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松木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初中毕业会考学科自我评估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松木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泡菜的制作——酵母菌 B. 醋的制作——乳酸菌
C. 酱油的制作——醋酸菌 D. 沼气的产生——甲烷菌
2. 如图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脱臼”就是结构3从结构1中滑脱
B. 滑液由结构4分泌
C. 结构4是关节软骨,能使关节更加牢固
D. 2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的是( )
①细菌分裂
②玉米人工授粉
③马铃薯发芽
④嫁接
⑤蝗虫交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4. 下列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男女性别也是人的性状
B.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Y
C. 生男生女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
D. 一对夫妇第一胎是女孩,第二胎一定是男孩
5. 下列有关鸟类生殖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
A. 亲鸟自身一定会经历的阶段是:筑巢、产卵、孵卵
B. 只饲养三只母鸡,这些母鸡能生蛋但孵不出小鸡
C. 双黄卵内有两个卵白
D. 鸟卵内真正的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胎盘
6. 用基因组成是AA的水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毛桃砧木上,所结桃子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可能性为( )
A. 25% B. 75% C. 100% D. 0
7.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 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
C. 人的身高和体重 D. 小麦的倒伏和抗倒伏
8.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生产胰岛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生产过程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 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D. 胰岛素可用来治疗糖尿病
9. 如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④为卵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④→①→③
C. 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②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③时期
10. 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
B.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
C. 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D. 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
11.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红色,dd,Dd或DD B. 黄色,dd,Dd或dd
C. 红色,Dd,Dd,dd D. 黄色,Dd,DD或dd
12. 人类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 )
A. 0 B. 14 C. 12 D. 1
13.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较少见的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Bb),母亲表现正常,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
A. 25%、Bb B. 50%、Bb C. 25%、bb D. 50%、bb
14. 用黑白棋子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选用不透明塑料盒
B. 记录完后放回原纸盒并摇匀
C. 取棋子时不看——盲摸
D. 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偏差较大的数据应该舍弃
15. 下列各项实例中,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是( )
A. 狮子与老虎杂交后产生出一种新的狮虎兽
B. 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 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D. 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的太空椒
16. 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红布上,实验者先背对红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红布上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是( )
A. 红色的 B. 绿色的 C. 蓝色的 D. 黄色的
17.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
①原始哺乳类 ②原始鸟类 ③原始爬行类 ④原始两栖类 ⑤原始鱼类.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②→④
C. ⑤→④→③→②→① D.
18. 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A. 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 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 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19. 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 ⑤④③①② B. ⑤②③④①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④①③②
20.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 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
D. 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21. 当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血管出血等意外伤害时。所采取的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
A. 图甲表示对病人进行急救时的做法,主要是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B. 图乙表示心肺复苏过程,先甲后乙,比例是30:2
C. 遇到有病人需要急救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D. 血液从伤口喷出,颜色鲜红,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22. 某种农药对杀灭害虫有独特的效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施用农药,可以迅速使害虫数量变为零
C. 农药对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D. 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23. 结合如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
B. 2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 4为卵白,胚胎发育的营养来源
D. 鸟卵卵细胞的组成是胎盘、卵黄膜和卵黄
24. 南瓜根系发达,抗病力强。在南瓜植株上嫁接西瓜苗,不仅西瓜上产量高、单瓜大,还保留了原有的甘甜。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嫁接时南瓜植株作接穗,西瓜苗作砧木
B. 该方法应用了植物的无性生殖
C. 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
D. 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B. 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C. 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会大量杀灭体内有益菌
D. 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以菌治虫,都利用了仿生技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3.0分)
26.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3月,世卫组织宣告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病。到7月10日为止,全球已感染超1200万人。
资料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我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进入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人员需测体温,疾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健康人平时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
资料3: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在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株后,将其灭活减毒并进行相关的动物及人体免疫试验,观察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
(1)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这种传染病的 ______,它不能独立生活,从它寄生的细胞这一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______病毒。
(2)疫情期间,健康人出门要配戴口罩,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戴口罩是为了 ______。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资料3中灭活减毒的新冠病毒株(疫苗)叫做 ______。“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指的是疫苗能否成功引发 ______免疫(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并能促使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 ______。
(4)经历了这次疫情,在保护自己、预防传染病方面,你有哪些心得体会?______(写一条即可)。
27.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图中Ⅱ代3号患有白化病(头发、皮肤均表现白色)。请据此分析作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2)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根据遗传图谱分析,白化病是 ______性状,该患病女孩父母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_____。
(3)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______。
(4)Ⅱ3和Ⅱ4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准备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 ______。
(5)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Ⅲ1和Ⅲ2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 ______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28. 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A和a是成对的基因,相当于是图2中的序号[______],当这2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A控制的性状,则把基因A控制的性状称为 ______性状。
(2)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由图1可知,染色体主要是由[①]______和[②]______构成的,正常人生殖细胞中DNA的数目是 ______个。
(3)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______,若控制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男性生育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______。
(4)科学家通过生物技术培养出了一种体内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羊,其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物质。科学家们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______技术。
29. 图1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图2是温度对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量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 ______(填:是/不是)生物,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 ______。
(2)A与C比较,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 ______。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结构 ______,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体现了A与C能参与生物圈中的 ______。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如制作酸奶时要利用 ______,而在做馒头时,则是将酵母菌加入生面团中,分析图2,说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 ______。
30. 动物运动的完成离不开相应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______]______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使关节更灵活的结构是 ______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2)乙图中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 ______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肌肉[⑦]的变化是 ______,肘关节在这个动作的完成过程中起 ______作用。
(3)除上述所涉及的人体系统外,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呼吸、______等系统配合。
31. 动物种类非常繁多,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仔细观察下列几种动物的形态和结构,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以及所学习的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和乙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身体都分“节”,但甲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 ______的环状体节构成。乙动物有足和翅,体外有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 ______,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更强。
(2)比较丙和丁两种动物的生殖特点,虽然都是卵生,但不同的是丁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丁的 ______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3)戊善于飞行,具有十分特殊的呼吸方式,源于它有 ______与肺相通,辅助呼吸。
(4)如果将甲、乙归为一类,丙、丁、戊归为一类,两类群生物之间的主要差异是有无 ______。其中 ______是恒温动物。(用“甲”、“乙”、“丙”、“丁”、“戊”填空)。
(5)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结构上来看是 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32. 有研究发现,部分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物质有抑菌、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通过“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探究植物对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方案如下:
①将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四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分别编号为1、2、3、4号。
②将1、2、3号的培养基分别放在裸地、草地、灌丛中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4号密封,不打开。
③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如下表。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菌落数
30
12
7
0
(1)上述方案的第②步骤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 ______,三组培养基在裸地、草地、灌丛中暴露的时间应该相同,目的是 ______。
(2)设置4号培养基的作用是形成 ______。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______。
(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______生殖、______生殖。
(5)比较1、2、3号培养皿内菌落数的差别,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A、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的发酵;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故错误。
B、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的发酵;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故错误。
C、酱油的制作要用到霉菌的发酵;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故错误。
D、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故正确。
故选:D。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答案】
D
【解析】
解:图中所示结构名称:3关节头,5关节窝,两者构成6关节面。1关节囊,2关节腔,4关节软骨。
A、脱臼指的是3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落出来。错误。
B、2关节腔内有1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错误。
C、4是关节软骨,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错误。
D、2关节腔中的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正确。
故选:D。
如图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答案】
A
【解析】
解:图中的①细菌分裂、③马铃薯发芽、④嫁接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②玉米人工授粉、⑤蝗虫交尾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可见A正确。
故选:A。
(1)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答案】
A
【解析】
解:A、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男女性别也是人的性状,A正确。
B、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并不一定是22条+Y,B错误。
C、根据遗传图解可知: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C错误。
D、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同,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概率是50%,不一定是男孩,D错误。
故选:A。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
5.【答案】
B
【解析】
解:A、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错误。
B、三只母鸡能够生蛋,但由于鸡蛋都不是受精的,所以都不能孵化出小鸡,正确。
C、双黄蛋具有两个胚盘,两个卵黄膜,但是只有一份卵白,错误。
D、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错误。
故选:B。
鸟卵的结构如图:
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鸟卵的结构图来掌握。
6.【答案】
D
【解析】
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不会出现性状的变异,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砧木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用基因组成是AA的水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毛桃砧木上”,嫁接成活后所结水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应该是与接穗相同,仍然是AA.所以所结桃子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可能性为0.
故选:D.
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嫁接是无性生殖,接穗的基因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7.【答案】
D
【解析】
解: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两种生物的性状,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双眼皮,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C、人的身高和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
D、小麦的倒伏和抗倒伏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故选:D。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
B
【解析】
解:利用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细菌常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菌体内,能使之生产胰岛素,“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可以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综上所述A、C、D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转基因技术和细菌繁殖的特点,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转基因技术的概念的理解,对胰岛素产品的了解。属于基础题。
9.【答案】
B
【解析】
解:A、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已知①为卵期。所以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①是幼虫,②为蛹期,③为成虫,A不正确;
B、蜻蜓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已知④为卵期。因此,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④卵期→①若虫→③成虫,B正确;
C、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③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不正确;
D、幼虫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因此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①幼虫时期,D不正确。
故选:B。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3)如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④为卵期,则完全变态发育经过④卵→①幼虫→②蛹→③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④卵→①若虫→③成虫。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10.【答案】
D
【解析】
解: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
B、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B正确。
C、米勒实验中,进行火化放电是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C正确。
D、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生命的起源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11.【答案】
B
【解析】
解:“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其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的胚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是黄色、果皮基因型是dd。
所以“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Dd或dd。
故选:B。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黄色的基因组成是dd。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理解掌握异花传粉后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或种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12.【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的性别决定。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解答】
人类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称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
人的性别遗传图:
。
由图解可知:女子能将X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孙子的爸爸),而孙子的性染色体为XY,他只继承了爸爸的Y染色体,没有继承爸爸的X染色体。因此,人类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0。
故选A。
13.【答案】
A
【解析】
解: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Bb,母亲表现正常,基因组成为:bb,其遗传图解可绘制如下:
从遗传图解可看出这对夫妻生出患病孩子的机率是50%,而生男生女的概率为50%,因此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50%×50%=25%.孩子的基因组成为:Bb。
故选:A。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4.【答案】
D
【解析】
解:A、使用透明塑料盒能看到颜色,有可能会挑选有颜色的棋子,A正确。
B、为了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盒内并摇匀,B正确。
C、摸棋子时,应是随机抓取,不能看,C正确。
D、因为是随机取得,数据都是合理的,所以不能删除,D错误。
故选:D。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种方法的过程以及特点。
15.【答案】
A
【解析】
解:A、狮子与老虎杂交后产生出一种新的狮虎兽,不属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故符合题意;
B、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属于选择育种。故不符合题意;
C、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故不符合题意;
D、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解答时可以从育种实例中的原理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育种的原理。
16.【答案】
A
【解析】
解:本实验中,红色的纸片与背景颜色红布一致,在模拟的取食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蓝色、绿色、黄色等纸片首先被取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红色的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红色.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A.
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本题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物体色的变异是随机的,而环境的选择是定向的: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个体则被淘汰.
17.【答案】
D
【解析】
解: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故选D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易出错的是某些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不是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
18.【答案】
B
【解析】
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化石B比化石A埋藏的深,表明化石B形成的早,化石A形成的晚。因此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故选:B。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分布规律。
19.【答案】
D
【解析】
解: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据此答题。
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20.【答案】
C
【解析】
解: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是错误的,应该是控制传染源。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是错误的,是非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是正确的。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是错误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1.【答案】
BD
【解析】
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图甲。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A正确。
B、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B错误。
C、遇到有病人需要急救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C正确。
D、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D错误。
故选:BD。
此题考查了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以及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识图、分析解答。
掌握几种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能解答题目,也能在必要的时候救助他人。
22.【答案】
AC
【解析】
解:A、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抗药性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B、施用农药后,也会存活一些个体,并不是降为零,错误。
C、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这样控制抗药能力强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是因为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正确。
D、变异普遍存在,不是农药促使害虫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错误。
故选:AC。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23.【答案】
BD
【解析】
解:A、卵壳处在鸟卵的最外面,非常坚硬,起保护作用,A正确。
B、2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4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C正确。
D、鸟卵的卵细胞由胚盘、卵黄膜和卵黄三部分组成,D错误。
故选:BD。
观图可知:1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正确识图。
24.【答案】
BD
【解析】
解:A、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西瓜植株作接穗,南瓜苗作砧木,错误。
B、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构,属于无性生殖,正确。
C、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用该方法繁育出的西瓜不含有南瓜的优良基因,错误。
D、这种产量高、单瓜大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正确。
故选:BD。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掌握嫁接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
CD
【解析】
解:A、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保持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A正确。
B、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B正确。
C、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很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打乱体内的微生物群,进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有益细菌与有害细菌到达了平衡人就不会生病),并且会杀灭体内有益菌,C错误。
D、以菌治虫,属于生物防治,没有利用仿生技术。D错误。
故选:CD。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此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
26.【答案】
病原体 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特异性 抗体 合理营养,适度锻炼
【解析】
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而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人或动物身上,属于动物病毒。
(2)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疫情期间,健康人出门要配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4)经历了这次疫情,在保护自己、预防传染病方面我的体会是:合理营养,适度锻炼。
故答案为:
(1)病原体;动物。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特异性;抗体。
(4)合理营养,适度锻炼。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7.【答案】
变异 隐性 Aa Aa 2/3 50% 近亲
【解析】
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根据遗传图谱分析,白化病是隐性性状。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患病女孩的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表明父母都含有患病基因,而父母正常。因此该患病女孩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
(3)假设A是显性性状,a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Ⅱ2表现正常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a,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3。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因此Ⅱ3和Ⅱ4第一胎生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
(5)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因此Ⅲ1和Ⅲ2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此,Ⅲ1和Ⅲ2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故答案为:
(1)变异
(2)隐性;Aa;Aa
(3)2/3
(4)50%
(5)近亲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8.【答案】
4 显性 DNA 蛋白质 23 22对+XY 100% 转基因
【解析】
解:(1)基因是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图1中的A和a是成对的基因,相当于是图2中的序号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占主导地位,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被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图中的A和a是成对的基因,当这2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A控制的性状,则把基因A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2)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正常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正常人生殖细胞中DNA的数目是23个。
(3)如图所示: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为XY,女性为XX。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外耳道多毛症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若控制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男性生育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100%。
(4)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科学家通过生物技术培养出了一种体内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羊,其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物质。科学家们应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4;显性。
(2)DNA;蛋白质;23。
(3)22对+XY;100%。
(4)转基因。
图一:①DNA;②蛋白质;图二:①染色体;②双螺旋结构;③遗传信息;④基因;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问题。
29.【答案】
是 AC 成形的细胞核 叶绿体 物质循环 乳酸菌 适宜的温度
【解析】
解:(1)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主要是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微生物。AC属于单细胞生物。
(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物质循环。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据图2可见: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是;AC。
(2)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物质循环。
(3)乳酸菌;适宜的温度。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4)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霉菌(曲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
30.【答案】
② 关节囊 关节软骨 神经系统 由收缩到舒张 支点 循环
【解析】
解:(1)②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⑤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③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2)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两块或以上的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牵引着骨围绕肘关节做运动。
(3)人体完成动作时,除了运动系统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还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为其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②关节囊;关节软骨。
(2)神经系统;由收缩到舒张;支点。
(3)循环。
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⑥是肱三头肌,⑦是肱二头肌,据此分析解答。
熟练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理解不同的运动情况下肌肉所处的不同的状态。
31.【答案】
相似 外骨骼 生殖发育 气囊 脊柱 戊 由简单到复杂
【解析】
解:(1)比较甲和乙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部分“节”,但甲动物属于环节动物,其运动是靠刚毛辅助完成的,其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乙动物有足和翅,身体外有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作用的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
(2)丁蜥蜴的体表覆盖,属于爬行动物,丙大鲵皮肤能辅助呼吸,且幼体离不开水,属于两栖动物。它们在生殖过程中受精方式不同,丙为体外受精。
(3)戊家鸽属于鸟类,具有十分特殊的呼吸方式,体内有许多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4)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果将甲、乙归为无脊椎动物,丙、丁、戊归为脊椎动物,两类群生物之间的主要差异是有无脊柱,其中戊鸟类是恒温动物。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
(1)相似;外骨骼
(2)生殖发育
(3)气囊
(4)脊柱;戊
(5)由简单到复
图中甲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丙大鲵属于两栖动物,丁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戊家鸽属于鸟类。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
接种 控制单一变量 对照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分裂 孢子 植物对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的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解析】
解:(1)方案第②步骤中,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相当于把三个地点的细菌、真菌接种到培养皿上。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三组培养基在裸地、草地、灌丛中暴露的时间应该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设置4号培养基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应该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其生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
(5)在观察和记录时所看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裸地处的菌落数最多,草地次之,灌木丛最少。说明灌木丛的杀菌能力最强,草地次之,裸地处杀菌能力最弱,故得出结论:植物对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的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故答案为:(1)接种;控制单一变量。
(2)对照。
(3)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4)分裂;孢子。
(5)植物对其生存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的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大。理解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