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9293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PPT 课件 3 次下载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是靠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只“老兔子”是校长蔡元培,生于清朝同治六年丁卯,生肖属兔;一只“中兔子”,是北大文科学院院长陈独秀,生于清朝光绪五年辛卯,亦属兔;再一个“小兔子”就是北京大学胡适,比陈独秀小12岁,恰好也属兔。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2)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他号召青年们“以科学与人权(人权即‘民主’)并重”“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他们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
思考: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
孔子生长在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 中国新诗开山鼻祖
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兴而进化。近代欧洲文明史,宜可谓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乃革命之赐也。——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1)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不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兴起标志: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
旗 帜:“民主”与“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前期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意 义: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 国救民的真理
1.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2. 如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做白话文秘诀》这本书的出版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3.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4.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材料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 A.使民主、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D.促使了文学革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重要阵地,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文学革命的表现,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