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258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258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8)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258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地图及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景观特征,并分析其差异成因。
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及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南方地区的食材,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激发到农村考察的激情,先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南方地区,然后过渡到理性分析,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 走山访水,认识南方的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要想认识南方地区,必须认识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特征。
教师提供以下相关地图。
学生自主学习。
:
一生交流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的特征。
教师点拔提升:南方地区河流为什么众多?植被常绿?红土地?
学生交流得出:气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教师概括总结: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将这个活动题设计成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不要求学生答案多么准确,但表达起来非常简捷,降低了难度。
二、 走进农村,实地考察
(一) 、干农活
学生以实地考察的形式走进南方地区,认识到南方地区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教师:自然要素的哪些地理特征使农民朋友选择了水田农业?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总结出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得出选择水田农业遵循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就近点切入并思考,这是培养地理思维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关注课本、解读课本的关键一步。
教师承转: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平原地区最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是在丘陵、盆地、高原也有水稻的分布,如 云南元阳县山高谷深,降水丰沛。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梯田。
视频展示原阳梯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梯田有哪四部分组成?你能说出具体的排列顺序吗?
(2)、村落布置在梯田的上方,你认为合理吗?说出理由。
(3)、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还可以发展哪些生产部门?请你为元阳梯田的农民献计献策。
(4)、为什么改造为梯田后可以发展水田农业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云南元阳梯田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农业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意义;明白只有与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世代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的道理。
(二)、品农味
教师承转:种了这么长时间的水稻,我们该来“品农味”了。
教师选派四个小组到四大地形区农村实地考察,填写调查报告。
根据书本47页图7.7及“农味宝典”,找到“农味”,举例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调查报告
江苏常熟农村 “农味” 举一列“农味”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调查报告
福建安溪农村 举一列“农味”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调查报告
云南元阳农村“农味”
|
调查报告
四川泸州农村“农味” 举一列“农味”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学生交流展示调查报告,并举例分析某一种农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培养了读图能力,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农作物分布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紧密结合课本47页“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来进行。
教师引导:经过调查活动,感受到南方食材丰富,思考食材丰富的原因。
学生交流得出:光、热、水充足,地形多样,河湖众多。
教师补充:是的,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还有哪些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有什么措施减小带来的危害?
学生交流。
归纳总结:容易受到旱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山区丘陵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设备;还有红壤是酸性土壤,有些作物不能耕种;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不利于农业发展。
【设计意图】:一个区域在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方面既有它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农业生产与大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可持续发展。
三、 学以致用,走进家乡
教师:那么我们的家乡农业发展状况又如何呢?
学生:汇报研学旅行路上的感受,分析家乡发展农业的利弊。
教师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己,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改造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使我国由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