读出了诗人的__________的________之情)读透诗中的情感。
(设计意图:对诗人背景知识的补充,让同学们更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诗人感情的理解也更厚重更饱满)
例句精典:“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即”字看出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身处酷寒的严冬,想到的是繁花似锦的满树梨花,那是何等的喜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从“百丈冰”“万里凝”中看出诗人豪迈的气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掣”和“冻不翻”的情景,看出万里白中一点红,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喜悦。
拓展延伸—了解边塞诗人
其实在盛唐,有这样豪迈之气的的诗人,不仅岑参一人,还有和他齐名的高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一批文人壮士,他们同样在写着大唐的豪迈,他们被称为“边塞诗人”
(设计意图:由个别及一般的了解边塞诗人,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此类诗歌)
五、遐读——画出心中的画面
张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典型的意象,描述你心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学生描述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图,其实就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测)
六、背读——背出诗中的感情
好诗就要一生相伴,我们比赛背诵。
(设计意图:积累运用)
结束语
祖国的强大育出壮士英雄,边塞之苦塑造边塞风骨。战争残酷但从不惧怕死亡,情怀失落但从没有绝望,思乡无眠却绝不退场,满腔热血只为边疆。愿这种精神,代代相传!
(设计意图:与开篇的导语相呼应,形成有机统一)
教学反思
1亮点:本节课的环节设计理念是“赏析景物特点—找出景物中的送别之情—再看景物特点—找出景物中的边塞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这样的回环设计,由浅入深的解读文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足:读的方法,没有作出具体指导,读的方式,太过单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诗词品读,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互助竞学,关于阅读方法的建议,链接中考——早起的鸟儿有食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