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D.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2.锰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但在酸性土壤和渍水土壤中会对植物造成毒害作用。如图是植物维持锰稳态的调节机制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锰离子借助通道蛋白进行运输时,不消耗能量
B.锰离子通道蛋白也可让钙离子通过
C.敲除锰离子载体基因,细胞对胞外锰离子浓度变化的敏感度降低
D.钙信号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质基质中锰离子大量增加有关
3.电影《永生的海拉》曾掀起一股讨论海拉细胞的热潮!电影主人公的原型叫海瑞塔·拉克斯,在1951年仅31岁时,死于宫颈癌。她的细胞被医生取走后,成为第一个因在体外培养而“永生不死”的人体细胞。海瑞塔走了,但她的宫颈癌细胞以另一种形式生存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用于研究癌症和药物,为5项诺贝尔奖成果作出过贡献,还上过太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拉细胞的遗传信息与海瑞塔体内其他体细胞的完全相同
B.海拉细胞在实验室中通过有丝分裂无限增殖得以永生
C.海拉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存在时间比染色质的存在时间长
D.处于分裂中期的海拉细胞中会出现赤道板,随后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于其上
4.1944年,艾弗里等人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使不同肺炎双球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子是DNA。该实验的证据之一来自酶降解实验。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利用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DNA成分;②利用核糖核酸酶降解RNA成分;③利用蛋白酶降解蛋白质组分。然后分别与R型菌株混合培养,检测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能力。结果发现,RNA和蛋白质发生降解后菌株的转化能力不受影响,而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后的S型菌株几乎完全丧失了使R型菌株发生转化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的①②③处理
B.该实验中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该实验证明DNA是不同肺炎双球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素
D.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转化R型菌株的情况与①相同
5.人的血型除了受位于第9号染色体复等位基因IA、IB、i(IA、IB对i都是显性)控制外,还受另对位于第19号染色体的基因H/h控制,ABO血型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血型都是O型的夫妇生的孩子血型都是O型的
B.一对血型都是AB型的夫妇生的孩子血型不可能是O型
C.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Hh和IBiHh,他们生育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7/16
D.IA、IB、i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H、h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6.某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去农村的亲戚家里体验了一下收割玉米的劳动,先用镰刀将玉米一棵棵地割倒,再一穗穗地去皮,该同学尽管戴了手套,手还是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而且又渴又累,特别是腿酸的都要站不住了,深感劳动的辛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泡的成分中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中的高,对水泡不做任何处理也会自行消失
C.该同学没有及时喝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了下丘脑产生渴感
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破坏了内环境的pH所致
7.慢粒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恶性疾病。患者体内一条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BL与2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CR融合成一个新基因BCR—ABL,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失控性增殖,这种增殖会导致过量的未成熟白细胞的生成和积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慢粒白血病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遗传病
B.观察发生改变的染色体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该病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孩子可能患该病
D.能选择性抑制酪氨酸蛋白微酶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该病
8.光照时间的长短,对一些动物的繁殖有着重要影响。如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母鸡性腺的活动大大加强,从而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潜能,具体调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 C为性激素,其合成和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B.鸡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方式完成的
C.给雌鸡饲喂含雌性激素的饲料,也可促进排卵,增加产蛋量
D.若要验证 B 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鸡作为实验动物
9.中国境内生存着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两者虽然是近亲,但它们近30万年来一直处于地理隔离状态。已知四川大熊猫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M/m。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陕西大熊猫的X染色体上可能也存在基因M/m或其等位基因
B.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在可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两地区的大熊猫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基因库差别较大,因而属于不同物种
D.加快同一亚种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这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和遗传衰退问题
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单核样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一段时间后患者可自愈。E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侵犯B淋巴细胞,其DNA在受感染的细胞内呈线性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或呈环形游离于宿主细胞DNA之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EBV侵入了B淋巴细胞,则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被突破
B.被感染后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会引起效应T细胞的免疫应答
C.采用EBV特异性抗体检测和借助PCR技术进行EBV的核酸检测都可以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
D.注射免疫球蛋白或口服干扰素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11.干旱环境会通过影响雌花序的早期发育而影响玉米的产量。现欲探究在干旱条件下对玉米幼体提供养分(每株每日茎部注入30毫升蔗糖溶液)能否改善因缺水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已知每株每日浇水200毫升为水分充足状态,每日浇水50毫升为缺水干旱状态),在模拟干旱条件下于每株每日茎部分别注入30毫升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授粉后第10天测定子房干重,实验结果绘制如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注入蔗糖溶液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实质是水分和蔗糖共同作用的结果
B.干旱条件下注射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一定会有不同的玉米产量
C.在每日浇水50毫升基础上注射30毫升蔗糖溶液可能对产量没有影响
D.A点和O点对照说明玉米植株能利用蔗糖增加子房的干重
12.研究人员对苏门答腊岛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时发现,近年来该岛的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数量锐减,很多种类的生物濒临灭绝,研究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绘制图形如下,以下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碎片化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B.禁止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能有效保护野生生物
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外来物种的到来降低了所有野生动植物的K值
13.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发生腐败,以下与防腐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其实是利用乳酸菌产酸防止蔬菜腐烂的一种方法
B.加盐腌制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时,盐浓度过低会导致豆腐腐败
C.向腌制腐乳瓶中加入白酒和香辛料也会起到防止豆腐腐败的作用
D.真空包装水果不仅可以防腐,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水果细胞呼吸导致的有机物损耗
14.养殖业中常用的土霉素(一种抗生素)在畜禽类粪便和污水中的残留量较高。科研人员欲筛选一种能高效降解土霉素的菌株,以解决养殖业废弃物中土霉素含量超标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培养基时应先灭菌后定容再倒平板
B.筛选时随转接次数的增加,土霉素的用量也应逐步增加
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高效降解土霉素菌株的密度较实际值低
D.计数时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应该进一步提高稀释的倍数
15.科学家用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地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中,使出生的小鼠变成了大鼠。如图为转基因大鼠培育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为促使供体母鼠多排卵,可向其注射雌性激素
B.在供体母鼠的子宫里,可以收集到受精卵
C.假孕的母鼠可为移入的胚胎提供与供体母鼠相同的生理环境
D.在胚胎移植前,可以取饲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将完整的离体线粒体放在缓冲液中,按下图一、图二所示在x、y、z时分别加入某种物质,其中寡霉素可以抑制ATP合成酶的作用,琥珀酸是一种可以氧化分解的物质,DNP(一种化学物质)可降低进入线粒体内的[H]的含量,①②表示不同阶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是DNP、y是寡霉素、z是琥珀酸 B.x是琥珀酸、y是DNP、z是寡霉素
C.图中①阶段可能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D.图中②阶段最可能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7.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科研人员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发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该实验现象的成因提出了“Avy基因甲基化”的解释,如图2所示,最终将这种现象归类为表观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vy基因甲基化后会使其表达受抑制
B.Avy基因表达强度与其甲基化程度有关
C.Avy基因甲基化导致的表型变化具有可遗传的特点
D.Avy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18.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A、a表示),正常人群中每10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图1是某患者家系图,其中Ⅱ1、Ⅱ2、Ⅱ3、胎儿Ⅲ1(羊水细胞)DNA经限制酶MspⅠ切割,产生相关基因片段经电泳后结果如图2(切点仅为图中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2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B.该病在家系中的发病率高于人群中的发病率
C.Ⅲ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孩子正常概率为21/22
D.Ⅱ1细胞中的DNA经MspⅠ切割,有8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
19.铁皮石斛因其有养阴、清热、润燥之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中医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的专用药。科研人员为探究4种石斛多糖DOP1~4的降血糖效果,做了如下实验:取雄性小鼠若干只,适应性饲养后注射200mg/kg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72h后测定空腹血糖值,将血糖值≥13mmol/L的小鼠作为模型小鼠。将模型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4个实验组以及2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分别用DOP1~4每天灌胃一次,对照组1每天用等量清水灌胃一次,对照组2每天用药物二甲双胍灌胃一次,连续21天。每隔7天测定一次空腹血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二甲双胍和4种石斛多糖,因变量为模型鼠的血糖值
B.四氧嘧啶的作用是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暂时减少
C.对照组2的灌胃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是降低血糖
D.结果表明DoP1~4都能降低血糖,且以DoP1降糖效果最好
20.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而尼妥珠单抗是我国第一个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它的原理便是通过与癌症细胞的EGFR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由癌细胞EG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科学家将EGCG(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与尼妥珠单抗结合,形成了有效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尼妥珠单抗与EGFR结合的特异性,尼妥珠单抗可作为癌症的诊断试剂
B.与ECCG结合的尼妥珠单抗既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又有运载药物的导向作用
C.尼妥珠单抗制作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利用ECFR与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筛选
D.传统单抗干扰正常组织细胞信号传导而引起的皮肤毒性反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回答问题:
(1)当兴奋传递到①处时,①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④中的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大量释放,再到达③处,③上的受体蛋白是在__________(细胞器)上合成的。
(2)由图可知,毒品能导致②中神经递质含量__________,原因是毒品分子与相关转运蛋白结合,阻碍了突触前膜__________。当②中Na+浓度适当升高,会使③处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如何变化?__________。
(3)毒品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__会使人产生愉悦感,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大多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的症状,推测可能是其体内__________(激素)含量减少所致。
(4)吸毒时机体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汗液分泌增多和__________使皮肤血流量增大两种措施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
22.(10分)中华苦荬菜为菊科小苦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解痉镇痛、凉血消肿、保肝抗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痢疾肠炎等多种疾病。科研人员以野生中华苦荬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测定前选择大小一致、生长部位相同的叶片进行挂牌标记,同时测定叶片的叶面积,将测得数据输入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自8:00~16:00,每隔2h测1次,每次6个重复,测定单位面积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大气CO2浓度,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Pn表示净光合速率;E表示蒸腾速率:Ci表示胞间CO2浓度;Gs表示气孔导度:Ca表示大气CO2浓度
(1)中华苦荬菜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_____。
(2)测定前要选择大小一致、生长部位相同的叶片进行标记作为测定对象,目的是_____;每次做6个重复的目的是_____。
(3)由图甲可知,中华苦荬菜的Pn值的日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双峰曲线,大约在12:00具有一个明显的“_____”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中华苦荬菜的E值的日变化的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是_____。
(4)由图乙可知,Gs和Ci中,_____更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
(5)已知气孔限制值Ls=1-(Ci/Ca),当午间Pn下降,“午休”现象产生时,如果Ci降低,Ls升高,Pn下降主要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而当Ci上升,Ls下降,Pn下降以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为主。由图甲、乙推测,中华苦荬菜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_____因素造成的。
23.(11分)某二倍体昆虫(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有翅和无翅受等位基因A/a控制,黑翅和白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黑翅雌性个体与无翅雄性个体交配得F1,F1均为黑翅,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中黑翅雌性个体:黑翅雄性个体:白翅雄性个体:无翅雌性个体:无翅雄性个体=6:3:3:2:2。回答下列问题:
(1)黑翅与白翅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
(2)F2黑翅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若F2中无翅雌性个体与白翅雄性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出现白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_____。
(3)为了判断某无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现选择F2中表现型为_____的雄性个体与其杂交,后代中白翅雌性个体占1/8,则该无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
(4)若通过处理使F1中雌性个体的某种配子出现致死效应,则会导致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题干不同。请提出一种可能的致死效应并预测相应F2的表现型及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据图回答问题:
(1)图1表示_____过程示意图,图中一共有_____条食物链,丙中B与D的种间关系是_____,③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
(2)若图1中的生产者固定了10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少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kJ。
(3)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的特点。
(4)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_____,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固定的能量。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内在联系是_____。若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无法恢复到之前的生态平衡,这说明_____。
25.(12分)基因敲除又称基因打靶,该技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定点修饰和基因改造,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可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为研究小鼠细胞中基因X的功能,科学家通过同源重组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基因X的活性消除并获得嵌合体小鼠。在制备置换载体时,将neor基因(抗新霉素基因)作为置换基因X的插入突变,同时在neor基因外侧添加HSV-tk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将DHPG转化为有毒物质而使细胞死亡,如图甲所示。置换载体导入ES细胞后,可发生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甲可知,在构建基因X的置换载体时,需用相同的酶切割基因X和,该酶的切割位点应位于,用相同酶切的目的是。
(2)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的特征是,常用技术将置换载体导入ES细胞,将置换载体导入ES细胞后,如何将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筛选出来?并简述理由。
方法:;理由:。
(3)将嵌合体胚胎移植到受体小鼠并能在受体小鼠内存活的原因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结合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可知,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由图可知,锰离子借助锰离子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正确;离子的运输载体具有专一性,B错误;敲除锰离子载体基因后,液泡膜上无锰离子载体,无法将细胞质基质中的锰离子运到液泡中,导致细胞质基质中积累大量的锰离子,细胞内外的锰离子浓度梯度减小,细胞对胞外的锰离子浓度变化的敏感度降低,C正确;当细胞质基质中积累大量的锰离子时,细胞通过产生钙信号调节液泡膜上的锰离子载体的活性来调节细胞质基质中的锰离子浓度,D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癌变和有丝分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海拉细胞是发生了癌变的细胞,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了突变,故其遗传信息与海瑞塔其他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A项错误;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海拉细胞能无限增殖,B项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而染色质主要存在于分裂间期,故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存在的时间短,C项错误;赤道板不是结构,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对S型菌株分别进行的①②③处理,因变量是使R型菌株发生转化的能力,A正确;该实验中R型菌株转化为S型菌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由于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后的S型菌株几乎完全丧失了转化R型菌株的能力,说明DNA是不同肺炎双球菌发生转化的转化因素,C正确;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转化R型菌株的情况与②③相同,D错误。
5.答案:C
解析:解析:C、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IAihh和IBiHh,他们生O型血孩子的概率是1/4+1/4-1/16=7/16,C正确。
6.答案:A
解析:A、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由于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成分可以相互渗透,所以组织液的形成主要是血浆中的水渗出所致,A正确;B、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中的低,B错误;C、如果没有及时喝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并使其产生兴奋,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而产生渴感,C错误;D、腿酸是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过多的乳酸,但因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不会破坏内环境的pH,D错误。
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慢粒白血病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引起的,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故观察发生改变的染色体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错误,B正确;女性患者可能产生含新基因BCR—ABL的异常卵细胞,其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孩子可能患慢粒白血病,C正确;由题意可知,慢粒白血病患者体内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失控性增殖,进而导致过量的未成熟白细胞的生成和积累,所以能选择性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药物可用来治疗慢粒白血病,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图中C为性激素,其合成和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分析题图可以看出,鸡的繁殖活动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给雌鸡饲喂含雌性激素的饲料,通过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性腺姜缩,不能促进排卵,增加产蛋量;鸡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鸡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故选C。
9.答案:C
解析:A、四川大熊猫与陕西大熊猫为两个亚种,有共同的祖先,故在陕西大熊猫的X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基因M或m及其等位基因,A正确;B、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四川大熊猫更像熊,陕西大熊猫更像猫,这是在可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C、题干信息并未表明四川大熊猫与陕西大熊猫已产生生殖隔离,故无法判断两者是否属于不同物种,C错误;D、加快同一亚种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这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和遗传衰退问题,D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B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的核心细胞,若EB病毒(EBV)侵入了B淋巴细胞,说明EBV已经突破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A正确;被感染后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会引起效应T细胞的免疫应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识别并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DNA分子也具有特异性,可采用EBV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及借助PCR技术进行EBV的核酸检测作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方法,C正确;干扰素一般注射使用,口服会破坏其功能,D错误。
11.答案:B
解析:蔗糖溶液有水分和蔗糖两大成分,干旱条件下水分是限制因子,水分必然影响植物生命活动从而影响玉米产量,蔗糖本身就是植物的成分,是光合作用的间接产物,注入蔗糖会影响有机物总量;从单峰曲线特征分析,在产量的最高点两侧,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存在相同的玉米产量;每日浇水50毫升为缺水干旱状态,如果注射30毫升蔗糖溶液的浓度是B点所对应的浓度,由图可知,B点产量与不注射蔗糖溶液产量是一样的;由图可知,A点与O点对照,O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A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不为0,A点子房干重大于O点,说明玉米植株能利用蔗糖增加子房的干重。
12.答案:C
解析:A、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小,A错误;B、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来说,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为有效的描施,但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不等于完全不能利用,B错误;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正确;D、外来物种的到来不一定对所有野生动植物都不利,它们也可能成为某些动物的食物,提高它们的K值,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有关知识。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提高蔬菜保存环境的酸度,从而达到抑制杂菌、防止腐败变质的目的,A正确;腌制腐乳时,加盐、加酒以及加香辛料都有防止豆腐腐败的作用,但加盐时如果盐浓度过低,是达不到抑菌目的的,豆腐也会腐败变质,B、C正确;真空包装水果确实能达到抑菌防腐的目的,但真空时水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强度不是最低,因此有机物消耗也不是最少,达不到最大程度降低有机物消耗的目的,D错误。
14.答案:A
解析:A、制备培养基时应先调pH、定容等后再灭菌,灭菌后定容容易导致培养基污染,A错误;B、筛选时随转接次数的增加,获得的菌种降解土霉素的能力逐渐增强,培养基中土霉素的用量应逐步增加,B正确;C、由于当两个或多个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显示的是一个菌落,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得的高效降解土霉素菌株的密度较实际值低,C正确;D、计数时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不方便计数,应该进一步提高稀释的倍数,然后涂布平板,D正确。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胚胎工程。为促使供体母鼠多排卵,可向其注射促性腺激素,A错误;在供体母鼠的输卵管里,可以收集到受精卵,B错误;假孕的母鼠身体发生的生理变化可为移入的胚胎提供与供体母鼠相同的生理环境,C正确;在胚胎移植前,可以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D错误。
16.答案:BD
解析:由分析可知,x是琥珀酸、y是DNP、z是寡霉素,A错误;由分析可知,x是琥珀酸、y是DNP、z是寡霉素,B正确;据题干“完整的离体线粒体”可知,不会发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因此图中①阶段不可能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错误;图中②阶段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ATP同步,则最可能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正确。
17.答案:ABC
解析:A、由图2可知,Avy基因甲基化后,转录受抑制,故会使其表达受抑制,A正确;B、由图1F1是“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可知,Avy基因表达强度与其甲基化程度有关,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越明显,B正确;C、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题干中提示:将这种现象归类为表观遗传,故Avy基因甲基化导致的表型变化具有可遗传的特点,C正确;D、甲基化并没有改变该基因的位置,也未影响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该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D错误。
18.答案:BD
解析:A,可以根据电泳图来看。因为Ⅰ1和Ⅰ2不患病,其儿子Ⅱ1患病,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且Ⅱ1基因型为aa,其父母Ⅰ1和Ⅰ2均为杂合子Aa;根据电泳图先可以确定图中Ⅱ1具有的那个条带是隐性基因a的条带,则另一个条带是A基因的条带,由此可知图中Ⅱ2,Ⅱ3,Ⅲ1均为Aa。综上分析再来看题目,因为Ⅱ2和Ⅰ1基因型均为Aa,所以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A错误;B,根据题干可知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在患者家系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B正确;C,根据A中分析已知Ⅲ1基因型为Aa,根据题干正常人群中每10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则与Ⅲ1婚配的正常异性,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100,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1-1/100=99/100。Aa与Aa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患病aa占1/4,则二人生育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100×1/4=1/400,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1/400=399/400,C错误;D,Ⅱ2为Aa,同时含有A和a基因,则其含有图2的两个基因(A和a)片段,一个基因片段上有2个切割位点,又因为DNA为双链结构,所以切割一个基因片段会水解2×2=4个磷酸二酯键,则两个基因片段会水解8个,D正确。故选:BD。
19.答案:CD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还有给药时间,因变量为模型鼠的空腹血糖;四氧嘧啶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胰岛B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体内糖类代谢紊乱;对照组2的灌胃药物二甲双肌弧起对照作用,与药物的降糖效果做对照,故二甲双肌是的作用可以降低血糖;和对照组比较,DOP14都能降低血糖,且以DOP1降糖效果最好;故选CD。
20.答案:BC
解析: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正电位→负电位胞吐核糖体
(2)增加对神经递质的回收高(升高)
(3)大脑皮层甲状腺激素
(4)毛细血管舒张吸毒导致(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数量减少,而增加吸毒剂量可增加神经递质的量(2分)
解析:(1)由分析可知,①为突触前膜,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处时,突触前膜处膜外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正电位变成兴奋状态的负电位。由分析可知,④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扩散至突触后膜上与其上的受体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受体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2)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阻碍了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含量增加。动作电位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当②突触间隙中Na+浓度适当升高,则膜内外的浓度差增大,动作电位峰值偏高(升高)。(3)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因此毒品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使人产生愉悦感。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细胞代谢的功能,因此“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大多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的症状,推测可能是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所致。(4)吸毒时机体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汗液分泌增多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两种措施加强散热,从而使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到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由图可知,长期吸毒导致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数量减少,增加吸毒剂量可增加神经递质的量,因此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H]和ATP
(2)遵循等量原则多次重复,减少实验误差
(3)午休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2分)10:00
(4)Gs
(5)气孔限制
解析:(1)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2)科学实验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选择大小一致、生长部位相同的叶片进行标记作为测定对象,遵循等量原则。每次做6个重复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3)由图甲可知,在12:00时,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具有“午休”现象,产生“午休”现象的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净光合速率下降。由图甲可知,E值变化的高峰期出现在上午10:00。(4)由图乙可知,Gs和Ci在一日内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Gs比Ci变化幅度大,所以Gs比Ci更容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5)根据图像信息可推断,出现“午休”现象时,Ci降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因素。
2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黑翅对白翅为显性AAXBXB、aaXbY
(2)5/6(2分)1/12(2分)
(3)白翅aaXBXb
(4)可能的致死效应:含基因A的雌配子致死。(或含基因B的雌配子致死、基因型为AXB的雌配子致死等,合理即可);预测F2的表现型及比例:黑翅雌性个体:黑翅雄性个体:白翅雄性个体:无翅雌性个体:无翅雄性个体=2:1:1:2:2。(需要与提出的致死效应相对应)(3分)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2雌性个体中有翅:无翅=3:1,F2雄性个体中有翅:无翅=3:1,F2所有个体中黑翅:白翅=3:1,只有雄性个体中有白翅,说明有翅、黑翅为显性性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2)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黑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2所有个体中黑翅雌性个体占6份,其中纯合子只有AAXBXB,占1份,故F2黑翅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5/6。F2中无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F2中白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它们随机交配,后代出现白翅雌性个体(A_XbXb)的概率为1/3×1/2×1/4+2/3×1/2×1/2×1/4=1/12。(3)无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或aaXbXb,要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选择F2中表现型为有翅的雄性个体(AAXBY或AaXBY或AAXbY或AaXbY)与其杂交,其中只有aaXBXb×AaXbY的后代中白翅雌性个体占1/8,因此,选择F2中的雄性个体表现型为白翅,该无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4)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针对其产生的配子,可以提出的致死效应有:含基因A的雌配子致死、含基因B的雌配子致死、基因型为AXB的雌配子致死、基因型为aXB的雌配子致死等。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碳循环3捕食与竞争分解作用
(2)10
(3)12.8%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乙第二营养级
(5)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推动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解析:(1)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由于分解者不参与组成食物链,所以图中食物链有乙→A→B→D,乙→A→D,乙→A→C,共3条;B与D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二者又都以A为食物,即存在竞争关系;③代表分解作用。(2)D在理论上获得能量最少,则要求食物链最长,且以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进行传递,即按乙→A→B→D这一条食物链传递,传递效率为10%,所以D在理论上最少可获得的能量是10000×10%×10%×10%=10(kJ)。(3)由图3可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500-100=400(kJ),所以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3125×100%=12.8%。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用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3中甲表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丙表示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所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物质,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固定量。(5)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推动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该能力是有限度的,破坏之后不能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5.(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1)限制酶neor基因基因X的内部neor基因的两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被DNA连接酶连接
(2)发育的全能性显微注射
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新霉素和DHPG,培养导入置换载体的细胞;(2分)
理由:未成功导入的ES细胞中不含neor基因,不抗新霉素,所以在培养基中无法存活。成功导入,但发生非同源重组的ES细胞中,HSK-tk基因可以表达,其产物会将培养基中的DHPG转化为有毒物质从而杀死ES细胞。只有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含有neor基因,同时无HSV-tk基因,可以在培养基中存活(3分)
(3)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1)在制备置换载体时,要将neor基因(抗新霉素基因)作为置换基因X的插入突变,因此在构建基因X的置换载体时,需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基因X和neor基因,使它们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由图可知,neor基因需要插入到基因X的内部,并且在neor基因外侧添加HSV-tk基因,所以该酶的酶切位点应位于基因X的内部和neor基因的两端,该过程中用相同限制酶切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便于被DNA连接酶连接。(2)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时常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后的ES细胞需要进行筛选,此时存在三种类型的细胞:未成功导入的ES细胞、成功导入但发生了非同源重组的细胞、成功导入发生同源重组的细胞。在未成功导入置换载体的ES细胞中,不含有neor基因,不抗新霉素,根据neor基因和HSV-tk基因的作用可知,若培养基中添加新霉素,此种细胞不能存活;若成功导入但发生非同源重组,根据图乙可知,HSV-tk基因可以正常表达,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DHPG后,HSV-tk基因的表达产物会将DHPG转化为有毒物质杀死ES细胞,此种细胞不能存活;而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中,不再含有HSV-tk基因,所以在此培养基上能正常生存。因此要将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培养导入置换载体的ES细胞)筛选出来,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新霉素和DHPG。(3)将嵌合体胚胎移植到受体小鼠并能在受体小鼠内存活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胚胎移植成功的原理,即受体子宫对移入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湖北专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福建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模拟卷 江苏专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