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第1页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第2页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练习题2022年广东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选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8章:力、运动和力作图、实验、综合 练习题  一、作图题1.(2022·广东深圳·一模)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2018·广东·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及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3.(2022·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物体以某一速度v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4.(2022·广东·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平板车上,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请画出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5.(2022·广东佛山·模拟预测)如图是一名滑雪运动员沿斜面自由下滑时的场景,其中O为滑雪爱好者的重心,请在图中画出斜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的示意图。6.(2022·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许海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带电小球A悬停于带同种电荷的球M正上方,请作出A受力的示意图.(     )7.(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画出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示意图。二、实验题8.(2022·广东·东莞市茶山中学一模)如图是小强同学利用长方体木块、铜块、弹簧测力计、木板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图。 1)在每一次实验时,应如何使用测力计?______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图乙、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______相同,根据图乙、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判断______(填木块铜块)的表面更粗糙一些。4)小强同学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面积大小是否有关,请你写出实验探究的思路。______9.(2022·广东·模拟预测)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使得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______相等。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有关。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______(选填越快越慢)。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同时也能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的原因。10.(2022·广东·模拟预测)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天平;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带钩的正方体木块;e.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以上器材中的____进行实验探究。(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3)某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其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必须匀速拉动模板B.不必匀速拉动模板C.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F与小木块摩擦力的合力D.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小物块的摩擦力11.(2022·广东深圳·一模)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小元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次数1234压力(N2.03.04.05.0测力计示数(N0.81.21.62.0在图甲、乙实验中,小元通过改变物块A对水平长木板的压力进行多次实验,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当______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小元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向右直线运动,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当拉力F的大小为 3N,小车加速向右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 2.6N,则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水平向______12.(2022·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一模)小王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1)实验中都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木板上做__运动。根据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图甲、丙可得出:在__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有关;3)若乙装置中,铝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4)图丙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N5)图乙、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选填相等”“不相等不确定)。13.(2022·广东·蛇口育才二中一模)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的知识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结论是_______3)生活生产中有很多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________应用了乙、丙实验得出的结论;(选填“A”“B”“C”“D”A.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B.磁悬浮列车悬浮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压紧车闸                                 D.汽车轮胎上布满花纹4)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5)某次实验中,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它的示数是_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到3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14.(2022·广东·珠海市第九中学一模)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是根据___________知识测得滑动摩擦力的。2)小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甲,弹簧力计的示数是,小芳同学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如图乙。比较图乙与图甲,两图可得结论: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小金同学突发奇想,将两个完全相的木块AB固定在一起,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它们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丙。比较图丙和图乙,发现它们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大小无关。4)图丁中的图线和图线是甲乙两个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f-F拉力关系图线,你认为图线与图线不一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三、综合题15.(2022·广东·蛇口育才二中一模)阅读短文回答: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 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 200km 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 0.94g,而在 1000km 的高度为 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 100N,到了 1000km 高度,依然受到 75N 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 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g 10N/kg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 ___________(选填受到不受)重力,人造卫星的质量与在地面上时相比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在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A.用秒表测时间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C.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D.用刻度尺测书本长度3)一个在地面上 20kg 的物体,在距离地面 200km 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多少_________N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5)假如地球失去重力,设想一个情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要求画出各个力.因为是光滑的斜面,且绳子处于竖直状态(球与斜面虽然接触但不发生挤压),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所以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答案:见详解.2【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1)过物体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重力的符号G,即为重力的示意图.2)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作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力的符号F,即为压力的示意图.3【解析】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物体匀速下滑,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作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4【解析】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儿平衡力。水平方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当车突然加速时,物体A相对平板车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所示:5【解析】运动员沿斜面向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6【解析】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G和排斥力F,如图所示:7【解析】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竖直向下,受到斜面的弹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8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使接触面压力     木块     见解析【解析】1[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甲、乙两图实验中铜块和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铜块的上方增加了一个木块压力增大了,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得到结论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3]乙、图丙中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对木板的压力都等于二者的总重力,压力相同。[4]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丙图中摩擦力更大,说明木块的表面更粗糙。4[4]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可选用质量相同而底面积不同的两个木块分别在木板上匀速拉动,读出弹簧测力计是示数进行比较。9     初速度         粗糙程度     越慢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解析】1[1]为了比较小车运行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因此使小车在斜面的底端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即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2][3]在这三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毛巾表面要比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粗糙,所以这就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越慢。3[5][6]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所受摩擦力较小的缘故,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也能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     等于     ace     BD【解析】(1)[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应选用以上器材中的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弹簧测力计,即ace进行实验探究。(3)[3]乙中木块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受到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实验中不必匀速拉动木板,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小物块的摩擦力。故选BD11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6     【解析】①[1]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A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接触面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2]因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知,物块A所受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6N,故可知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6N[3]因物块A所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水平向左,故由二力平衡可知,物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12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粗糙程度     压力     不变     3.2     相等【解析】1[1][2]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不易直接测量,根据二力平衡,如果要使物体在水平面上拉力与摩擦力相等,则要求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实验中都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3][4]由图甲、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3[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与拉力大小、速度无关,故铝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不变。4[6]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2N5[7]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图乙、丁中铝块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相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13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1.6     1.6【解析】1[1][2]要测出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则由实验过程可知,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由二力平衡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2[3]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接触面的压力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故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故可知当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A.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是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磁悬浮列车悬浮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轮胎上布满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D符合题意。故选D4[5][6]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的压力相同,而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压力不同,故可知该结论错误。5[7]由图2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6N[8]若将拉力增大到3N,因接触面的压力与粗糙程度均不变,故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1.6N14     二力平衡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接触面积     所用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解析】1[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如图乙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与甲图比较可以看出,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故可得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有关。[3]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叠放在一起,B相对于A,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B受摩擦力为03[4]丙图中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接触面积变为乙图中的2倍,所以图丙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发现它们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4[5]比较丁图①②图像知,压力相时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图线与图线不一样的原因是所用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15     受到     不变     C     188     B     见解析【解析】1[1][2]由材料可知,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即使是离地球几百千米的人造地球卫星也受到重力;人造地球卫星从地球发送到太空中只是位置变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变。2[3]A.秒表测时间时,利用的是弹性势能或电能,没有涉及到重力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平面镜改变光路跟物体的重力没有关系,实验可照常进行不受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拉力能使弹簧伸长,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但物体在失重状态下,物体将不能对弹簧测力计产生拉力作用,所以在失重状态下,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故C符合题意;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涉及到重力问题,在失重状态下能用刻度尺测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4]由题知,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时,重力常数约为0.94g,则一个在地面上重为20kg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G′=0.94G=0.94mg=0.94×20kg×10N/kg=188N4[5] 可知为正比例函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6]假如地球失去重力,水不再遵循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 

    相关试卷

    第7-8章力、运动和力练习题2022年湖南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7-8章力、运动和力练习题2022年湖南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重力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8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8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28页。

    第7-8章+力、运动和力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7-8章+力、运动和力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