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0096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0096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2 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0096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 题 | 2、传统节日 | 备课人 | 田玉秀 | |||||
备课时间 | 2021.3.17 | 讲课时间 |
| 审查人 |
| |||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3.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 |||||||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
教 学 准 备 | 1、搜集我国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资料(师生)。 2、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方 法 | 讲授法 | |||||||
思 政 主 题 | 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 |||||||
教 学 课 时 | 2课时 | |||||||
教 学 过 程 | ||||||||
第 一 课 时 | ||||||||
一次备课(集体) | 二次备课(个人) | |||||||
一、导入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知道这是些什么节日吗?这些节日是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的一些纪念活动,每个节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二,初步感知 (一)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检查自读情况 1、读一读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传 统 贴窗花 元宵节 小巷 Zhōu aì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龙舟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2、认一认 出示课后生字并认读; 3、指导书写:认真读字,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 4、多音字 传、转、扫 (三)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 四、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贴、舟、敬、团、闹”并组词 2、背诵课文
|
| |||||||
课堂检测: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 t____ ___ǐ q____ x____ l____ sh____ j____ ch____ t____ 贴春联 乞 巧 大街小巷 牛郎 赏 菊 传 统 二、辨字组词我能行。 团( ) 贴( ) 街( ) 郎( ) 舟( ) 转( ) 困( ) 粘( ) 衔( ) 朗( ) 船( ) 传( )
| ||||||||
第 二 课 时 | ||||||||
一次备课(集体) | 二次备课(个人) | |||||||
一、回顾课文,想一想: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二、品读释疑 1、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給压岁钱,还有贴春联。 2、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看花灯”是元宵节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3、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了。“雨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代表人们的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了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4、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是南方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粽子艾香满堂飘”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人们插艾叶,吃粽子的情景。 5、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 6、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中秋节民俗活动的描写。吃月饼、赏月是人们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圆月当空照”写出了这个节日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 7、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描写。“要敬老”是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常在这天举行尊老爱老活动。“踏秋、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民俗活动。 8、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三、课文主旨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阅读 过大年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 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 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 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 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 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五、小结 本课是识字课,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儿歌中,我们在诵读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积累了语言,并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的生字“街、艾、转、热”; 2、背诵课文;
|
| |||||||
课堂检测: 一、填一填,分一分。 ①( 贴 )窗花 ②( )龙舟 ③( )月饼 ④( )花灯 ⑤( )鞭炮 ⑥( )菊花 ⑦( )粽子 ⑧( )灯谜 春节:______ 中秋节:______ 元宵节:______ 重阳节:______ 端午节:______
| ||||||||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多音字:传、转、扫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元宵节(看花灯) 3.清明节(祭扫) 4.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5.七月七(乞巧) 6.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7.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敬老)
| ||||||||
分层作业设计: 必做: 我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1.清明节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晨 傍晚 正午 深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 我会读选文,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有( )。(多项选择) A.春节 B.元旦节 C.元宵节 D.清明节 E.儿童节 F.端午节 2.春节可以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族有__________,藏族有__________,彝族有__________。
|
| |||||||
教学反思: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认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传说,活动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9d51892728c9b87c5ec62b43e2e0f84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