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0 军神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1.军 神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相关课件。
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刘伯承的语句中体会他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军神”,课文中,“军神”是谁称呼谁的呢。
2.学生交流对刘伯承的了解,教师相机补充。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指导写字,提示要点:“慈”上部不要漏写两点,下部的“心”要写得扁而宽;“衷”字中间的“中”,竖要写得短一些;“崭”上部的“山”要写得扁一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叙述的。
预设:事情的发展顺序。
2.小组合作交流:按照这一顺序,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开端(1-11):(问诊)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其实是个军人。
发展(12-15):(手术前)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持拒绝使用麻醉剂。
高潮(16-17):(手术中)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这让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忍不住直冒汗。
结局(18-26):(手术后)沃克医生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 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
3.引导学生根据层次的划分,梳理出刘伯承的“身份”变化及变化原因。
邮局职员——军人——军神
(1)小组合作思考:由“邮局职员”到“军人”,这一“身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检查伤势时,发现刘伯承伤势很重,可是他不但不慌张,甚至还很镇定,根据自己当过军医的经验,沃克医生判断出刘伯承并不是“邮局职员”,而是一个军人。
(2)小组合作思考:由“军人”到“军神”,这一“身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手术过程中,没有使用麻醉剂的刘伯承不但没有大喊大叫,甚至还清楚地数出了沃克医生的刀数,沃克医生觉得这份毅力简直不可思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称军人刘伯承为“军神”。
从课文的发展顺序切入,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住课文的发展脉络,从而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后面的学习降低了难度;让学生从层次划分中把握刘伯承的三个身份及身份变化的原因,既降低了学习上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又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住课文的重点。
四、品读描写刘伯承的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内心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作批注,体会人物的内心。
2.全班交流。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①在被沃克医生识破身份时,刘伯承可能在想些什么?
预设:刘伯承可能在想:“这位医生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军人的身份,看来经验非常丰富,我就不和他争辩了吧。”
②指导朗读,读出刘伯承话语中的笃定,表现他平和而又坚定的态度。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①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刘伯承正在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预设:从“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中可以看出刘伯承在不打麻醉剂而接受手术时所承受的巨大的疼痛,从“一声不吭”“紧紧抓住”“越来越使劲”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刘伯承正在极力忍受剧痛。
②联系下文刘伯承和医生的对话“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想象一下,此时,刘伯承可能在想些什么?
预设:刘伯承可能在想:“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它!一刀,两刀,
三刀……”
3.从刘伯承的表现中理解“军神”的含义。
预设:超出常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像神一样。
◎板书设计
◎课时目标
1.从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中感受他内心的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细读描写沃克医生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他的内心变化
1.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他内心的变化。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问诊时:一开始是“头也不抬,冷冷地问”;检查伤势时先是“愣住了”,继而表现出“一丝惊疑”;后来判断出他是个军人后“目光柔和下来”。(冷漠—赞许)
(2)手术前:听说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先是“生气地说”,在刘伯承说出理由时,“再一次愣住了”“有点儿口吃地说”。(3)手术中:“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生气—惊讶)
(3)手术中:“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 “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心疼)
(4)手术后:当刘伯承说出刀数时“惊呆了”,还“大声嚷道”,接着,“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最后,当知道病人的真实身份时“肃然起敬”。(钦佩—肃然起敬)
3.小结:抓住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刘伯承由冷漠到赞许,到生气、惊讶,再到心疼、钦佩,最后肃然起敬的心理变化。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26自然段,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师指导朗读。
二、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故事,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心
1.填写表格,梳理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
| 刘伯承的表现 | 沃克医生的内心 |
问诊时 | 伤势严重 |
|
手术前 | 拒用麻醉剂 |
|
手术中 | 强忍剧痛 |
|
手术后 | 表明身份 |
|
2.如果你是沃克医生,你将怎样讲这个故事?
(1)出示例句,教师示范如何变换角度讲故事。
我叫沃克,是一个德国人,我在重庆临江门外开设了一个诊所。这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
年轻人,我问他叫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①不能遗漏重要情节。
②适当加上动作表情,内心独白。
③注意人称的转换。
④注意语气的变化。
3.小组练讲。
4.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三、拓展阅读《丰碑》
1.让学生自主默读文章。
2.引导学生交流:《丰碑》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丰碑》写了红军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冻死在严寒之中的事。
3.让学生尝试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97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军神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军神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表达秘密 运用阅读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