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2022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022.1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当细胞向前迁移时,在细胞后会产生一个囊泡状细胞结构,该细胞结构称之为迁移体,胞内物质可通过迁移体释放到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迁移体释放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 迁移体释放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迁移体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D. 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对迁移体进行纯化
2. 乳链菌肽是由乳酸菌分泌的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抗炎和肠粘膜屏障保护功能,常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乳链菌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乳链菌肽一般不会改变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C. 可利用乳酸菌作为乳链菌肽的呈递表达载体治疗肠炎
D. 乳链菌肽的分泌离不开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3. 线粒体病是由于缺乏线粒体代谢酶所引起的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的病变。右图为线粒体分裂的电镜照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表明线粒体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复制
B. 箭头所指的结构处分布了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病患者的细胞中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相对偏高
D. 线粒体病女性患者的孩子一般都是线粒体病患者
4. 真核细胞的核膜上穿插了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的直径一般为120~150nm。亲核蛋白中存在的核输入信号能够被“定位”于细胞核内,核孔复合体上存在的受体可识别入核信号以协助完成主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单层膜
B. 亲核蛋白一般在细胞核才开始发挥功能
C. 核外蛋白有了核输入信号和能量供应,即可进入细胞核内
D. 核膜将核内核外分隔开,使所有基因的表达在时空上不同步
5. 某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会产生大量热量以提高花部温度,从而被称为开花生热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花生热有助于花器官抵御低温环境的伤害
B. 能量在开花生热过程中主要以ATP形式储存
C. 开花生热可提高植物繁殖的成功概率
D. 开花生热是植物与环境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6. 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可结合到T细胞表面的PD1,使T细胞失去识别和打击肿瘤细胞的能力。为研究PD1基因敲除的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研究人员采用CT26细胞(结直肠癌细胞株)、小鼠等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
B. 可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小鼠T细胞中PD1基因,建立小鼠结肠癌模型
C. 进行CT26细胞传代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胰蛋白酶
D. PDL1高水平表达,一般不利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7. 为了提高氧气进入皮肤的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水凝胶贴片,其中填充着活性长链合球菌(通常被称为蓝绿藻),其产生的氧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水凝胶贴片在使用前需要避光保存 B. 该水凝胶贴片可使用在消化道伤口处
C. 使用该水凝胶贴片可防止厌氧菌感染 D. 氧气溶解在水凝胶中有利于皮肤吸收
8. Notch信号和Wnt信号在肠道干细胞的分化中起到调控细胞再生作用,抑制Notch信号使小肠干细胞倾向于向分泌细胞方向分化,抑制wnt信号通路能够恢复因Notch信号阻断所造成的表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otch信号和Wnt信号在调控细胞再生方向中作用相反
B. 利用抗体特异性阻断Notch受体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C. 肠道干细胞再生能力下降会使肠道感染患者康复变得困难
D. 肠上皮中的某些细胞类型可以去分化并恢复一些干性功能
9. 已知固体培养基会因碳酸钙的存在而呈乳白色,且乳酸能分解培养基中碳酸钙。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材料进行了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鉴别乳酸菌
B. 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加入锥形瓶后一般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C. 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
D. 分离纯化乳酸菌时,应挑选出不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10.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也都参与体温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特性 | α1肾上腺素受体 | α2肾上腺素受体 | β肾上腺素受体 | ||||||
α1A肾上腺素受体 | α1B肾上腺素受体 | α1D肾上腺素受体 | α2A肾上腺素受体 | α2B肾上腺素受体 | α2C肾上腺素受体 | β1肾上腺素受体 | β2肾上腺素受体 | β3肾上腺素受体 | |
氨基酸数目 | 466 | 515 | 560 | 465 | 450 | 462 | 477 | 413 | 408 |
主要组织分布 | 脂肪、肝、前列腺 | 脾、大脑、肾 | 前列腺、脾、大脑 | 中枢神经、血管 | 肝、肺、心、血管 | 中枢神经、肾 | 心、肾 | 心、血管、平滑肌 | 脂肪 |
A. 肾上腺素受体导致不同生理效应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数不同
B. 肾上腺素具有多种受体,因此肾上腺素受体不具有特异性
C. 在血糖和体温调节中,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都是起协同作用
D. 心跳与血液流动加快主要是α受体起作用,升高血糖是β受体起主要作用
11. 下图为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绿色能源——乙醇的工艺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酶也可从腐木上的霉菌中提取
B. 图中培养产酶微生物的培养基中的碳源一般为葡萄糖
C. 在糖液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一般应严格密封处理
D. 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12. 某兴趣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如下探究:在4个相同的容器内,均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分别加入2 g、3.5 g、5 g、7.5 g等4个梯度的活性酵母粉,配成4组酵母菌培养液并将其放在适宜条件下活化、培养。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数,4组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探究的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酵母粉含 量/(g) | 时间/(h) | |||||
1 | 3 | 6 | 10 | 22 | 28 | |
7.5 | 3.26×109 | 3.77×109 | 4.43×109 | 1.52×108 | 4.16×107 | 2.35×107 |
5 | 2.50×108 | 2.74×108 | 4.77×108 | 4.22×108 | 4.25×107 | 2.80×107 |
3.5 | 1.96×108 | 2.25×108 | 2.68×108 | 3.78×108 | 9.05×107 | 2.22×108 |
2 | 5.45×107 | 1.26×108 | 1.71×108 | 2.20×108 | 2.66×108 | 2.08×108 |
A.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酵母菌都不存在无氧呼吸的情况
B. 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pH在不断下降
C. 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增长曲线都呈J型
D. 血细胞计数板在计数的时候需要把视野里所有的酵母菌都记录下来
13. 果蝇的棒眼(B)对圆眼(b)为显性、红眼(R)对杏红眼(r)为显性,现有纯合棒眼杏红眼雌果蝇和纯合圆眼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果蝇均表现为棒眼红眼,雄果蝇均表现为棒眼杏红眼。让F1雌雄果蝇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特殊基因组合致死的可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若F2圆眼红眼只有雄蝇,则F2有4种表现型且棒眼杏红眼雌蝇出现的概率是1/4
B.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均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 若F2圆眼红眼既有雌性也有雄性,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红眼和杏红眼的基因可能存在常染色体上
14. 研究者探讨了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过程中转录因子4(Oct4)启动子甲基化的调控机制,检测诱导培养过程中白蛋白(ALB)和Oc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Oct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分化形成的肝细胞中白蛋白含量较高
C. Oct4基因表达产物可促进ALB基因的转录
D. 未分化的细胞则表现出低水平的甲基化修饰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 广泛分布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噬藻体是易感染蓝藻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噬藻体和蓝藻都以碳元素为基本元素
B. 噬藻体和蓝藻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 噬藻体和蓝藻都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 噬藻体的使用可为预防蓝藻暴发提供新途径
16. 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生化特点是血浆中β脂蛋白大量增加,胆固醇从肝脏中被大量运出,易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图为家族中Ⅱ型高脂蛋白血症遗传系谱图,已知Ⅲ2为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Ⅰ2和Ⅱ2均为纯合子
C. Ⅱ1与Ⅱ2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4
D. 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17. 研究者调查了管理方式相同的“茶树与马尾松间作茶园”和“常规茶园”中的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茶园类型 | 叶蝉总数 (只) | 蜘蛛总数 (只) | 游猎型蜘蛛 丰富度 | 结网型蜘蛛 丰富度 |
间作 | 692 | 1 542 | 14 | 12 |
常规 | 1 410 | 995 | 14 | 8 |
A. 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属于竞争关系
B. 马尾松遮阴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殖
C. 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 天敌增加是林下茶园中叶蝉环境容纳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18.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B. 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C. 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19. 新冠毒株变异株B.1.1.529(Omicron)刺突蛋白上的突变比德尔塔毒株多一倍,这种大量突变可能是在免疫缺陷患者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不断出现是由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B. Omicron变异株的出现意味着需对基于原始毒株设计的疫苗进行修正
C. 多个突变可能会降低因接种疫苗而产生的抗体的识别能力
D. 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成为新冠毒株突变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7分。
20. (9分)黑藻是一种常见的沉水高等植物,某实验小组利用黑藻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实验步骤 | ① 取若干盛有一定量浓度为1%的________溶液的玻璃瓶,将玻璃瓶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个玻璃瓶中均放入等量、新鲜的黑藻叶片,用橡胶塞密封; ② 甲、乙、丙三组玻璃瓶双侧各等距离放置1个18 W的LED灯,分别控制灯距为10 cm、15 cm、20 cm。作为对照,对丁组玻璃瓶进行________处理。其他条件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
(2) 实验数据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mg·h-1):6.47 4.22 1.98 -2.14 |
(3) 结果分析 | 甲到丙瓶内氧气的释放速率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________。 丁瓶内氧气的变化速率表示这段时间内黑藻的________。 |
(4)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以推测,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而玻璃瓶中的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该实验顺利进行。
21. (13分)研究小组利用团头鲂(2n=48,)与翘嘴鲌(2n=48,)进行属间杂交,建立了鲂鲌杂交品系,并以可育的鲂鲌F1(杂交子一代)为材料,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特征、相关基因序列和表达水平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异源二倍体杂交鱼可育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机制。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一般情况下,属间杂交后代是不育的,原因是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________, 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2分)。而本研究小组所得到的鲂鲌F1可育的重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为证实这一想法,研究人员从团头鲂和翘嘴鲌的基因组中提取了与减数分裂有关的Dmc1和Rec8基因片段并进行PCR扩增,为确保扩增序列的准确性,需设计________,在________的作用下获得大量目的基因。经过测序和对比分析,两者基因序列相似性非常高。
(2) 研究人员通过对鲂鲌F1精巢染色体制片,观察发现部分细胞中的染色体出现了联会配对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形态大小相近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此时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此外,还发现少量分裂细胞中仅含有24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均以“X”的形态存在,推测此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细胞,这些观察结果表明________(2分)。
(3) 研究人员还对与减数分裂有关的Dmc1和Rec8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Dmc1和Rec8蛋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相关的重要蛋白质。Dmc1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异性表达并发挥作用,据此推测Dmc1蛋白的作用与________有关。Rec8蛋白能确保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据此可推测Rec8蛋白发挥作用的时期主要在__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Rec8蛋白会被降解,姐妹染色单体顺利分离,推测Rec8蛋白作用部位是________。
22. (12分)玉米赤霉烯酮(ZEN)是霉菌毒素中污染范围最广、毒性作用最大的霉菌毒素之一。ZEN广泛存在于各类谷物及饲料中,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微生物降解法可有效清除ZEN,相关研究如下:
(1) 取样:从________的养殖场中采集青贮饲料、发霉玉米、发酵玉米浆、土壤和动物粪便等样品。
(2) 筛选:配置________培养基,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以________为指标筛选样品中能有效降解ZEN的微生物。
(3) 培养:经过初筛和复筛后,取培养液接种于含有ZEN的LB液体培养基中,以不接菌的含有ZEN的LB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培养48 h。用酶标仪检测培养液中ZEN的残留量,计算菌株降解效率。菌株降解效率(%)=________(2分)。
(4) 经研究菌株NAJ21和菌株MLSH32的ZEN降解效率相对较高,为进一步测定菌株对ZEN降解特性的研究,科研团队测定了菌株发酵液不同细胞体系对ZEN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进一步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情况,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得出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2分),可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 (11分)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体温异常时,不仅破坏内环境稳态,甚至会丧失生命。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如下图所示,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引发的特异性免疫方式为________免疫,在此免疫过程中,________细胞会分泌淋巴因子即炎症物质,该炎症物质可刺激感觉神经元末梢上的________,使其通道呈________(填“关闭”或“开放”)状态。此时,Na+和Ca2+流动方向为________,其运输方式为________。细胞内外的Na+和Ca2+比值增加,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现象,导致体温失衡。
(2)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人体体温调节是________综合调节的结果。在位于________(填某种器官名)中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能使人体体温保持稳态。但在极端天气影响下,人体会出现失温症,这是热量流失________(填“<”或“>”)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小于35.0 ℃,出现的病理生理反应,造成失温症的原因有________(2分)。
24. (12分)研究团队在“碳中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生态系统土壤碳输入与输出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和转化的核心,并直接影响着碳平衡。青藏高原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关键地区。现就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模拟增温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研究者连续多年测定了通过设计多梯度模拟增温的实验,测定了土壤表层(0~10 cm)土壤碳输入(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潜在的土壤碳输出),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数值如下表:
增温量 (℃) | 地上生物量 (g/m2) | 地下生物量 (g/m2) | 土壤有机碳 (mg/kg) | 微生物生物量碳 (mg/g) |
0 | 620 | 1 958 | 2 001 | 62 |
0.42 | 592 | 1 932 | 1 981 | 61 |
0.62 | 618 | 989 | 2 015 | 67 |
0.76 | 610 | 2 421 | 2 181 | 60 |
1.26 | 601 | 1 921 | 2 025 | 70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是________,其中,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植物。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多梯度增温对________的影响改变不显著,在增温为________(2分)条件下,对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2) 从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分)。可见,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我维持________。为了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除了研究以上影响因素外,还应考虑更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研究________等对上述观测量的影响。
(3) 有研究显示,中国每年向大气层中释放的CO2占全球总释放量的6.4%,但中国人均所释放的CO2比全球人均要________。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碳减排和碳增汇,碳减排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碳增汇的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期末试卷(常州)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2. D 3. A 4. B 5. B 6. D 7. B 8. B 9. D 10. C 11. B 12. B 13. D 14. C
15. BC 16. AD 17. ABD 18. BD 19. BCD
20. (9分)
(1) NaHCO3 遮光 相同且适宜
(3)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4) 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分)
维持玻璃瓶中二氧化碳浓度稳定
21. (13分)
(1) 生殖隔离
减数分裂过程中异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发生紊乱(2分)
团头鲂与翘嘴鲌的染色体组组成及所含基因大体相同
特异性引物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2)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
鲂鲌F1能正常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2分)
(3) 与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的着丝粒
22. (12分)
(1) 霉菌毒素污染严重
(2) 选择 ZEN 降解效率
(3) (对照组ZEN含量-试验组ZEN含量)/对照组ZEN含量×100%(2分)
(4) 菌株活细胞反应体系的ZEN降解效率均明显高于灭活细胞体系,且在相同细胞体系中菌株NAJ21的ZEN降解效率优于MLSH32(2分)
(5) 菌株无细胞上清液对ZEN降解效率均明显高于细胞内容物,且在相同活性成分下,菌株NAJ21的ZEN降解效率优于MLSH32(2分)
2种微生物发挥ZEN降解能力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2分)
23. (11分)
(1) 体液 T 树突(答“温度感受器”也给分) 开放
从细胞外流向细胞内 协助扩散
(2)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下丘脑 >
环境温度长时间过低或穿着太少,机体散失能量过多;体内能源储备不足,机体产热过少(2分)
24. (12分)
(1) 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 草本
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0.62 ℃和0.76 ℃(2分)
(2) 一定量的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有影响,但影响有限(2分)
碳平衡 光照、水分、无机盐、气候、地形、盐碱度等(任答二)
(3) 小得多 节能、调整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发展清洁能源
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含植树造林)和生态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延期) 生物(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延期) 生物(PDF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