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 习题(无答案)

    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 习题(无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 习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 习题(无答案),共3页。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孔子是春秋末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B. 古人用“加冠”表示男子20岁,用“烽烟”代指战争,用“鸿雁”喻指书信。
    C. 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D. “令”是一种敬辞,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在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 古代称平民为“布衣”,“鸿儒”代指“博学的人”,“花甲”则指六十岁的老人。
    C. 我国五大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D. 古有“称己用名,称人以字”的说法,如李白字太白,陆游字放翁,王维字摩诘。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尚未成熟。
    B. 重阳节又叫“重九节”“登高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等。
    C. “迁客骚人”中的“迁”表示降职,表示降职的说法还有左降、谪、陟、贬、放等。
    D.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其中梅寓意贤达、兰寓意高洁、竹寓意清雅、菊寓意隐逸。
    文学、文化常识综合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干支纪年即以天干和地支组合纪年。2021年用干支纪年则为辛丑年,丑对应十二生肖的牛,那么这一年出生的小孩属相是牛。
    B.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扶摇直上”等成语就出自其中。
    C.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爱莲说》《马说》同属这种文体。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小石潭记》《桃花源记》 都以“记”为名,在古代都属 “杂记体”,但写法各不相同。
    C. 《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英国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D. 老莱娱亲、卧冰求鲤、伯牙鼓琴、黄香温席,都是孝心故事。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拙”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作”是称自己的作品,“拙见”是称自己的见解。
    B.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因其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300首诗歌,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D.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秋夕”“团圆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就写于中秋节。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赠序是古人临别赠言的文字,《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C. 古话意短情长,意蕴丰富,“青鸟”为信使,“桑梓”代家乡,“汗青”指史册。
    D. 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 《卖油翁》等。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何老师给小北在作文方面做出指导后,小北说:“感谢先生不吝赐教。”
    B.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C. 古诗文中,“伛偻”“黄发”均代指老人,“提携”“垂髫”均代指儿童。
    D. 曲是宋代盛行的新诗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天净沙”为曲牌名。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鸿儒”指博学的人,“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
    B. 李白,字太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C. 古人常以籍贯或官名来称呼他人,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少府”即是官名。
    D.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上下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协,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
    B. “无案牍之劳形”中的“案牍”,“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均代指书信。
    C.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D.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特征是“动之以情”,如《出师表》。
    书法鉴赏eq \a\vs4\al\c1()
    11. 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 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 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 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12.请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书法中的对联:绿水映霞红胜锦 远山凝黛澹如烟
    A. 这幅作品中的字体,大小相兼,收放结合,朴素精巧,疏密得体。
    B. 这幅作品字体为草书,笔画简省,气势磅礴,章法错综变化,纵任奔逸。
    C. 对联中“远山凝黛”运用拟人手法,把远处的山峦比作凝皱着眉头的少女。
    D. 对联中的绿水、彩霞、锦缎、远山等意象,给人以色彩斑斓之感。
    13.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下面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两处匾额,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
    A. 第一幅为草书,结构简省,不拘笔法,笔势流畅。
    B. 第一幅为行书,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
    C. 第二幅为楷书,字形多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
    D. 第二幅为隶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整齐。

    相关试卷

    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八 应用文(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备考试题精编 专题八 应用文(无答案),共3页。

    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专题七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化或文学常识,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名著阅读,多部名著综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测试题文学文化常识: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备考测试题文学文化常识,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