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01
新高考地区专用
新高考地区考试题型为9(现代文阅读35分)+8(古代诗文阅读35分)+5(语言文字应用20分)+1(作文60分)。
1.2021年新高考Ⅰ卷与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试卷结构保持一致
2.践行评价体系,考查内容选材灵活,命题点多变,题型相对稳定,考察形式更灵活。
3.2021年新高考卷的写作试题,对材料的理解难度比2020年的时政材料加大,写作材料(Ⅰ卷:体育之效;Ⅱ卷:写人与做人),富有哲理,思辨意味浓,这就要求审题难度加大。高考作文材料的变化也应证了命题打破套路,破除模式化的走向。
2021年新高考Ⅰ卷中,现代文阅读Ⅰ考察灵活性增强。尤其是第5题,给出他人见解,然后让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题目灵活性更强,开放性也更强。对考生来说,只有深入文本才能够得出独到性见解。这很大程度上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更加注重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例如第4题,让学生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这样的题目显然是在考察学生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突出考察了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第3题,考察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关系。学生从原文中是不能够直接得出结论的,需要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分析鉴别,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考察形式与过去的高考全国卷相比是一个大的创新。
预测现代文阅读Ⅰ,继续考查“文艺理论学”题材的文段可能性较大,选择题将继续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从材料中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如本卷1-3题,并将重点考查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论证结构,如本卷第4题,另外,为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将继续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如本卷第5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起源于古希腊的模仿说的基本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天生具有的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天性。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这种观点在欧洲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们既从模仿中获得知识,又从模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因此,文艺作为模仿,总体上是一种理性的创造行为,其中也包含着感性的预约。文艺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文艺的模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在谈到悲剧时他又指出,悲剧的模仿对象是人的行动、遭遇、性格和思想。可见,亚里士多德是把人的生活确立为文艺的模仿对象。
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亚里士多德把诗与历史作了比较,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也就是说,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历史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个别事情,而诗则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如实的模仿,而在于它描写的事情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一方面,历史学家记述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但可能是偶然的、个别的,未必具有普遍必然性。而诗人所描述的事情,则是某一种人,可能或必然要做出的事情。另一方面,在历史学家的记述中,两件前后发生的事情之间可能只有时间上的承续关系。但在诗人的描写中,前后相继发生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因果必然关系。因此,诗人所描写的事件,虽然也是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也具有个别性,但其中却能见出普遍必然性。
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文艺需要虚构,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模仿对象主要有三种:过去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其中,他更加推崇第三种模仿对象。可见,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诗人不必受现实真实性的局限,他可以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只要他虚构的合情合理,能够体现出事物的普遍必然性。亚里士多德的这些主张表明,文艺创作不应照搬现实,而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地提炼和加工。
总之,亚里士多德既强调现实生活是文艺的最终源泉,又认为文艺应当对现实生活进行虚构加工,以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因而对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阐释。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模仿论》)
材料二
诗文都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做诗文有一些专门的学问,前人对于哲学学问已逐渐蓄积起许多经验和成立,而不是任何人只手空拳、毫无凭借地在一生之内所可得到的。自己既不能件件去发明,就不得不利用前人的经验和成绩。文学家对于语言文字是如此,一切其他艺术家对于他的特殊的媒介也莫不然。各种艺术都同时是一种学问,都有无数年代所积成的技巧。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米开朗基罗费过半生的功夫研究希腊罗马的雕刻,莎士比亚也费过半生的功夫模仿和改作前人的剧本,这是最显著的事例。中国诗人中最不像用过功夫的莫过于李太白,但是他的集中模拟古人的作品极多,只略看看他的诗题就可以见出。杜工部说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他自己也说过:解到长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对于过去诗人的关系可以想见了。
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像格律一样,模仿也有流弊,但是这也不是模仿本身的罪过。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往往都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并不冲突。顾亭林的《日知录》里有一条说: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然者。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一一而模仿之,以是为诗可乎?故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是一段极有意味的话,但是他的结论是突如其来的。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一句和上文所举的理由恰相反。他一方面见到模仿古人不足以为诗,一方面又见到不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诗。这不是一个矛盾么?这其实并不是矛盾。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艺术本就源于心灵的自由表达。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起源于人天生具有的摹仿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本能天性是模仿说的基本观点。
B. 诗与其他艺术的本质区别是诗能够归于创造,所以诗不能仅限于对古人的模仿。
C. 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真实,创作诗歌可以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D. 从前学者有人提倡模仿,也有人唾骂模仿,其实并不冲突,且都各有各的道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应致力于模仿,成年后再着眼于创造,这是艺术家成长的必由之路。
B. 如果能从模仿入手,又具有创造意识,艺术创作者就能创作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来。
C.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描写的事情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D. 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因而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艺术在生活中诞生,却又高于生活。
B. 没有人能通过模仿别人而成名。
C.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D. 想象和虚构是艺术的两个翅膀。
4.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齐白石先生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B 2. C 3. A
4. ①材料二整体上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先谈学习一门艺术要从模仿入手;然后谈学一门艺术归于创造;最后总结上文,阐明模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②局部上采用并列结构。“模仿”和“创造意识”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方面,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
5. ①根据朱光潜观点,艺术家需从模仿入手,但止步于模仿,更无创造力可言。②绘画作作为一种艺术,通过模仿人绘画技巧,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如果只知道一味模仿别人的技巧而不懂得创新,则一定会失败。③只有在模仿别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妙悟,才符合艺术作品创作规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 “与其他艺术的本质区别是诗能够归于创造”理解错误。材料二第四段“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文段中的意思是说诗与其他艺术都是从模仿入手的,诗是须归于创造的,没有说其他艺术不归于创造,也没有说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少年时代应致力于模仿,成年后再着眼于创造,艺术家成长的必由之路”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材料二第三段“艺术家从模仿入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文中只是说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大半都在模仿,艺术家应从模仿入手,没有说少年时代就应该模仿,成年再创造,模仿与创造可以有侧重,但没有阶段分工。
B. “如果能从模仿入手,又具有创造意识,艺术创作者就能创作出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来”表述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艺术本就源于心灵的自由表达。”要想创造出尽善尽美的作品还要源于心灵的自由表达。
D.“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因而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表述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二段“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亚里士多德把诗与历史作了比较,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也就是说,与历史相比,诗对生活的描述更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原文中两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文艺既源于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进行的虚构和加工,追求更高的真实。
A.“艺术在生活中诞生,却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艺术是源于生活,对生活又进行虚构和加工,就高于生活了,符合材料一观点。
B.“没有人能通过模仿别人而成名”强调模仿的局限性。
C.“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强调对艺术的认识。
D.“想象和虚构是艺术的两个翅膀”强调想象和虚构的重要性。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整体上采用先分后总的论证结构。材料二第一段“学一门艺术,就要学该门艺术所特有的学问和技巧。这种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 论述了学艺术要从模仿开始,第二段选取“古今大艺术家在少年时所做的功夫大半都偏在模仿”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第四段“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从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似古人,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但是它须归于创造,所以又不能全似古人,全似古人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论述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最后第五段总结,“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艺术本就源于心灵的自由表达”进行总结,艺术要有模仿创造还要有心灵的自由表达。
②局部上采用并列结构。材料二前两段论述了模范是艺术的开端,第三段过渡,引出创造,第四段主要论述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和“创造”是艺术创作中的两个方面, “创造不能无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结构上构成了并列关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的意思是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只知道一味的模仿而不懂得创新的一定会失败。
材料二第三段“艺术家从模仿入手,……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也就是说艺术家可从模仿开始,但是止步于模仿,不进行自己的加工,不融入自己的内容,不去创造,就会失败。
②这句话用在绘画上,绘画时通过模仿人绘画技巧,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如果只知道模仿别人的技巧而不懂得创新,则一定会失败。要学老师的基础,但是你自己得有变化。
③最后一段“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艺术本就源于心灵的自由表达”不能光模仿别人,也要加上自己的心灵的自由表达,进行创造,才最终可能成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老妈妈
王愿坚
我问:“刚才那个女同志是谁?”
旁边的同志说:“同志们都管她叫老妈妈。算咱这个医院的副队长,又是政委、看护员、炊事员、采购员……反正这洞里的事她一手包干。人倒是个好人,就是年岁大了,腿脚不灵,嘴又啰唆………”听着听着,我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天放亮的时候,外面的联络员传过回消息:“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一听这情况,洞里顿时乱了起来。旁边的老刘第一个放大嗓门儿喊看:“唉!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
正在这时,老妈妈忽然霍地站了起来,走到老刘跟前,厉声地说:“老刘呀,什么完了,完了!你想想,你说这话能对得住长征路上的那些同志不?……”她从腰里摸出一件什么东西,用力抖了抖,里面铮铮作响,“这是特委留下的钱,我可以偷着下山买米给你们做饭吃;钱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讨饭,也不能让你们饿着……”
她说完话,洞里鸦雀无声。
山上的松涛呼啸着,风,把早晨的浓雾一团团地刮进洞里来。
休息了一会儿,老妈妈欠起身,低声叫道:“主力上下来的张同志,你能到外面来吗?”洞外,是一块光坪。太阳已经露脸了。从弥漫的大雾里看去,像个通红的大火球。她搀着我向一棵大树走,忽然自言自语地说:“大妈,有开水吗?我可要开的。”
听到这句话,我不由得一怔。迎着朝阳,我眯着眼睛仔细地打量起了她。苍老的脸上,刻着一条条深深的皱纹,门牙也残缺不全,在她的左眼下,有一个黄豆大的疤痕……噢,想起来了。三年前秋天,我奉命到潮汕地区去和一个新成立的组织接头。这是我们约定好的联络暗语。她就是我的联络人。她比三年前老多了,看上去约有六十岁的样子,嘴角上添了皱纹,鬓角也花白了。
她把我扶到树下一块石头上坐好,收敛了笑容,说:“老张,这里就咱两个在党,得把这担子担起来。”
我们把事情商量好了,又回到洞里。大概因为我是主力上来的,又是个干部,大家都同意我暂时负责。我拿过那支驳壳枪来挥着。这工夫,老妈妈早已趁着雾大、不会暴露目标的时候,点上了火,烧了开水;她把开水舀出来一些,冲了盐水;又把米下到锅里。然后,端着一茶缸盐水,挨个给伤员擦洗、包扎伤口。她这一切做得那么仔细,那么沉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似的。这种镇定的情绪感染着洞里的所有人,大家都安定下来了,人们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老妈妈把事情弄完了以后,抄起一根竹杖,对我说:“我去了。”
时间真难熬啊,太阳已经落了,还不见老妈妈回来。我出去眺望了好几次,除了遍山荒草、大树、怪石,什么也看不到。更难的是粮食没有了,同志们都在忍着饿呢!
黄昏时分,我决定顺着山路去找找看。我沿着小路往下爬才约莫半里路,实在爬不动了。我靠着一棵大树,四下瞭望了一下,远远地看见路旁草丛里好像有一个人影在蠕动,我警惕地掏出了枪,问了声:“谁?”一个微弱的声音回答:“是我。”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妈妈。只见她脸上、手上满是血迹,两肘两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头前放着一个包包,她用手和头顶着那个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我连忙跑上去,激动地叫了声:“妈妈!”她见我来了,咧开干燥的嘴唇笑了笑。我用一只手拎着东西,她扶着我,就上了山。
她一进洞口,就忘记了劳累,挤在人堆里,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像多久不见的亲人一样。她摸着年龄最小的和伢子的手,抱歉地说:“孩子,饿坏了吧;上了几岁年纪,走道不利索,真是……来!”说着,解开了包包。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术,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大概是给我们包伤口用的。她把可吃的东西按人们的伤情轻重分了分。
同志们饿了一天,现在每人都拿着一样东西吃起来。大家有说有笑,洞里的空气顿时活跃了。正吃着,忽然和伢讶子喊了声:“老妈妈哪里去了?”
我连忙跑出洞来找,只见她老人家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两手捧着一样东西在吃呢,见我去了,忙把手里的东西掖在衣服底下藏起来。我好奇地抢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草根、菜叶、红薯丝、烂南瓜杂拌的窝窝。我眼眶子一热,一把抱住她:“妈妈,你……”
“别嚷,别嚷,别叫同志们听见。”
我硬把自己手里的一块煮红薯和她换过来。这天夜里,我被老妈妈的行动感动着,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老妈妈早早做好了饭,换完了药,又下山了。
一个白天,我把老妈妈下山讨饭的经过和她瞒着大家吃的东西给大家说了说。最爱嚷嚷的老刘也怔怔地沉默了一天,最后才对我说:“老张,我的伤势轻,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干,要不,我对不住妈妈呀!”……
日子过得飞快,我已经康复了。黄昏,我收拾停当,就要上路了。走出了好远,回转头来看时,只见老妈妈还站在岭头上向我张望,她那花白的头发,迎着山风,微微地飘动着。
1955年10月8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老妈妈暗语的提示下,又通过辨认她的容貌,认出她是当年的联络人。
B. 老妈妈铮铮作响的钱袋子,既说服了同志们,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 老妈妈拿回的食物包,种类丰富,让同志们吃得开心,而她自己累得没有胃口。
D. 老妈妈为了上山,头顶着包,用爬的方式爬山,是因为搞粮食太累,身体衰弱。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老刘这个人物面对敌人来找伤员时慌乱、悲观、不知所措,目的是与老妈妈这个人物构成对比衬托的关系。
B. 小说写“我”回忆三年前跟老妈妈接头时她的相貌与现在的相貌形成对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 小说叙写老妈妈点火、烧开水、冲盐水、擦洗、包扎伤口等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为了突出老妈妈身体衰老的特点。
D. 小说收笔写头发花白的老妈妈站在岭头为“我”深情送别的画面,不仅生动感人,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8. 小说中两处划线都是景物描写,请简要说明各有什么效果?
9. 小说中为什么没有写老妈妈下山讨饭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C
8. ①烘托了老妈妈的话对众人的触动,为后文情节作铺垫。②表现革命者生存环境的恶劣。
9. ①受“我”这个叙述视角的限制,“我”不能见证下山讨饭的经过。②受表现老妈妈性格的限制,老妈妈不能自我陈述讨饭的经过。③为小说叙事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老妈妈讨回来的饭食,己经暗示出讨饭的艰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老妈妈铮铮作响的钱袋子,既说服了同志们,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错误,由“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米,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一个白天,我把老妈妈下山讨饭的经过”可知,钱袋子并没有说服同志们,也没有和后文情节做伏笔,根据后文内容可知老妈妈的食物包是讨饭而来。
C.“而她自己累得没有胃口”错误,由“我好奇地抢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草根、菜叶、红薯丝、烂南瓜杂拌的窝窝”可知,她并不是累得没有胃口,而是不舍得吃。
D.“身体衰弱”错误,由“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妈妈。只见她脸上、手上满是血迹,两肘两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头前放着一个包包,她用手和头顶着那个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孩子,饿坏了吧;上了几岁年纪,走道不利索,真是……来”可知,老妈妈不是身体弱,而是讨饭要粮食太累了,再加上岁数大了,上山走不利索。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主要是为了突出老妈妈身体衰老的特点”错误,由“她这一切做得那么仔细,那么沉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似的”可知,主要突出她内心的镇定从容。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效果的能力。
(1)从人物方面分析
前文交代“‘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一听这情况,洞里顿时乱了起来。旁边的老刘第一个放大嗓门儿喊着:‘唉!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写出了我们面临的艰难处境——敌军搜捕,饥饿威胁。此时老妈妈站了出来,告诉我们“钱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讨饭,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老妈妈的坚定、沉着打动了我们,以至于“洞里鸦雀无声”,因此第一处环境描写“山上的松涛呼啸着,风,把早晨的浓雾一团团地刮进洞里来”写出了老妈妈的话对众人的触动。
(2)从环境本身作用
山风呼啸,浓雾团团,可见革命者们生存的环境极为恶劣。
(3)从情节方面分析
第二处环境描写“遍山荒草、大树、怪石” 表现革命者生存环境的恶劣。正因为山路难行,才有了下文老妈妈用头顶着包包,艰难爬行的情节,因此,环境描写为后文情节作铺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叙述视角角度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
(1)从情节发展和读者效果的角度分析。
由“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可知,此时我军面临敌军的搜捕威胁,不能下山,因此受“我”这个叙述视角的限制,“我”并不知晓老妈妈下山讨饭的情景,这样更符合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逻辑。
(2)从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读全文可知,老妈妈是一个立场坚定、为党奉献、关心爱护伤员、沉着冷静的老党员,她一心为了伤员,不惜自己年迈的身体,因此老妈妈不会主动交代自己是下山讨饭,而非用钱买饭。
(3)从读者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后文“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米,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可知,这些东西是老妈妈讨饭讨来的,不是买来的,因此,作者不交代讨饭过程,可以为小说叙事留下空白,更好的引发读者思考,可以让读者想象老妈妈讨饭的艰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①扆:官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B.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C.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D. 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丧,即护送灵柩。不同于服丧,后者指长辈或平辈亲属死亡后一段时间带孝表示哀悼。
B. 太祖,是庙号,就是立宗庙祭祀的时候给祖先们起的名号,太祖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
C. 诏檄,诏书和檄文。檄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D. 降榻,意思是下榻,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此处指皇帝赏赐座位给臣子以示关爱之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孝孺幼时好学不倦,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 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 方孝孺力主抵抗,终未成功。燕军起兵之初他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 方孝孺忠正耿直,誓死不屈。明成祖请他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明成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已任。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14. 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方孝孺的才学?请任举三例。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2)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
14. ①编纂《太祖实录》《类要》等书,方孝孺郡担任负责人。
②燕兵作乱,朝廷讨伐的诏书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③明成祖发兵之前,姚广孝劝说他不要杀了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从侧面表现了方孝瑞的才学。
④方孝孺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也从侧面表现了方孝孺的才学。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暑天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
“大名”是“久顿”的地点,关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排除选项AD;
“逾月”是“往返”的时间,关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排除选项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降榻,意思是下榻,原指客人来家中住宿”错误。降榻谓礼遇宾客,皇帝离开坐榻迎接,表示重视。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 “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错误。由原文“太祖喜其举止端整……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可知,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由此可知,太祖并未重用他,两次遣还他,认为“今非用孝孺时”。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1)“顾”,却;“末视”,轻视;“恒”,常常;“致”,达到。
(2)“力请”,竭力请求;“即”,如果;“济”,成功;“死”,为……而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可知,当时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由此可知,编纂《太祖实录》《类要》等书,方孝孺郡担任负责人。
由原文“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可知,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由此可知,燕兵作乱,朝廷讨伐的诏书和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由原文“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可知,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由此可知,明成祖发兵之前,姚广孝劝说他不要杀了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从侧面表现了方孝孺的才学。
由原文“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可知,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由此可知,方孝孺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也从侧面表现了方孝孺的才学。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贫困难道唯独是我方孝孺吗?”他的父亲因为犯法被杀,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哀伤过度感动路人。丧期满了之后,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因为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蜀献王闻说他很贤明,聘请他担任世子的老师。等到惠帝即位,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朝廷讨论事情,官员们难以作出决定时,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坐位前拟写批复。当时编纂《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
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方孝孺说:“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暑天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惠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王。薛嘉到了以后,燕王没有接受诏书。第二年五月,燕兵到了江北,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皇帝非常忧惧,有人劝皇帝到其它地方去避难,再去图谋复兴。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一天,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成祖点头答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走下坐榻,劝导他说:“您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成祖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说:“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上谣
林希逸
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
每应人语识山声,却向溪光见人性。
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
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
人生何必学臞仙,我行自乐如散圣。
无人独赋溪山谣,山能远和溪能听。
【注】①林希逸,是南宋有名的山水画家。养丹,道士静候金丹炼成。②山声:深山传来的回应之声。③漱:含水洗(口腔)。喧:声音大。④栖:本指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芦:芦苇。入定:佛教徒坐禅时,心不驰散,进入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⑤臞:同“癯”,瘦。散圣:意同散仙,指未被玉皇授职的仙人,亦用以比喻文人未得官职可以放散不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写作本诗时能把诗情和画意结合起来,在选景和构图上有独到之处。
B. 诗人行吟溪山,认为自己沉浸在美丽山水之中,获得了心灵的满足,乐在其中,不必求仙求圣。
C. 诗人在畅游山水时无人陪伴,但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远山静静地相对而坐,又有潺潺流水相随。
D. 诗人采用歌谣体式,随意而吟,自然闲散,如行云流水,这与诗人抒写闲逸恬静之情是很合拍的。
16. 《宋诗鉴赏辞典》评价这首诗“创造静的意境颇得王维‘鸟鸣山更幽’之妙。”诗人是怎样营造这一意境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以动衬静:通过山的回音、溪流的水声、山鸟的叫声,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
②正面描写:通过直接描写野鸡孵卵、睡鸭栖芦的静态,勾画出一幅恬静的溪山图。
③比喻手法的运用:“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状物工巧,以道士“养丹”比喻野鸡伏卵,以老僧“入定”比喻睡鸭栖芦,新颖独到,风趣盎然,使这幅恬静的溪山图更添情韵。
④拟人手法的运用:起始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溪、山的灵性和充满感情:诗人吟啸,山同声应和;诗人闲步,溪形影不离,溪影山声,使这幅静的画面显露出生气,富于情趣。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C.“有远山静静地相对而坐”错误。诗的第一句就写到“溪上行吟山里应”,意思是说山与诗人的歌谣相应和,而不是“静静地相对而坐”。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歌手法的能力。
首先分析诗歌的意境:诗人以传神之笔,绘出了一幅意境幽远的“溪山图”,没有喧嚣,没有束缚,一切宁静、和谐、自由自在。然后分析营造意境的手法。
以动衬静:“每应人语识山声”“溪流自漱溪不喧,山鸟相呼山愈静”三句以动衬静,把溪和山都写活了。它们似乎有灵性,有感情,诗人吟啸,山同声应和,溪水缓缓地流淌,山鸟叽叽喳喳,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更加衬托出山间的幽静。
正面描写和比喻手法的运用:“野鸡伏卵似养丹,睡鸭栖芦如入定”两句描写山间的动物,将野鸡伏卵比作“道士养丹”,将睡鸭栖芦比作“老僧入定”,一个是形似,一个是神似,一方面写出此时山间寂静,因而才能“鸡伏卵”“鸭栖芦”;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鸡鸭的动作形态,风趣盎然,使这幅恬静的溪山图更添情韵。
拟人手法的运用:“溪上行吟山里应,山边闲步溪间影”两句运用拟人修辞,描写诗人行吟山中,诗人吟啸,大山就发出相同的回声,仿佛是诗人的知音;诗人漫步溪边,小溪和诗人形影不离,与诗人相近相亲,写出了溪、山的灵性和充满感情。使这幅静的画面显露出生气,富于情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的《过秦论》中形象而生动地写陈涉的起义军队伍得到了百姓的积极回应,风起云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②. 只是朱颜改 ③. 连峰去天不盈尺 ④. 枯松倒挂倚绝壁 ⑤. 天下云集响应 ⑥. 赢粮而景从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砌”“倚”“景”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子书、纸质书的缠斗、争吵已经很多年了,按下不表。纸质书有它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看到手写的有温度的眉批,就像跋涉______得到一只漂流瓶。而在手机上用破碎的时间读书的奇特的感受是,无论你于何处、何时从哪一页开始读,都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读,而是一支部队在读,有千军万马跟着你——一本书,有海量的眉批、评论,那是纸质书的留白处容不下的。读到某处细节,你______,手指划开批注,发现无数的脚印、声音在这里停留。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阅读方式,没有______。我在想,若干年后,电子书长什么样?我们会拥有更高科技的、可以保护视力的,看起来似纸非纸的“纸张”吗?我们可以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戴着特质眼镜,“葛优躺”就能博览全书吗?……可无论图书怎样智能化,读书做学问都是一个需要能够______的精神之旅。奔腾的5G、6G、7G,都不如读书人一颗奔腾的大脑。与其说,读书行为这种方式变了,只能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山万水 心有戚戚焉 孰高孰低 坐冷板凳
B. 汪洋大海 心有千千结 孰是孰非 坐冷板凳
C. 汪洋大海 心有戚戚焉 孰是孰非 坐思行忆
D. 千山万水 心有千千结 孰高孰低 坐思行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么说,读书行为这种方式变了,要么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
B. 可以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可以说,读书这件事就没有根本变。
C. 与其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不如说,读书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变。
D. 不仅说,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而且说,读书这件事就没有根本变。
20.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A 19. C
20.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中的海量眉批、评论比作千军万马。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手机阅读有着纸质阅读不可比拟的优势。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千山万水”,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汪洋大海”,形容水势极其浩大;也比喻声势极其浩大。从句子成分搭配的角度看,第一处横线上如选填“汪洋大海”,不能与“跋涉”(跋山蹚水)一词搭配,故选“千山万水”。
第二空,“心有戚戚焉”,指深有感触。“心有千千结”,指心中有很多牵挂。语境中指读到某处细节而深有感触,故选“心有戚戚焉”。
第三空,“孰”是“谁”的意思,“孰高孰低”指谁高谁低,“孰是孰非”指谁对谁错。从语境分析,阅读方式有“高下”之分,而无“是非”之别,故选“孰高孰低”。
第四空,“坐冷板凳”比喻长期做寂寞清苦的工作;“坐思行忆”,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语境修饰的对象是“精神之旅”,此处选“坐冷板凳”比较恰当。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①搭配不当。从语意和句间关系来看,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该是一个“先舍后取”式选择关系的复句,而其使用的关联词语“与其……只能……”不能搭配,改为“与其……不如……”,排除BD。
②语序不当。“读书行为这种方式变了”改为“读书这种行为方式变了”,排除A。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而是一支部队在读,有千军万马跟着你——一本书,有海量的眉批、评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中的海量眉批、评论”比作“千军万马”,本体“眉批、评论”的特点是多,“千军万马”的特点也是多,句子利用二者的相似点,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手机阅读有着纸质阅读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 ① ,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二九相重,故又称为“重九”。 ②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别称。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中是最大数, ③ ,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唤醒文化记忆,使重阳节更显迷人魅力与时代光彩。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各用一个短语按顺序概括每一段的段意,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1)“九九”两阳数相重
(2)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3)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22. (1)重阳节名称的由来(或重阳节的由来及别称)
(2)重阳节的习俗(或重阳节的风俗)
(3)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或重阳节的文化意义)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故曰‘重阳’”可知,此处是解说“重阳”这一称呼的缘由,“‘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月初九又为两个“九”,故此处为“‘九九’两阳数相重”。
第二处,根据后文“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可知,此处解释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的原因,根据第二段开头“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可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第三处,“‘九’在数中是最大数”,用来“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福”,结合“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可知,“九”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段,根据“……故曰‘重阳’;……故又称为‘重九’。……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由来及别称。
第二段,根据“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习俗。
第三段,根据“重阳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福,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可知,本段讲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佛山市第一中学的办学理念先进,对学生的要求科学合理,办学效果优异。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严、勤、活”,这三个词角度相互独立、相辅相成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严”,就是“严谨”,是学习态度;“勤”,就是“勤奋”,是学习品质;“活”,就是“活泼”,是学习状态。它不仅仅是学习要求,也是人生追求,更是社会需求。但是有的同学错误地理解它的内涵和作用,有的不理解三者的关系,有的没有按照要求行事。
学校将举行一场有关上述“要求”的讨论,你班也将召开“学·明·行”主题班会课。请根据材料所属内容,写一篇在班会课上的发言稿,必须用到驳论的方法,不少于10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叙述佛山市第一中学办学理念先进,效果优异是因为对学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第二句指出合理科学要求的内容“严、勤、活”及其关系;第三句指明这个要求不仅是学习要求,更是社会要求;第四句是有的同学对学校要求“严、勤、活”的认识不理解。
佛山市第一中学通过学习“严、勤、活”的要求,让青年学生能明白立身处世要严谨,做人要勤奋,要积极阳光,最后把这种要求用到实践中去。
任务要求写发言稿,明确了文体;班级要召开“学•明•行”主题班会课,明确了主体;是在班会课上的发言,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
古语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写作时可以先引出材料中学生错误的认识,然后批驳,确立观点。“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明确学生当严谨,要勤奋,要阳光向上,接着,再论述严谨、勤奋、活泼的意义,最后要求青年要践行严谨、勤奋、活泼。先“学”,然后再“明”,最后“行”,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用层进式结构。
写作重点应侧重在第四句,考生要对部分同学的认识误区进行批评,要用到驳论的方法。
立意:
1.在“学”中明方向,在“行”中显担当。
2.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3.笃学、明理、敏行。
4.以学促知明方向 ,以知促行添动力。
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5-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文件包含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1-2022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地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