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0832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0832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0832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吉林省吉林五中中考物理质检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g D.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2.如图所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海市蜃楼 B.手影的形成 C.放大镜成像 D.镜中的苹果3.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冰的形成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利用惯性 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5.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海波 B.松香 C.玻璃 D.沥青6.如图为金鱼儿吐出的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的密度,受到的浮力,及气泡受到的压强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浮力变大 B.密度变大 C.压强变大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通过 传入我们的耳中。8.把洗完的衣服展开晾在阳光下,并挂在 处,这是为了加快水分的 。9.滑雪是吉林市特色旅游项目。雪是水蒸气 形成的,这个过程要 热量10.漫步松花江边,看到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1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 。12.体重600N的小明站在电梯上,当电梯加速上升时,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700N,则此时小明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N。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13.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柱将 ,此现象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14.如图是消毒用的一种喷雾器原理图。当压缩空气从小孔快速喷出时,细管上方的空气流速 ,压强 ,瓶内外产生气压差消毒液在细管中上升并喷出。1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悬浮在水中,则A所受的浮力 B所受到的浮力。若a、b长方体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Fa Fb。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6.一辆主战坦克,质量为6×104kg,当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6m2,求:(1)坦克受到的重力(g取10N/kg);(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17.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18.小明在甄选照片时发现水中的“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请分析其中的原因。19.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就会出现一层水雾。请解释水雾产生的原因。20.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其中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请你利用本节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21.请在图中画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2.请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23.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24.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1)水的沸点为 ℃,当地气压 标准大气压。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2)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mb。2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 cm。(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cm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 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 的实像;(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26.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 的知识可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N。此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 N。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将 。27.小明利用电子秤、烧杯、细线、实心铝块对洗手液的密度进行测量,步骤如下:①将适量的洗手液倒入烧杯中放置在电子秤上。如图甲;②将系好细线的铝块缓缓浸没到洗手液中保持静止,洗手液未溢出。如图乙;③将铝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如图丙。(1)图乙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比图甲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 。图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 图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2)实心铝块的体积为 cm3。(已知ρ铝=2.7g/cm3)(3)图乙中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N。(4)洗手液的密度为 g/cm3。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B.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g D.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解答】解:A、正常人的肚脐以下约为1m,比对后知道课桌的高度约80cm,故A错误。B、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约为70次,故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B正确。C、两个鸡蛋约是1N,两个鸡蛋的质量m0.1kg=100g,故一个鸡蛋约50g,故C错误。D、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是26℃,37℃的室温太热了,故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海市蜃楼 B.手影的形成 C.放大镜成像 D.镜中的苹果【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镜中的苹果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冰的形成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解答】解:冰是鱼表面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系安全带。系安全带的目的是( )A.增大惯性 B.减小惯性 C.利用惯性 D.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解答】解:人随汽车高速前进,当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仍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到车内前方的硬物而受伤,因此要求前排乘客及驾驶员系安全带,这样能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海波 B.松香 C.玻璃 D.沥青【解答】解:松香、玻璃、沥青无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都属于非晶体;海波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选:A。6.如图为金鱼儿吐出的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程中气泡的密度,受到的浮力,及气泡受到的压强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浮力变大 B.密度变大 C.压强变大 D.无法判断【解答】解: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变大,故A正确;气泡上升过程所处深度减小,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故气泡体积增大,而气泡内空气的质量不变,由ρ可知,密度变小,故BC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7.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振动 产生的,通过 空气 传入我们的耳中。【解答】解: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故答案为:振动;空气。8.把洗完的衣服展开晾在阳光下,并挂在 通风 处,这是为了加快水分的 蒸发 。【解答】解:要使洗完的湿衣服干得快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通过增大衣服(水)的表面积来加快水的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是通过提高衣服(水)的温度来加快水的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是通过加快衣服(水)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加快蒸发。故答案为:通风;蒸发。9.滑雪是吉林市特色旅游项目。雪是水蒸气 凝华 形成的,这个过程要 放出 热量【解答】解: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凝华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0.漫步松花江边,看到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虚 像。【解答】解: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看到鱼的虚像,而且比实际位置高。故答案为:折射;虚。11.小明站在平面镜前0.5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0.5 m;他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解答】解:小明站在距离平面镜0.5m前照镜子,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0.5m;当他远离镜面照全身时,小明的身高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0.5;不变。12.体重600N的小明站在电梯上,当电梯加速上升时,电梯对他的支持力是700N,则此时小明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700 N。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静止 的。【解答】解:(1)因为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当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为700N,小明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也为700N;(2)小明站在电梯里,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小明是静止的。故答案为:700;静止。13.小明将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从1楼拿到10楼,玻璃管内水柱将 升高 ,此现象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变小 。【解答】解:小明拿着自制气压计从1楼到10楼,由于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小。故答案为:升高;变小。14.如图是消毒用的一种喷雾器原理图。当压缩空气从小孔快速喷出时,细管上方的空气流速 大 ,压强 小 ,瓶内外产生气压差消毒液在细管中上升并喷出。【解答】解:当喷雾器工作时,当压缩空气从小孔快速喷出时,细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瓶内外产生气压差,使药液从细管中上升并喷出。故答案为:大;小。1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悬浮在水中,则A所受的浮力 等于 B所受到的浮力。若a、b长方体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Fa > Fb。【解答】解:(1)长方体a、b悬浮在水中,则F浮=G,由于两个长方体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浮力相等;(2)由图可知,长方体a、b上表面所处在水的深度ha>hb,根据p=ρ水gh可知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a>pb;由图可知,长方体a、b上表面的面积Sa>Sb,所以,根据F=pS可知水对上表面的压力大小Fa上>Fb上;由于ab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大小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和,所以,则Fa>Fb。故答案为:等于;>。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6.一辆主战坦克,质量为6×104kg,当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6m2,求:(1)坦克受到的重力(g取10N/kg);(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坦克受到的重力:G=mg=6×104kg×10N/kg=6×105N;(2)坦克对地面的压力:F=G=6×105N,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05Pa。答:(1)坦克受到的重力为6×105N;(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为105Pa。17.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解答】解:(1)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1kg×10N/kg=1N;(2)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木=(0.05m)3=1.25×10﹣4m3,因为木块漂浮,所以G木=F浮=1N,因为G木=m木g=ρ木V木g,所以木块的密度:ρ木0.8×103kg/m3;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2)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6分)18.小明在甄选照片时发现水中的“倒影”比岸上的景物暗一些,请分析其中的原因。【解答】答:因为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而成像,由于一部分光被折射到水里,所以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19.戴口罩是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就会出现一层水雾。请解释水雾产生的原因。【解答】答: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之后,镜片上蒙上一层水珠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20.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其中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请你利用本节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解答】解:相同条件下,橡胶比塑料粗糙,穿橡胶底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这样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便于滑行。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24分)21.请在图中画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解答】解:吉祥物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在O点,从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22.请在图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解答】解:由题意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光路图为:。23.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24.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1)水的沸点为 98 ℃,当地气压 低于 标准大气压。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98℃ ;(2)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 mb。【解答】解:(1)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2)由图乙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b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低,根据Q=cmΔt知,说明a的质量大。故答案为:(1)98;低于;不变;(2)>。2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 10.0 cm。(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cm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 凸 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 放大 的实像;(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物距小于焦距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答】解:(1)图中所示物距等于相距,即v=u=30.0cm﹣10.0cm=20.0cm=2f,即f=10.0cm;(2)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cm处,蜡烛靠近凸透镜,若不移动透镜和光屏,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提前对光线会聚,也可再次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换个凸透镜继续试验,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光具座也足够长,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故答案为:(1)10.0;(2)凸;放大;(3)物距小于焦距。26.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2 N。此时,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 0 N。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将 变大 。【解答】解:①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测力计示数)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②因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砝码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是 0N;③如果将长木板表面铺上毛巾,重复上述操作,因压力大小不变,而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大,故滑动摩擦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原来相比将变大。故答案为: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0;变大。27.小明利用电子秤、烧杯、细线、实心铝块对洗手液的密度进行测量,步骤如下:①将适量的洗手液倒入烧杯中放置在电子秤上。如图甲;②将系好细线的铝块缓缓浸没到洗手液中保持静止,洗手液未溢出。如图乙;③将铝块缓慢沉底后松开细线。如图丙。(1)图乙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比图甲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 大 。图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 大于 图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2)实心铝块的体积为 30 cm3。(已知ρ铝=2.7g/cm3)(3)图乙中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0.27 N。(4)洗手液的密度为 0.9 g/cm3。【解答】解:(1)图乙放入铝块后液面升高,洗手液的密度不变,根据p=ρgh知图乙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比图甲中洗手液对烧杯底的压强大;由图知乙、丙电子秤的示数不相同,说明烧杯对电子秤的压力不相同,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知图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大于图乙中烧杯对秤盘的压强;(2)由图甲、丙知,铝块的质量为m铝=m3﹣m1=271g﹣190g=81g,铝块的体积为:V铝30cm3;(3)由图甲知烧杯和洗手液的质量为m1=190g,由图乙知,烧杯、洗手液以及排开洗手液的质量之和为m2=217g,则排开洗手液的质量为m排=m2﹣m1=217g﹣190g=27g=0.027kg,排开液体的重力为:G排=m排g=0.027kg×10N/kg=0.27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F浮=G排=0.27N,(4)根据F浮=ρ液gV排得洗手液的密度:ρ液0.9×103kg/m3=0.9g/cm3。故答案为:(1)大;大于;(2)30;(3)0.27;(4)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物理质检试卷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四平市中考物理质检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吉林省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十)(word版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