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6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6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练习,共7页。
1.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C.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没有界限的
2.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③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和精神病患者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3.如今校园内,加入“手机-族”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这说明( )。
A.我们享有的权利不能完全实现
B.学生在学校里是没有自由的
C.老师干涉了这些同学的自由
D.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小刚在教体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
A.平等权
B.义务教育权
C.建议权
5.祥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
A.人权
B.义务教育权
C.建议权
D.平等权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 )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3.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4.在我国未满( )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5.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遵守公共秩序不是我们小学生的义务。 ( )
2.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 )
3.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
4.我们小学生的身份证有效期与爷爷奶奶的一样。( )
5.彼得出生在中国,加入了英国国籍,但他仍然是中国公民。(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小练习。
六.简答题(共5题,共35分)
1.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举例说明。
2.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有哪些?
4.在成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哪些特别关怀?
5.“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楼上天不亮就装修太扰民了,老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怎么办?”如果是你的邻居有这样的矛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
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广场舞是一种人民群众喜国乐见的娱乐方式,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头于广场不那和谐的新用,比如,北京发生过一起“广场舞大妈袭警案”,居民孟某在住所门前播放广场舞音乐,居民因为扰民报警,孟某不听警察劝阻,将警察抓伤。
有人说,大妈们有跳广场舞的权利。
有人说,居民有不被噪音打扰的权利。
(1)对于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2)你有什么解决广场舞问题的好建议吗?
八.材料题(共2题,共12分)
1.活动园。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那里读书。
(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4)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5)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6)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2.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
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
(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C
5.C
二.填空题
1.姓名;性别;民族;隐私保护;信息
2.纳税
3.2
4.18周岁;18周岁
5.公民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
五.填表题
1.人身自由权;言论权;受教育权;选举权;隐私权
六.简答题
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有道理即可)
2.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2.宗教信仰自由3.政治权利和自由,4.监督权,5.人身自由,6.财产权,7.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8.特定主体的权利,如:妇女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对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以及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5、依法纳税6、其他基本义务
4.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5.我会劝说邻居不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装修,每个人都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如果劝说无果,我会依法报警处理。
七.辨析题
1.(1)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广场舞大妈们行使权力的时候超出了界限,侵犯了居民的休息权;
(2)广场舞大妈可以定时定点地跳广场舞,或者将音乐声音调低,不影响邻居即可。
八.材料题
1.以上事例分别说的是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知情权、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权和知情权;
人权保护事例:我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去浏览政府信息,还给市长打热线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
2.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九.综合题
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国籍的取得方式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人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表示居民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随堂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