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70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70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701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综合练习本试卷共8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注意事项;考生号、姓名;并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启,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倔强/强词夺理 烘烤/哄堂大笑 B.喧哗/哗众取宠 咆哮/刨根问底C.咀嚼/味同嚼蜡 粗犷/心旷神怡 D.应和/和颜悦色 隔膜/不可捉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伫蓄 殚精竭虑 蒙眬 不修边幅 B.要决 怪诞不经 踊跃 震聋发聩C.泄气 意想天开 琐屑 千钧重负 D.糟蹋 丰功伟绩 敦实 郑重其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虎年春节期间,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的百虎山正式开放,全国游客纷至沓来,热闹非凡。B.电影《水门桥》以气势恢宏的场面、抑扬顿挫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赢得了影迷的好评。C.为庆祝教师节,班长小海提议至班同学为各科老师录制祝福视频,大家随声附和,纷纷赞同。D.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落后两分的情况下连进三球,最终夺得冠军,真是可歌可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发扬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本学期我校将武术、舞龙舞狮、毽球等南粤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校本课程。B.随着检测技术的革新,市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C.作为一座有着超过2200年以上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的很多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D.海珠区海洲路为了推动琶洲西区来往阅江路新港东路的车辆科学分流为目的,近日全线贯通,如期通车。5.小珠参加学校开设的“健康第一”劳动教育课。下面是他收集的相关资料,请你协助他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8分) 材料一:2021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广东居民健康公约三字经》获得了广泛关注。小珠节选了部分内容制作手抄报,如右图: 材料二:守住身体各项健康指标的“底线”,有助于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状态。项目底线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建议膳食食油30克/天超重或肥胖,患上高血脂等疾病。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等方式。水果250克/天糖分过多。能量超标。 每天吃水果200~250克。红肉500克/周增加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发病风险。每周摄入红肉控制300克内,不超500克。睡眠入睡时间
23 : 00引起记忆力和免疫力下降,患癌风险增加。晚上22:00睡觉,最晚不超过23:00。步行步速0.6米/秒低于0.6米/秒说明肌肉萎缩较严重,死亡风险增加。每天快走30~60分钟。(1)任务一:请给材料一中手抄报的两个栏目,各拟写一个四字标题。(2分)(2)任务二:请分析《广东居民健康公约三字经》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2分)(3)任务三:这是小海周五的日程安排,请你结合材料,给他提一些建议。(4分)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②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③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小珠同学做了“家国情怀”的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题目作者“家国情怀”的句子批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岳阳楼记》范仲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安思危,先忧后乐。《雁门太守行》李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答国君,血战到死。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三、(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7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曲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面诸狭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老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7.下列句子中,加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以顺为正者 D.安居而天下熄/尔安敢轻吾射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认为乞丐不愿意接受别人用脚踩踏过的救命食物,这是一种没有丧失羞之心的表现。B.甲文认为贤者能时时内省并保其本心,借此告诫人们要保持本心别丧失,须注重自身修养。C.乙文指出只要富贵不能使他屈服,贫困不能使他迷惑,威武不能使他动据,这样的人就是“大丈夫”。D.甲、乙两文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浅显易懂地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能见利忘义。 10.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武王①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②于齐营丘。东就国③,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④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有删改)[注]①武王:周武王、讨代纣王,灭商建立周朝。②师尚父:即下文的太公。③就国:起卦国就位。④犁明:即黎明。(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莱侯来伐 ②会纣之乱而周初定(2)太公接纳了什么意见?根据文段,简要概括太公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8小题,3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2~15题。(13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振奋人心,语文课开展了“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小海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材料一:2月4日,立春日,冬奥开幕夜,四季始轮回。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投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火炬“飞扬”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极具浪漫色彩,五环“破冰而出”彰显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华灯初上,国家体育场璀璨夺目,宛若身披霓裳,在浩瀚夜空下熠熠生辉。“鸟巢”外,“大雪花”火炬上微火静静燃烧。以一缕“火苗”取代“熊熊大火”,相比过往,可谓是颠覆性的理念创新。其背后蕴含的,是“以小见大 知秋的中国思想,展现出绿色环保的中国方案。这份举重若轻的潇洒,这份敢为人先、大胆革新的气魄,正是源于文化自信——如今的中国,不再需要搬出所有家底、凭借宏伟场面来博得赞誉,大道至简的理念尽显大国姿态与非凡气度。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体现在赛场内外,从观赛心态中也足以彰显。单板聚焦冰雪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上,中国小将苏翊鸣在“雪长城”赛道一鸣惊人但未能摘金,网友纷纷留言“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最棒的”。这是国人心态的变迁,更是文化自信的注脚。(整理自新华社《让世界看到自信从容的中国——从北京冬奥会看文化自信》)材料二:品读田炳信《流诞·荒诞》、深为他对中国古往今来汉字的痴心和钟情所感染。在常人看来,那些如同鬼画之符、那些笔画繁多的异体字、冷僻字实在让望而生畏。而在田炳信那里,一个个形、声、意兼备的方块字,恰似绝世的美同 字画同源,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场画面。”中国汉字独特的观赏、审美价值、是佳何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但是作为一种文字,其基本的价值还是作为文化记忆、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实用副工具性价值显然高于她的审美价值。因而,一部汉字发展的历史侧重于应用。(整理自人民网《对汉字的真情挚爱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牢固根基》)材料三:有网友质疑:“全面使用普通话,方言不就消失了吗?”李洪岩解释,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我们需要尊重母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保护和推广并行。姚喜双进一步论证了其中的辩证关系:“学会普通话不代表不使用言,在公共场合、工作环境、教室等场合多用普通话,而在家庭等个人空间呈说方言更亲切,两者并不冲突。语言的学习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提倡的是‘多言多语’的能力。这有益于国家意识的巩固,也利于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整理自人民网《为么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家:背后是沉甸甸的文化自信》)材料四: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及汉字输入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使汉字走上了数字化道路,并且使其具有拼音文宇不可比拟的优势。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联合国常用6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外来文化的输入,许多场合中英文混杂,外语词、字母词乱用,有些地方语文教育与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弱化,实际上是对民族语言的轻视和文化自信的缺失。如今,很多中国专有名词被录入英语词典,字母词有了规范中文译名,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日趋广泛……彰显了语言文字工作在规范社会语言应用、构建健康和谐语言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语言文字是根脉、是标识。在悠久的文化发展中孕育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成语、书法、篆刻等,是中华优秀传统语言文化的代表。(整理自光明日报《姚双:语言文字是文化自信的源泉》)1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十四节气倒计时蕴含了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B.冬奥会开幕式在哲学理念、浪漫色彩、胸怀格局等方面寄寓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C.姚喜双论证了普通话与方言的辩证关系,提倡“多言多语”的能力,多使用方言。D.拼音文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联合国常用6种文字的文件书籍中,汉字版最薄。13.下列事例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文化自信的一项是(3分)A.某公司拍摄的海报选用“眯眯眼”模特,体现了西方社会对东方美的一贯印象。B.“鸟巢”外,“大雪花”火炬上微火静静燃烧,以一缕“火苗”取代“熊熊大火”。C.苏翊鸣在单板滑雪决赛时未能摘金,网友纷纷留言“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最棒的”。D.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大受好评,其创作灵感米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14.下列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解和分析,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3分)A.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土,理念之新和心态之新的背后,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B.北京冬奥会折射出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诠释着新时代中国的从容姿态与非凡气度。C.汉字和普通话兼具工具性和审美价值,热爱汉字、推广普通话,都体现了文化自信。D.生活中,有的人说话总喜欢中英文混杂,这其实是轻视母语和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15.学校即将举办文化节,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自信的角度,为学生社团“国风社”设计两项活动,并分别说明其目的。(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7分)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潘向黎上苍厚我,从初中开始,听父亲在日常中聊古诗,后来渐渐和他一起谈论,这样的好时光有二十多年。父女两人看法一致的很多,比如都特别推崇王维、李后主,特别佩服苏东坡;最大的差异是对杜甫的看法。父亲觉得老杜是诗圣,唐诗巅峰,毋庸置疑。而当年的我,作为八十年代读中文系、满心是蔷薇色梦幻的少女,怎么会早早喜欢杜甫呢?父亲对此流露出轻微的面对“无知妇獝”的表情。但从不说服,更不以家长权威压服,而是自顾自享受他作为“杜粉”的快乐。父亲有时没来由就说起杜甫,用的是他表示极其赞叹时专用的“天下竟有这等事,你来评评这个理”的语气——“你说说看,都已经‘一舞剑器动四方’了,他居然还要‘天地为之久低昂。”我说:“嗯,是不错。”父亲没有介意我有些敷衍的态度,或者说他根本无视我这个唯一听众的反应,他右手平伸,食指和中指并拢,在空中用力地比划了几个“之”也不知是在体会公孙氏舞剑的感觉还是杜甫挥毫的气势。然后,我的父亲摇头叹息了:“他居然还要“天地为之久低昂’!着实好!”我暗暗想:这就叫“心折”了吧。晚餐后,父亲常常独自在书房里喝酒,喝了酒,带着酒意在厅里踱步,有时候踱着步,就念起诗来了。最常听到的是“车辨辨,马萧萧,行人 谷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他总是把“哭”念成“阔”的音。有时候夜深了,我不得不打断他的“牵农顿屎拦道‘阔’”,说“妈妈睡了,你和杜甫都轻一点。”父亲是如此的喜欢杜甫,于是,安葬他的时候,我和妹妹将那本他大学时代用省下来的伙食费买的、又黄又脆的《杜甫诗选》一页一页撕下来,仔仔细细地烧给他。不过这时,我已经喜欢杜甫了。少年时不喜欢他,那是我涉世太浅,也是我与这位大诗人的缘分还没有到。改变来得非常彻底而轻捷。那是到了三十多岁,有一天我无意中重读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发现诗里写的不仅是杜甫,简直就是我自己,亲历了那五味杂陈的一幕——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蓦然相见,不免感慨:你说人这一辈子,怎么动不动就像参星和商星那样不得相见呢?今天再见可都不年轻喽,彼此都白了头发,老朋友竟然死了一半。没想到二十年了,我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见面,当年你还没结婚呢,如今都儿女成行了。见一面实在不容易,今晚就好好共饮吧,明天就要再分别世事准料,命运如何,便两不相知了。这样的诗,杜甫只管如话家常一般写出来,我却有如冰炭置肠,倒海翻江。就在那个秋天的黄昏,读完这首诗,我流下了眼泪,我甚至没有觉得心酸、感慨,眼泪就流下来了。奇怪,我从未为无数次击节的李白、王维流过眼泪,却在那一天,独自为杜甫流下了眼泪。原来杜甫的诗不动声色地埋伏在中年里等我,等我风尘仆仆地进入中年,等我懂得了人世的冷和暖的那一天。我不禁对父亲由衷地点头:你说得对,老杜“着实好”!那一瞬间,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大概只能是“心会”二字。也许父亲会啼笑皆非吧?总是这样,父母对儿女多年施加影响却无效的一件事,时间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就做到了。此刻的我,突然担心:父亲在世的时候,已经知道我也喜欢杜甫了吗?我品读古诗词的随笔集《看诗不分明》出版时已经是2011年,父亲离开快五年了赶紧去翻保存剪报的文件夹,看到了自己第一次赞美杜甫的短文,是2004年发表的,那么,父亲是知道了的——知道在杜甫这个问题上,我也终于和他一致了。真是太好了。岁月匆匆!父亲离开已经十年。童年时的唐诗书签也已不知去向。幸亏有这些真心喜欢的古诗词,依然陪着我。它们就像一颗颗和鬨玉籽料,在岁月的逝波中沉积下来,并且因为水流的冲刷而越发光洁莹润:今人爱不释手。读好的中国古诗词我一向看作是中国人的大福利。作为一个不能免于郁闷和忧虑、时常觉得活得辛苦的中国人,我觉得多读古诗是让自己“平民愤”、寻找心理平衡的一大妙法,在我们心情的起伏里、人生的转折处,古诗词可以帮忙。《看诗不分明》这个书名其实就来自我家两代人共读的《乐府诗选》,出自这两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两句诗多好啊——芙蓉就是莲,隐于雾中,看不分明,“莲”又和“怜”同音双关,“怜”者,爱也。这是陷入感情的人患得患失的心情,用流行歌曲唱出来就是“你到底爱不爱我”?用微信表情表示,就是长草颜团子扯花瓣卜感情卦,这一瓣,“不爱我”,再一瓣,“爱我”。一代代的纠结不会完,幸亏花瓣也是扯不尽的,因为繁花一片,永远开在杜甫,的诗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看似自顾自享受作为“杜粉”的快乐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作者。B.晚餐后,父亲常常独自沉醉在吟诵杜甫诗歌的境界里,作者为之深受感动。C.首段引起下文,概述作者自小跟父亲一起谈论古诗的往事,奠定了文章感情基调。D.文章既深情追忆父亲又写了人到中年的心境,饱含着人生路上的诸多感慨。17.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它们就像一颗颗和田玉籽料,在岁月的逝波中沉积下来,并且因为水流的冲刷而越发光洁莹润,令人爱不释手。18.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引用杜甫诗句的妙处。(4分)19.作者对杜诗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请联系你的学习生活谈谈启示。(6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50分)五、(1小题,50分)20.请以《我们都有自己的节奏》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8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1.任务一:小珠阅读《儒林外史》后,做了一个思维导图,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填空。(2分)2.任务二: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然而家庭教育各有不同,有成功也有失败。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各举一例。(2分)3.任务三:青少年时期的见闻经历对人生会产生重要影响。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联系其中的具体情节,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分析。(4分)①《红星照耀中国》 ②《简・爱》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文默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