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平均数》 ︳西师大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0120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展开《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理解评价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这是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在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你想了解他们的比赛情况吗?(出示空白统计表)
师:我们来看这两个小组的同学的套圈情况,第一个出场的男生是李小刚,女生是吴燕,李小刚和吴燕各套中了多少个?谁套得准一些?
生:李小刚套中了6个,吴燕套中了10个,吴燕套得准一些。
师;第二、三个出场的男生是张明、王宁,女生是刘晓娟、史敏敏,比较每组中同学的比赛成绩,你认为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生:3个男生一共套中22个,而女生一共套中21个,所以女生套的准一些。
师:最后出场的男生是陈晓杰,女生是孙芸、沈明芳,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你想怎样比较呢?
生(预设):①找出男女生中套的最多的,套中个数多的那个组套的准一些②先分别求出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总个数多的那个组套的准一些③先分别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平均每人套中个数多的那个组套的准一些。
师:你认为那种比较方法是合理的?请大家前后两个讨论一下。
生:第三种。
小结:比较每个组的最好成绩,只反映了某个人的套圈成绩,不能反映整个小组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由于男女生人 数不相等,比套中的总个数也不能反映小组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而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较合理。
师:像这样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在数学上我们用平均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平均数。(板书)
二、 自主探索
师:观察男生套圈的统计图,你能想办法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吗?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回答,并用投影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预设):①利用统计图,把多的移给少的,使4人比赛成绩相等,得到平均每人套中7个。
师: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叫做移多补少(板书),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平均数。
师:这里的7表示什么?
生: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
追问:是每个男生都套中了7个吗?
生:7是6、9、7、6这4个数的平均数。
师:你还想到了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生:②先求出男生一共套中的个数,在把它平均分成4份,就能得到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6+9+7+6=28(个) 28÷4=7(个)
师:这就是我们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小结: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表示男生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计算。
师:现在,请你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出女生套圈的平均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10+4+7+5+4=30(个) 30÷5=6(个)
师:这里的6表示什么?
生:6是10、4、7、5、4这5个数的平均数。
师:有没有同学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的,为什么都不用这种方法呢?
生:移多补少的方法比较麻烦,在数据少的情况可以使用。
师:现在你知道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了吗?
生:因为7>6,所以男生套的准一些。
师,大家一起观察这两个统计图和求出来的平均数,你能发现平均数有什么特点吗?
生:它在一组数据中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师:同时,平均数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 巩固应用
师:现在我们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一起来练练手,看看你今天的知识掌握了多少。
1、完成练一练
出示三个笔筒,让学生移动比同里的铅笔,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
师: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
让学生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 做练习八第1题
小丽有3条丝带分别是14cm,24cm,16cm,求他们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
师:你能估计出这3天丝带的平均长度吗?它可能大于24cm或者小于14cm吗?
师:如果把其中1条丝带的长增加3cm,现在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厘米?
3、 做练习八第3题
出示题目中的条件,这里的160cm表示什么意思?
生:160cm是篮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
师:也就是说160cm是在最高和最矮之间,那现在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了吗?
4、 做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中的条件和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两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根据统计图估计出平均每天卖苹果的数量多还是平均每天卖橘子的数量多?
生:平均每天卖苹果的数量多。
师:为什么?
生:星期一三五卖的苹果都比橘子多,星期四一样多,而星期二苹果只比橘子少一箱。
师:光差的真仔细,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是不是和我们估计的一样呢。
生:6+7+9+7+11=40(箱) 40÷5=8(箱)
4+8+6+7+10=35(箱) 35÷5=7(箱)
师:对于第二小问,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划出表示平均数的线,再看看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我们只需要看什么就行了?
生:只要看哪几天卖的数量在横线上方。
师:下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四、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课堂探究,新知应用,归纳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平均数平均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平均数平均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均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内化拓展,探究平均数的特点,学以致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