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级高一地理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9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 kg的月壤返回地球,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C.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上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 )A.体积与质量太小 B.缺少太阳光照C.宇宙环境不安全 D.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右图为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科学家对①星球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 )①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若地球在②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火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公转方向将发生变化6.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地球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7.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地球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原因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一直以来太阳无明显变化C.日地距离适中 D.地球运行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一个黑洞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次黑洞吃“太阳”(宇宙中的某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此过程中黑洞喷流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 000万余年的能量,回答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不属于天体 B.太阳属于行星C.黑洞吃“太阳”不可信 D.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9.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吃了“太阳”,地球也会毁灭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C.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响 D.太阳对地球影响不大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完成10—11题。10.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滋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B.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地球比其他行星多D.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11.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①煤②石油③核能④风能⑤水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读“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完成12-14题。12.下列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昆明13.图示西部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线密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形 D.植被14.图中所示数值最高的地区,其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较高,日照时间长C.深居内陆,多晴天 D.沿海地区,洋面宽广15.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长波通讯受阻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⑤黑子数量多时,降水可能出现极大值A.②⑤ B.①③ C.③④ D.①⑤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非合作更加紧密,本班光伏产业园位于埃及阿斯旺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是埃及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有望成处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帮助埃及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下图为埃及地理位置简图。完成16-17题。16.本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降水少,晴天多C.纬度低,太阳辐射弱 D.海拔较高,空气稀薄17.该合作项目有利于埃及(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改善生态环境③缓解能源紧缺状况④增加大气湿度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18-19题。1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19.地壳最底部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20-21题。20.图中M界面为( )A.岩石圈 B.莫霍界面 C.软流层 D.古登堡界面21.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C.山地地壳厚度一定比盆地地区厚 D.M界面在陆地下约17KM2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波速变化 B.地下温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组成的变化23.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与纵波相比,横波( )A.传播速度较快 B.只能通过固体传播C.传播速度不变 D.可以通过液体传播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回答24-25题。2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25.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地球的演化史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古生物的演化史。从地球上出现生命到人类出现,经历了大约38.5亿年。而寒武纪被称为“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回答26—28题。26.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现的主要生物是( )A.原生动物 B.鱼类C.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植物 D.两栖动物27.在寒武纪之前,就出现了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生物,这种生物是( )A.三叶虫 B.蕨类植物 C.蓝藻 D.裸子植物28.下列生物按照由低级到高级进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蕨类植物②被子植物③裸子植物④海生藻类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29—30题。2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30.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31.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该图中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牛轭,犁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鹭湖、排湖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读下图,完成下题。32.图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33.在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沉积地貌一般是(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黄土谷地34.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①地的地形是( ) A.三角洲 B.洪积扇 C.河漫滩 D.江心洲35.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 ( ) A.V形谷 B.平原 C.冲积扇 D.河漫滩36.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 D.河谷发育于河流上游37.关于沟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沟谷流水的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 B.沟谷流水的下蚀,使沟谷不断加宽C.沟谷是由河谷发育而来 D.由于获得稳定的雨水补给,河谷发育成沟谷38.河流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不适合开辟为住宅用地,是因为( )①岸陡水急,不利于安全和取水 ②是侵蚀岸,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③洪涝灾害频繁 ④水急浪大,不利于船舶靠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9.营建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人类长久以来的基本追求,中国古人所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居住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自然要素 B.社会要素 C.社会管理 D.基础设施40.读右图, 完成下题( )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扇缘带地表径流水量最多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第二卷(共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41.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_,②______。 (2)______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层(填字母)。(3)图甲中的______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现象。(4)地表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其在我国分布最丰富地区为______概括其影响因素?(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依据图乙中的信息得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42.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是____界面,G表示____,呈____,或____状态。(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见(5)岩石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对应________(图甲或图乙);若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对应________(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________地貌。(2)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____,以流水________作用为主。(3)简要描述图甲的成因? (4)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5)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B→A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来: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高一地理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BDADBDCDCA11121314151617181920CDCAABACCB21222324252627282930AABBCCCDDC31323334353637383940ABCBAAAAAC二、综合题。(共40分)41.(14分)(1)木星 金星 (2)黑子 B (3)C 极光 (4)太阳辐射 青藏高原。影响因素:纬度低;海拔高、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 (5)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42.(14分)(1)横 纵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变小 古登堡 外核 液态 熔融 (4)D(5)岩石圈的范围包括了地壳以及上地幔的顶部。 43.(12分)(1)冲积扇 图甲 三角洲 图乙 沉积 (2)b处 堆积(3)河流流至山麓,地形急剧変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沉积,形成的扇壮堆积体。(4)B A (5)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省鹤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40小题,共60分), 干热岩位于, 图中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玉溪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三明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三明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月考高一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