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2020届浙江省金华市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2020年1月29日,在古巴南部海域(19.46°N,78.79°W)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 )
A.震源位于地壳 B.地处海沟附近 C.肯定引发海啸 D.位于生长边界
2.可以用于监测震源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VR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1.
结合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古巴南部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6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可能位于地壳之下的地幔部分,A错误;图中显示,地震发生地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小板块挤压边界,属于消亡边界,南侧的加勒比板块与北边的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加勒比板块为大洋板块,俯冲至美洲板块之下,形成岛弧与海沟,地震位于岛弧南边,应临近海沟,B正确,D错误;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这与震源处岩层断裂方向有密切关系,因此此次地震不一定引发海啸,C错误。故选B。
2.
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这些参数大多由精确的地理三维坐标构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获得地理三维坐标,因此可以用于监测地震发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技术,C符合题意;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VR(虚拟可视化技术)都不能直接获得地壳形变的参数,不能直接用于监测地震,排除A、B、D。故选C。
【点睛】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RS)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各种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进行识别、清查、监测、评估)灾害监测(如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进行监测,有助于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探险旅游、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事、电力、通讯、城市管理等部门和领域。
(3)地理信息系统(GIS),GIS能解决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地理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测绘、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市场分析、宏观决策等许多方面。其中城市管理是应用信息系统最早的领域之一。
马来西亚沙巴傍晚时分落日的红霞壮美而灿烂,被誉为世界三大最佳日落观赏地之一。读沙巴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吸收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A.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 B.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
C.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 D.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
【答案】3.C
4.A
【解析】
3.霞是日光斜射在天空中,由于空气的散射作用而使天空和云层呈现黄、橙、红等彩色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日出或日落的时候。因此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与反射、折射、吸收关系不大,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图中显示,甲地所在岛屿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现代农业属于(企业化)热带种植园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A正确;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B错误;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在地中海农业区,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C错误;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与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D错误。故选A。
下图为南极长城站1986-2019年平均气温及线性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5.1986-2019年南极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A.持续升高 B.均温最高出现在2018年
C.波动上升 D.2019均温比1986高0.6℃
6.图示气温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
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B.扩大某些疫病流行
C.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D.改变原有生态系统
【答案】5.C
6.A
【解析】
5.读南极长城站1986-2019年平均气温及线性变化趋势图可知,1986~2019年南极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波动上升,不是持续升高,A错误、C正确;读图可知,均温最高出现在1989年,达到-1℃~-0.5℃之间,而2018年均温在-1.5℃~-1℃之间,B错误;读图可知,2019年均温在-2℃~-1.5℃之间,1986年均温在-3.5℃~-3℃之间,两年的温差应1℃~2℃之间,D错误。故选C。
6.图示气温变化表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地区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亚热带地区有减少趋势,并不是全球各地降水减少,A符合题意;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传播疾病,扩大某些疫病流行,危害人类活动,B不符合题意;全球变暖使得雪盖和冰川大量融化,导致高山冰川普遍退缩,C不符合题意;全球变暖改变了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从而改变原有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和热带地区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亚热带地区有减少趋势;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气候变化使资源条件变化,如热量资源、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如洪涝和干旱;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对生产领域有影响,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气候变化造成极端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传播疾病,危害人类活动。
浙江某地推广早芋和晚稻轮作模式,利用地膜覆盖使毛芋上市时间和水稻育秧时间提前。完成下面小题。
7.稻芋轮作模式得以实现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市场 D.技术
8.稻芋轮作模式的生态效益有
A.增加就业岗位 B.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C.保持土壤肥力 D.增加土地复种指数
【答案】7.D
8.C
【解析】
7.材料信息表明,浙江某地推广早芋和晚稻轮作模式,利用地膜覆盖使毛芋上市时间和水稻育秧时间提前。由此可知,按照自然的生长期,当地是无法进行早芋和晚稻轮作,利用地膜生产技术才让稻芋轮作模式得以实现,因此其主导因素是技术,D符合题意;当地自然要素中的光照和热量无法满足早芋和晚稻轮作,排除A、B;市场需求需要当地早芋和晚稻轮作,但市场不能直接让其得以实现,需要技术才能做到,排除C。故选D。
8.与传统双季稻相比,稻芋轮作模式需要的劳动力差别不大,不会增加就业岗位,且增加就业岗位不是生态效益,A不符合题意;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不是生态效益,属于经济效益,B不符合题意;早芋和晚稻从土壤中获取的养分有所差异,且早芋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返回给土壤的养分可能正是晚稻所需,反之亦然,因此稻芋轮作模式能够保持土壤肥力,C符合题意;稻芋轮作模式是一年两熟,传统双季稻也一年两熟,稻芋轮作模式并不能增加土地复种指数,且增加土地复种指数不是生态效益,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下图是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技术 D.劳动力
10.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
A.商贸联系 B.科技联系
C.信息联系 D.生产协作联系
【答案】9.A
10.D
【解析】
9.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决定着口罩生产量的大小,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市场,A符合题意;原料、技术、劳动力也对某个地区某个时段的口罩生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
10.读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可知,无纺布卷料生产厂的生产的无纺布卷料是口罩加工厂的原料,两者具有“投入—产出”的联系,因此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生产协作联系,D符合题意;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两个协作生产厂,因此它们之间不一定具有商贸联系,A不符合题意;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相对独立,技术工艺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的科技联系和信息联系相对较少,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读某一区域同面积的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完成问题。
图中相邻地区上午时段(9:00-12:00)温差最大的是
A.红砂岩与泥浆之间 B.松林与红砂岩之间
C.草地与松林之间 D.泥浆和草地之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读某一区域同面积的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示意图可知,四种地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有明显差异,红砂岩与泥浆、松林与红砂岩、草地与松林、泥浆和草地分别对比观察,红砂岩与泥浆的反射率差异最大,红砂岩与泥浆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差异最大,如果只考虑地表反射率对温度的影响,图中相邻地区上午时段(9:00-12:00)温差最大的是红砂岩与泥浆之间,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2.下图为某地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问题。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节气,则该地纬度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A.66° B.72° C.80° D.82°
【答案】B
【解析】
【详解】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节气,读该地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可知,甲、丙节气时,该地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因此甲、丙为两分日,图中显示甲、乙、丙、丁四个节气等分全年,因此乙、丁为两至日。读图可知,该地在乙、丁两至日前后分别出现一段时间昼长为0(极夜)、昼长为24小时(极昼)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极圈以内,66°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即极昼极夜天数为0天;目测可知,该地一年中极昼、极夜的时段大约是全年的1/10,即极昼、极夜时间约37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极圈内不同纬度(X)的极昼、极夜天数约等于(X-66.5)×8,由此计算,72°、80°、82°一年中极昼、极夜天数分别约为44天、108天、124天,由此对比判断,该地纬度与72°最接近,排除C、D,B符合题意。故选B。
下图为北冰洋沿岸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地区
①河运发达②冰川地貌广布
③河流终年不冻④可能观测到极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该地区酸雨影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本地区工业生产发达 B.冬季居民的燃煤取暖
C.盛行风带来污染气体 D.交通运输的排放量大
【答案】13.D
14.C
【解析】
13.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活动不活跃,因此河运不发达,①错误;当地纬度高,地质时期曾被冰川覆盖,因此冰川地貌广布,②正确;图示海域受暖流影响,可以终年不冻,但陆地冬季漫长而寒冷,河流不可能终年不冻,且结冰期长,③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属极地地区,可能观测到极光,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4.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该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本地区工业生产不发达,没有大量排放酸性物质,因此A不符合题意;该地区虽然气候寒冷,但人口稀疏,冬季居民的燃煤取暖所排放的酸性物质不多,不是酸雨影响明显的主要原因,B不符合题意;虽然图示区域本地产生的酸性物质不多,但当地盛行西风,从欧洲西部带来大量酸性污染气体,导致该地区酸雨影响明显,C符合题意;该地人口稀疏,经济活动不活跃,交通流量较小,因此交通运输的排放量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
下图为三大类岩石转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A.甲——沉积岩 B.乙——侵入岩
C.丙——岩浆 D.丁——变质岩
16.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最相似的是
①西北地区沙丘②北美五大湖区③河口三角洲④华山西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5.B
16.A
【解析】
15.图中显示,甲由深层环境形成的岩浆直接进入表层环境形成的岩石,应为喷出岩,不是沉积岩,A错误;图中显示,乙由深层环境形成的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应为侵入岩,B正确;图中显示,丙由乙在深层高温高压环境变化而成,图中丙通过熔化变成岩浆,因此丙应为变质岩,不是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丁由沉积成岩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B。
16.西北地区沙丘(①)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北美五大湖区(②)主要由地质时期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③)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华山西峰(④)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断层活动形成。由此判断,这些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最相似的是西北地区沙丘和河口三角洲,均由沉积作用形成,因此①、③符合题意,即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美国人口重心分布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东部人口老龄化减轻 B.东部郊区城市化显著
C.中部商品农业水平高 D.西部人口总量增长快
18.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主要是
①农业以栽培果树为主 ②实行规模化的棉花种植
③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④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7.D
18.C
【解析】
17.图中显示,从1810年~1980年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大致逐渐向西移动,东部人口老龄化减轻、东部郊区城市化显著、中部商品农业水平高,既不能使美国东部地区人口减少,也不能使得美国西部人口增加,因此并不能使得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A、B、C不符合题意;随着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上西部“阳光地带”的环境特征,吸引大量东部人口迁往西部,西部人口总量增长快,从而使得美国人口重心向西移动,D符合题意。故选D。
18.图中显示,甲地位于田纳西河源头附近,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地形起伏较大,降水丰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较强,发展以栽培果树为主经济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于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①符合题意;甲地地形起伏较大,降水丰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较强,如果实行规模化的棉花种植,会破坏当地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②不符合题意;甲地多山地地形,自然风光优美,适合当地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有利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③符合题意;甲地没有广阔的草场资源,不适宜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读非洲部分国家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非洲铁路线分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从沿海向内陆延伸 B.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C.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很少 D.反映了以农矿产品进口为主的经济模式
20.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19.D
20.B
【解析】
19.图中显示,图中非洲铁路线大多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即多从沿海向内陆延伸,A不符合题意;图中非洲铁路线互相独立,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图中非洲铁路线大多从沿海向内陆延伸,但线路不长,铁路线主要还是分布沿海地区,内陆很少,C不符合题意;图中非洲铁路线大多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是为了满足内陆地区的农矿产品出口,因此图中非洲铁路线分布特征反映了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模式,而不是反映了以农矿产品进口为主的经济模式,D符合题意。故选D。
20.图中箭头方向由南指向北,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是随纬度变化而更替的,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符合题意;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不是随垂直高度变化而更替,不是垂直分异规律,A不符合题意;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不是由沿海向内陆而更替,不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不符合题意;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更替不是地方性地形、气候和大范围组成物质不同而产生的,不是地方性分异规律,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2009-2017年辽宁省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21.2014年到2017年辽宁省
A.重工业的产值逐年下降 B.轻工业比重逐渐增加
C.工业总产值在逐年降低 D.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22.2015年宝马和通用汽车公司相继在辽宁设厂,其主要依托该省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完备的产业生产链 D.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21.D
22.C
【解析】
21.图中显示,2014年到2017年辽宁省的重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但不是逐年下降,因为2017年重工业产值高于2016年,A错误;图中显示,2014年到2017年轻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并不是轻工业比重逐渐增加,B错误;图中显示,2017年重工业与轻工业产值之和大于2016年,因此2014年到2017年工业总产值并不是逐年降低,C错误;2014年到2017年辽宁省国民生产总值呈上升趋势,而工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表明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应呈上升趋势,因此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D正确。故选D。
22.辽宁省为我国老工业基础,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而汽车工业所需零部件数量多,需要配套产业进行协作,2015年宝马和通用汽车公司相继在辽宁设厂,其主要依托该省具有较完备的产业生产链,C符合题意;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不是汽车工业主要依托的条件,排除A、B;消费市场不是辽宁省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排除D。故选C。
23.木星公转周期约为12年,它最亮的时候,在天空中的大小和亮度都接近金星。读某时刻木星所处轨道位置图,木星出地平面的时间及在夜晚观测木星的时段为
A.早晨 下半夜 B.正午 上半夜
C.傍晚 上半夜 D.子夜 下半夜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木星所处图示轨道位置时,从下图可以看出,地球的正午时刻木星从东边地平面升起,地球子夜时刻木星从西边地平面落下,因此木星出地平面的时间是正午;黄昏过后,天空变暗,可以看到木星位于天空最高处,子夜时刻木星从西边地平面落下,因此在夜晚观测木星的时段为上半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下列四地冬季降雪成因与该区域相似的是
①山东半岛渤海沿岸②田纳西河上游地区
③云贵高原贵阳地区④日本海的东部沿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其扩散方向主要为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答案】24.B
25.B
【解析】
24.图中显示,图示区域的降雪地区位于长岭山脉与布雷顿角高地西侧,这两个降雪地区处于冬季大陆吹向海洋的盛行风迎风坡,盛行到达迎风坡之前,经圣劳伦斯湾增湿,使得干冷气流变得湿润,从而在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雪。冬季风经渤海增湿后到达山东半岛渤海沿岸,沿丘陵山地抬升形成丰富降雪,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①符合题意;田纳西河上游地区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冷锋天气,与寒冷气流被地形抬升有一定关系,与水域增湿关系不大,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②不符合题意;云贵高原贵阳地区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于准静止锋,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③不符合题意;日本海的东部沿岸冬季降雪,是冬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后在日本山地西侧抬升所致,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5.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甲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洋流在此海域由西南向东北流,因此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污染物会随洋流向东北方向扩散,B正确;甲海域没有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流的洋流,因此污染物不会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扩散,A、C、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2020年2月15日,黄河磴口段开河,流量达到每秒604立方米。
材料二: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土高原通过生态修复如鱼鳞坑(图2,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坑内种树)等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1)2020年黄河开河时间比2019年早半个月,主要原因是 。简析黄河磴口段易发生凌汛的主要原因。
(2)黄土高原春旱严重,从气候角度主要是春季 、 。简析鱼鳞坑的生态作用。
【答案】(1)气温回升快;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河流结冰;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在河流封冻和解冻时段易发生冰坝堵塞形成。
(2)降水少;蒸发旺盛;削弱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下渗;拦截径流,增强蓄水能力;植树造林,有利保持水土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黄河中上游流域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水文特征分析、凌汛成因、春旱成因、水圭流失治理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开河即冰河解冻,气温高低决定冰河解冻早晚,2020年黄河开河时间比2019年早半个月,主要原因是气温回升快,同期相比,2020年2月气温偏高。黄河磴口段易发生凌汛的主要原因应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流向进行分析。图中显示,黄河磴口段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于0℃,冬季河流结冰;图中显示,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在河流封冻时,下游河段先封冻,阻拦上游来水,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形成凌汛,在河流解冻时段,上游河段先解冻,河水向下游流动时受到未解冻的河段阻拦,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形成凌汛。
(2)黄土高原春旱严重,这是因为黄土高原大陆性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黄土高原还没有进行雨季,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少,从而导致干旱。鱼鳞坑的生态作用主要从保持水土、植被恢复等角度进行分析。鱼鳞坑为小型洼地,地表径流进行鱼鳞坑,流速减慢,部分会蓄积在洼地之中,从而削弱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鱼鳞坑蓄拦的地表径流大部分会下渗,从而增加下渗量,增强涵养水源功能;鱼鳞坑涵养的水源和较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或植树造林,从而增强保持水土功能。
【点睛】
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出现严重凌汛的情形较多。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而且冰盖厚度下段厚上段薄。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当融冰开河时,这部分槽蓄水急剧释放出来,出现凌峰向下传递,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节节增大的现象。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水位增高。凌汛严重与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后,才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勘察加半岛的水系图。甲是勘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是俄罗斯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冬季气候比较温和。
材料二:阿拉斯加红海参是世界十大顶级海参之一,品质极佳,价格昂贵,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1)简述1月份A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
(2)简析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说出乙地降水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
(3)简析阿拉斯加红海参品质极佳的主要原因。
【答案】(1)1月份A地为低压中心。原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中心仅保留在海洋上。
(2)地处夏季风迎风坡;位于沿海,受海洋水汽影响大;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受暖流的影响
(3)纬度高,水温低,生长期长;污染少,水质好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太平洋北部及沿岸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大气活动中心成因、影响降水的因素、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1月份A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应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叙述。图中显示,A地为低压中心,中心在阿留申群岛附近,应为阿留申低压。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移至60°N以南;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大陆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中心(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副极地低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等压线闭合的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
(2)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应从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甲位于勘察加半岛东侧,勘察加半岛属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且该半岛中部多高山,因此甲地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甲地位于沿海,受海洋水汽影响大,降水丰富。乙地降水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应从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叙述。图中显示,乙地位于60°N大陆西岸,甲、乙离海远近相似,地形特征相似,甲地季节性受来自海洋的气流的影响,且沿岸受千岛寒流影响,而乙地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沿岸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因此乙地降水大于甲地。
(3)阿拉斯加红海参品质极佳的主要原因应生长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阿拉斯加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水温低,红海参的生长期长,使得红海参品质好;阿拉斯加地区人类活动较小,因此污染少,水质好,使得红海参品质好。
【点睛】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两个方向—水汽和升降运动;具体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地面性质;洋流和人文因素(通过改变地面性质)。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略图。祁连山地跨青海、甘肃两省,总面积17.35万km2。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其中自然保护区76.4%的面积在张掖境内。
材料二:图2是祁连山1987和2015年冰川面积(km2)分布图。
材料三:张掖是重要的产煤区,图3是该地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部分)。
(1)从地形角度,祁连山生物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
(2)与北坡比,简析祁连山南坡冰川的面积特点及成因。
(3)与直接燃煤发电比,简析张掖煤炭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答案】(1)山地面积广;山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
(2)特点:南坡冰川面积小;退缩比例快。
原因:相对高度小,坡面狭窄,冰川发育空间小;南面为阳坡,气温较高,不利于冰川积累发育;南坡受青藏高原阻挡,降水少。
(3)煤炭燃烧发电,经济效益较低;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祁连山及附近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生物多样性成因、冰川分布及成因、综合利用矿物能源的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题意表明,祁连山生物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应从地形角度进行分析。祁连山山地面积广,生物生存空间大,使得物种丰富;山区海拔高,相对高度大,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大,使得生物物种丰富;地形起伏大,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等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复杂,使得生物物种丰富。
(2)与北坡比,祁连山南坡冰川的面积特点应从图2信息中进行归纳叙述。图2信息表明,2015年南坡冰川面积仅70平方千米左右,在各坡向中面积最小,因此南坡冰川面积小;1987年南坡冰川面积约140平方千米,2015年比1987年退缩比例达到50%左右,在各坡向中退缩比例最高,退缩速度快。祁连山南坡冰川面积特点的成因应从相对高度、坡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祁连山南坡山麓为青藏高原,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小,南坡面狭窄,冰川发育空间小,因此南坡冰川面积较小;南面为阳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雪线较高,导致冰川面积较小;南坡南边为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阻挡,南坡获得的水汽少,导致降水少,冰川的补给量少,导致冰川面积较小;由于冰川面积较小,全球变暖引起的退化面积虽然不大,但比例很高。
(3)与直接燃煤发电比,张掖煤炭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应从附加值、资源利用率、相关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煤炭燃烧发电,单一产品,经济效益较低;图3信息显示,煤炭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使得产品附加值增长,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得煤炭产品种类增加,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煤炭综合利用带动了化工、能源、建材、冶金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点睛】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优越程度;地形、气候、面积等环境的复杂程度;外来干扰程度(人类活动和物种入侵)。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18-2020年沙漠蝗虫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尼罗河在泛滥前后,河水的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每年2--5月河水清澈,6、7月开始河水呈现红褐色,到11月红褐色渐渐消失,尼罗河又恢复清澈。
材料三:2017年印度GDP达到2.4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同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1)简析2018-2020年沙漠蝗灾的分布特点。
(2)简析尼罗河河水颜色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印度的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2018-2020年分布地区由红海沿岸地区,逐渐向东部和南部地区移动
(2)2-5月河水以白尼罗河补给为主,河水清澈; 6月开始青尼罗河水量增加,从流经地区带来大量泥沙使河水呈现红褐色;11月青尼罗汛期结束,尼罗河恢复清澈。
(3)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速度慢;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的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河流水文特征、区域城市化过程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2018-2020年沙漠蝗灾的分布特点应分布区共性和移动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中显示,沙漠蝗灾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地区;图中蝗虫迁移方向表明,2018-2020年分布地区由红海沿岸地区,大致向东部逐渐移动到印度河平原,大致向南移动到索马里半岛。
(2)尼罗河河水颜色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应从泥沙含量变化角度进行分析。尼罗河的河水主要来自上游的热带草原地区,该热带草原地区主要位于北半球,2~5月,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属于干季,河水以来自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补给为主,水量少,河流平缓,含沙量小,河水清澈;6月开始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进入湿季,青尼罗河水量增加,该河河水落差大,从流经地区带来大量泥沙使河水呈现红褐色;11月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结束,青尼罗河汛期结束,进入尼罗河的泥沙减少,河水恢复清澈。
(3)印度的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应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叙述。材料信息表明,2017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表明印度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慢;材料信息表明,2017年印度GDP达到2.4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快,而城市化进程慢,因此城市化的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2023年威海市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威海市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
2020届浙江省绍兴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届浙江省绍兴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绍兴高三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地理: 这是一份2022绍兴高三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地理,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