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共26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史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政治制度史,历代史学家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制度史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见物不见人”。许多历史研究工作者习惯于罗列各种典章制度,忽视了制度背后人的能动作用。作为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纠偏,一些研究者更为关注制度背后的人,但他们的一些研究又滑向另一个极端——“见人不见物”,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的强大制约作用。
“见人”,要求在制度史研究中关注制度背后的人、制度与人的关系。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关系的,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历史发展中,正是具体的人主导着制度的建构与发展。中国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背后都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是人基于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思考形成的制度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史研究要见人,还必须牢牢坚持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在制度构建与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制度史研究成果并非不关注人,而是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少数统治者身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则常常被忽视。在有的研究者看来,人民群众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制度,而统治者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则是主动的、决定性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在唯物史观看来,仅仅从统治者的角度考察制度,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对历史上制度的演化、发展就难以有深刻的认识。
“见物”,就要研究制度构建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研究制度超越于人的主观意愿所具有的客观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构建与发展必定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有机统一的结果。历史上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的演化发展之中,制度内部是充满矛盾与张力的,这在许多时候体现的就是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因此,研究制度史需要看到制度构建与发展背后的各种客观制约因素,不能将制度想象为人的任意创造。人们虽然在不断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活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制度的构建与发展也是如此。
既要见物,又要见人,这要求史学家研究制度史时必须拓宽视野,将制度放在更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制度史研究中的制度不是孤立的、封闭的,需要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与人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样的全面考察必然要求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只有拓宽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反映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摘编自周阳《以宏阔视野研究制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制度史研究因为对政治制度史的极度关注一度走入误区,所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B.研究制度史既要关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也要关注制度的接受者,这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在进行制度史研究时,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就能发现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列举制度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前,先肯定了史学家在制度史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
B.文章论述“见人”时,先论述了人在制度中的作用,又论述了“见人”存在的误区。
C.文章第三段的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活动的影响。
D.文章末段指出制度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把制度史研究放到更加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完整。
B.研究制度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握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
C.当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出现矛盾时,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的变化。
D.研究历史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上,还要深入研究当时的经济活动。
吉林省长春希望高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人的孤独感
空间和时间的扩大使原本定位在稳定的农业田园文化的汉文学,忽然被放置到与游牧民族关系较为密切的流浪文化当中。我们从李白身上看到很大的流浪感,不止是李白,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都是流浪。在流浪的过程中,生命的状态与家、农业家族的牵连性被切断了,孤独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不再跟亲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
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与王维都有很大的孤独感,都在面对绝对的自我。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非常少,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环境,要面对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太太、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我们不要忘记人情越丰富,自我就越少。我们读唐诗时,能感受到那种快乐,是因为这一次自我真正跑了出来。李白是彻头彻尾地面对自我。在他的诗里面读不到孩子、太太,甚至连朋友都很少,他描述他跟宇宙的对话:“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为了要成为仙人,在五个最有名的山里跑来跑去。李白的诗里面一直讲他在找“仙”,“仙”是什么?其实非常抽象,我觉得这个“仙”,是他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有走到山里去,他才比较接近那个完美的自我。到最后他也没有找到,依旧茫然,可是他不要再回到人间。因为回到人间,他觉得离他想要寻找的完美自我更遥远。他宁可是孤独的,因为在孤独里他还有自负;如果他回来,他没有了孤独,他的自负也就会消失。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之间游离。他是从人间出走的一个角色,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独感;然后去寻找一个属于“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并没有说他找到了,大部分时候他有一种茫然。
初唐时期,就是在为李白这种诗人的出现做着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塞诗的发展。
“边塞诗”非常重要。中国文人很少有机会到塞外去,很少有机会把生命放到旷野上去冒险,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宋朝以后,文人写诗都是在书房里。我觉得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当时的诗人到塞外是非常特殊的经验,因为有很多危险,可是在危险当中,诗人们同时也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在温室般的环境中长大,一直受到很好保护的孩子,跟一个不断被带到高山上去行走的孩子,写出来的诗绝对不一样。初唐诗的内在本质,很大一部分是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唐朝开国的李家的有鲜卑血统,他们通过婚姻促使汉族跟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产生了与农业社会不同的生命情调。
农业社会是将种子放到土里,等着它发芽。只要是农业的个性,一定是稳定的个性,稳定同时可能是保守,也可能是封闭,会使人有很多东西无法割除。在农村,人们的道德观念一般是很保守的,因为必须稳定,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非常难。只有开始冒险,才能打破农业的固定性与封闭性。唐代很有趣的一点是开国的皇族有意识地去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皇族的母系当中就有少数民族血统。大家回顾一下唐代美术史里面的女性造型,肉体本身那么饱满,可以暴露出来,放到其他朝代都令人侧目。在汉族的文化伦理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那样大胆的服装。武则天、杨贵妃,她们身体的饱满性根本就是“胡风”。
(选自《蒋勋说唐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一生都处在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其实非常少。
B. 找“仙”的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游离,当他追求完美自我未果后,如果再回到人间,距离目标更加遥远,还将失去孤独和自负。
C. 唐朝诗人到塞外去是非常特殊的体验,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虽然有很多危险,但同时也能在危险中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
D. 唐代开国皇族有意识地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汉族文化伦理已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唐代美术史中女性造型带有明显“胡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整篇文章围绕唐朝诗人孤独感,从孤独感的表现及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
B. 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透彻。
C. 对李白的分析,意在说明“安史之乱”前的诗人有孤独感,选例典型,具有说服力。
D. 论述中既融入对历史的解析,又联系生活,使文章有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会有艰涩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大部分唐代诗人在流浪过程中,不再跟亲属产生直接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孤独感。
B. 在唐朝初期,随着边塞诗的发展,面对绝对的自我、拥有孤独感的诗人就出现了。
C. 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初唐诗的内在气质,说明边塞诗很重要。
D. 在稳定、保守、封闭的农业社会被打破后,唐代文学逐渐体现出流浪文化的特点。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A.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②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③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④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⑤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A.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和阐发其意义。
B.因为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审美层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其他传统节日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
C.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
D.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吉林省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形成于两宋之交,角色制的出现是其演出形态成熟的重要标志,生旦净末丑这五大行当,决定了戏曲表演近千年来的基本格局。因此,从戏曲诞生时起,丑行就是戏曲表演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的丑行表演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仅就丑行表演所追求的喜剧性效果而言,它的前驱甚至可以追溯至先秦的优伶。著名戏曲史家王国维和任二北都曾经编撰《优语录》,其中就汇聚了大量先秦以来宫廷优伶借滑稽调笑讽谏帝王和诸侯的故事,说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滑稽调笑的表演艺术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汉代从宫廷到民间的戏弄演出,同样包含大量滑稽调笑的表演活动,虽然社会各阶层所欣赏的大量戏弄表演并不完全是喜剧性的,但它们为后世戏曲丑行表演艺术手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戏曲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丑行,并不是偶然的。
在各民族成熟戏剧中,悲剧和喜剧虽有截然相反的美学特质,却同样有其思想力量与欣赏价值,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各时期涌现出无数戏剧经典作品,其中喜剧从未缺席,而丑行演员正是戏曲中喜剧表达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承载群体。各民族的喜剧类型丰富多彩,既有尖锐的讽刺,有冷峻的幽默,还有夸张的戏谑。这些不同的喜剧形态在戏曲中几乎无所不在,从昆曲里的副净、京剧和各地方剧种里的武丑到民间“二小戏”里必备的丑角,中国的喜剧有着最为宽阔的光谱。从思想情感和内容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中华民族超越日常生活的乐天性格的投射;从戏剧表演形制的角度看,各剧种的戏曲表演团体内不仅均有丑角一席之地,而且丑行在戏班里还拥有特殊地位。因此,丑行既是戏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味。丑行作为一个群体在戏曲史上的贡献,决不输于其他任何戏曲行当,川剧和高甲戏的丑行一直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时期以来创作演出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和《膏药章》、扬剧《皮九辣子》、豫剧《七品芝麻官》等,也都闪耀着时代光芒。
京剧的丑行艺术,无论文丑还是武丑,都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说“同光十三绝”年代刘赶三、杨鸣玉等著名丑行表演艺术家的已经不易追慕其风采,至少萧长华为代表的文丑、叶盛章为代表的武丑艺术,都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表演艺术最高水平的,而且,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20世纪中叶依然相对完好地得到了传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晚近以来,京剧丑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传承发展在整体上的状况并不乐观。正由于丑行人才凋零的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才有近几年多个专门为丑行培养后继人才的项目。但是目前看起来,这些源于多方面的扶持,还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力度也还不够。京剧作为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各大行当的传承都非常重要,但是不同行当的传承状况并不完全相同,相较于生旦,丑和净这两大行当正因其容易被忽视,所以更具传承的迫切性。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传承京剧丑行艺术,决非小事。
(摘编自傅谨《推进京剧丑行的传承和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形成于两宋之交,两宋时期角色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B.丑行在戏曲诞生之初便成为了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前驱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优伶。
C.中国各民族成熟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具有相反的美学特质、思想力量和欣赏价值,而喜剧都有丑角的身影。
D.丑行无处不在,从昆曲的副净、京剧和各地方剧中里的武丑到民间“二小戏”等角色,构成中国喜剧表达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承载群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阐述了丑行表演的悠久的历史论证了戏曲诞生之初出现丑行不是偶然的观点。
B.文章从思想感情和内容、喜剧表演形制、戏班里的地位等角度阐述了丑行在中国喜剧中的重要性。
C.文章第三段以京剧为例,主要论证了中国喜剧表演中丑行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的观点。
D.文章列举新时期创作演出的京剧、扬剧、豫剧等优秀作品,论证了丑行决不输于其他戏曲行当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汉宫廷滑稽调笑、民间戏剧演出都含有大量滑稽表演活动,这为后世丑行表演艺术手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喜剧类型丰富多彩,或尖锐讽刺,或冷峻幽默,或夸张戏谑,都有丑行表演,这是中华民族超越日常生活的乐天性格的投射。
C.京剧中的丑行在传承上遭遇了危机,丑行人才凋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D.最具影响的大剧种京剧五大行当的传承都很重要,但是相较于生旦,丑行和净行易被忽视而更具传承性。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制度史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政治制度史,历代史学家都十分关注,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但也要看到,制度史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见物不见人”。许多历史研究工作者习惯于罗列各种典章制度,忽视了制度背后人的能动作用。作为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纠偏,一些研究者更为关注制度背后的人,但他们的一些研究又滑向另一个极端——“见人不见物”,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的强大制约作用。
“见人”,要求在制度史研究中关注制度背后的人、制度与人的关系。制度是用来规范社会关系的,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历史发展中,正是具体的人主导着制度的建构与发展。中国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县制度、土地制度、税赋制度、科举制度、监察制度、军事制度等在内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背后都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是人基于对各种社会关系的思考形成的制度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制度史研究要见人,还必须牢牢坚持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在制度构建与发展中的作用。一些制度史研究成果并非不关注人,而是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的少数统治者身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制度发展中的作用则常常被忽视。在有的研究者看来,人民群众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制度,而统治者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则是主动的、决定性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在唯物史观看来,仅仅从统治者的角度考察制度,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对历史上制度的演化、发展就难以有深刻的认识。
“见物”,就要研究制度构建与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研究制度超越于人的主观意愿所具有的客观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构建与发展必定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有机统一的结果。历史上的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不断的演化发展之中,制度内部是充满矛盾与张力的,这在许多时候体现的就是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制约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因此,研究制度史需要看到制度构建与发展背后的各种客观制约因素,不能将制度想象为人的任意创造。人们虽然在不断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活动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制度的构建与发展也是如此。
既要见物,又要见人,这要求史学家研究制度史时必须拓宽视野,将制度放在更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制度史研究中的制度不是孤立的、封闭的,需要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与人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样的全面考察必然要求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只有拓宽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反映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摘编自周阳《以宏阔视野研究制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制度史研究因为对政治制度史的极度关注一度走入误区,所以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B.研究制度史既要关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也要关注制度的接受者,这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在进行制度史研究时,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就能发现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列举制度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前,先肯定了史学家在制度史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
B.文章论述“见人”时,先论述了人在制度中的作用,又论述了“见人”存在的误区。
C.文章第三段的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活动的影响。
D.文章末段指出制度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并指出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把制度史研究放到更加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更加完整。
B.研究制度史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把握人民群众的作用,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
C.当人的主观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出现矛盾时,就有可能产生制度上的变化。
D.研究历史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对制度条文的分析上,还要深入研究当时的经济活动。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答案:B
【解析】A项,强加因果。原文第一段中说,我国制度史研究特别关注政治制度史,我国的制度史研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但并没有说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错误,文中只是说“具体的人主导着制度的建构与发展”。D项,“就能发现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只有拓宽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反映制度构建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答案:C
【解析】“既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人的活动的影响”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的内容可知,该段强调的是客观条件在制度构建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未强调人的活动的影响。
3.答案:B
【分析】“将关注的焦点主要放在人民群众身上”于文无据。
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作为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编剧,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须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
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本民族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考和启发。
比如历史剧《赵氏孤儿》,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晋国很多人都是赵家门人,家风醇厚,世代依存。时遇关外游民犯晋,赵家经常组织门人御敌卫国。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突时,为其留下宗祠,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的原初动力和唯一希望,程婴献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发生的。这一壮举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
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能够让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要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之上,从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内核,再以建设性和思辨性视角理解历史,对美进行当代解码,编剧尤其是历史剧编剧,往往“功夫在诗外”,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这些都是日常功课。
史诗情怀的有效传达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叙述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史学是史学,文学是文学,影视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当下已经不能满是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剧写作时也不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就更加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今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无论从事历史创作还是现实题材制作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选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当有史诗胸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诗是表现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的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
B.《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大精神,这正是该剧传达的积极的文化精神之一。
C.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不但要博览群书深入生活勤加思考,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创作历史应当有史诗胸怀,正确认知历史,发掘史诗品格,彰显当代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强调历史题材影视剧的作者须深入、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本民族的历史。
B.文章以《赵氏孤儿》的为例,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
C.文章指出史诗胸怀的建立与体现,须关注正确认知历史和遵循创作规律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D.文章采用总分式与并列式有机结合的论证结构,鲜明地阐述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原则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如果不能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
B.只要能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就找到了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核,具备了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史诗胸怀。
C.历史剧作者遵循文艺创作规律,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叙述故事,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
D.历史剧创作需要传达史诗情怀,体现精神、思想、美学等方面价值,让大众重拾文化记忆,有所启示。
1.C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创作历史剧的影视编剧……还要抛弃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五段说的是“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叙述方法在下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影视编写作时也应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不应局限于”不等于“抛弃”。故选C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旨在说明历史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而是史学与文学的完美统一”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赵氏孤儿》的为例,应是为了说明创作要对作品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并分析其中包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故选B项。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历史剧如果不能……就不可能有观众喜爱”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从文中来看,观众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无厘头恶搞的“历史剧”也会有人喜欢。B项,“只要能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就找到了历史故事的精神内核,具备了创作这部历史剧的史诗胸怀”错误,选项说法不全面,且“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第二段说的是“史诗胸怀的建立,首先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但不能就此推出选项所说结论。C项,“……必然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四段说的是“从历史认识上正本清源,才能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故选D项。
吉林省长春希望高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人的孤独感
空间和时间的扩大使原本定位在稳定的农业田园文化的汉文学,忽然被放置到与游牧民族关系较为密切的流浪文化当中。我们从李白身上看到很大的流浪感,不止是李白,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都是流浪。在流浪的过程中,生命的状态与家、农业家族的牵连性被切断了,孤独感有一部分就来源于不再跟亲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状态。
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与王维都有很大的孤独感,都在面对绝对的自我。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非常少,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的环境,要面对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太太、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我们不要忘记人情越丰富,自我就越少。我们读唐诗时,能感受到那种快乐,是因为这一次自我真正跑了出来。李白是彻头彻尾地面对自我。在他的诗里面读不到孩子、太太,甚至连朋友都很少,他描述他跟宇宙的对话:“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为了要成为仙人,在五个最有名的山里跑来跑去。李白的诗里面一直讲他在找“仙”,“仙”是什么?其实非常抽象,我觉得这个“仙”,是他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有走到山里去,他才比较接近那个完美的自我。到最后他也没有找到,依旧茫然,可是他不要再回到人间。因为回到人间,他觉得离他想要寻找的完美自我更遥远。他宁可是孤独的,因为在孤独里他还有自负;如果他回来,他没有了孤独,他的自负也就会消失。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之间游离。他是从人间出走的一个角色,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独感;然后去寻找一个属于“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并没有说他找到了,大部分时候他有一种茫然。
初唐时期,就是在为李白这种诗人的出现做着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塞诗的发展。
“边塞诗”非常重要。中国文人很少有机会到塞外去,很少有机会把生命放到旷野上去冒险,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宋朝以后,文人写诗都是在书房里。我觉得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当时的诗人到塞外是非常特殊的经验,因为有很多危险,可是在危险当中,诗人们同时也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在温室般的环境中长大,一直受到很好保护的孩子,跟一个不断被带到高山上去行走的孩子,写出来的诗绝对不一样。初唐诗的内在本质,很大一部分是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唐朝开国的李家的有鲜卑血统,他们通过婚姻促使汉族跟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产生了与农业社会不同的生命情调。
农业社会是将种子放到土里,等着它发芽。只要是农业的个性,一定是稳定的个性,稳定同时可能是保守,也可能是封闭,会使人有很多东西无法割除。在农村,人们的道德观念一般是很保守的,因为必须稳定,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非常难。只有开始冒险,才能打破农业的固定性与封闭性。唐代很有趣的一点是开国的皇族有意识地去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皇族的母系当中就有少数民族血统。大家回顾一下唐代美术史里面的女性造型,肉体本身那么饱满,可以暴露出来,放到其他朝代都令人侧目。在汉族的文化伦理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那样大胆的服装。武则天、杨贵妃,她们身体的饱满性根本就是“胡风”。
(选自《蒋勋说唐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一生都处在充满人的情感联系的状态里,在整个汉语文学史上,面对自我的机会其实非常少。
B. 找“仙”的李白一直在天上和人间游离,当他追求完美自我未果后,如果再回到人间,距离目标更加遥远,还将失去孤独和自负。
C. 唐朝诗人到塞外去是非常特殊的体验,需要面对自己的孤独,虽然有很多危险,但同时也能在危险中激发出自己生命的巨大潜能。
D. 唐代开国皇族有意识地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汉族文化伦理已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唐代美术史中女性造型带有明显“胡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整篇文章围绕唐朝诗人孤独感,从孤独感的表现及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
B. 全文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透彻。
C. 对李白的分析,意在说明“安史之乱”前的诗人有孤独感,选例典型,具有说服力。
D. 论述中既融入对历史的解析,又联系生活,使文章有厚重感的同时又不会有艰涩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大部分唐代诗人在流浪过程中,不再跟亲属产生直接联系,于是就产生了孤独感。
B. 在唐朝初期,随着边塞诗的发展,面对绝对的自我、拥有孤独感的诗人就出现了。
C. 诗人与边塞之间的精神关系很大一部分是初唐诗的内在气质,说明边塞诗很重要。
D. 在稳定、保守、封闭的农业社会被打破后,唐代文学逐渐体现出流浪文化的特点。
1. D
2. C
3. D
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B.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②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③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④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⑤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B.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和阐发其意义。
B.因为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审美层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其他传统节日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
C.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
D.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3CBD
吉林省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形成于两宋之交,角色制的出现是其演出形态成熟的重要标志,生旦净末丑这五大行当,决定了戏曲表演近千年来的基本格局。因此,从戏曲诞生时起,丑行就是戏曲表演领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的丑行表演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仅就丑行表演所追求的喜剧性效果而言,它的前驱甚至可以追溯至先秦的优伶。著名戏曲史家王国维和任二北都曾经编撰《优语录》,其中就汇聚了大量先秦以来宫廷优伶借滑稽调笑讽谏帝王和诸侯的故事,说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滑稽调笑的表演艺术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汉代从宫廷到民间的戏弄演出,同样包含大量滑稽调笑的表演活动,虽然社会各阶层所欣赏的大量戏弄表演并不完全是喜剧性的,但它们为后世戏曲丑行表演艺术手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戏曲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丑行,并不是偶然的。
在各民族成熟戏剧中,悲剧和喜剧虽有截然相反的美学特质,却同样有其思想力量与欣赏价值,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各时期涌现出无数戏剧经典作品,其中喜剧从未缺席,而丑行演员正是戏曲中喜剧表达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承载群体。各民族的喜剧类型丰富多彩,既有尖锐的讽刺,有冷峻的幽默,还有夸张的戏谑。这些不同的喜剧形态在戏曲中几乎无所不在,从昆曲里的副净、京剧和各地方剧种里的武丑到民间“二小戏”里必备的丑角,中国的喜剧有着最为宽阔的光谱。从思想情感和内容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中华民族超越日常生活的乐天性格的投射;从戏剧表演形制的角度看,各剧种的戏曲表演团体内不仅均有丑角一席之地,而且丑行在戏班里还拥有特殊地位。因此,丑行既是戏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味。丑行作为一个群体在戏曲史上的贡献,决不输于其他任何戏曲行当,川剧和高甲戏的丑行一直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时期以来创作演出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和《膏药章》、扬剧《皮九辣子》、豫剧《七品芝麻官》等,也都闪耀着时代光芒。
京剧的丑行艺术,无论文丑还是武丑,都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说“同光十三绝”年代刘赶三、杨鸣玉等著名丑行表演艺术家的已经不易追慕其风采,至少萧长华为代表的文丑、叶盛章为代表的武丑艺术,都是足以代表一个时代表演艺术最高水平的,而且,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20世纪中叶依然相对完好地得到了传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晚近以来,京剧丑行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传承发展在整体上的状况并不乐观。正由于丑行人才凋零的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因此才有近几年多个专门为丑行培养后继人才的项目。但是目前看起来,这些源于多方面的扶持,还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力度也还不够。京剧作为戏曲中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各大行当的传承都非常重要,但是不同行当的传承状况并不完全相同,相较于生旦,丑和净这两大行当正因其容易被忽视,所以更具传承的迫切性。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传承京剧丑行艺术,决非小事。
(摘编自傅谨《推进京剧丑行的传承和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形成于两宋之交,两宋时期角色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B.丑行在戏曲诞生之初便成为了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前驱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优伶。
C.中国各民族成熟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具有相反的美学特质、思想力量和欣赏价值,而喜剧都有丑角的身影。
D.丑行无处不在,从昆曲的副净、京剧和各地方剧中里的武丑到民间“二小戏”等角色,构成中国喜剧表达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承载群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阐述了丑行表演的悠久的历史论证了戏曲诞生之初出现丑行不是偶然的观点。
B.文章从思想感情和内容、喜剧表演形制、戏班里的地位等角度阐述了丑行在中国喜剧中的重要性。
C.文章第三段以京剧为例,主要论证了中国喜剧表演中丑行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的观点。
D.文章列举新时期创作演出的京剧、扬剧、豫剧等优秀作品,论证了丑行决不输于其他戏曲行当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秦汉宫廷滑稽调笑、民间戏剧演出都含有大量滑稽表演活动,这为后世丑行表演艺术手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喜剧类型丰富多彩,或尖锐讽刺,或冷峻幽默,或夸张戏谑,都有丑行表演,这是中华民族超越日常生活的乐天性格的投射。
C.京剧中的丑行在传承上遭遇了危机,丑行人才凋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D.最具影响的大剧种京剧五大行当的传承都很重要,但是相较于生旦,丑行和净行易被忽视而更具传承性。
1.B.(A项偷换概念,“演出形态成熟”并不代表“戏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戏曲除了演出外,还有剧本等因素。C项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悲剧和喜剧虽有截然相反的美学特质,却同样有其思想力量与欣赏价值”可知“相反”的只有“美学特质”。D项概念理解错误,“二小戏”是戏剧,并不是“丑行”角色。)
2.C(第三段主要论证了京剧丑行在发展中遭遇危机的问题)
3.D(“丑行和净行易被忽视而更具传承性”偷换概念,原文是“相较于生旦,丑和净这两大行当正因其容易被忽视,所以更具传承的拍切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共28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精选汇编:诗歌阅读专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