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展开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 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 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 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 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C. 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 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 “君子之于食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4. 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 分)
5. 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苇之事
孙犁
很多年不到白洋淀去,关于菱茨鱼苇之事,印象也淡了。近日,一位妇女,闲时和我谈些她家乡的事,引起我对水乡的怀念。
她家住在D村。这个小地方,曾有一京二卫三D村之称。原来是个水旱码头,很是繁华热闹。大清河在村南流过,下水直达天津。又是一个闸口,每天黄昏,帆樯林立。旱路通往保定,是过路客商打尖的地方。我记得在同口教书时,前往保定,就是在这里吃午饭,但当时的街道市面,都忘记了。
她家极贫苦,父亲好赌博,曾在赌场上,把土改分得的地,当场卖掉,家里的人都哭了。但他有妻子和五个小孩,也要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一年之中,他除去赌博,不是给人家去打坯,换些粮食;就是在河边治鱼,卖些零钱。
她是头大的孩子,很小就知道为生活操劳了。她先学会编席,母亲告诫她,织席这勾当,“抬头误三根,低头一大片”,整天忙得连梳头洗脸的工夫都没有。母亲见地太疲乏、太困倦,就给她讲故事。她回忆说,那些故事,古老,冗长,千篇一律。故事中,总是有一个傻子,傻子又总是很走运,常常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要到漂亮的媳妇,发家致富。
有一年,发了一场大水,她家的房冲倒了,搬到堤坡上,临时搭了一间小屋。秋后,水渐渐落去,河里出了鱼,全村的人,买网捕捞。买一片大缯,要一百多元,她家买不起。父亲买了几丈蚊帐布,缝制了一具小缯。小网有小网的好处,除去她父亲,母亲和她都可以去搬缯捕鱼了。
鱼实在很多,特别是一种名叫石鲢的小鱼,浮满了河面。这种小鱼,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炖熟了,上面漂着一层黄油,别提多香了。外地的鱼贩子都来了,就地收货加工。但因为鱼太多,后来就只收大鱼,不收小鱼。
她只好自己卤了,和大弟弟挑到上高地集市上去卖。她从小逃过荒,出过工,也做过运输,就是没有卖过东西。她看好一个地段,把鱼放在地下、和弟弟站在那里,弟弟比她还腼腆,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赶集的人从她们眼前走过,可是没有一个人照顾她们的鱼。她想吆喝几声,心里十分害臊,喊不出来。最后还是红着脸吆喝起来:
“买鱼呀,好香的鱼!”
过了会儿,又喊:
“买鱼呀,贱卖呀!”
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几个人蹲在她们的摊子前面了。
买卖开始了,她掌秤,弟弟收钱。卖出几份以后,围上来的人更多了,你挑我拣,她简直忙不过来。她忽然看见有一张五元的票子,掉在了地的筐子下面。她看好一个空子,赶紧捡起来,扔进书包。
她很兴奋,买卖做得也很顺利,不到晌午,鱼就卖完了,一共卖了十多元。赶紧收摊,带着弟弟去赶集。
她手里有十五元钱。她手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钱,但她除去衣食二字,没有想到要买什么别的东西,她首先想到的是父亲。
“谁要这件皮袄?”
有一个老太太,提着一件破旧的短皮袄,在大声吆喝。她心里一动。天渐渐凉了,父亲一早一晚还要去河上搬缯。她只见过别人家的老人穿皮袄。她从来也没想到过自己的父亲穿皮袄,现在,好像父亲也有穿一件皮袄的份儿了。
她走上前去,摸了摸皮袄。毛色很旧,有的地方,还露着皮子。但这总是一件皮袄。她问:
“多少钱?”
“不还价,你给十五元。”老太太说。
“值吗?”
“不值,你就走你的。”老太太又吆喝起来。
她走了几步,终于又回去,把钱交给老太太,换来这件皮袄。
回家的路上,虽然天气并不冷,她还是往自己身上,披了披这件皮袄,确实暖和呀。
现在,父亲早已去世,她讲起这段事情,还很得意。
她对我说,为了不再织席,她和家在这个大城市的人结了婚,现在很少再回娘家住。那里的河,早已经干了,更不会有鱼;也没有人再织席,人们有别的致富之路了。
我听到的,好像也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头简洁,既引出下文有关“她”的故事,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使作品弥漫着浓重忧郁的感伤氛围。
B. 文中母亲讲的“傻子走运”的故事看似一处闲笔,却体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隐喻后文“她”幸运地捡到钱。
C. 作品中的外地鱼贩子和卖旧皮袄的老太太是作为反面人物形象出现的,他们是薄情寡义、唯利是图的奸商代表。
D. 小说的结尾说“那里的河,早已经干了”“没有人再织席”,既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悲凉。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篇对家乡的介绍不吝笔墨,如“大清河在村南流过”“是过路客商打尖的地方”,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也与结尾遥相呼应。
B. 小说中的“她”和父亲瑕瑜互现,充分体现了“圆形人物”的特点,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能给人以真实性和亲切感。
C. 小说中的父亲好赌博,但为了家人的生活还给人家打坯,到河边捕鱼,在平静的叙述中,也真实地展现了父亲的另一面。
D.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隐藏在故事背后,对妇女的故事进行纯客观的转述,这是作者有意拉开“我”与故事的情感距离,为读者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
8. 妇女在给“我”讲卖鱼买袄的往事时,为什么会表现出“很得意”的神态?请简要分析。(5分)
9. 文艺评论家陈良运曾说:“《鱼苇之事》只是间接地写今日白洋淀,但还保留了作家40多年前那些写白洋淀作品的艺术风格。”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乙)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至幕中。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①。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旋与宜中议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如何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②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压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压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①主管机宜文字:官职名,掌机密文件。②井澳,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海中岛屿。
10. 下列加点的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井澳风
B. 亡其六郡 诸僚属多亡者
C. 三致志焉 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D. 是以见放 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B.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C.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D.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之事,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B. 渔父,文中是指打鱼的男子,“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含有特定意义,常指抱有“持守其真”、还归自然主张的隐居者。
C.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为进士,即古代科举省试及第者的称呼。
D. 笏,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持的手板,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屈原能力出众,遭小人陷害而被贬官,最后不愿与世推移而投江明志;陆秀夫才干突出,虽遇伯乐赏识,但偏逢末世,最后兵败而赴海殉国。
B. 屈原和陆秀夫皆是忠贞爱国之士:屈原虽被放流,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陆秀夫取胜无望,深觉辜负了王之重托,便赴海而死,向王明忠。
C. 甲文文学性浓厚,运用对偶、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乙文语言平实、叙述简洁,更注重史学性。
D. 甲乙两文均精心裁切,详略得当:甲文概述上官大夫诋毁屈原,详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乙文略写陆秀夫追随二王到温州的过程,详写朝会时的场景。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是宋朝南渡。
15.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 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C. “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然在汉朝也传进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 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心绪的表达。
16. 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 思想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每空1分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写秦始皇挥动长鞭驾驭天下,消灭周边的国家统一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司马迁认为其产生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李白《蜀道难》中体现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句子“ , 。”
(5)、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不容半点枝蔓,结构上要( )、斗拱相抱。虽然也有倒叙插叙、人间天上、阴阳两界的自由流动,但因舞台演出“一次过”的不可重读性,故事必须讲得经典、简洁、( )。契诃夫说过一句关于编剧技巧的精彩语:第一幕枪挂在墙上,第三幕必须放响,否则就没有悬挂这个道具的必要。这里讲的就是戏剧结构的简洁性、紧密性。而小说可以( ),雍容闲庭,第一章墙上挂枪,到最后一章仍不放响也是常事,因为那是大量的描写中的一点而已。可戏剧终归不是小说,小说也终归不是戏剧,它们是两个道上跑的火车,唯有穿越人性山洞前的凄厉长鸣,以及穿过山洞后的狂放呼啸, 。尽管这种呐喊有时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但其本质都是对人性深度的( )。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首尾呼应 环环相扣 横生枝节 洞穿
B. 首尾相连 丝丝入扣 旁逸斜出 洞穿
C. 首尾呼应 环环相扣 旁逸斜出 洞悉
D. 首尾相连 丝丝入扣 横生枝节 洞悉
19. 下列填入文本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种同步声响才是它们永远都不可或缺的,直逼灵魂
B. 这种不可或缺的同步声响才永远直逼它们的灵魂
C. 才是它们不可或缺 直逼灵魂的永远的同步声响
D. 才是它们永远都不可或缺的、直逼灵魂的同步声响
20. 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3分)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孔融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如果你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题口号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以下面这幅图片作为发布会的结尾,来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期盼和祝愿,请你为它配写一段100字以内的结束语。(6分)
四、写作题 (本大题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3
15
18
19
答案
4、
(4分)
5、
(4分)
8、
(5分)
9、
(6分)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
16. 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 思想情感。(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__________ ,__________ 。
(2)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4) , 。
(5) , 。
20、 (3分)
21、6分
22、作文(60分)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5题答案】【答案】1. C 2. B 3. D
4. ①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辩证关系,从原因方面展开正面论述。②材料三,立足人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做法方面,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5. ①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②爱护尊重自然。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了解自然。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对所有人一视同仁”错误,由材料一第1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对人的爱是有所区别的。
B.“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错误,由材料二第1段“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可以看出,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
D.“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错误,由材料三最后一段“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可以看出,选项对人类之于自然的角色的判断是错误的。人类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分析不当,错在对二者观点异同的判断。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故选B。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强调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二论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符。
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角度”就是用事理去证明“角度不同则观感也不同”道理,其目的在于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全面地了解该事物。谈意义(作用)是常用的论证角度。意义分为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积极意义有正面强调的作用,消极意义有反面烘托的作用。
材料二采取总分总的结构,首句: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即中心论点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说明立足点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的科学事实,从正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即地球正因有了生命才能成为地球,生命正因有地球才得以生存;
材料三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是从反面论述了人类不能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以为是主宰和统治者,而导致环境危机出现。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则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论证角度出发,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讲述了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尽物之性”,启示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
材料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启示我们要了解自然,善待地球,善待生命,保护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
材料三指出“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必会祸及自身,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6~9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 ①她战胜了内心的羞涩,在做买卖时勇敢地“吆喝”并挣到了不少钱。②捡到一笔钱,这是意外之喜。③给从来没有穿过皮袄的父亲买了一件皮袄,尽了孝心。
9. ①体现人情之美。父亲替别人打坯、河边治鱼,母亲千篇一律的古老故事,姐弟俩艰难地叫卖,体现出艰苦岁月中的温情和人民的勤劳坚忍的人性。
②形象描写逼真。“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形象地写出弟弟的腼腆;“看好空子”,“赶紧捡”,“扔进书包”,生动地写出她捡钱时紧张又兴奋的心情。
③语言清新简明。如对小鱼的介绍,“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多用短句,简洁明快。
④景物诗情画意。文中她所在的D村,“每天黄昏,帆樯林立”,体现出水乡的诗意美景。
【解析】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
A.“浓重忧郁 感伤氛围”错误,程度过重,表达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有时代进步的一方面,所以文中弥漫的是淡淡的感伤。
C.“作为反面人物形象出现的,他们是薄情寡义、唯利是图的奸商代表”错误,本文是在怀念以前的乡村生活,并非批判,“外地鱼贩子和卖旧皮袄的老太太”都是过去生活中的人物,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圣湖,不能判定他们就是反面人物。
D.“悲凉”错误,“人们有别的致富之路了”体现的是时代的进步。
故选B。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艺术特色 能力。
D.“对妇女的故事进行纯客观的转述”错误,作者是带着淡淡的忧伤叙述故事的,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并非纯客观的转述。
故选D。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她“没有卖过东西”,开始很腼腆,“红着脸吆喝起来”,终于卖了钱,她因为克服了羞涩感而且挣到了钱而“得意”;
“她忽然看见有一张五元的票子,掉在了她的筐子下面。她看好一个空子,赶紧捡起来,扔进书包”,因为捡到五元钱而“得意”;
“她从来也没想到过自己的父亲穿皮袄”“把钱交给老太太,换来这件皮袄”“她还是往自己身上披了披这件皮袄,确实暖和呀”,她因为能给父亲买件皮袄尽了孝而感到“得意”。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很是繁华热闹。大清河在村南流过,下水直达天津。又是一个闸口,每天黄昏,帆樯林立”体现出水乡美景 诗情画意。
父亲“给人家去打坯,换些粮食”“她是头大的孩子,很小就知道为生活操劳了。她先学会编席”“母亲见她太疲乏、太困倦,就给她讲故事”“和大弟弟挑到上高地集市上去卖”,一家人生活虽艰苦,但勤劳、坚韧,充满温情。
“弟弟比她还腼腆,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家的鱼”,形象地描写弟弟的腼腆;“她看好一个空子,赶紧捡起来,扔进书包”,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她捡钱时的紧张而兴奋的心理。文本对人物的刻画形象而生动。
“买卖开始了,她掌秤,弟弟收钱”“这种小鱼,一寸多长,圆身子黑花条,没有刺,油很多。炖熟了,上面漂着一层黄油,别提多香了”等多用短句,体现语言的清新、简洁。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B
14. (1)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2)等到考察他的政务,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更加器重他,即使自己调任也不让他离开自己,陆秀夫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三(多)次升迁至主管机宜文字。
14. ①甲文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在叙事中融入大段议论。直接表达作者的看法,如对君王任用臣下的分析,表达君王应举贤任能的政治主张;②甲文议中寓情,论中有情。比如评论人君的忠奸不分,表达了对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同情,寄寓着作者因自身遭际而同病相怜的深沉情感。直抒胸臆,批判楚怀王不辨忠奸。③乙文在叙事中刻画人物,作者没有发表看法,没有过多流露作者的情感。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句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属”,继续、连接;第二句句意:在井澳恰好遇到大风。“属”,正值、恰逢。
B.第一句句意:失去了六个郡。“亡”,丢失;第二句句意:李庭芝幕府中的属史大多逃跑了。“亡”,逃跑。
C.第一句句意: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焉”,句末语气词,可不译。第二句句意:陆秀夫独自沉默不发一言。“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D.第一句句意:因此被放逐。“以”,因为;第二句句意:益王因此受惊生病去世。“以”,因为。
故选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该句译为: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活着,将把他置于何地?古人尚且有凭借一支军队和方圈十里之地复兴国家的,现在百官有司都具备,有士兵数万人,上天如果不想灭绝宋朝,凭借这些难道不可以建立国家吗?
“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中,“一旅”“一成”是并列结构,且都是“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今百官有司皆具”中,“百官有司”是名词,作主语,“具”是具备的意思,是谓语动词,不能与前面主语断开,排除AB。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即古代科举省试及第者的称呼”错误。应该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
故选C。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深觉辜负了王之重托,便赴海而死,向王明忠”错误,这不是他赴海而死的原因。由原文“至元十六年二月,压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即负王赴海死”可知,是战败后,张世杰、苏刘义各自砍断缆绳乘船离去,陆秀夫无法逃脱,才投海而死。
故选B。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关键词:“无”,无论;“忠”,形容词作名词,忠臣;“贤”(第二个),贤才;“自为”“自佐”,宾语前置句。
第二句关键词:“器”,器重;“虽”,即使;“迁”,升迁。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颔联写到大宋的北方遗民历尽劫难,还保留着过去的(捣衣)风俗,而南逃的大宋君臣苟且偷安,这种风俗大不如前(“思情”被淡忘)。作者借捣衣风俗在南北的不同,抒发了自己面对历史的变化而怅然若失、伤感身世的情感,也沉痛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忘记江山沦落、求和苟安的愤懑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错误,作者在此处是借古讽今,联系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断求和乃至每年输送岁币给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导致国家积贫积弱而少数民族政权崛起的历史,可知作者是在批评南宋统治者这么做是养肥了敌人而削弱了自己。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颔联意为:北方来的风俗依然留存着古代的气息,南渡过后的士大夫们已大不如前。
此处前后有对比,“北”指北方沦陷之地,作者看似说北方沦陷之地还保留着捣衣的古风,实际上是想借北土保留捣衣风俗,表达北方遗民依然未忘故国之心;可令人失望的,却是“南渡衣冠”们的心思早已变化,他们忘记了北方原本属于大宋的土地和子民,只顾苟且偷安、一心求和,完全比不上从前。
故而颔联有“闻捣衣”的表层意思,风俗不同,昭示着历史变迁导致的文化变化,流露出作者面对历史的变化而怅然若失、伤感身世的情感。更有深层含义,即对南宋朝廷忘记江山沦落、求和苟安的愤懑之情,“不及前”三字已鲜明地表达作者愤懑不平的态度。
【17题答案】
【答案】 ①.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信而见疑 ④. 忠而被谤 ⑤. 亦余心之所善兮 ⑥. 虽九死其犹未悔 (4)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首尾相连:指前后连接不断。首尾相应: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本处指戏剧在结构上要严谨,开头和结尾要相呼应,所以选用“首尾相应”。
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的紧密。丝丝入扣: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本处指戏剧的故事情节要连接紧密,所以选用环环相扣。
横生枝节: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这里是说小说的结构特点,相对于戏剧结构的简洁性、紧密性,小说的结构可以不同,可以有一些分支,所以选用“旁逸斜出”。
洞穿:一般是指在某一物体上开出穿透的洞。这个词的指向对象必须是具象物品。洞悉:清楚地知道。凭直觉或以敏锐的洞察力察觉或辨别出。本处的对象是人性,所以选用“洞悉”。
故选C。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本题中,和前面“唯有”相搭配的词语为“才是”,所以排除A、B;根据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表时间的修饰语要放在表示形容词性和动词性修饰语的前面,所以要排除C。 故选D。
【20题答案】【答案】孔融是说陈韪小的时候很聪明,现在很平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首先要通读文本,理解文本大意,再结合关键信息分析孔融的言外之意。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而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言外之意是陈韪小的时候很聪明,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这也再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21题答案】
【答案】“一起向未来”,这口号凝结着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准备好了!我们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能享受冰雪,心怀暖意,驱散严寒,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图片上展示出在冰上运动的“冰墩墩”“雪容融”,滑冰都呈现出“奔跑”的姿态。结合图片中英文字“一起向未来”,可见其寓意是人类团结合作,可以克服冰雪寒冷的挑战,奔向美好的未来。
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一起向未来”是汇聚、是共享,“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团结、和平、进步、包容是共同目标,是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注意在表述时要句式整齐,强调“奥林匹克精神”的主题,并注意字数限制。
22、【答案】例文:
破开“高峰体验”的错觉,抵达真正的顶峰
正处于适合不断追求与探索中的青年人,我们总是积极于不断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再达成一个小目标后,获得短暂的极乐。正如心理学中“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的短暂的、趋于顶峰的完美体验”的“高峰体验”这一概念。在片刻的欢愉后,我们是否也该思考,这,是否就是真正的顶峰?
“自我实现”是多层次的,仅仅满足于口腹之欲,止步于物质上的片刻满足,其带来的刹那享受,往往只是瞬间而虚无的,而这又驱使人去追寻下一份欲望,永无休止,永远难以真正的达到顶峰。真正的自我实现,应是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充实和完善,是物质享受难以替代的精神充盈,在精神的忘我与极乐中延长了的“短暂”,体会本真原初的满足。
反而言之,满足 反面是痛苦,是缺失,是虚无。欲望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满足,求而不得的失意才是人生之常态,如果汲汲于欲望的满足,物质的攫取,那么只是在物欲的驱使下疲于奔走,耽溺于片刻的慰藉,而棋差一着便可堕入求之不得的深渊。这无异于在钢丝上行走,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却得不到相平衡的回报,并承担着极高的风险,这边不是趋于顶峰的真正形态,而是趋于自我毁灭的解构行为。
自我实现的目的绝不应只是体会短暂的欢愉,而应更在于提升个人价值,建立深度的精神上的人格丰碑。摒除短暂的定义,让“顶峰”不再处于“趋于”而是真正到达顶峰。不满足于满足,不耽溺于欢愉。我们达到目标,实现理想,以为自己达到了“顶峰”,殊不知只是攀登路上的波峰。若是止步不前便止步于此,难以登上真正的顶峰以窥山巅之上的登高之慨。不落于心理学的陷阱,破开“高峰体验”的迷雾,继续探索的路不会迷失于成功的错觉、短暂的慰藉,冲破表象以不断追求,获得浩然于胸襟的完美体验。
破除“高峰体验”的表象,于波峰之上探索顶峰的曲径,实现真正的精神满足和人格丰盈。于是,当真正走入时间也就去到了空间,当真正走入空间也就抵达了时间,春秋同一,宇宙微尘统一。只身于当下,在宏大逸散的趋势下,时间是瞬间的因缘轨迹,空间是微粒的短暂停留。不止步于虚无的完美体验,冲破高峰体验的错误感官,不断求索,抵达真正的顶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题提供的是典型的情境式材料,从三个角度给出了具体的“情境”:吃喝情境、运动情境、学习情境。三个情境都很生活化,可触可感。李同学想到心理学上的“高峰体验”也是基于这些具体情境而得。材料对“高峰体验”意思也做了解说,我们在对“高峰体验”进行阐述、引申与论述时,应着重抓住其中的“自我实现”“满足”等要点,针对材料中的不同“高峰体验”进行分析。材料中的“高峰体验”,既有物质上的满足(吃喝),更有精神深处的激荡(赢得比赛成功、努力学习后的收获);而根据“高峰体验”的定义,我们也能得知“高峰体验”具有瞬间性(短暂性)、深刻性、偶得性的特点。
因此,如果我们细读材料与写作任务,总结材料中给出例子的异同点,其实不难得到第一个思路,即高峰体验中“物质”与“精神”的差别。而如果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思路便可升华至“即使是精神上的高峰体验其实也有高下之分”,如此一来,便具有了“一体两面”的思辨性。同理,如果着眼于高峰体验的定义,体会到高峰体验的瞬间性、深刻性和偶得性等,也不难得出“高峰体验切勿沉迷”的思路。那如果再进一步深挖思考呢?我们可以想到,不沉迷即要追求更高的目标,“高峰”背后另有“高峰”,所谓的“平地”与“高峰”只是相对的,这样子文章就有了进一步的升格。
立意:
1.“高峰体验”是自我价值的完美展现。
2.“高峰体验”是自我合理欲望得以满足的逍遥游。
3.“高峰体验”,不一样的烟火。
4.“高峰体验”,让人生精彩绽放。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八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八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昭昧詹言》曾评价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6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九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九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分析“辫子”在文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