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练习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练习卷(含答案)第1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练习卷(含答案)第2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练习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7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级第7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甲乙两组同学在同一实验室用铁和木头研究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画出了四幅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常用的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3.用纸折叠成的小鸟,将指尖支在鸟嘴上能够平衡,但稍有转动便会掉下来.而用两个回形针别在小鸟两个翅膀上适当位置(如图所示),重复上述操作,就会成“不倒翁小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别上回形针后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B.“不倒翁小鸟”重心在指尖的正下方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不倒翁小鸟”的鸟嘴上一定有胶水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来回轻拉挂钩,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C.弹簧测力计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短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4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4N 4N B.4N 0N C.4N 8N D.0N 4N
    6.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不同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B.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C.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7.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空中的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8.如图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游泳 B.皮划艇
    C.蹦床 D.举重
    9.清明节民间有碰鸡蛋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荆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的习俗。哥哥博思和弟弟博学各自取来一只熟鸡蛋,由爸爸来当裁判,一声令下,博思反应迅速,在弟弟还没有反应前,迅速拿自己的鸡蛋碰向弟弟的鸡蛋,弟弟的鸡蛋被碰破,弟弟不服让爸爸做评判,请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分析正确的是( )
    A.弟弟的鸡蛋对博思的鸡蛋没有作用力
    B.博思的鸡蛋对弟弟的鸡蛋作用力更大
    C.弟弟的鸡蛋对博思的鸡蛋作用力更大
    D.博思的鸡蛋与弟弟的鸡蛋之间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10.墙壁上的壁虎,缓慢向上爬行,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施力物体是( )
    A.壁虎 B.地球 C.墙壁 D.地面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12.对A、B两根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它们受到拉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伸长,得到图甲“拉力F﹣伸长”的图象。用A、B弹簧做成外形相同的测力计,如图乙所示。与B弹簧相比,用A弹簧做的测力计( )

    A.量程相同,精确度相同
    B.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低
    C.量程较小,精确度会较高
    D.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如图所示,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了“追尾”,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碰撞瞬间,B车撞击A车的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车撞击B车的力,A车驾驶员受到 (填“安全气囊”、“安全带”或“汽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B车对A车的力是由于 (填“A”或“B”)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4.关于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随着β角的改变,悬线OA与水平面的夹角将 (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此时图中β角与α角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不相等”或“相等”),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 。

    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该调零,在完成摩擦力测量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在 (“水平”、“竖直”)方向调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16.运动员正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小明在素质教育基地学习泥塑时,教泥塑的老师告诉他:泥塑时不但要注意所使泥塑刀“劲”的大小,还要注意用“刀”的位置和角度,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把作品做好。如果从物理的角度来看,老师说的内容实际上是物理中的 三个要素:泥团被小明捏制成图中所示的形状,泥团所发生的形变是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老师在和泥时,用弹簧秤称出所需要用的泥土,弹簧秤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18.如图为象征“和平、友爱和快乐”的巨型大黄鸭漂浮在湖面上的情景。若它的质量为0.6t,大黄鸭的重力为 N。(g=10N/kg)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块,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该金属块的受力示意图。

    20.如图所示是一架歼﹣15舰载机模型,请画出该模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模型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
    2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实验序号
    质量m/kg
    重力G/N
    1
    0.1
    1.0
    2
    0.2
    2.0
    3
    0.3
    3.0
    4
    0.4
    4.0
    (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还需要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在如图中作出重力大小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依据是 。
    (4)实验完成后,小华想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她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请对小华的做法进行评估: 。

    23.在物理兴趣活动中,小组长提出今日活动的主题:设计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小组长准备的实验器材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海绵、小桌、木块等。请你参与活动中,并从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24.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1731g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安装的全景相机可拍摄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彩色图象,成 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像。
    (2)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是多少N?
    (3)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25.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
    A.用秒表测时间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多少N?
    (4)假如地球失去重力,设想一个情景: 。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级第7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甲乙两组同学在同一实验室用铁和木头研究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画出了四幅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且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相等。
    【解答】解: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且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相等,即g=相等,故C正确,A、B错误;
    D、图象表示无论质量大小,铁和木头的重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2.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常用的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分析】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而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解答】解:由题可知,力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用力的位置不同,即力的作用点不同,在B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问题,只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即可解决。
    3.用纸折叠成的小鸟,将指尖支在鸟嘴上能够平衡,但稍有转动便会掉下来.而用两个回形针别在小鸟两个翅膀上适当位置(如图所示),重复上述操作,就会成“不倒翁小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别上回形针后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B.“不倒翁小鸟”重心在指尖的正下方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不倒翁小鸟”的鸟嘴上一定有胶水
    【分析】(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就越稳定;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重心和支撑点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时,物体就能保持稳定;
    (3)、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偏向质量大这一侧;
    【解答】解:A、别上回形后不是升高了小鸟的重心,是使小鸟的重心靠近鸟嘴,故A错误;
    B、调整回形针的位置,当小鸟的重心与指尖在同一竖直方向上,且重心低于指尖时,小鸟就成了“不倒翁小鸟”,故B正确;
    C、小鸟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其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不倒翁小鸟”不倒不是利用分子间引力实现的,这种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难度不大。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来回轻拉挂钩,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C.弹簧测力计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短
    【分析】(1)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
    (2)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4)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
    【解答】解:
    A、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仪器,不是只测量重力的仪器,故B错误;
    C、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会造成测量不准,甚至损坏弹簧测力计,故C错误;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需要明确的是弹簧测力计测“力”和测“重力”不是一回事。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4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 )

    A.4N 4N B.4N 0N C.4N 8N D.0N 4N
    【分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A静止时,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A右端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其左端受到的拉力大小F左=F右=G=4N,所以其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B静止时,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B左右两侧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左′=F右′=G=4N,所以其示数为4N。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难度不大。
    6.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不同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B.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C.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改变物体的形状;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
    【解答】解:A、跳水运动员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力改变了饮料瓶的形状;
    C、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说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D、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实心球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D。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和区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
    7.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空中的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分析】(1)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物体的重力与位置有关;
    (3)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而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而变化。
    【解答】解: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纬度和高度)有关,即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空中的气球也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
    D、粉笔在使用中会逐渐变短,所含的物质变少,故质量变小,重力也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有关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8.如图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游泳 B.皮划艇
    C.蹦床 D.举重
    【分析】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游泳时人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使人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
    B、皮划艇前进是因为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力,使艇前进,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对蹦床施加向下的力,同时蹦床对人施加向上的弹力,使人蹦起,故C不符合题意;
    D、举重是利用人的力量将杠铃举到高处,利用的不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细心,认真,否则,容易做错。
    9.清明节民间有碰鸡蛋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荆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的习俗。哥哥博思和弟弟博学各自取来一只熟鸡蛋,由爸爸来当裁判,一声令下,博思反应迅速,在弟弟还没有反应前,迅速拿自己的鸡蛋碰向弟弟的鸡蛋,弟弟的鸡蛋被碰破,弟弟不服让爸爸做评判,请从物理学角度考虑分析正确的是( )
    A.弟弟的鸡蛋对博思的鸡蛋没有作用力
    B.博思的鸡蛋对弟弟的鸡蛋作用力更大
    C.弟弟的鸡蛋对博思的鸡蛋作用力更大
    D.博思的鸡蛋与弟弟的鸡蛋之间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分析】两鸡蛋相碰,它们之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答】解:
    两鸡蛋相碰,两鸡蛋都会受到力的作用,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10.墙壁上的壁虎,缓慢向上爬行,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施力物体是( )
    A.壁虎 B.地球 C.墙壁 D.地面
    【分析】首先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壁虎在竖直的墙壁上爬行,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此壁虎有向下滑动的趋势,但是掉不下来是由于受到了墙壁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解答】解:壁虎在墙壁上向上爬行时,脚向下蹬墙壁,给墙壁一个向下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墙壁给壁虎的脚一个向上的力,壁虎就前进了,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壁虎的脚掌有吸盘,能够吸在墙壁上,增大了壁虎与墙壁的摩擦力,从而使壁虎牢牢的粘在墙壁上掉不下来。
    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分析】(1)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与它接触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作弹力;
    (2)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3)弹簧对与它接触的物体的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
    【解答】解:AB、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根据弹簧对与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右,由于弹簧在逐渐恢复原状,压缩量在减小,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反之越小),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减小,故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右、弹力逐渐减小,故A、B均错误;
    CD、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根据弹簧对与小球力的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则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左,由于弹簧在逐渐被拉长,伸长量在逐渐增大,根据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则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在逐渐增大,故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方问向左、弹力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弹簧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其伸长量(或压缩量)有关,方向指向其形变恢复的方向。
    12.对A、B两根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它们受到拉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伸长,得到图甲“拉力F﹣伸长”的图象。用A、B弹簧做成外形相同的测力计,如图乙所示。与B弹簧相比,用A弹簧做的测力计( )

    A.量程相同,精确度相同
    B.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低
    C.量程较小,精确度会较高
    D.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高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解答】解: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甲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能利用图像分析求解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如图所示,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了“追尾”,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碰撞瞬间,B车撞击A车的力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车撞击B车的力,A车驾驶员受到 汽车头枕 (填“安全气囊”、“安全带”或“汽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B车对A车的力是由于 B (填“A”或“B”)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惯性是指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据此分析题干中的交通现象;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解答】解:碰撞瞬间,B车撞击A车的力和A车撞击B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大小相等;撞击时A车加速运动,A车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即相对于车向后运动,因此驾驶员受汽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A车对B车的作用力使B车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B车在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对A车产生力的作用,所以B车对A车的力是由于B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故答案为:等于;汽车头枕;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以及弹力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只要掌握好基本知识点即可解决。
    14.关于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随着β角的改变,悬线OA与水平面的夹角将 保持不变 (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此时图中β角与α角的大小关系是 相等 (选填“不相等”或“相等”),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分析】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水平面的夹角也保持不变;虚线与BC垂直,说明OA与水平面垂直,β角与α角的大小关系是相等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用来检查墙壁砌得是否竖直的重垂线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保持不变;相等;竖直向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以及平衡力的判断。
    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该调零,在完成摩擦力测量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在 水平 (“水平”、“竖直”)方向调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4 N。


    【分析】(1)使用前要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如果不在则要在测力的方向上调零;
    (2)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所示的指针位置读数。
    【解答】解: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应在水平方向调零;
    由图可知,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3.4N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N。
    故答案为:水平;3.4。
    【点评】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
    16.运动员正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解:运动员正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形状。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小明在素质教育基地学习泥塑时,教泥塑的老师告诉他:泥塑时不但要注意所使泥塑刀“劲”的大小,还要注意用“刀”的位置和角度,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把作品做好。如果从物理的角度来看,老师说的内容实际上是物理中的 力的 三个要素:泥团被小明捏制成图中所示的形状,泥团所发生的形变是 塑性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老师在和泥时,用弹簧秤称出所需要用的泥土,弹簧秤是利用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原理制成的。

    【分析】(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物体的形变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力消失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另一种是塑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力消失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泥团被小明捏制成图中所示的形状,当力消失后捏出的花纹依然存在,所以这是力使泥团发生了塑性形变;
    (3)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
    力的;塑性;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点评】本题从学生最熟悉的厨房入手,考查蕴含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难度不大。
    18.如图为象征“和平、友爱和快乐”的巨型大黄鸭漂浮在湖面上的情景。若它的质量为0.6t,大黄鸭的重力为 6×103 N。(g=10N/kg)

    【分析】已知大黄鸭的质量,利用G=mg求其重力。
    【解答】解:大黄鸭的质量:
    m=0.6t=6×102kg,
    则大黄鸭的重力:
    G=mg=6×102kg×10N/kg=6×103N,
    故答案为:6×103。
    【点评】本题考查重力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学生容易作答。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块,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该金属块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静止在空气中的物块受平衡力作用,金属块分别受到竖直向下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
    【解答】解:静止在空气中的金属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拉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和拉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作点都在重心,如下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力的示意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0.如图所示是一架歼﹣15舰载机模型,请画出该模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点为模型的重心)。

    【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舰载机模型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舰载机模型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小刚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1.0
    21.5
    (1)器材:弹簧、1N的钩码若干、 刻度尺
    (2)实验过程: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顶端,让弹簧能够自由地伸缩,然后用1N、2N、3N……8N的力去拉弹簧,并把每一个拉力作用下弹簧底端所对的位置做上记号,再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小刚分析以上数据并回答:
    ①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是 10.0cm 。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③如果把这条弹簧改装成弹簧测力计,则制成后的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 。
    【分析】(1)实验中要测量出弹簧伸长的长度;
    (2)①当拉力等于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
    ②分析拉力的变化,及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③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出拉力的最大值即测力计的量程。
    【解答】解:(1)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还需用到刻度尺;
    (2)①由表格中数据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10.0cm,所以弹簧的原长为10.0cm;
    ②由数据知,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且拉力分别为1、2、3、4、5N时,弹簧的伸长分别为2、4、6、8、10cm,可知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③由数据知,当拉力大于5N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关系,所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故答案为:(1)刻度尺;(2)①10.0cm;②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③0~5N。
    【点评】此题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2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实验序号
    质量m/kg
    重力G/N
    1
    0.1
    1.0
    2
    0.2
    2.0
    3
    0.3
    3.0
    4
    0.4
    4.0
    (1)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还需要 钩码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请在如图中作出重力大小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 ,依据是 重力与质量比值是定值(图象是一条直线) 。
    (4)实验完成后,小华想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她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请对小华的做法进行评估: 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

    【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需要的器材;
    (2)根据描点法作图;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用控制变量法的操作原则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使用的实验器材除了除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还需要钩码;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连线,如下图所示:

    (3)根据表格中数据:====10N/kg,所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依据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4)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橡皮泥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操作原则,应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但是橡皮泥质量保持不变,小华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时会改变橡皮泥的质量,所以他的错误就是没有控制橡皮泥的质量一定。
    故答案为:(1)钩码;(2)
    ;(3)成正比;重力与质量比值是定值(图象是一条直线);(4)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点评】本题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理解透彻,仔细分析即可。
    23.在物理兴趣活动中,小组长提出今日活动的主题:设计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小组长准备的实验器材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海绵、小桌、木块等。请你参与活动中,并从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 海绵、小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
    (2)实验步骤: 把海绵平放在小桌上,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倒出水瓶中的一些水,把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
    (3)实验结论: 在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
    【解答】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力的方向、作用点不变,改变力的大小,则:
    (1)实验器材:海绵、小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2)实验步骤:把海绵平放在小桌上,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倒出水瓶中的一些水,把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3)实验结论:如果发现海绵的凹陷程度变小了,这说明:在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海绵、小桌、装满水的矿泉水瓶;(2)把海绵平放在小桌上,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倒出水瓶中的一些水,把矿泉水瓶竖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3)在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相同时,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点评】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同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题的关键。
    五.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
    24.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1731g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安装的全景相机可拍摄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彩色图象,成 倒 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像。
    (2)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是多少N?
    (3)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2)知道月球样品的质量,利用G=mg求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
    (3)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据此求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
    (1)全景相机的镜头相对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月球表面时,月球表面处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月球样品的质量m=1731g=1.731kg,
    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
    G地=mg=1.731kg×10N/kg=17.31N;
    (3)因为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所以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G月=G地=×17.31N=2.885N。
    故答案为:(1)倒;缩小;实;
    (2)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重力是17.31N;
    (3)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2.885N。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力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25.阅读短文回答: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取10N/kg)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受到 (选填“受到”或“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C 。
    A.用秒表测时间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
    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
    (3)一个在地面上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多少N?
    (4)假如地球失去重力,设想一个情景: 地球失去重力,水不再遵循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答案合理即可) 。
    【分析】(1)在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据此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涉及到重力问题的实验均无法完成;
    (3)根据题意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时重力常数约为0.94g,进一步根据重力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4)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山川、树木、鱼虫、鸟兽,人,包括大气层,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假如地球失去重力,水不会向低处流;空气会逃离地球,地面附近没有大气层;人走路会轻飘飘的;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等,据此分析,回答合理即可。
    【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即使是离地球几百千米的人造地球卫星也受到重力;人造地球卫星从地球发送到太空中只是位置变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变。
    (2)A、秒表测时间时,利用的是弹性势能或电能,没有涉及到重力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平面镜改变光路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实验可照常进行不受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拉力能使弹簧伸长,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但物体在失重状态下,物体将不能对弹簧测力计产生拉力作用,所以在失重状态下,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故C符合题意;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涉及到重力问题,在失重状态下能用刻度尺测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由题知,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时,重力常数约为0.94g,则一个在地面上重为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
    G′=0.94G=0.94mg=0.94×20kg×10N/kg=188N
    (4)假如地球失去重力,水不再遵循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答案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受到;不变;
    (2)C;
    (3)一个在地面上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188N;
    (4)假如地球失去重力,水不再遵循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微重力的理解,重力常数g与高度的关系,重力的计算,失重状态下的特点以及应用,注重学生根据给定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

    相关试卷

    2021学年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八章 运动和力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8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