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易错点归纳与训练 (1)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易错点归纳与训练 (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闰月,抵极刑,庶务,殿试,禁中,太守,殿下,诸子百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易错点归纳与训练一、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请判断正误1.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2.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3.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4.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5.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6.太守: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7.殿下: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8.诸子百家: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9.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10.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11.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 12.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3.前尹: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 14.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15.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16.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二、六年积累分类详(2015-2021)文化常识的分类积累序号卷别出处文化常识12021课高考Ⅰ卷通鉴甲子 宗室 海内 庶务22021全国甲卷宋史衅鼓 庙社 闰月 辎重32021全国乙卷通鉴犯颜 抵极刑 减膳 大理丞42020课标Ⅰ卷宋史主司 殿试 司农 当轴52020课标Ⅰ卷宋史方士 保任 禁中 四六之制62020课标Ⅰ卷晋书太守 立嗣 周公 居摄72019课标Ⅰ卷史记诸子百家 诏令 礼乐 就国82019课标Ⅱ卷史记缪公 汤武 变法 黥92019课标Ⅲ卷史记殷纣 武王 三晋 令尹102018课标Ⅰ卷晋书坟籍 阙 践阼 逊位112018课标Ⅱ卷后汉书豪右 顿首 茂才 京师122018课标Ⅲ卷宋史陵寝 株连 前尹 御名132017课标Ⅰ卷宋书以字行 姻亲 母忧 禄 142017课标Ⅱ卷后汉书下车 收考 车驾 京师152017课标Ⅲ卷宋史状元 上元 近侍 告老162016课标Ⅰ卷宋史首相 建储 有司 契丹172016课标Ⅱ卷明史中宫 陛下 吏部 移疾182016课标Ⅲ卷明史礼部 教坊司 致仕 两京192015课标Ⅰ卷宋史登进士第 兵部 庙号 太子202015课标Ⅱ卷北史名和字 谥号 嗣位 诣阙 1、古代官职:兵部、礼部、教坊司、吏部、首相、有司、近侍、前尹、令尹、太守、大理丞、移疾、告老、下车、收考、禄、株连、致仕、庶务、四六之制、当轴、犯颜、抵极刑、保任2、风俗礼仪:嗣位、诣阙、中宫、建储、车驾、姻亲、母忧、陵寝、顿首、阙 、践阼、逊位、诏令、就国、立嗣、居摄、禁中、减膳、衅鼓、庙社、宗室 3、文史典籍:坟籍、汤武、变法、黥、诸子百家、周公、缪公、方士、主司、司农 4、姓名称谓:名和字、谥号、庙号、太子、陛下、以字行、御名、豪右 5、古代地理:两京、契丹、京师、京师、三晋、海内6、科举制度:登进士第、状元、茂才、殿试7、天文历法:闰月、甲子、上元 8、饮食器用:辎重9、音乐文娱:礼乐 三、易错考点梳理透(命题易错点)1.官职职权范围混淆: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误把工部和户部职责混淆;或者部门职能相混淆,如把三公的职权混淆,误把丞相管行政说成官军事,太尉管军事说成管监察,误把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说成管行政。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2019年全国卷Ⅲ,“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中“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错误,而三晋是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3.弄错官职任、免、辞: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及任、免、辞官职的文言词。命题人常常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或改变任、免、辞官职的说法进行设误。如2016年全国卷Ⅱ,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中的“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是错误的。4.弄错宗法礼俗等级标准:考查关于宗法、祭祀、礼仪知识时,将相似宗法、礼仪内容范围和等级,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混淆在一起。如2017年全国卷Ⅰ,“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中的“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5.混淆名字称谓常识: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以及官职等方面的称谓张冠李戴。如2019年全国卷Ⅱ,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中的“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6.混淆考试级别、名第:名第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如“‘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为进士,科举会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中的“会试”是错误的,应是“殿试”。7.混淆相近事物、概念:拿相近的事物或概念,代替本应提及的事件或概念,如将庙号、年号、谥号等互换,造成错误。8.打乱典籍对应搭配: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区分。如“《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中的“叙事详细”是错误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三、强化训练助您强(易错点训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B.侍郎,本为宫廷近侍,后来一般用来称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的正职。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D.太尉,始于秦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秦时和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C.江左,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D.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荆州。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代沿用。C.“留守”是官职名称,隋唐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D.赠户部尚书特指加封户部尚书官职称号,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在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则是从氏中衍生出来的分支。B.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C.帝崩,对古代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这种说法从周代开始。D.宗庙,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宗庙制度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不准设庙。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B.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D.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会试是明清两代每四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考中者均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C.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D.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D.传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B.《易》指《易经》,它是“六经”之一,向来专门用作卜筮,对事态的发展走向以及结果进行预测。C.“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著作的合称,包括《诗》《书》《礼》《易》《春秋》。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答案与解析五年高考明方向(2017-2021)答案1.“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月”。2.“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没有尸体示众之意。3.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4.“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5.禁中,“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6.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7.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不能称丞相为“殿下”。8.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儒、道、法三家影响最深远9.“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10.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11.“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12.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13.尹,最早属于郡一级但级别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区划,也用来称呼该地高级地方官。只有国都所在的地方才能称尹,别的地方都没资格。比如汉代,长安所在地京兆地区称京兆尹,长官也叫京兆尹,后来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所在河南郡改称河南尹,长官也称河南尹。其他郡长官只能称太守。14.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血亲是姻亲中的一部分15.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拷问,考通拷16.近侍是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职位不一定高,对帝王影响也不一定大。易错点训练答案1.B项, “所属各部的正职”有误,正职是尚书。C项,“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而是由礼部掌管。D项,“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是御史大夫.答案:A2.C项,“‘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错误,古代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君王坐北朝南,其左边是东,因此,江左是指长江以东一带。答案:C3.“‘迁’古代称平调官职”错,“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降职,“左迁”是降职,“右迁”是升职。答案:B4.姓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答案:A5. “‘英宗’属谥号”错,应为“庙号”。答案:C6.解析:“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答案:B7.根据原文“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句,“部曲”当指“祖逖招募的私人军队”,选项中“指部队的编制单位”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私人军队”.答案:C8.《易经》不仅是卜筮之书,也是哲学思想之书。答案: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文化常识专项练习(考点+易错点)(附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点练习,易错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8默写 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