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课 基督教得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时练(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时练(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时练(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时练(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时练(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测试题
展开编辑教师:J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529年,东罗马帝国编成的一部法律文献,不仅稳固了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还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学和法律的发展。该文献是( )
A.《汉漠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2.查士丁尼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会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这一法律体系( )
A.加强了拜占庭帝国的社会治理B.保障了西欧封建庄园的司法权
C.废除了东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D.成为近代西方民法的参照蓝本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
A.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的地位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
4.拜占庭通过输送阿拉伯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是文艺复兴的基础与源泉B.拥有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
C.延续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D.得到东西方文明共同哺育
5.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其中第三次征服世界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十二铜表法》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
6.“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 )
A.和睦的民族关系B.优越的地理条件C.发达的科学文化D.稳定的政治环境
7.该帝国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个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伊斯兰帝国
8.郭方主编的《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指出:“查士丁尼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但如果说他的“武功”让罗马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展,那么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却是其“文治”的成果。”下列属于查士丁尼“文治”成果的是( )
A.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B.命人编订《十二铜表法》
C.收复意大利D.建立元首制
9.依据下表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A.法兰克王国B.拜占庭帝国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
10.伊斯坦布尔是今天土耳其的经济、政治、交通中心,不仅战略地位重要,同时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今天土耳其的对外名片。关于这张“名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里曾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中心B.公元6世纪罗马法系统化
C.曾保存大量希腊、罗马文化古籍D.14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1.圣索非亚教堂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设计没有先例,它是当时各种流行因素的集合体,并且这些流行因素以从未有过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拜占庭鼎盛时期的建筑特色。这反映拜占庭文化( )
A.对西欧深远影响B.兴衰存亡的过程
C.兼收并蓄的特点D.具有独特的内核
12.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事件是( )
A.琅城人民起义B.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C.君士坦丁堡陷落D.法兰克王国建立
13.“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材料说明( )
A.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
B.拜占庭学者对文艺复兴影响重要
C.拜占庭的灭亡是由于学者们的逃亡
D.拜占庭文化将东西文化兼收并蓄
二、综合题
14.有人说,拜占庭文明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来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为时代所抛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的繁盛】
材料一 由于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因此,帝国不但渡过了危机,而且国库充实,军力强大,能成功地抵御蛮族的入侵。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拜占庭帝国繁盛一时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的衰亡】
材料二 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从此,帝国经济凋散,领土不断被周边的蛮族势力蚕食。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有哪些?其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深刻的启示】
材料三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D
6.B
7.B
8.A
9.B
10.D
11.C
12.C
13.B
14.(1)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2)原因:帝国的西征 ,蛮族的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拜占庭封闭自守。标志: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3) 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启示:开放宽容促进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等。
都城君士坦丁堡
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书籍
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专题24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这是一份专题24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文件包含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原卷版docx、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突破,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易混易错,探究活动,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