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 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
    B.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
    D.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材料中不正确的是(  )A.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 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C. 鼓励生产,减轻劳役 D. 开通运河,创立科举“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A. 唐太宗时期 B. 武则天时期 C. 唐玄宗前期 D. 唐玄宗后期下列四种工具中,属于唐朝时发明的灌溉农田工具的是(  )A. 耧车 B. 水排 C. 筒车 D. 曲辕犁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联系。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 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 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 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张骞出使西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 贞观之治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玄奘西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A. 后梁 B. 后唐 C. 后周 D. 后蜀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宋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 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 在各知州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
    D. 地方设置转运使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宰相 B. 分化事权 C. 设置通判 D. 控制禁军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协约是(  )A. 绍兴和议 B. 澶渊之盟 C. 宋辽协议 D. 雁门关协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A. 文天祥 B. 戚继光 C. 林则徐 D. 岳飞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国家统一 B. 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 和平共处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C. 党项、女真、回纥 D. 匈奴、回纥、吐蕃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  )A.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 汉水至大散关一线 D. 黄河至大散关一线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A. 康乾盛世的出现 B. 科学技术的突破
    C. 对外贸易的发展 D. 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 打击海盗 B. 管理海外贸易 C. 监察百官 D. 征收赋税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A. 水稻 B. 小麦 C. 小米 D. 玉米下列史实发生在公元1234年的是(  )A. 蒙古建立 B. 西夏灭亡 C. 蒙古灭金 D. 元朝建立下列史实与忽必烈无关的是(  )A. 建立蒙古政权 B. 建立元朝 C. 定都大都 D. 灭亡南宋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  B.  C.  D. 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除了苏轼之外,还有一位是(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李白 D. 杜甫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士大夫的提倡 B.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 农民的需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材料二会子(如图)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勉日可到。
    --《文献通考》请回答



      (1) 材料一所描绘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2) 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3) 材料二所说的纸币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改号曰元(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材料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请回答问题(1) 材料一记述了忽必烈的哪两大功绩?他是如何治理国家的?(2) 材料二的这首诗是谁写的?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3) 元朝的统一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可知A项错误。从材料中“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可以判断B项正确。大运河正式修建并修建成功是在隋朝,此前不可能存在统治者重视的现象发生,C项错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D项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2.【答案】B
     【解析】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3.【答案】D
     【解析】开通运河,创立科举的是隋炀帝,不是唐太宗。故小明准备的材料中正确的ABC,不正确的是D
    故选:D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知道开通运河,创立科举的是隋炀帝,不是唐太宗。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C
    本题以材料“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齐纨鲁缟车班班”为切入点,考查唐玄宗时期的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生产工具革新主要有用于耕作的曲辕犁和用于灌溉的筒车,所以C符合题意,D排除。耧车和水排是汉代工具,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生产工具,主要有曲辕犁和筒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生产工具的识记情况,需要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
     6.【答案】B
     【解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知道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A
     【解析】唐朝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人物是鉴真,A错误。BCD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鉴真东渡.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故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故选:A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知道唐朝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解析】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
    故选:C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朝衰亡的史实、原因。
     10.【答案】D
     【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后蜀。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
     11.【答案】A
     【解析】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还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12.【答案】B
     【解析】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采取分化事权的措施,相互牵制和制衡。
    故选:B
    本题以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本题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答案】B
     【解析】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B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关键信息是“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
    注意识记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
     14.【答案】D
     【解析】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岳飞。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15.【答案】B
     【解析】古代辽、宋、夏、金时期,出现的政权并立的局面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北宋并立;金、西夏和南宋并立。所以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
    故选:B
    本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建议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16.【答案】B
     【解析】两宋时期,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辽是契丹族所建;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与宋并立的政权,注意把握各政权的建立民族。
    识记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17.【答案】A
     【解析】岳飞班师以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约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故选:A
    本题考查宋金议和,知道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约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本题掌握宋金界线,要求学生识记宋金议和.
     18.【答案】D
     【解析】从课本所学知识容易知道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唐朝至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再加上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主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江南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过程应重点掌握,并从中总结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19.【答案】B
     【解析】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置市舶司。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市舶司的职能,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20.【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占城稻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水稻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故选:A
    本题以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21.【答案】C
     【解析】蒙古建立是在1206年;西夏灭亡是在1227年;蒙古灭金是在1234年;元朝建立是在1271年。
    故选:C
    本题以发生在公元1234年的史实为切入点,考查蒙古灭金。
    本题以蒙古灭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亡南宋,1279年统一了全国,A项与忽必烈无关。
    故选:A
    本题考查忽必烈的主要功绩,注意识记并区分成吉思汗死和忽必烈的主要功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3.【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宋词。题干关键信息“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
    解答本题要把握宋词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4.【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的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除了苏轼之外,还有辛弃疾,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苏轼和辛弃疾的诗词成就及特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26.【答案】【小题1】(1)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3)材料二所说的纸币与材料一相比,应用范围更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故答案为:
    1)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2)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应用范围更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小题2【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宋朝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掌握宋朝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7.【答案】【小题1】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小题2】文天祥。开展抗元斗争。【小题3】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文天祥抗元,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以及文天祥抗元的相关知识。
     

    相关试卷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玉燕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钟山瑶族乡民族中学等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钟山瑶族乡民族中学等校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