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西游记》测试卷(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西游记》测试卷(有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入表内)
1.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作者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热情赞颂了其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猪八戒这个形象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本书中的反面形象。
2.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真大圣和假悟空先去了阎王处,又去了观音、玉帝等地方,最后如来才说破六耳猕猴本相,曲折的情节体现了取经路途的艰难。
B.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C.猪八戒憨厚朴实,吃苦耐劳;但在四圣试禅心的情节中,他没有经受住考验,受到四位菩萨的惩戒。
D.猪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3.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悟空一齐天大圣一弼马温一孙行者一斗战胜佛。“孙悟空”是唐僧给他起的,“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在历经波折后,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C.在高老庄,唐僧收了第二个徒弟猪八戒,他原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醉酒戏弄嫦娥被贬凡间投错了胎变成现在的妖样。
D.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能通过火焰山,靠的是孙悟空智取芭蕉扇,于是就有了“三调芭蕉扇”这一精彩有趣的情节。
4.下面四幅图取材于《西游记》,请你根据连环画中描绘的四个故事,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
A.(2)(3)(4)(1) B.(3)(2)(4)(1)
C.(3)(2)(1)(4) D.(3)(1)(2)(4)
5.第一个捉住唐僧的妖怪是_________( )
A.黑熊精B.黄风怪C.白骨精D.寅将军
6.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写师徒四人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了人民惩恶扬善的愿望。
B.在《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以便通过火焰山,借不出就智取,他先向灵吉菩萨借得“定风丹”,后又变作小虫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C.小说围绕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这一主线,写了许多降魔除妖的故事。
D.小说塑造了一个忠勇善良、憨厚淳朴、知错就改,又好吃懒做的沙僧形象。
7.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要以超强的韧性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胜利终点。
B.悟空请观音菩萨来收伏妖怪。观音让惠岸借来天罡刀,变作一个莲花座,诱红孩儿坐上去,捉住了他,收做善财童子。红孩儿野性不定,菩萨又给他套上金箍儿。
C.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D.唐僧这个形象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取经之路重重险阻,但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没动摇。
8.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僧刚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取经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师徒四人不断战胜心魔的过程。
B.唐僧善良、懦弱,但明知西天取经之路“只怕有去无回,难保性命”,依然执着地勇往直前,可见他信仰坚定,不畏艰险。
C.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D.唐僧、八戒误喝子母河的水怀孕了。悟空得知落胎泉的水能解胎气,就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如意真仙,取了水给唐僧、八戒喝,解了他们的胎气。
9.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在小说中经历了多次蜕变,所以可以说这部小说也是孙悟空的一部成长史。
B.孙悟空这个形象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斗争精神,是人们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C.孙悟空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D.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10. 下面有关《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B.孙悟空叛逆无畏、敢于斗争、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C.孙悟空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先拜菩提祖师学会长生不老之道、筋斗云,后又向如来佛祖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
D.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从东海龙王那里抢来的“定海神珍铁”,能长能短,取经路上用它屡建奇功。
1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小说四大经典之一,故事情节曲折精彩,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历来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下面对名著语段中的“妖魔”是谁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妖魔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漠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A.牛魔王B.哪吒C.白骨精D.圣婴大王
12.过西梁女国,在山上,孙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八戒要埋土,是怎样挖的坑?( )
A.毫毛变出的小猴B.八戒用嘴拱的
C.沙僧用禅杖挖D.唐僧用铲子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西游记》是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作者 (人名), 代小说家。
14. 《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内石碣上,刻着“花果山福地, ”;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所描写的人物是 。
16.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经典的神话英雄形象。作者赋予他多个名称,使其形象随着名称的变化逐步丰满。他在花果山称王时,被尊为“ ”,表现了追求美好的天性;在大闹天宫,自称“ ”,宣扬了蔑视强权的思想;在拜唐僧为师时,得名“ ”,一路斩妖除魔,彰显了勇往直前的精神。
17. 《西游记》长篇 体小说,是 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 的事件。有《 》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18. 《西游记》全书共 回,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 _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 ,表现的是孙悟空对 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 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 难,最后一难是: 。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 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三.语段阅读能力(60分)
1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佛祖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叉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节选自《西游记》,有删节)
(1)孙大圣被如来佛收伏之前,他闹出了哪些事?(4分)
(2)孙大圣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对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看的?(4分)
20.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13分)
不多时,见行者牵将马来,拴在槐树上,径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乱招道:“这里来!这里来!”行者转身到于厨房门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饭不彀吃,且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前边大人家,再化吃去罢。”八戒道:“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行者道;“甚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行者道:“这呆子笑话我老孙。老孙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A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行者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B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唱哔唱哔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 qín 来。”
(1)选文出自《西游记》二十四回,原回目为: (地名)大仙留故友,五庄观 (人名)窃人参。其中的“大仙”指的是: 。(3分)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三朝未满 惫懒 手到 qín 来
(3)语段中的两处划线句,从修辞手法看,A句为句 ;从语气看,B句为 句。(2分)
(4)从后文看,行者和八戒偷吃人参果,引出了怎样的后果?最终是如何解决的?(5分)
21.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10分)
(1)《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
(2)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
22.阅读下面的思维导图,在横线处填空。(8分)
② ③ ④
23. 结合原著,回答问题。(9分)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有碗来粗细。那罗刹挣脱手,举剑来迎,行者随又轮棒便打。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这一场好杀: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范武艺,前迎后架聘奇谋。却才斗到沉酣处,不觉西方坠日头。罗利忙将真扇子,一扇挥动鬼神愁!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1)文中的铁扇公主(罗刹女)的芭蕉扇威力无比,它有哪些用途?虽然这次孙悟空借到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还是没有翻过火焰山,为什么?(5分)
(2)《西游记》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往往穿插一些诗文,让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故事,选文中“猴王有意说亲由”一句包含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述。(4分)
24.名著阅读《西游记》。(12分)
却说那镇元大仙用手搀着行者道:“……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行者道:“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棵活树如何?”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行者道:“不打紧。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1)上面这一段对话说的是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最后孙悟空是如何与镇元大仙不打不相识,结为兄弟的?简要概述情节。(4分)
(2)“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兄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去就是几万里……”熟悉的歌词让大家想起古典小说《西游记》,小说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3)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参考答案:
1.D【解析】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猪八戒的缺点。他是取经四人组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并不是反面人物。
2.C【解析】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真大圣和假悟空先去了观音、玉帝等地方,又去了阎王处,最后如来才说破六耳猕猴本相,曲折的情节体现了取经路途的艰难。
3.A【解析】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孙悟空”是菩提老祖给他起的,“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4.B 【解析】根据图画中人物,可以判断回目为:(1)第98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知;(2)第27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3)第5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4)第59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故应排序为:(3)(2)(4)(1)。
5.D【解析】寅将军本是一只虎精,因唐僧急于取经,起早赶路,落入了寅将军的陷阱,两个仆从,被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吃了,多亏太白金星搭救,唐僧才逃离虎穴。
6.D【解析】“知错就改,又好吃懒做”的应该是猪八戒,而不是沙僧。
7.C【解析】“观音菩萨”、“连忙抢过”错;“今已成佛,自然去矣”。
8.C【解析】“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应该是“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
9.C【解析】孙悟空是菩提祖师给起的名字,不是唐僧。
10.C【解析】七十二般变化是悟空向菩提老祖所学。
11.D【解答】从“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漠天炽地”知,这个“妖魔”住在火云洞,口中会喷火。联系《西游记》中人物知,这妖魔就是红孩儿,人称“圣婴大王”。
12.B【解答】根据第五十六回,原文中的表述“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扛住钯齿,呆子丢了钯,便把嘴拱,拱到软处,一嘴有二尺五,两嘴有五尺深,把两个贼尸埋了,盘作一个坟堆”可知,是八戒用嘴拱了一个坑,把两人埋了。
13.吴承恩 明
14.水帘洞洞天 大闹天宫
15. 沙僧/沙和尚/沙悟净
16.美猴王 齐天大圣 孙行者
17.章回 神话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大唐西域记 唐僧取经
18. 100 去西天取经 大闹天宫 自由 100 81 归途师徒落水 艰难
19.(1)孙大圣闯龙宫,强借定海神针做兵器;闹冥府,勾销了生死簿中猴属名字;偷桃、偷肴、偷酒、盗仙丹,搅乱瑶池蟠桃会;逃出八卦炉,大闹天宫,天兵天将拿他没办法。
(答出其他情节酌情给分)(2)参考示例一:尽管孙大圣没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但是孙大圣却在如来佛的手指间撒了一泡猴尿,留下一股臊气。我认为,小说给佛祖开了个大玩笑,渲染了孙大圣对主宰天地万物的如来佛的轻慢,孙大圣的桀骜不驯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参考示例二:孙大圣虽然本领高强,但是最终还是受制于如来佛。我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有很多难以摆脱的困境,本领再大的人也难以幸免。这故事其实正是当时人们对某些社会现实无可奈何的反映。(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必须言之成理)
20.(1)万寿山;行者;镇元子 (或镇元大仙、与世同君)(2)zhā;bèi;擒(3)反问;(一般)疑问(4)偷吃人参果后,引起道童的痛骂,行者一气之下毁掉人参果树,结果师徒被镇元大仙捉拿。最终请来观音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师徒才得以上路。
21.(1)①观音菩萨②三打白骨精③宽厚仁慈④辨别真假悟空(2)⑤由冲动、急躁、易怒日趋成熟、稳重、理性。
22.①美猴王;②拜师学艺;③齐天大圣; ④斗战胜佛。
23.(1)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原因:借来的芭蕉扇是假的,不能灭火,反而使火势越来越大,无法过火焰山。
(2)“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虽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火焰山之火。
24.(1)唐僧师徒取经路过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了人家的人参果,并推到了果树。镇元大仙大怒,与孙悟空等大战。后孙悟空求得南海观音相助,用甘露救活果树,镇元大仙遂与悟空结拜为兄弟。(2)忠诚、勇敢、吃苦耐劳。(3)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精读片段
探究原因
分析人物
①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
唐僧从① 处得到紧箍,骗孙悟空戴上。孙悟空疼痛难忍,盛怒之下,欲害唐僧,唐僧念咒自卫。
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会发现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来越少,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⑤
②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孙悟空② (概括情节)时,③ (人物性格)的唐僧念咒加以阻止。
③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唐僧为了④
而念紧箍儿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 专题02《西游记》知识梳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读,跳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精讲+名著《西游记》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精华版),共12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炼专题18 名著阅读:《西游记》(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