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素养提升课二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展开1.受力分析的四个步骤
2.受力分析的四种方法
(2020·东丽区等级考试模拟)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P、Q两物块的接触面水平,二者叠在一起在作用于Q上的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某时刻撤动力F后,二者仍能不发生相对滑动。关于撤去F前后Q的受力个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F前6个,撤去F后瞬间5个B.撤去F前5个,撤去F后瞬间5个C.撤去F前5个,撤去F后瞬间4个D.撤去F前4个,撤去F后瞬间4个
[解析] 撤去F前,物体Q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P对Q的压力、地面对Q的摩擦力和力F共5个力的作用;撤去F后的瞬间,两物体做减速运动,此时Q受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P对Q的压力、地面对Q的摩擦力和P对Q的摩擦力,共5个力作用。
【对点练1】 (2020·泰安市一轮检测)如图,小球C置于B物体的光滑半球形凹槽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逐渐变大B.B对A的作用力逐渐变小C.B对A的压力不变D.C对B的压力不变
解析:对BC整体分析,受力情况为:重力mg、斜面A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N=mgcs θ,f=mgsin θ,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N增大,f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摩擦力逐渐减少,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对B的作用力与B和C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的作用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作用力不变,故A、B、C错误;由于半球形凹槽光滑,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则C对B的压力也保持不变,故D正确。
1.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2.处理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4)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平移使三个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施加拉力F,使小球平衡后细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拉力F( )A.方向可能在图中Ⅰ区内B.方向可能在图中Ⅱ区内C.最小值为mgcs θD.最小值为mgtan θ
[解析] 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沿细绳斜向上的拉力T以及拉力F,三力平衡,则力F必在mg和T夹角的对角范围内,即在图中的Ⅱ区域,当力F与T垂直时,F最小,最小值为Fmin=mgsin θ。
1.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力中有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2.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解析法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2)图解法①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变化;②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3)相似三角形法①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两个不同情况对应的力的三角形和空间几何三角形,确定对应边,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识列出比例式;②确定未知量大小的变化情况。
(多选)(2019·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解析] 对N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T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也一直增大,A错误,B正确;M的质量与N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若mNg≥mMgsin θ,则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若mNg
解析:对b受力分析且由平衡可得Nab=Gsin 30°=,即a对b的弹力一直不变,故A、B错误;对a受力分析,由图可知,斜坡对a的弹力一直减小,故C正确,D错误。
【对点练5】 (2020·汕头市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将一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BP沿水平方向时,BP板受到的压力最大B.当BP沿竖直方向时,AP板受到的压力最大C.当BP沿竖直方向时,BP板受到的压力最小D.当BP板与AP板垂直时,AP板受到的压力最小
解析:小球受重力、平板AP弹力F1和挡板BP弹力F2,将F1与F2合成为F=mg,如图;小球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F1和F2合成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PB逆时针缓慢地转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F1越来越大,F2先变小,后变大。
2.突破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
[解析] 物块A、B刚好要滑动,说明A、B刚好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分别对A、B受力分析,则对A,T=mgsin 45°+μmgcs 45°,对B,T+μmgcs 45°+3μmgcs 45°=2mgcs 45°,联立解得μ=,故C正确。
【对点练6】 (2020·武汉市武昌区1月调研)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双手水平地夹住一叠书并使这些书悬在空中静止,已知他用手在这叠书的两端能施加的最大水平压力为F=280 N,每本书重为4 N,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0,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则该同学用双手最多能水平夹住这种书的本数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58 B.56 C.37 D.35
解析:先将所有的书(设有n本)当做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2μ1F≥nmg,再考虑除最外侧两本书(n-2)本,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重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2μ2F≥(n-2)mg,联立解得n≤37,故C正确。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第3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与物体平衡第3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受力分析,接触力,共点力的平衡,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图2-3-1,三角形,答案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2章 3 素养探究课(二) 相互作用观念——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2章 3 素养探究课(二) 相互作用观念——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文件包含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3素养探究课二相互作用观念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3素养探究课二相互作用观念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素养提升课二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专用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素养提升课二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