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546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3)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热身卷(120分钟,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5分,20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B )A.归省(xǐnɡ) 缅怀(miǎn) 挑拨离间(jiàn)B.凫水(fú) 狩猎(liè) 强词夺理(qiánɡ)C.缥缈(piāo) 蒹葭(jiā) 阳奉阴违(wéi)D.骈死(pián) 缄默(jiān) 接踵而至(zhǒ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C )A.敦实 羁绊 瞬息万变 顾名思意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3.(2020·济宁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B )A.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4.(2020·黄冈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B )A.张华是我的同事兼好友,他非常信任我,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学习、工作中少出了不少差错,我特别感激他。B.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中,尽管主持人部分语言有些失当,削弱了感染力度,但瑕不掩瑜,同学们对“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C.中国男子足球队秣马厉兵,计划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结果却以大比分惨败于国际三流球队,再次让人感到差强人意。D.近段时间以来,高中学籍档案造假、冒名顶替上学等事件不断被批露出来,一些知名媒体对此穷追猛打,吹毛求疵。5.(2020·盐城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D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④原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1)《诗经·关雎》中成功运用比兴手法,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名句是“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2)《诗经·蒹葭》中,全诗通过“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表现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描写了桃花源中老人和孩子的幸福生活。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 7.(2020·唐山模拟)阅读下面题目,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1)请你概括从图中获取的三条主要信息。 (3分)答: ①2019年1月到9月的国内发明占比超过一半,国外发明占比较低。②国内外观设计占比超过三成,国外外观设计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③国内专利申请占比远超国外专利申请占比(或国内发明和外观设计占比远超国外)(意思对即可)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4分)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63.69分提升到2018年76.88分。非本国居民知识产权申请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知识产权水平的“风向标”,这一数字多年来持续增长:2019年上半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8万件,同比增长8.6%;国外在华商标申请量12.7万件,同比增长15.4%……答: 示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共45分,50分钟)(一)(2020·株洲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碎 砚 诗[清]张锦芳已坠同遗甑①,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正有文章劫②,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③得天全。 【注】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D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9.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分)答: 略。 (二)(2020·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12分)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注】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注】莫:通“幕”。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亡:伤亡B.赵王让李牧 让:指使C.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固:坚持D.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具:准备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A.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B.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C.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D.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1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A.赵国将领李牧,常年驻扎在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收到的税款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B.李牧规定,匈奴每次入侵,士兵不准捕捉俘虏匈奴人,要立即进入营垒坚守。这样过了几年匈奴和士兵们都认为李牧胆小怕事。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匈奴仍认为他是胆怯,后来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的城池。D.李牧大战匈奴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精心挑选战车、战马、士兵、弓箭手,进行训练。还利用计谋和奇特的战阵,最终击败了入侵者。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译文: 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假装败逃,把几千人丢给匈奴。 (三)阅读下面的课内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4.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4分) ( C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A.竟然 B.抄近 C.一直 D.拐弯15.为选段拟一个四字标题。(2分)答: 月夜航船(或:夏夜行船) 16.第一段中对小伙伴撑船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 既说明了小伙伴驾船技术的高超,又体现了大家看戏心情的急切。 17.“渐望见依稀的赵庄”,其实并不是赵庄,而是什么?此处写“我”的这种错觉,有什么作用?(3分)答: 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表现“我们”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四)(2020·淄博模拟)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人类体温普遍降低意味着什么?①最近,因为疫情的关系,每天都要测三次体温,却发现每次测量结果都在36.3℃左右,夜晚略高。记得小时候生物课上讲过,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但为什么现在身边所有人的体温都不到37℃呢?②2020年1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刚刚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发现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从37℃降到36.6℃。近年来,许多科学家也认为,人类体温在不断下降,37℃已成为历史。但体温下降并非好事,研究显示,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以上;体温每升高1℃,免疫力就会提升5~6倍。③众所周知,体温是和基础代谢率挂钩的。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反之,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下降,血液流速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变低。慢慢悠悠的白细胞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异物,即使发现了,也很难迅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消灭异物,导致机体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④科学家分析,人类体温在170年间下降了0.4℃,近20年的下降幅度尤其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50年前,人们每天都要做很多运动:农民要种庄稼或者放牧,城市人群也会每天手洗衣服、做饭、清扫房间,出门会优先考虑步行或自行车,闲暇时靠户外运动打发时间。⑤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懒”了——吃饭靠外卖,出门就打车,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随时可以躺在床上打游戏,男生打篮球、女生踢毽子的校园场景已一去不复返。⑥每个人的基础代谢与任何外在活动无关,是他在什么都不干的时候的自然消耗,而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发热器官。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仍然在消耗能量。现代人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含量普遍下降。⑦空调导致的出汗困难也是现代人体温下降的一大原因。人们长期在空调屋工作和生活,大脑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去了接收刺激的机会,久而久之,体温调节中枢对外界温度不再敏感,从而导致体温降低。⑧此外,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财务问题和家庭问题等生活压力,也和体温降低有关。在压力状态下,人体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会分泌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皮质醇是一种分解代谢激素,不仅会分解肌肉,还会促进脂肪储存,优先把脂肪存储于内脏。生活压力导致皮质醇长期过量分泌,体温也就随之降低。 ⑨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细节,适当提高体温。(有删改)18.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 做比较(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具体说明了体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体温和人体免疫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一项是(3分) ( C )A.第③段解释了体温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B.第④~⑧段介绍了近年来人类体温下降的原因。C.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就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D.提升体温的关键在于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20.第⑨段加点词“适当”不宜删除,理由是什么?(4分)答: 略。 21.第⑦⑧两段的顺序能否互换?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 略。 三、写作。(共50分,50分钟)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温暖”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林徽因眼里,温暖是人间四月天里一树一树的花开;在海子笔下,温暖是河里的石子和老屋上的旧砖;在汪曾祺心中,温暖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毕淑敏说,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几米则认为,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关于“温暖”,你又有怎样的理解、经历和体悟呢?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 略。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10),共9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7),共7页。
这是一份2021-202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