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亚洲概况(二)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亚洲第2课时课件PPT
展开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板块位置洋流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经济位置...
人口工业农业聚落(城市)交通商业教育文化…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
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据图说出亚洲的位置特征:
海陆位置:(连四洲、围三洋)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下游;海岸线曲折,岛屿、半岛多。大陆东部有岛弧带(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据图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
读图要求:指出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对比分析为什么在水稻种植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发?
夏季风的进退早晚及强弱
纬度--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热量差异大。
海陆--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量差异大。
思考:亚洲还有哪些气候类型?为什么亚洲的气候类型如此复杂多样?
地势--地形结构复杂,中部地形高峻,垂直分异显著。
1.有关阿联酋计划在2020年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海水稻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植海水稻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B.大米是当地居民喜爱的主食C.阿联酋是沿海国家,海域面积辽阔D.海水稻喜温喜湿,迪拜气候条件适宜海水稻生长2.下列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咸水, 能够节约淡水资源B.海水稻可在盐碱地生长 ,因而可在中国西北大规 模推广C.海水稻的推广种植可以改良盐碱地D.盐碱地中微量元素较多,因此海水稻矿物质含量也比普通水稻要高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1)图1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2)试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1)青稞(小麦);水稻.(2)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 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3)图1中所示沿线,乙地(5250米)和丙地(2000米)的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试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4)试分析戌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3)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4)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图1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1.该国可能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思考:亚洲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亚洲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东部、东南部人口稠密原因: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开发历史悠久
中部、西部和北部人口稀疏原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严寒 --自然环境恶劣
穿长袍住帐篷的贝都因人沙特阿拉伯地区气候炎热,人们沙特阿拉伯地区气候炎热,人们大多过游牧生活过游牧生活
住木屋穿毛皮服装狗拉雪橇的雅库特人东西伯利亚气候寒冷,冰雪广布
住高脚楼的马来西亚人气候炎热,潮湿
住防震屋的日本人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
以捕鱼为生,船是交通工具的孟加拉国人恒河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住墙厚窗小房子的也门人西亚地区气候炎热,为减少热风、热量进入室内
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发展较快
出口油气为主的中亚--中亚油气资源丰富,但加工能力有限,主要用于出口
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分析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原因?
自然:日本常规能源缺乏;人文:能源需求量大;充足的资金技术,开发能力强;核能运输量小,适宜在日本发展。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此回答(1)~(2)题。(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油气资源 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产资源
不丹为传统农业国,经济相对落后,但在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却名列世界第八位,亚洲第一位。近年来,该国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水电、旅游业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1)简述该国地理位置特征。(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该国(不丹)属于南亚内陆国;处于北温带;与中国、印度接壤;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2)有利条件: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河流径流量大;地形崎岖,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的难度。
2.国家:亚洲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除 等小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
亚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是哪几个?
约40亿人,东南亚、南亚、东亚是人口稠密区
印度尼西亚(东南亚) 印度(南亚) 孟加拉国(南亚)巴基斯坦(南亚)中国(东亚) 日本(东亚)
4.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3.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C、人口分布不均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主要为黄色人种,其中南亚、西亚多属白色人种;
你能从下列图片中判断出他们是哪些地区的景观吗?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5.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7、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 ) A、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B、印度河 C、黄河、长江 D、恒河
6.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1)图示大洲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平 B.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自西向东,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2)关于甲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 C.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 D.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024亚洲概况(一)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亚洲第1课时课件PPT: 这是一份024亚洲概况(一)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亚洲第1课时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冰洋水系,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巴尔喀什湖,DCC,DCB,季风气候的利弊,图孟加拉国的水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27日本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东亚与日本第2课时课件PPT: 这是一份027日本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东亚与日本第2课时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BBA,BDA,DDB,CDA,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33南亚(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第2课时课件PPT: 这是一份033南亚(人文环境)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之南亚与印度第2课时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球棉花主产区分布图,棉花有什么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