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化常识 专项训练—河北省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文学文化常识 专项训练—河北省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2页。
A.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记梦之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气势磅礴,音调谐畅,带有豪放的词风。
B.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C.契诃夫是英国作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是他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D.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匹夫”。
2.(2020·定兴一模)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名文,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古人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阳,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阴。
C.“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与“四书”同为儒家经典著作。
D.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
3.(2020·黔东南中考改编)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既要有一个恰当的标题,也要合理安排正文结构。消息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B.《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其兼有史学与文学价值,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如: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耳顺,也称花甲之年,七十岁称古稀,也称耄耋之年。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也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舞台提示组成。《屈原》是由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
4.(2020·唐山路北一模)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D.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 (3分)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上下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对仗工整,平仄相协,意义相关。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考点08文学文化常识 真题汇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项训练07:文学文化常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提分训练(五)文学文化常识,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