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以下人群中,没有选举资格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
A.姓名
B.生日
C.年龄
D.家庭住址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A.英国
B.古希腊
C.古埃及
D.中国
3.下列公民中,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是( )。
①居住在法国的法国籍华人
②侨居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
③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
④被朝鲜方面扣留的中国越境人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 )年。
A.5
B.10
C.15
5.以下人群中,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
①老年人
②小学生
③20岁青年
④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 )受到宪法的保护,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 )、( )父母。
2.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 )和(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
5.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
2.我们年龄尚小,没有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3.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4.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我国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效期限也不同,请你根据对知识的掌握准确连线
未满16周岁 长期有效
16——25周岁 有效期20年
26——45周岁 有效期10年
46周岁以上 有效期5年
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
1.请你阅读下面情境后,填写表格。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
1.“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2.你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权利和义务?
3.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
4.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5.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
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
八.材料题(共2题,共17分)
1.妈妈给小华报了钢琴班,小华很喜欢弹钢琴,经常练钢琴到半夜,这天晚上十点半,小华的邻居来敲门,让小华晚上练琴不要到这么晚,影响他们休息,小华觉得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享有在家自由练钢琴的权利。
(1)你觉得小华的做法对吗?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分析一下原因。
(2)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2.案例分析。
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下。
(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
(2)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
九.综合题(共1题,共8分)
1.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二.填空题
1.家庭;关爱;赡养
2.权利;义务;孝敬;赡养扶助
3.国家机关
4.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5.界限;损害;滥用权力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如下:
六.简答题
1.不正确。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对于某些权利,公民可以放弃;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则必须履行。这既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要求。
2.公民有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格尊严等权利,需要履行遵守公共秩序、服兵役、维护民族团结、依法纳税等义务;权力与义务是一致的,享受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即便放弃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
3.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4.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5.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
七.辨析题
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
八.材料题
1.(1)小华的做法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小华有弹钢琴的权利,但是他损害了邻居合法的权利,他的邻居也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2)向邻居道歉,不在晚上休息时的练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2.(1)我同意小军的意见,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2)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
(3)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
九.综合题
1.D;C;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世界人权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赵明的身份证号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 我们是公民6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不是我们的义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6 公民意味着什么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