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课文ppt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并能归纳出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熟练掌握区域差异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综合思维)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说明我国的区域差异,并能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在梯田开垦中依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处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处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慢慢发展为成千上万亩梯田循地势而上的壮观景象。思考:元阳梯田的开垦适应了当地的哪些自然条件?
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
一、区域比较 1.作用
(1).可以明确区域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和存在问题。
想一想:区域比较有什么作用?
(2).为明确区域发展状况、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评估区域发展潜力提供依据。
(1).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
想一想:自然环境要有哪些要素?
(2).人文环境包括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旅游、商业、文化、历史 和政治等因素。
想一想:人文环境要有哪些要素?
(1).分析区域间的异同,考虑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2).考虑本区域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环境特征,以及本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
1.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
二、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发展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穿越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多条支流的汇入。
读图 1-2-2,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面积,并由大到小排序;比较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河流的特点。
(1).自然环境的差异
想一想:长江上、中、下游地形与气候的差异?
想一想:长江上、中、下游河流与湖泊的差异?
(2).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想一想:长江上、中、下游自然资源的差异?
想一想:长江上、中、下游区位条件的差异?
(1).上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2.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想一想: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对各区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想一想:长江中游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对各区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2).中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想一想:长江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对各区域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3).下游地区的发展策略
三、因地制宜开发国土——全国主体功能区
是区域依据自身的资源环境情况、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想一想:什么是主体功能区?
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明确不同区域的开发方向,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
想一想:主体功能区划分有什么意义?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 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1年6月8号正式发布。我国各地区的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火的差异,该规划的提出有助于促进各区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阅读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3.主体功能区分类及其功能
想一想:优化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方位、功能定位是什么?
想一想: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方位、功能定位是什么?
想一想:农产品主产品区域的主体功能、方位、功能定位是什么?
想一想: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方位、功能定位是什么?
想一想:禁止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方位、功能定位是什么?
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这两类地区都限制开发的原因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的生态安全,因此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大规模开发。
探究活动1:比较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两者的功能定位有什么差异?为什么都是限制开发区域?
1.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和谐
区域发展需要遵循规律,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意义
2.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区域的发展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可以充分发挥某种资源或资源组合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3.区域协调发展,较少区域差距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的与其他地区进行着物质、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交流。
4.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可使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减少,整体生态效益提升。
(1).当地群众一直有从事发制品、条柳编、纺线等手工业的传统。(2).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3).当地政府的扶持。
山东省菏泽市郵城县地处黄河滩区,全县有贫困村129 个,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大量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当地群众一直有从事发制品、条柳编、纺线等手工业的传统。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将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简单工序放到村里,搭起“小窝棚”招揽群众务工。2015年,菏泽市因势利导,对这种“小窝棚”进行改造提升,将其建成“扶贫车间”。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建成“扶贫车间”1 803 个,直接安置和带动 19万人在家门口就业,使5万多人脱贫。
探究活动2:分析菏泽市如何在郵城县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想一想:查阅资料,了解菏泽市是根据什么条件建设“扶贫车间”的。试分析其取得成效的原因。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区的西部,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东部是一系列平行的山岭和谷地,西北部是成都平原,中部分布着大片的丘陵。四川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有长江流经。
案例研究 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比较
在成都平原,人们利用微倾的地势,开挖了密如蛛网的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即是中国水利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位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 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最低点海拔为-154.31米、是中国陆地上最低的地方。盆地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周围山岭环绕,海拔从1000米到5000米不等。盆地内部干燥,夏季酷热、极端最高气温曾达 49.6℃(全国最高记录),素有“火洲”之称。盆地中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低矮山脉,长90多千米,由红色砂岩构成。山上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当炎炎烈日照射在光秃秃的红色山岭上时,远看如火焰升腾,因此得名“火焰山”。 当地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利用盆地内的倾斜地势,巧妙建造了引用地下水的特殊工程——坎儿井,用以灌溉农田。盆地内农业发达,是中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吐鲁番的葡萄香甜可口,远近闻名。
比较1.请列表比较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地理环境的差异。
2.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两个盆地因地制宜发展的主要措施。
2.四川盆地:(1)保护耕地,兴修水利,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发展粮食生产;(2)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以生猪、油菜、水稻、柑橘、蚕桑为主的全国性农业综合商品基地;(3)开发油气等自然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吐鲁番盆地:(1)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相关加工业。(2)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差异与因地制宜评优课课件ppt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阶段,二工业化阶段,工业分类,应用案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南方与北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阅读深圳的转型提升,区域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