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058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0585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0585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虹口区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期中教学质量监控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交卷时,递交答题卡和答题纸,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是,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14.4
考生注意:
1. I卷答案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II举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不给分。
2. 在答题卡、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
3. 交卷时,递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 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 注意节约用电
C. 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 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2. 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钡可用作白色颜料B. 石膏可用来调解水泥的凝固时间
C. 胆矾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D. 硫酸可用来制约
3.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 分离业态空气制氮气B. 合成氮
C. 闪电时N2转化为NOD.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
4. 下列化合物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 SO3B. NO2C. CuSD. FeS
5. 常温下,下列气体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NO2和O2B. NH3和HClC. H2S和SO2D. NO和O2
6.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的气体是
A. H2SB. SO2C. CO2D. H2
7. 将pH=6的盐酸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0mL,则溶液的pH值为
A. 4B. 8C. 7左右D. 不变
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是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胆矾受热后变色,说明胆矾受热不稳定
C. 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槽贮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反应Fel+H2SO4→FeSO4+H2S↑能进行,说明硫化氢难溶于硫酸溶液,是弱
9.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 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 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 ③是氨气发生装置D. 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10.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氢硫酸和亚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B. 氯水和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
C. 明矾和漂粉精用于净水
D.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11. 已知反应:①2H2S+O2→2S+2H2O
②2H2S+SO2→3S+2H2O
③2H2S+3O2→2SO2+2H2O
将点燃的H2S气体的导管深入盛有一定量O2的集气瓶内,上述3个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B. ③①②C. ①③②D. ③②①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H=0的的溶液不存在B. 酸性溶液中,c(H+)越大,pH越大
C.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 0.1ml/L的氢氧化钠溶液,其pH=13
13.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B. 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
C. 硫酸中加入锌粉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14.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5. 在检验S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B. 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
C. 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D. 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
16. 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25℃时,Kw=1×10-14
B. 在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中,Kw受到温度、溶液pH的影响
C. Kw反映了一定温度下的水中H+和OH-浓度之间的关系
D. Kw是衡量一定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的标志
17. 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为-3价;②铵盐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③铵盐与碱共热放出氨气;④铵盐都不能与酸反应;⑤铵盐都易分解;⑥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⑥
18. 用2克的铁块与30mL 3ml/L的硫酸反应制取H2气体,下列反应速率的是
A. 改用60mL 3ml/L的硫酸B. 改用30mL 18.4ml/L的硫酸
C. 改用3克铁粉D. 向硫酸与人中加水
1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始终未参与反应
B. 使用催化剂时,一般要将原材料净化,防止催化剂中毒
C. 使用催化剂的同时,若给反应体系进行高温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在实验制氧气、制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都用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20. 对反应A+3B 2C+D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A)=0.0ml/(L·min)B. v(B)=0.6ml/(L·min)
C. v(C)=0.5ml/(L·min)D. v(D)=0.4ml/(L·min)
21. Zn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向100ml18m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 等于1.8mlB. 小于0.90ml
C. 等于0.090mlD. 在0.90ml和1.80ml之间
22. 若想出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杂质SO2气体,应选的最佳试剂是
A. 饱和NaHCO3B. 饱和Na2SO3
C. 饱和NaOH溶液D. 饱和NaCO3溶液
23.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上,可观到有色物质()
A. 立刻褪色B. 慢慢褪色C. 先褪色后还原D. 颜色不变
24. 在标况下,将O2和NO按3:4体积比充满一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烧瓶中基本充满液体,最终烧瓶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接近于()摩/升
A. 0.026B. 0.036C. 0.045D. 0.030
25. 已知8NH3+3Cl2→N2+6NH4Cl,常温常压下将氨气以体积比8:3混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Cl2作还原剂B. 2ml氨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6NA
C. NH4Cl是氧化产物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第II卷
二、(本题共12分)
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完成下列填空。
26.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德国化学家哈伯、博施等成功地开发了将氨气转化为氨气的生产工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
27. 1体积水吸收560体积(标准状况)氨气,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89g/mL。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l/L。(保留一位小数)
28. 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试液,现象为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9. 请写出有图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以铂丝为催化剂的反应 。
B. 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反应 。
30.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放有浓氨水的试管口时,可观察到 ,该物质是 ;写出检验该物质中的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检验过程中用试纸验证产生的气体,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编号)
三、(本题共8分)
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31.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 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l/(L·min)。
33. 在2min时,若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B. 分理出ZC. 加热D. 扩大密闭容器的体积
34. 若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物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剩余的量达到如图所示的数,则反应消耗的时间 2 mi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本题共12分)
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右图是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某老师需要480mL 0.200ml/L硫酸,用该瓶硫酸进行配制。
35.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mL(可供选择的规格:100mL、250mL、500mL)
36. 用量筒取浓硫酸体积 mL。
37. 取用480mL配制的硫酸溶液中,含有SO42- 个,c(H+)是 ml/L。
38. 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 将以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B.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将量好的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 用30 mL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D. 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 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到溶液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39. 在配制操作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A. 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B. 容量瓶洗涤后没有烘干,仍有水残留
C. 用量筒取浓硫酸时,量筒内有少量水
D. 往容量瓶内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40.该瓶化学纯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l/L。
五、(本题共12分)
化学兴趣小组的甲同学探究SO2的化学性质,使用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
41. 写出A中制备SO2的反应方程式 。
42.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的装置是 。
43. 能说明SO2具有氧化性的装置是 ,现象是 。
44. D装置反应后的溶质是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5. E的目的是 。
46. 乙同学也用A装置制取氯气,其他装置内药品与甲同学相同。则C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表现出H2S具有 性。
六、(本题共6分)
有一包含有硝酸和碳酸氢铵的白色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溶液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共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另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又可以收集到224mL气体(标准状况)。
47. 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铵有多少克。
48. 混合物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七、附加题一(10分)(请直接做在试题上)
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
然后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倒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实验(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完成下列填空:
41. 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为
KMnO4+ H2S+ H2SO4→ MnSO4+ S+ H2O
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0. 实验2中,甲针筒内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
51. 实验3中,甲中最后剩余的物色气体是 ,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2. 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 ,最后针筒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 mL.
八、附加题二(10分)(请直接做在试题上)
工业上制取硝酸主要有以下两步:
4NH3+5O2→4NO+6H2O…… ①
4NO+3O2+2H2O→4HNO3…… ②
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体积分数为0.80,请完成下列填空及计算。
53. a ml NO完全转化为HNO3需要氧气 ml。
54. 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为一氧化氮,氨和空气的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55. 20.0 ml的NH3 用空气氧化,产生的混合物各物质组成为:NO 18.0ml、O2 12.0ml、N2 150.0ml和一定量的硝酸,以及其它成分。(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
计算氨转化为NO和HNO3的总转化率。选项
实验内容
结论
A
某气体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气体一定是NH3
B
某气体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成无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C
某物体的水溶液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一定含有CO32-
D
某气体完全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该气体一定是H2S
硫酸 化学纯(CP)
(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98%
实验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mL 酸性KMnO4溶液
10mL H2S气体
紫红色溶液褪色,出现浅黄色沉淀
2
30mL 0.01ml/LNaOH
10mLSO2
无明显现象
3
30mLNO2
10mL H2O(1)
活塞自动箱内压缩,有无色气体剩余
4
15ml Cl2
40mLN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化学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化学试卷pdf、丽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一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武汉市水果湖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化学,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