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标题含义与作用+导学案+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现代文阅读:标题含义与作用+导学案+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要考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标题含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详解
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一、主要考法:
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
④给文章取(换)个合适的标题.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①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
②体会标题的深层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引申义和象征义。
③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④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④提炼整合答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1)先看标题的表层含义: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再思考标题的深层含义:
①结构上: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③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④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最后分析其效果(题目本身特点)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4、思路点拨
①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②双关:反映人物情感变化—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或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感
③引出话题(尤其开头的有关描写)的作用或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④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之对比
⑤概括文章内容,含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表达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⑥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注意点:
一是要分析词语,
二是要注意修辞,
三是要注意虚实,
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开头、结尾)和结构,
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随堂检测
格布上的花
毕淑敏
①好日子和坏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就是说,你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好日子——天天蜜里调油;也不可能都是坏日子——每时每刻黄连拌苦胆。必是好坏日子交叉着来,如同一块花格子布。如果算下来,你的好日子多,就如同布面上的红黄色多,亮堂鲜艳。如果你的坏日子多,那就是黑灰色,阴云密布。
②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觉得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她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丽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男人和女人,锁着眉苦着脸,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呢?
③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我猜,是爱吧?
④有爱的日子,也许我们很穷,但每一分钱都能带给我们双倍快乐。也许我们的身体坏了,每况愈下,但我们牵着相爱的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就不再孤独。也许我们是平凡和微渺的,但我们竭尽力量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安宁。
⑤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好日子了。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
1、选文标题“格布上的花”好在哪里?
一把寂寞的锄头
范 宇
①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②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③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④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⑤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⑥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⑦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⑧“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⑨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 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拴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3分)
2、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3分)
3、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分析。(3分)
4、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①段。(3分)
5、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分别指什么? (4分)
真题在线
晒月亮
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11)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选文第一段说“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结合全文,说说它的丰富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第二段中,哪个词最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结合下文,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说“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对于孩子的这种想象,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 “晒”通常与太阳相联系,意思是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晒月亮”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格布上的花》答题分析
1、选文标题“格布上的花”好在哪里? (2分)
答: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好日子坏日子比喻成花格子布,把有爱的日子比喻成格布上的花;具有美感,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生动形象,新颖别致。
解读:
①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②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这一类的标题最易被考查,主要得分点体现在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上,那么生动形象与新颖别致和引起读者兴趣就是必然要答的
③还可以从标题是否揭示了主题或者体现的写作内容这个角度分析
评分说明:答出修辞手法及作用得1分;答出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得1分。
2、赏析选文第②段(2分)
答:①运用设问手法,提出问题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思考。②用三个排比句分别答了不同的人好坏日子的标准也不同,引出“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限,为下文主旨的出现做铺垫。
解读:
①本题考查语句文段赏析,仍然是按照赏析句子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
②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赏析句子第三步的情感分析就需要重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或者意图,意图旨在引起读者思考,最终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评分说明:(2分)答出设问手法得1分;表达效果各0.5分。
3、第③段单独成段好在哪里?试分析。
答:①起强调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②承上启下,“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这一句承接上文排比设问,意在引出下文作者自己的观点“我猜,是爱。”从而引出文章主旨(或中心思想)。
解读:
①这是一题考查文段作用的题目
②文段在文中,一般的作用都会是承上启下,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是承上那就是总结上文,主要是启下那就是引出下文,要针对侧重点解答
③分析文段作用要详细解答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
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得1分。
4、分析选文结尾句“你的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的作用。(2分)
答:①内容上:深化主题,告诉我们生活中有爱,人生就会如花一样绚烂多彩。
②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
解读:
①这又是一个考查文段作用的试题
②文段在结尾,一般的作用都会有总结全文,照应前文或标题,深化主题或者情感升华的作用,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因此可以理解为深化主题
③同样,作用也要加以分析体现在哪里
评分说明:(2分)内容、结构各1分。
《一把寂寞的锄头》
1、(1) 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
(2) 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大批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
(3) 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注。
2、在“我”小时候,父亲对锄头充满了信赖和敬重,希望通过锄头,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富足的生活;在“我”十二岁时,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父亲带着对锄头的无限依恋与无奈,逃离乡村去城市谋生;但是,父亲对锄头始终心怀眷恋,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对锄头、对农村的爱从未改变。
3、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作用)。承上:承接上文写父亲每天扛着锄头去劳动、认为锄头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的内容;启下:引出下文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背叛锄头,背井离乡外出城市谋生的内容。
4、示例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锄头比作怨妇 (“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寂寞”“静静地倚靠”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锄头的忧伤及寂寞。
示例二: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通过皎洁的月光来烘托锄头的锈迹斑斑、暗淡无光,通过如泣如诉的虫鸣,烘托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
示例三:运用白描手法,如“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说明锄头已很久没用了,表现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
《晒月亮》丁立梅
1、(2分)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1分)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1分)
2、(4分)宁静。(1分)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1分)为下文写月下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1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
3、(3分)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1分)突出了月光的柔和,(1分)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1分)
4、(3分)这是儿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3分)“晒月亮”是“晒太阳”的巧妙化用,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 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古诗鉴赏导学案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3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七年级上册,主旨情感,金题试炼,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段在文章中作用 导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 题目形式,课程要点,能力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详解+精练学案——专题03 分析标题含义,揣摩标题作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4厘清文章结构判断记叙顺序解析版docx、专题04厘清文章结构判断记叙顺序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