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二(高三)等级考地理二模卷(含答案)
展开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准考证号与填涂数字的一致。
2. 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使用0.5毫米以上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我国的西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可见环食。这次日环食对应的我国农历日期最有可能的是
A. 五月廿二B. 五月十五C. 五月初七D. 五月初一
2. 右图为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
A. 12月22日16点
B. 6月22日16点
C. 12月22日20点
D. 6月22日20点
3. 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的深度。关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之下的地幔中,逐渐融化而消亡
B. 太平洋板块俯冲至印度洋板块之下的地幔中,逐渐融化而消亡
C. 太平洋板块洋底地壳张裂,形成深海沟
D. 印度洋板块洋底地壳张裂,形成深海沟
4. 2020年7月,甘肃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公园内的彩色丘陵景观是由色彩斑斓的泥岩和砂岩组成的。该类岩石具有的特征是
A. 岩石有明显的片理构造
B. 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C. 岩石有明显的晶粒构造
D. 岩石形成主要以内力作用为主
5.右图所示某河流流域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B.甲处宜开辟农田
C.乙处河岸适宜建设港口
D. 该河流地貌称为三角洲
6. 2020年6月我国长江流域遭遇持续性强降水,尽管降水量比1998年大,但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却比 1998年小。这主要是因为
①修建大型水利设施 ②退耕还湖 ③中下游城市迅速发展 ④工程建设人口大量外迁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7.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造成该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B.冷锋C. 气旋D. 准静止锋
8. 右图所示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的垂直自然带谱,图中A处的自然带名称是
A.草原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荒漠带
D.常绿硬叶林带
9. 右图为我国某地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根据其流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判断该河流位于
A. 长三角地区
B. 珠三角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10. 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的原因是
A.海水温度差异形成的补偿流B.低纬信风形成的风海流
C.中纬西风形成的风海流D.海平面高差形成的密度流
11. 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增量变动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我国人口
A. 人口总量缓慢下降B. 劳动人口持续缓慢增加
C. 老年人口增速快于少年儿童D. 少年儿童持续快速增加
12. 关于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B.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
C. 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D. 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
13. “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丁真因这句话走红网络。理塘县地处川、藏、滇交界之地,海拔4015米,旅游资源丰富,饮食以糌粑、酥油茶为特色。丁真家乡属于
A. 四川盆地文化B. 云贵高原文化C. 内蒙古草原文化D. 青藏高原文化
14. 下图为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和水稻产量变化示意图,影响水稻总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种植技术改进B. 种植面积扩大C. 劳动力数量增加D. 稻米需求增加
15. 复印文字、图片等材料的商店较多见于学校周边地区,其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技术B. 市场C. 劳动力D. 原料
16. 电视剧《山海情》是一部脱贫攻坚剧,剧中男主人公马德福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将风沙走石的“风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实现了脱贫。脱贫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②贫困地区人口流出,劳动力不足
③贫困地区各类自然资源短缺④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人才短缺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17. 上海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导致上海城市化水平高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人口数量多B. 城市生产力水平高
C. 城市劳动人口比重高D.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多
18. “五环之歌”反映的是北京城市空间分布呈一环一环地不断向四周扩展的特点。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平原地形B. 河流分布C. 城市化发展D. 城市空间划分
19.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牧场畜牧业B.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C. 旱作农业D. 游牧畜牧业
20. 2020年6月23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下列地理信息技术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功能相似的是
A. 地理信息系统B. 遥感
C. 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
(一)被称为中国花卉界“奥林匹克”的中国花卉博览会将于2021年5—7月在上海市崇明区举行,届时崇明区将成为“海上花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目前还持续受到长江泥沙堆积,预计在50年后岛屿和北边陆地相连。近年来,由于上游的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崇明岛的涨速减慢。
材料二:崇明是有名的花卉苗木之乡,近年来,随着花卉消费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上海的花卉产业总量每年快速增长。上海市政府鼓励崇明应用科研投入花卉产业,将崇明建设成为“海上花岛”。崇明将控制私家车入岛数量,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各大客流集散地设置崇明花博专线站点,花博会展区进出主干道——北沿公路将改扩建。部分场馆永久保留,提供永久性花卉交易、展示、推广、交流区,真正举办一届‘永不落幕的花博会’。
材料三:花博会鸟瞰图花博会会址示意图
21. 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崇明岛50年后岛屿和北边陆地相连的原因。(4分)
22. 简述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并分析近年来崇明岛“涨速减慢”的原因。(4分)
23. 分析“中国花卉博览会”选址在崇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
24. 分析花博会的开展,给崇明区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二)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维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但近年来粮食自给连年不足,2018年浙江粮食自给率只有26.4%,2021年浙江省出台粮油生产保供政策,口粮(稻麦)自给率要达到50%以上。
材料二:浙江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4亩。2019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850万人,同比增加1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突破70.0%;2020年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61.15%,森林覆盖率保持高位小幅增长;2020年,浙江实现生产总值6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浙江粮食的生产。
材料三:
25. 描述浙江省地理位置的特点。(4分)
26. 从气候、地形、水系三个方面,分析浙江省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6分)
27.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粮食自给率低,从人文地理的角度,阐述其粮食自给率低的原因。(4分)
28. 简述浙江省提高粮食自给率可采取的合理性措施。(6分)
(三)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对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莱茵河是西欧第一长河,上游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麓,水流湍急,下游流经中欧平原和三角洲,水流平稳,最后注入北海。通航里程达886公里,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
材料二:莱茵河干流流经的国家中在德国境内最长,流经的南部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地区发展种植业;流经的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材料三:莱茵河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如,伴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兴起,导致河流水质下降和生态退化等问题。为此,法国、德国等五国联合成立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签订《莱茵河保护公约》、颁布了《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生态系统修复目标,树立生态一体化修复理念。目前,莱茵河的水质和生态系统在不断得到修复,两岸再现风景如画,游客如织的景象。
材料四:
29. 判断莱茵河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0. 莱茵河是欧洲重要的航道,航运价值高。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4分)
31. 分析在德国境内莱茵河流经的南部山谷地区发展种植业,而北部平原地区发展畜牧业的原因。(4分)
32. 针对莱茵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提出整治的可行性建议。(6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综合分析题(60分)
(一)20分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岸侵蚀,北岸堆积(2分);长江入海口河床平稳,泥沙堆积作用强盛(2 分)。因此 50年后和北边陆地接壤。
原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1 分)
由于长江上游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导致长江下游携带泥沙量减少(2 分),下游泥沙沉积(堆积)作用减弱(1分),导致崇明岛长速减慢。
23.自然区位∶ 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等,已经成为有名的花卉之乡,有花博会开展的原料来源(适合多种花卉的生长)。(2分)
社会经济区位∶崇明依托市区经济和科技力量,花卉产业有科技的支撑。(2 分)
交通条件∶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各大客流集散地设置崇明花博专线站点,花博会展区进出主干道——北沿公路的改扩建等,花博会交通便利。(2 分)政府大力支持,建设场馆,市场等。
24.助推上海崇明区建成"海上花岛",促进花卉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2 分);永久性的花卉交易、论坛、展示、推广、交流区等举措,可加强上海与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拉动上海市的旅游业发展,获得经济效益(2 分);
崇明花博专线站点,改扩建公路进出主干道,场馆的建设与保留,推动了崇明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获得社会效益。(2 分)
众多花卉产业的发展,限制私家车进岛,建设场馆材料环保、能源的绿色,使崇明生态更佳。环境效益更好。(2分)
(三)20分
海陆位置∶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与上海市、安微省、江西省、福建省接壤。(2分)
纬度位置∶ 地处亚热带。(2 分)
气候∶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沛,有利于水稻生长∶
地形∶浙江省北部平原、沿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水稻种植;
水系∶浙江省河湖众多,鱼类资源丰富;浙江省东临东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人口∶浙江省常住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大;
城市化和工业化∶由于浙江省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工业化等原因不断占用农业用地,导致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产量不足,需要大量调入粮食;劳动力:由于浙江省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少,务农成本高,粮食种植附加值低;城市居民对水果、蔬菜、蛋、肉、乳制品等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粮食种植减少。
生态:由于浙江省生态退耕,森林覆盖率高,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不足。(任答2点得4分)
28.农业科技∶培养农业人才,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政策∶ ①政府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粮; ②严守耕地红线,切实保护耕地;
农业规模化∶加强农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任答3 点得6分)
(三)20分
29.上游∶峡谷(1分)。上游流经阿尔卑斯山,地势崎岖,水流急,流水以下蚀作用为主,切割河床形成峡谷。(2 分)
下游∶平原或三角洲(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1 分)。下游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流水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2 分)
30。气候∶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气候温暖,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任选一点,2 分)
地形∶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流速慢,河道宽阔。(2 分)
南部纬度较低,虽然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但山谷地区地势相对地平,热量条件较好,可发展种植业(2 分)。北部纬度较高,虽地处平原,但受西风影响气候湿冷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所以发展畜牧业。(2分)
32.加强流域各国间高效合作机制;树立一体化生态修复理念;建立和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流域信息互通平台;颁布相应的法规和公约,减少污染物随意排放;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流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综合开发利用流域内的水资源及其它资源。(任答 3 点,每点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A
B
A
C
D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B
A
B
A
A
C
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高三)等级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二(高三)等级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
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二(高三)地理等级考二模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二(高三)地理等级考二模卷(无答案),共6页。
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二(高三)等级考地理二模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二(高三)等级考地理二模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分析题,十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