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会中生活(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在社会中生活(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在社会中生活(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0/131535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在社会中生活(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展开1.在图中火车站距离学校约6千米,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
A.1:2000B.1/2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D.
2.地球上某处的四面都是北方,则此处是( )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没有这样的地方
3.图1与图2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比例尺较大B.图1表示的范围较大
C.图2表示的内容简略D.图2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
4.西湖龙井是浙江著名的特产,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浙江一张响亮的名片。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1)观察上图,西湖龙井分布区的主要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2)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东高西低
(3)若想更直观地表现该区域内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情况,可查阅(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水系图
C.地形剖面图
D.植被分布图
(4)西湖龙井茶远销海外,在欧美等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体现了区域之间的( )
A.技术联系
B.人才联系
C.经济联系
D.物产联系
5.下图为某中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准备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该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峰M点的海拔约为950米
B.山峰M位于A点西方
C.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D.图中甲代表的地形部位是鞍部
(2)该图缺少的地图“语言”是( )
①比例尺
②图例
③注记
④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露营营地应选择在开阔安全、背风背阴和水源补给便利的地方,图中的最佳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因为( )
A.不同类型聚落居民属于不同的人种B.不同类型聚落居民使用不同的语言
C.不同类型聚落居民信仰不同的宗教D.不同类型聚落居民劳动生产方式不同
7.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中国行》栏目组来到了“珍珠之乡”——山下湖镇,记者看到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
A.人员交流B.经济交流C.文化交流D.信息交流
8.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设厂
C.北京某大学的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杭州人才市场的信息
D.国内众多娱乐明星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文艺演出,慰问灾区人民
9.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土壤肥沃B.水源不足C.地形平坦D.交通便利
10.城市周边农村多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条件好B.接近消费市场C.农民有种菜的传统D.政府规定
11.新生入学军训,教官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朝正南方,教官喊:“向左转”。转向后的同学们的朝向应该是( )
A.正东方B.东南方C.西北方D.正西方
12.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流向西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西南流向东北D.自西北流向东南
1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舟山市行政区划图B.浙江省地形图C.中国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
14.读某区域平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学校位于医院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若测量出李庄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40米
B.400米
C.4000米
D.40000米
(3)图中这一图例表示的是( )
A.瀑布
B.桥梁
C.关隘
D.水库
1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B.平原C.山地D.盆地
二、问答题
16.乡村和城市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至少写出四个方面)?为什么?
17.根据所学知识,在文本框内画一张你所在教室的简略平面图。
三、材料分析题
18.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第一站:进入A地,发现A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第二站:在a、b两条支流中,想选择一条水流较急的河流进行探险,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
(3)第三站:探险过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觉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图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线①和②哪条比较省力?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B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图上量的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3厘米,3÷60000000=1/200000,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点是位置最北的点,从北极向四周看,都是向南。南极点是位置最南的点,从南极向四周看,都是向被看。故符合题意的点是南极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的判读。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根据图1和图2的比例尺得知,图1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图2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图2中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大小的理解。
4.(1)B
(2)C
(3)C
(4)D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的有关知识。龙井茶园分布区根据地形判断海拔主要位于150-200m间,属于丘陵地形,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根据图示山地位于西南区域,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有关知识。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区域联系的有关知识。西湖龙井茶远销欧美国家,体现了区域之间的物产联系。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特征、地形剖面图特征的识记,对区域联系的理解,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5.(1)D
(2)A
(3)C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山峰M点的海拔约为650米。根据指向标判读,山峰M位于A点西南方;小溪的流向是自西流向东;图中甲代表的地形部位是鞍部;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地图的三要素判读,该图缺少的地图“语言”是①比例尺,②图例,①②,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露营营地应选择在开阔安全、背风背阴和水源补给便利的地方,图中的最佳营地是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得用的充足水源。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会很大,山谷底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潮气很重。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很潮湿,不宜先做营地。
6.D
【解析】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是因为不同类型聚落居民劳动生产方式不同,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许多外地商人来到珍珠市场洽谈生意,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选项属于物品交流,B选项属于经济交流,C选项属于信息交流,D选项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流的理解。
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一般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源不足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开展人类活动,不利于聚落的形成。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
10.B
【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等.结合题意,城市周边农村多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主要原因应该是接近消费市场.
故选:B.
【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11.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同学们朝正南方,他的左边是正东方,教官喊:“向左转"。转向后的同学们的朝向应该是正东方,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向的判断,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12.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可知,该地是山谷,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根据给出的指向标,建立方向坐标,该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南流向西北。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
13.A
【解析】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舟山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舟山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4.(1)D
(2)B
(3)B
【解析】(1)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图上的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地图上的方向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本题的地图中有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敌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可以计算出实际距离。若测量出李庄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00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这一图例表示的是桥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低。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识记。
二、问答题
16.农业、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农村把自己生产的粮食卖给城市,城市卖工业制成品给农村,且去农村旅游。
【解析】乡村和城市可以在农业、工业、制造业、旅游业。理由是农村把自己生产的粮食卖给城市,城市卖工业制成品给农村,且去农村旅游。
【点评】城市是乡村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
17.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画一张所在教室的平面图,需要具备地图的三要素,同时量出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出相应的比例尺。注意选择恰当的比例尺和图例,适当可以添加图例。画图略。
【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
三、材料分析题
18.(1)盆地;因为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2)a;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3)路线②;等高距不大,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解析】(1)A地的地形类型是盆地,理由: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
(2)河流的流速与地势的高低有关,落差大,坡度大,流速大。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3)路线①和②比较,路线②比较省力,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不大,路线①行走的过程中需要爬坡,比较费力,路线②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不同类型的城市(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不同类型的城市(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练习卷(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综合练习卷(2)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在社会中生活(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 这是一份人在社会中生活(1) 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二轮复习(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